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韶关市曲江区城市规划设计室 韶关 512100
【摘 要】随着我国进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的韶关,面临着工业的转型和升级的需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韶关工业发展的发展模式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认为韶关工业发展的发展模式可以选择在政府主导下,以“产城融合”为抓手,园区错位发展,科技引领人才保障的发展模式;韶关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生产要素、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等。
【关键词】工业,发展模式,影响因素
1 前言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和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韶关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提出在“十三五”期间,韶关新型工业化的目标是:全市工业经济结构明显优化,产业规模明显扩大,产业布局得到改善,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力有效增强,大力培育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年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以上、50至100亿元、10至50亿元的大企业,形成独具韶关特色的优势产业集群。
2韶关工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韶关工业要走向良性循环必须依靠环境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工业企业必须以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出发点,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全过程中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1]。
2.1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工业发展受多重因素影响,划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两种。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产业结构调整、市场规模、产业集聚、产业基础等;非经济因素主要包括政府行为、产业政策、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经分析影响韶关工业发展的因素有生产要素、环境保护、产业政策、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等方面。
2.2生产要素
2.2.1自然资源
韶关市是广东的重工业基地,一直以发展工业为主,曾被誉为“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进入2000年以后,韶关的煤矿、铁矿、铅锌矿濒临枯竭。2011年,韶关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
长期以来,韶关市的支柱产业为建立在资源基础上的采掘工业及原材料加工业,产业结构比较单一。目前韶关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工业所占比重仍较大,通过对韶关工业分行业区位商分析(表1),韶关市规模以上工业分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在广东的比较优势表现得最显著。其次,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及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造业在广东省比较优势也比较明显。
表1 2012 年韶关工业分行业增加值区位商
资料来源:《韶关统计年鉴 2013》、《广东统计年鉴 2013》
4.2.2人力资本
随着产业转型发展的深入,人力资本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首先,人力资本能作为生产要素,随其携有者(劳动力)直接投人生产;其次,人力资本能促进新技术产生;再次,人力资本能吸引其他生产要素,尤其是物质资本;最后,人力资本能加快技术学习和模仿。即人力资本作为生产要素之一,可直接促进经济增长。较高的人力资本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劳动质量,增加经济价值。人力资本是技术创新与进步的重要源泉,是技术扩散与应用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对韶关工业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企业职工的受教育水平多为专科以下,从专科以下到博士以上呈现人数递减。总体来说韶关工业的人力资本呈现整体受教育水平偏低的特点,人力资本为限制韶关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
2.3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经济运行的根基。韶关是全国重点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2.5%,在广东省排名榜首。在广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中,韶关位于生态发展区,因此国家及广东省对韶关环评极为严格。韶关工业未来发展应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采用新型、绿色的生产模式。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表示未来可能会发展节能环保技术、进行生态化工业生产的企业占到93%,而不认为企业可能会发展环保技术的总共仅占7%,说明大部分企业已然认识到节能环保技术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2.4产业政策
2.4.1产业转移政策调控
产业转型升级,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政府需要在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产业发展定位、空间布局等各方面的因素后,指定科学的产业发展计划以及实施方案;另一方面,政府也需要立足当前,从企业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指定各种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地进行转型升级。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广东省政府以及广东各地方政府都从不同层面出台了相应的产业转移发展相关政策。落实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合理的改造升级、跨区域转移、跨产业转型,这都将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韶关的工业转型升级。
2.4.2园区发展鼓励扶持政策
鼓励性政策是对导致社会有更好发展前景的行为和现象的扶持,它是一种包含奖励因素和手段、目的在于引导公众朝着公共机构所倡导的方向努力的政策。韶关市政府制定了若干扶持政策,如《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韶关市2015年省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实施细则》、《韶关工业园区产业发展扶持资金管理办法》、《韶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管理暂行办法》等等,对工业园的发展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
2.5基础设施
2.5.1配套设施建设
良好的配套基础设施对协调各产业间的关系极为有利。第一,需求的多样化与结构变化有赖于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基础设施的合理配置不仅有利于深化产品加工、促进产业结构变动,还有利于丰富市场需求,进而影响产业发展速度。第二,投资基础设施具有乘数效应,它能带动相应产业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第三,基础设施属于产业结构的一部分,增加对它的投资,会增加第三产业产值,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对韶关工业企业的调查中,多达78%的企业对工业园的配套服务感到满意,总体而言韶关工业园的配套设施建设水平较高。
2.5.2重大交通设施建设
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一般与当地的地形地貌、路网的分布情况有明显关联。古典工业区位理论认为的交通因素较为侧重运输成本,即与原料地、生产地等的距离所产生的运输费用,这是建立在当时资源型生产方式的基础上的。而现如今,资源优势在区位选择中已经不再是那么重要,企业的选址更看重区位的交通便利性、通迗性。通过对韶关市工业园区布局的分析,工业园主要依托于高速公路、铁路进行发展,可看出现代工业,尤其是都市工业,对于交通因素的要求已经突破对原料的依赖,更注重交通的快提与通达。
