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水紫陶的文化产业建构思考论文_闫艺超

云南建水紫陶的文化产业建构思考论文_闫艺超

闫艺超 云南艺术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昆明 650500

摘要:云南早在21世纪初就把优先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打造具有民族标志的品牌作为工作重点之一。近几年建水紫陶凭借其独特的制作工艺流程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政府、学者、民间文化精英共同努力下逐渐成为了云南地标性标志,并于2008年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以建水紫陶的文化产业发展为线索,探讨建水紫陶在全球性与地方性的交汇语境下建构与发展历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关键词:建水紫陶 民间工艺 民族文化产业

一、历史与传统: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的渊源

建水有着千年的历史底蕴,自秦开“五尺道”后,云南与中原地区文化的沟通得以频繁,至唐代开“步头路”,打通昆明至建水以及交趾(今越南)的道路,建水就成为了云南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汇之处,其辐射远至东南亚各国,这也是建水窑业发展兴盛的先决条件,同时也为后来建水紫陶产业的发展开拓了先河。

建水紫陶的历史回顾

据谢恒先生说:“清道光年间发现的烟斗,是目前最早满足对紫陶定义的工艺品。建水紫陶吸收其他很多工艺的技术,例如书画、雕刻、磨光等形式进而综合形成现有的形式。”但是追溯建水制陶历史是非常悠久,追溯至4500年以前新石器时期。谢老师举了三个考古例证:

其一,建水紫陶最早燕子洞发现新石器人类遗留物,头饰品人为有意识制作的东西。

其二,建水和红河边上有一条弄岔河,在弄岔河的下游,发现西汉时期的墓地,发现很加沙的陶片,当地人用于存放骨灰的器皿。

其三,在笔者进入村子里的右手边的碗窑村就有很多元代遗留下来的“龙窑”以及宋代流传下来的青瓷瓷器,说明了建水早在宋代就有规模的在烧制瓷器,目前能找到的瓷片就是宋代的瓷片。这样的大规模“龙窑”遗址以及大量的陶瓷碎片,为我们还原了当时建水陶瓷发展的盛状。

明末清初,由于鸦片战争,政府腐败无能造成全国范围内经济萧条,严重影响了建水窑产业的生产与产品销售,为了谋生不少百姓改烧成本比较低廉的的粗陶产品,其大多是满足人们的日常需要强调实用性以炊具、茶具居多,少量花瓶。建水瓷窑日渐衰落。那么建水紫陶从滥觞到曲折发展再到今日的文化地标产业,

笔者在实地参观谢恒先生的工作室,并在与谢老师交流中得到了一丝丝了然。同时深感建水悠久的制陶历史与几百年积淀下来的陶文化为紫陶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潜力。

二、功利与意愿: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因

建水紫陶从原来的家庭式的小作坊生产到如今产值达到四个亿(2015年预估),期间我们横向比较中可以看出其本身发展经历了一个质的蜕变。但是任何一个文化产业的兴起并非偶然生发,必然是多种因素交织而诱发其产生。下面从四个方面来介绍建水紫陶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因:

(一)资本主义对紫陶产业的影响

清代鸦片战争对于我们华夏儿女来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但是不可否认其也撬动了中国几千年来封建的枷锁。据谢恒先生说目前最早满足建水紫陶工艺始于清道光年间六方形烟斗。目前紫陶界公认的第一件紫陶作品是六方形烟斗,思其缘由也不难猜出,那时鸦片在我国大量流通,吸食鸦片的烟斗需求也随之有了自己的市场。鸦片价格昂贵,消费者也多是富贵人家纨绔子弟,烟斗就成为其身上不可缺少的装饰物,因此对于烟斗的制作要求也随之提升。为了谋求更好的销量,制陶工人开始将一些名人字画刻其上增加其雅性。这样的做法无形中刺激了紫陶从原来多具有实用功能到文化陶的转变。鸦片作为一种资本输入,间接性刺激了建水紫陶的产生。

如今到建水旅游,一般当地人都会说:“来建水一定要买汽锅,煮出来的东西鲜嫩可口。”汽锅的产生追溯历史也是在19世纪,外国资本主义强行的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之大量外来物品也流通至国内,其中咖啡壶的传入给建水陶工以启发,按其原理进而改进成我们今日所看到的蒸食器皿汽锅,资本主义也侧面推动了建水紫陶器形的创新。

