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作为现阶段保障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的关键性措施,同时也是施工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由于建筑工程范围相对较大,使得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涉及到诸多内容,整体管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诸多难题。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效率,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要求,明确技术管理要点,然后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十分重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升
当前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蓬勃,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以及建筑施工企业数量不断增长。建筑施工企业数量增加进一步推动了建筑行业发展,然而也使得建筑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断白热化。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良性发展的关键,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成为了所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一致发展追求。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作用
首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影响着建筑施工质量、建筑施工效率、建筑施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及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地位。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相关的管理技术不断优化、完善,市场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想要符合市场发展需求必须不断审视自身在技术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各种技术管理问题、与时俱进的提高自身的工程施工技术。其次,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推动建筑领域逐步形成了自身的规模和固有特征,另一方面提高了现代人的审美素质,使得现代人对建筑物以及住房要求不断多元化和个性化。在如此社会背景之下,建筑物的类型必然会不断多样化,不同建筑物的规模以及差异将会逐渐凸显,而社会大众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以及施工质量的关注度也将持续上涨。因此,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而言,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创新建筑工程施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活动有序进行已成“当务之急”。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2.1地基处理技术
在针对不同地区城市开展建筑工程时,必须及时根据当地的地质环境选择地基处理技术,例如,我国部分地区的地下结构整体强度较差,且地下淤泥层、腐殖质层较厚,属于典型的软土地基,因此在针对这种地质环境进行施工时必须选择适合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通过地质勘察活动对该区域内的地下层结构、软土类型、沉降程度、地下水位等相关数据进行获取,并通过使用换填、加固等方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根据软土的不同程度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法,提升地基强度,确保该区域地基满足建筑施工条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和地上建筑的稳固性。
2.2防水施工技术
防水是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施工环节,防水处理质量与建筑物使用寿命、结构稳定性和外观等均具有关联,因此,防水施工技术也成为近年来有关领域针对建筑事业相关问题研究的主要方向。建筑物中洗手间与浴室等均属于必备空间,这些空间的用水量较大,若建筑物的防水质量不佳,将会导致室内漏水情况的发生。基于此,在项目施工期间必须要选择合理的防水施工技术,其中后浇带防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中,后浇带需要设定在受力与变形较小的部位,间距控制在30m~60m,宽度控制在700mm~1000mm。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建筑施工技术,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建筑企业应当将其列为技术重点,并且对其不断优化。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混凝土技术却未能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部分建筑企业在利用这一技术时,相关人员往往呈现出较为随意的状态,没有对比例搭配予以应有的重视,这就使得混凝土可能出现质量上的问题。为此,建筑企业应当重新树立对于混凝土技术的正确认知,并且加强对员工的技能培训以及思想培训,确保他们能够以正确的态度面对混凝土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技术的有效应用。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混凝土技术也越来越完善,且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多。在这一趋势下,建筑企业应当不断探索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并且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对其的提升。在混凝土技术中,泵送技术是较为重要的技术,它具备多项优势,包括工序简单,进度较快等,然而它也存在缺陷,那就是较容易产生裂纹。针对这种情况,建筑企业应当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的因素,并且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避免其出现裂纹。
3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策略
3.1结合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制度
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管理制度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切实加深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重要性的认知,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其管理作用的发挥。比如: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的材料质量管理、施工设计图纸管理进行紧密联合,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化的管理措施,使相关技术管理措施得以贯彻落实,并且逐渐形成高效的责任追究机制,为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3.2提高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素质
首先,从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专业上进行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应该树立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其次,在制度管理方面,应该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开展规章制度方面的有关的学习活动。最后,建筑施工企业应该定期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完善业务考核机制,全方位的对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进行监管,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整体水平。
3.3强化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监督工作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在,强化对技术管理的监督工作,有利于规范施工工艺操作和督促管理人员。综合分析来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涉及到多方面内容,其中技术文件方面的管理尤为关键。这一过程中,为了确保技术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应该在加强常规监督管理的同时,将其与建筑施工紧密联系,对相关试验资料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比如:对相同实体的诸多文件合理性与可追溯性实施严密监控,以此来提升建筑工程技术文件管理的完整性。此外,处理强化基础性监管之外,在建筑工程技术管理过程中还可以加大对先进管理技术与管理理念的引入,通过对一些新的应用技术加强关注和及时引进测试等,将新的施工技术应用到实际施工当中去,为提高施工的质量以及施工水平打下基础。
3.4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建设
在现代随着信息技术的提高,建筑行业中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成为了建筑企业之间拉开竞争差距的手段。在充满竞争的建筑行业里,为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加大对硬件设备的更新力度,从根本上保证施工技术管理平台信息化建设。这样做还可以避免对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施工技术管理的效率。因此,建筑企业应该加大对相关平台的投入力度,让现代信息化建设在建筑行业里得到充分的运用。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房屋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张,对房屋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时,就需要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不断进行强化,推动我国建筑行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制定一套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对施工人员全面展开培养,推动我国建筑行业能够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饶剑峰.浅析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江西建材,2016(19):284~285.
[2]王世龙,宋晓宇.试析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纳税,2017(29):78~78.
论文作者:韦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6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