2.6技术创新
创新环境因素一般包括制度、创新氛围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因素。创新环境形成是劳动力(科技人才等)、资本(企业的投资等)和原材料(信息和知识等),主要来源于高校、研发机构等)三要素的时空组合,上述三要素的有效集聚及结合,有利于促进创新环境的形成[2]。
(资料来源:Castells,1989,转引方远平《大都市区位理论与实证研究》)
韶关为产业的培孕创建了中、高等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工人教育培训基地,为韶关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拥有特殊特长的熟练产业工人,但技术创新不足。技术创新环境是指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影响创新主体进行创新的各种外部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政府对创新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政府对创新的经费投入、社会对创新的态度等。
3韶关工业发展模式分析
3.1国外工业发展模式
3.1.1吸引高科技投资以促进创新集群
这类工业园往往具有较强的投资吸引力,因为其具备政府规划周密、软硬件基础设施良好、税收优惠方式众多,且由很多大学或研究机构给予技术支持等条件。目前,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已经成为加速地方或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处于法国里维埃拉的索非亚—安蒂波拉斯工业园区、英国剑桥工业园、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都是高科技工业园的成功典范。
3.1.2“产学研”密切联系模式
英国剑桥科技园位于英国东南部的剑桥,交通便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技术中心之一。1960年代后期,美国硅谷的成功,使得英国意识到可以在加强教学与科学研究的联系的同时,着力促进研究成果向高技术产业转化,并于1970年成立剑桥科技工业园。该地区依托剑桥大学的科技支撑,形成了以大学、公司密切协作的产业发展网络,产生了突出的经济效益,成为英国的新经济中枢,被称为“剑桥现象”。
3.2国内工业发展模式
3.2.1政府主导模式
政府以市场为基础、设立工业园区的管理机构,在工业发展中直接参与市场资源的配置,全面负责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开发、招商引资和社会管理等园区运转中的一切活动,通过优化重组生产要素实现区域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合,通过制定交易制度、监督制度、法律保障、优惠政策等服务平台促使工业园的有效运转,通过与市场的对接、反馈实现政府的角色创新和区域利益协调的工业园运作和发展模式。深圳高新区、厦门留学生创业园等都是典型的政府引导模式的都市工业园区发展案例。
3.2.2综合性产城融合模式
产城融合是在我国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相对于产城分离提出的一种发展思路。要求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再漂亮,也就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的依托,即便再高端,也只能“空转”。城市化与产业化要有对应的匹配度,不能一快一慢,脱节分离。
3.3韶关工业园区发展模式
根据国内外工业园区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和韶关工业园区的现状特点,建议韶关发展工业的总体发展模式应是:在政府主导下,以“产城融合”为抓手,园区错位发展,科技引领人才保障。
3.3.1政府主导
政府对工业园区的发展进行规划引导、目标定位、政策扶持、产业分工、矛盾协调和项目建设等工作。同时,直接投资或吸引配套服务机构,完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目前韶关市政府已经设立韶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是韶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正科级直属行政单位,负责韶关市各个工业园区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3.3.2产城融合
以产业发展为引领,带动城市功能提升。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设较为完备并具有前瞻性的基础设施;第二阶段,随着园区从业人员的增多,逐步推进住宅开发建设;第三阶段,当居住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之后,大力推动商业商务设施建设,并逐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但是当前韶关市在“产城融合”方面做得并不够,产城融合仅仅停留在设想阶段,并且早期工业园区的规划中难以充分体现“产城融合”,在“产城融合”方面,韶关市的工业园区仍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3.3.3错位发展
各工业园区错位发展,是为了避免内部竞争,构建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主导产业,形成高科技产业、机械制造、食品饮料、纺织制衣、货物转运和对外仓储等产业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良好格局。韶关现状产业园区内的工业类型以重工业为主,主要是加工制造业以及重化工业,且各产业园区拥有各自的产业侧重。区域内所承接的珠三角制造业主要集中在白土工业园、沐溪-阳山工业园以及武江片区中的棠下工业园,其次是侧重发展机械装备制造业的浈江工业园;钢铁产业主要分布与韶冶片区以及韶钢片区、钢铁深加工科技产业园(规划中);化工产业分布于白土工业以及棠下工业园;有色金属则分布在白土片区。
3.3.4科技引领
完善人才资源积累与开发机制、培养与选拔使用机制、引进与流动机制和评价与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招商引资对象。建立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大型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技术研发和技术创新,打造大中小企业联合发展、相互协作的综合园区。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招商引资对象,鼓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重点吸引在全国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大型高技术企业在此发展。
注重各环节的科技协作,打造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园区。打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推动钢铁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转型。积极利用韶钢以及韶大、松山学院紧密联系的优势,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共性技术联合研发的大协作体制,同时加强钢铁产业链建设,构建上下游企业合作研发平台。由单一的工业生产型结构向产学研一体化转变,加快产学研一体化在基层一线“微循环”,加速基层一线的和科研机构生产应用的转化,争创科技发展新优势。
4结语
参考文献
[1]汪信砚.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伦理学基础[J].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02, 21(1): 19-24.
[2] Castells. M. The information City: Informational Technology [J].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Location Centers Press. Oxford: Blackwell. 1989.
[3]王关区. 产业结构调整与生态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思考[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4, 25(3).
[4]范剑勇. 市场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产业集聚趋势——兼谈对地区差距的影响[J]. 中国社会科学, 2004(6): 39-51.
[5]洪昌庆. 工业园区发展及地方政府作用研究[D]. 浙江大学, 2004.
[6]周泉. 安徽工业园区发展模式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05.
论文作者:蓝天1,陈小军1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韶关论文; 韶关市论文; 工业园论文; 工业园区论文; 因素论文; 产业论文; 工业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