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五中学 131100
在过去的化学教学中,都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获取化学知识,使学生的智力逐渐发展,形成化学能力的过程。但用探究式进行教学时,作为学生就很茫然,不知道如何对待探究式教学中的探究目的和探究方向、探究方法和探究手段,往往容易使课堂教学陷入困境。
那么,如何解决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一、在教学中,把探究的目的和探究的方向有意识地设计在探究活动之前的导语中,让学生在探究中明确方向、有的放矢。
高中学生的社会阅历浅,抽象思维和想像力并不是很强,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探究式学习,学生就会感到不知所措。我们知道,学生单纯从教师的讲授中获得化学知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主流,而从其他方面获得的化学知识是很少的。针对这种现实情况,老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把探究的目的和探究的方向有意识地设计在探究过程之前的导语中,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明确探究方向,有的放矢,对于激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化学第一单元中就有两个探究活动,一个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个是《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但是要真正来进行这方面的探究,学生都会感到不知所措。如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如果老师有意识地点明点燃前探究蜡烛有关的什么知识,就会使探究活动进行得很自然。
如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中,如果老师刻意地指明该探究活动的四个步骤中每一步的探究目的和探究方向,即“收集呼出的气体和空气各两瓶,分别取两瓶加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对比所发生的现象,得出结论”,学生探究起来就显得非常顺理成章。再加上在探究过程中有意把探究过程规律化和系统化,就更有利于学生在课后的总结和归纳过程中有据可依,强化了记忆,同时也消除了学生探究过程的陌生和没有规律可循的心理担忧,对提高学生探究活动的积极性起到了保护作用。
二、在教学中,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之前设计一些相似的解决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目的的练习,使学生解决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显得有方法、有手段。
学生的社会经验少,解决问题的方法很有限,特别是在化学知识的探究方法和手段方面,困难就更多了。若不采取积极的、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难关,就很容易挫伤学生对探究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在进行探究活动之前,先进行一些相似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的练习尤为重要。
例如:关于《氧气的制取和氧气的性质》的探究活动就是典型的例子。要想使这个探究活动进行得顺理成章,首先要有意安排一些有关的相似的解决问题探究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有目的的练习,以保证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有足够的探究方法和探究手段,使探究活动顺利进行。如在进行探究活动之前,有目的地练习以下有关内容:在实验室里加热固体的方法是什么?检查制取气体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什么?收集较纯净的气体的手段是什么?防止试管炸裂的手段是什么?证明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什么?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防止集气瓶炸裂的方法是什么?……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探究活动遇到困难时,想起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并正确地运用这些方法和手段解决在探究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强化了学生对探究活动的兴趣,有效地保护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积极性。
三、在教学中,把化学史中典型的、探究成功的事例,通过教学课件展示给学生,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探究化学知识的过程,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探究作风。
探究活动必须有严谨性、科学的作风,否则探究活动是否成功就无从谈起。由于学生对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了解甚少,不知道科学家是怎样探究的,也不知道科学家搞探究活动的真正涵义,因此,有必要多为学生介绍化学史中有关的和有名的科学家的探究历史,从中领悟科学家探究科学知识的目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怎样去科学地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
综上所述,解决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诸多困难的方法有很多很多,这就要依据学校的现状、自己的擅长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的方法来进行解决。
论文作者:孙艳芬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9
标签:学生论文; 目的论文; 方法论文; 化学论文; 手段论文; 科学家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8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