全球化的今天,民间工艺的生产制作在全球性的经济浪潮中已经不得不得放弃原有的简单的家庭作坊式生产,经济功利使建水紫陶原本的意义不在是农耕生活的补充而成为了民间艺人们谋生主要来源。资本主义的工业化与机械化为紫陶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谢恒先生说:“以前打磨抛光都是用鹅卵石,后来出现车盘,如果后期我们想要满足市场需要,需要引进车床进行机器抛光,效率是以前人工的几倍。同时保证紫陶成品率。”资本主义在改变着建水紫陶的生产方式。

(二)国家在场对紫陶产业的影响

中国是国家调控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国家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的国策之一。在《关于“十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把加强文化市场的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一项工作计划。云南省迅速把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的作为其工作方针之一。2004年5月云南省在《云南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中颁布了九项政策包括财政、土地、税收。资产管理、工商管理等方面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与此同时2005年8月中央电视台第四套摄制的六集系列纪录片《雅陶出建水》在央视播出。建水紫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一定的影响力从而使更多的人认识到远在西南大地上还有这样工艺的存在。在谢恒先生介绍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发展历程时也把2005年作为一个分界点,从原来只有7户家庭式作坊一下子增加到20、30家开始做陶。

在国家的号召和影响之下次年8月,由建水紫陶研究会与云南电视台人文地理栏目合作,反映建水紫陶历史文化和当下工艺传承人制陶经历的专题纪录片《守望陶艺》在云南电视台人文地理栏目播出。而2008年6月7日建水紫陶出现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更是给其发展插上了翅膀,“非遗热”给建水紫陶的发展无形中提供了新的文化空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文化精英的作用及其分化

首先对文化精英做一个界定,本文所指的文化精英指在体制中已退休的干部、退伍军人、民营企业家、民间艺人及底层知识分子(县文化站、乡村教师等)、高校组织等相关阶层。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工艺精英们很大程度上与国家在利益上有着一定的一致性。他们主导着区域性民间工艺的发展,在民族民间工艺的创新发展中重构其文化内涵,使之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而谋求更多功利。

谢恒先生原来在政府工作现在退休自己开民营公司,他创办了云南省合纵紫陶有限公司,可以说他是紫陶产业发展的见证人与推动者。谢恒先生说:“不论是在做技能大赛还是在做本地做作品展示,我都运用我在省内的文化影响力和从教育。文化艺术界的影响力,不是县级的,最少是省级的。云南省首届陶艺展和第二届陶艺展都是我积极的去争取在建水举行,一方面提高建水的知名度,奖项设置都有意识的提高建水紫陶影响力。2005年举办紫陶技能大赛,选取雕刻、拉坯、打磨这三项容易,因为比较具有大众观赏性,第一名奖品为价值4000多的全自动洗衣机,在十年以前这已经算是一个不小的奖励,这样做就是使人们认识到这个东西物超所值。第三年我们举办的向红村紫陶作品杯,因为量比较大,第一名奖项设置为2000元,但是在当时建水紫陶的壶卖到一百块是不错的了,但是我们就是把它定位于2000元,只要获得大奖,身价就不会低,我们就是通过展会和大型比赛把价格冲上去的。”谢恒先生爽直的交谈中笔者深刻意识到了,文化精英对于一个区域民间工艺的发展推动作用。

在谢恒先生的介绍中笔者注意到,谢老师表达了对于云南艺术学院的感激,他说建水紫陶在与云南艺术学院的交流中对建水紫陶文化内涵的认同、工艺传承都得到很多帮助。虽然说学校不能直接参与建水紫陶的传承过程,但是学者作为文化传承的参与者,其更多是唤醒年轻一代对于传统文化认同,通过设计学院陈劲松院长创办的“创承人进校园活动”使民间传承人与学生零距离交流,搭构一个交流的平台让学生近距离去体会民艺的独特价值,间接性的扩大了建水紫陶的受众群体。

