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共性和个性方法论原则广泛深入宣传延安精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延安论文,共性论文,原则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坚持共性和个性相区别的方法论原则,着重宣传延安精神的实质内容及其现实意义
延安精神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产物,是当时“延安人”所具有的精神素质和工作、生活作风。它作为特定历史时期和特定地区的产物,不能不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制约。抗日战争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延安在经济和文化上相当落后。艰巨的革命任务和异常艰苦的革命条件推动了延安精神的产生,也给延安精神打上了深刻的历史烙印。例如实事求是的精神,具体是指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实际出发,探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殊规律,以指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具体是指中国共产党一方面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战胜自己的敌人,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外国的援助上,另一方面要用开展大生产运动的办法,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战胜面临的严重经济困难。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具体是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必须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出发,与人民群众民主协商,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以组成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延安精神因革命任务和革命条件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些具体内涵和外延,就构成了延安精神总体的历史特点或历史个性。
延安精神不仅具有总体的历史特点或历史个性,而且因社会结构的复杂性还形成了表现总体的历史特点或历史个性的一系列具体的历史特点或历史个性。当时的延安也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社会系统,它不仅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而且包括它们所属的诸多系统和单位,而这些系统和单位都具有自己特殊的工作性质和任务要求,延安精神作为一种社会风尚,不能不在它们那里获得纷繁复杂的体现。例如实事求是的精神在社会经济领域就是指实行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即不仅建立边区各级人民政府经营的公营经济,而且允许以私有制为基础实行集体活动的民营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存在,鼓励不操纵国计民生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只限制地主阶级的剥削而不消灭地主阶级。延安精神这些诸多的具体历史特点或历史个性不仅构成了延安精神总体的异常丰富的历史内容,而且形成了其广泛而深入的社会教育功能和实践功能,推动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
延安精神的历史特点或历史个性虽然在延安精神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发生过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是它们毕竟是中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随着中国抗日战争以至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它难免失去其存在的理由而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的新的历史特点或历史个性所代替。例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已不再需要探求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的实事求是精神,而是需要探求现代化建设规律的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延安精神的历史特点或历史个性的消失并不意味延安精神的结束,因为个性之中包含着共性,延安精神的历史特点或历史个性中蕴涵着延安精神的实质内容,这种实质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早已超越了特定的革命任务和历史条件而具有了普遍的教育功能和实践功能。延安精神在历史上不论其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如何,归根结底,它是一种求实和求真精神,是一种自立、自强和开拓、进取精神,是一种关心人民群众利益、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的精神。这种精神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域,都是获得事业成功的必备素质,都能使人的行动处于自觉状态,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强大的社会群众基础。延安精神的实质内容和普遍价值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延安精神的共性。延安精神的共性具有超越一定时间和空间的普遍价值,所以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的共性与个性的历史区别,决定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宣传延安精神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相区别的方法论原则,坚持把延安精神的共性即实质内容和普遍价值同延安精神的历史特点或历史个性区别开来,着重宣传延安精神的实质内容和普遍价值,大力强调求实、求真的实事求是精神,强调自立、自强和开拓、进取的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精神,强调关心群众利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密切联系群众精神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彻底批判延安精神过时论和延安精神照搬论。前一种倾向由于把延安精神的共性等同于延安精神的历史个性而否定延安精神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普遍性,后一种倾向则由于把延安精神的历史个性消融在其共性之中而把延安精神的一切具体历史内容和历史形式都看作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普遍适用的东西。因此我们在批判上述两种错误倾向的同时,必须指出延安精神的共性和个性的区别,阐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决不是要继承和发扬落后于历史发展的一些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例如我们今天提倡艰苦奋斗的精神,决不是要恢复当年延安时期经济上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一些具体做法,而是要发扬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只有坚持这样的宣传,人们才能对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内涵和外延、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一个科学的理解,使之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
二、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大力加强延安精神个性化的宣传
延安精神的共性虽然为现代化建设所必需,但是其实质内容和普遍价值只有通过现实丰富的具体内容和诸多的具体形式才能获得充分的体现,发挥广泛、深入的社会作用。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必须在抛弃某些与过去的形势和任务紧密联系的具体历史内容和历史形式的同时,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创造出表现延安精神共性的现实丰富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即创造出其诸多的现实特点或现实个性。当前,我国的政治任务已由当年的革命转变为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建设是我们时代的主题,也是我们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主题,所以延安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服务,就构成了延安精神总体的现实特点或现实个性。这一总体的现实特点或现实个性的基本精神就是探求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特殊规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广泛、深厚的社会群众基础。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它需要探求各方面、各层次的规律,需要激发和调动各方面、各层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需要各方面、各层次力量的参与和支持,所以延安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现实主题或总体的现实个性,必须像当年延安精神形成时那样,渗透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及其各个社会系统和单位。由于每一个社会领域甚至每一个社会系统和单位,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质和特定的任务要求,所以所谓渗透就是使延安精神的总体现实个性与各领域及所属的各系统、各单位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具体内容和具体形式。例如继承和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在党政部门主要是要求发扬勤政廉政精神,在经济部门则主要是要求把竞争和提高经济效益同国家的政策法令,同社会道德规范结合起来,与改善职工的生活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延安精神为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一总体的现实个性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获得最充分的体现,发挥其最具体、最直接、最有力的教育作用。
延安精神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延安精神的现实使命,决定延安精神的宣传决不能只限于一般性的号召,即一般性的内容和形式,而是要强化个性化的宣传。所谓强化延安精神个性化的宣传,就是要使延安精神的宣传不断趋向具体,趋向深入。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性化的必然性和重要性,个性化的内涵和外延,各种具体和深入的个性化规范。第二,各种个性化规范的关系,个性化规范的运行机制,总体规范系统的运行机制。延安精神个性化宣传的上述内容,决定延安精神个性化的宣传具有四个十分显著的教育和实践功能。第一,具体性。延安精神一般性的宣传往往比较原则,比较抽象,而其个性化的宣传则能克服一般性宣传的局限,给人以更为具体、更为直观、更易把握的感觉和操作的方便。第二,广泛性。延安精神个性化的宣传能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方面,由宣传机构的宣传变为社会各个方面的宣传,这就可以超越一般性宣传的广度,形成社会宣传效应,促成全社会的意识和行动。第三,深入性。延安精神个性化的宣传能够深入到社会的较深层次和细胞单位,易于使宣传形成稳定的基础,积淀和凝结成人们稳定的精神素质。第四,促进性。延安精神个性化的宣传最终要形成一系列的社会规范、行业规范和单位规范,这就能够促进社会风气、行业风气、单位风气的好转。因此,在延安精神的宣传过程中,要高度重视其个性化的宣传,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否则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就可能成为一句空话。
标签:延安精神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