(四)整体意愿的价值

每一种文化都是由特定的民族承载,人民对于自身文化的认同是这种文化得以存在或传承下去的必要条件。建水紫陶文化是自清朝在陶工手中滥觞的。陶工开始从制作一些简单的生活器皿用于补贴家用,到如今建水紫陶文化一条街。从一些资料笔者得知早在2002年以前建水紫陶年产值不足200万元,建水县工艺美术陶厂职工年平均收入不足3000元,沉重的债务,低迷的销量,大量技术人员改行,陶厂生存举步维艰。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手工艺人在这做五彩山下坚守着百年的历史传承。在裹挟着所有人茫然前进的工业大潮中,这些人仍然用自己的双臂去阻挡文明“温驯地走进那良夜”,就像建水紫陶到2005年统计只剩下的那7户做陶人家。看似濒临灭绝的紫陶产业,就在这样一群默默坚守的艺人手里薪火相传。虽然目前建水紫陶与江苏宜兴紫砂,广东石湾公仔陶相比,不论是从产值或者是从业人员到产品销售上比较,其差距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人民是创造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的魔术师,一个社会地区的百姓他们比国家、地方政权、民间文化精英更加希望通过民间工艺发展经济的同时凸显地方性文化,冲破地域限制,走向世界谋求更多的文化认同,从而提高自身地位,这种整体的意愿往往造成“蝴蝶效应”是我们不能预估的。建水“陶工”就是用自己的双手默默在坚持着,即是过程充满曲折,但是他们还是在安静的坚守那份陶艺的质朴与灵性,直至全球化和文化产业的浪潮冲走了岁月的尘埃,搭上时代的顺风车,建水“陶工”彰显了自身的陶艺精神,建水紫陶在新时期绽放其独特光芒。

三、复制与定制:建水紫陶民族文化产业的当下性

作为一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的学生来讲,建水紫陶从刚开始的举步维艰到现在的每年过亿的产值,据谢老师的一组数据反映,2005年有七户人家做陶,两家有营业执照。2015年553户,上个月7百多户,有一万多人从事紫陶行业,产值四个亿。外地师傅(北京、广州、深圳)有200多个,景德镇100多个。在2010年建水被国家授予“中国名陶之乡”的称号。2007年西博会(工艺美术界最高展会),第一次为国家争回国家级金奖,在短时间内建水紫陶发展硕果累累,这确实是一个可喜可贺的事实。但是文化产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在大力推广紫陶市场迎合现在审美需要的同时也造成了与传统文化的疏离。

紫陶就是因为其独特的泥料的配置、手工拉坯、填刻手法、字画与创意而使每一只建水紫陶都是独一无二的。据谢老师讲:“宜兴紫砂陶比其泥料比建水紫陶粗的多,专业上叫“木”每平方80木-120木左右,建水紫陶是200-300木,细一倍以上。宜兴紫砂就做紫砂陶,建水就叫做泥陶。原料不一样,引发后面所有的制作工艺、制作方式。特征不一样。”

同时建水紫陶文化特性非常明显,人工刻填的书法和图案,每一只建水紫陶的作品都是人工写画的,由于个人的刻填手法、字画创意、字画与器皿的结合的不同造成紫水紫陶唯一性。紫水紫陶的文化兼容性很强,满足紫水紫陶制作工艺任何一种艺术门类都可以在上面得到展现,其他陶不能效仿。但是当下旅游产业化的发展,机床的引进可以极大的缩短打磨抛光的过程,虽然短时间内,大规模的复制将带来是全民享有,商品经济效益的提高同时带来的是民族工艺的衰落,民族工艺的精髓在于其工艺的制作过程,我们想舍弃民间工艺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过程,恰是我们通向其明天的希望。

我们一次次在追问为什么要传承?为什么要尊重手艺?为什么“一些人”还在坚持?这些所有的质疑,都源于我们对于传统文化的迷失,工匠精神的丢失,丢失的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我们对于物道的情怀。黄永松先生曾说过:“过去造物的经验是美好的,尊重手艺才有工业。”今天的工业文明是在昨天工匠的经过无数次打磨出现的文明之光。我们今天所不屑的老土不符潮流。是我们的未来。“传承是一个自然系统,因为没有遗产就没有今天,正如没有父辈就没有你。”我们现在想要的品牌意识和民族风味更多的是一种情怀,我们要去哪里找,答案需要我们自己回头打开我们的遗产宝藏,寻找民族发展的基因才能看到我们文化演化的进程,在一条纵贯线上这些依然存在我们当下生活的物质或非物质遗产为我们描绘出了人类蒙昧到文明的沧海桑田。(一些我们看到传统民间工艺的图案来自于传统,孔庙的门口两边的左右石墩的龙凤图案上布满了亲笔援助别图案临摹痕迹)

从女娲造人的那一刻,我们就与泥土结下了不解之缘。土载万物,乡立中国,民俗民艺便是土生土长在中国乡土社会里的生发出的,它渗透着人们最朴素的生活智慧,最真实对于生活的体察。历史是精英写就,而生活却是我们每一个普通老百姓写就的,民间工艺中记录着老百姓的酸甜苦辣。记得来何处,才知去往何方。也许前方荆棘丛生,但是唯有坚持一步步地走下去,才知道我们能抵达怎样的未来。

论文作者:闫艺超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7

标签:;  ;  ;  ;  ;  ;  ;  ;  

云南建水紫陶的文化产业建构思考论文_闫艺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