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董春郁

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董春郁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市 300450

摘要:人们的日常活动大多是在房屋建筑的地面区域开展,因此,地面施工需要的工程材料要求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抗腐蚀性,这样可以保障地面工程的经久耐用,同时地面的防滑性也应该达到相应功能要求。总之,整体地面工程施工要达到以上要求,施工作业过程中必须采取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法和措施对其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文章对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法和工艺流程进行了系统介绍。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整体地面;技术分析

引言: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与建筑接触到最多的就是地面,地面在整个建筑内容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同时还直接关系着建筑地面工程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和耐磨性。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已经广泛存在于各式各样建筑的地面工程施工中,特别是用于施工面积较大的工业厂房、车库以及大型的商业建筑中,因此在地面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整体施工技术进行施工。目前,在我国的整体地面施工中常见的施工材料主要是混凝土,混凝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化学材料,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能和强度,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满足基本的性能要求。同时在整体地面施工过程中,对于混凝土地面的衔接和断层问题,也有比较高的要求。但是混凝土的施工中容易出现表面裂缝、起砂等一系列质量问题,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及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地面整体面层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1 地面施工前的材料准备工作

现代建筑施工正在由小规模施工向大面积进行转变,这也给建筑地面施工操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施工面积大,对整体性要求较高,以及施工难点多。因此,要想保障整体地面施工的顺利进行,首先要确保施工材料质量的合格性以及整个施工过程中各工序科学、合理地安排。与墙体施工不同,整体地面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的施工有着更高的质量要求。凝胶材料和骨料是混凝土配置的两种主要原材料,在进行原料制备时要尤其注意这两种材料的选择和调配。

1.1 凝胶材料

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常用的凝胶材料、外加剂的性能、质量直接关系着整个地面工程的质量,因此施工人员在选择凝胶材料的时候,首先需要注意混凝土的强度和混凝土的性能指标。水泥是混凝土整个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原材料,水泥是由多种矿物质构成。同时,矿物质的混合比例发生变化也会对水泥本身的强度产生影响。硅酸盐水泥是常用的混凝土凝胶材料,可以根据其本身的矿物结构的不同将其分成不同的等级,每种等级的原料其强度和性能也有所差别。在进行整体地面施工时,对水泥材料的选择要重点关注材料的凝结时间和抗剪、抗压性能,质量好的水泥原料应具备如下特性,一是凝结时间短,一般如果凝结时间超过390分钟就可视为劣质水泥;二是强度高,这种高强度能使地面不容易因为压力发生变形,同时还应该保证地面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这是在地面施工中对施工材料的基本要求。地面施工质量的高低不仅取决于混凝土的凝胶材料质量,同时还与骨料以及外加剂的质量好坏直接相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材料时,不能仅仅从自身的利益出发选择一些质量不高的凝胶材料,否则,这些施工材料将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和隐患,施工人员需要将整体地面工程施工作为一项长远性的课题进行研究,对整体地面的强度以及耐磨性能进行严格的要求,严禁在施工过程中使用一些低劣、不合格的工程材料。低劣的材料不能满足地面施工基本的耐磨性能和强度要求,同时容易出现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在选择原材料的时候,需要多家厂家进行对比,对其必要的性能进行进场检验、复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使用。

1.2 细骨料

集料的配比当中必须要添加适量的小体量砾石,小体量的砾石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集料的耐磨和美观。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需要添加细骨料,进而确保混凝土的密实度要求。除此之外,地面的面层采用水泥砂浆进行预敷,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细骨料的密度和用量进行严格要求。

2 建筑工程中的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及其工艺

对于大部分的整体地面来说,地面施工材料常用的是混凝土、水泥砂浆等,主要分成以下几个工艺流程:首先是基底层的施工和处理,地面浇筑以及涂抹层的处理和养护。接下来就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质量要点、施工工艺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说明。

2.1 基底层处理

在整体地面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应根据处理基层、弹线、找平、抹面、找寻轨距及养护等多个步骤进行严格控制操作。其中,对基层进行处理后能够避免基层出现起砂和鼓包等症状,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对基层进行清洁和湿润处理,保证基层表面达到干净和潮湿的状态,在处理完成后,再对其表面进行后续施工活动,只有基层的内部结构完整,才能顺利开展以后的工作。

2.2 浇筑施工

浇筑施工主要分为以下步骤,具体内容如:(1)长向布置地坪模板。由于距离比较长,地表标高、地面平整度只能依靠模板拉线控制,可见地坪模板的重要性;(2)弹基准线。为了确保地面标高的准确性,涂抹面层前需要在施工位置周围弹出一道水平基准线;(3)做好标筋。利用水平基线对面层上进行标记,选择一个标记块,然后以标记块作为纵向的标筋;(4)找好坡度。为了避免倒流水事故发生,找好坡度是必要的。找坡度时需要注意地面与墙高度的关系。

2.3 面层的涂抹

进行地面面层涂抹施工前,在表面进行洒水一遍,使其保持湿润状态。施工人员需要首先将各种混合材料平铺在标筋之间,然后使用工具对其进行拍实赶平,同时在拍实的过程中还应该保证整个面层的平整度,之后用抹子再涂抹一层混合材料,直到整个面层不再出现溢水。在地面混凝土初凝之前必须进行二次抹压工作,防止表面出现收缩裂缝,确保混凝土内部不在存在气泡、空隙且表面光滑平整。

2.4 整体地面的养护

面层抹压完成之后,及时进行保湿养护工作。在一般环境下,可以使用草帘、塑料薄膜等覆盖在面层上,并定时安排专人进行浇水养护,使其在湿润状态下逐渐硬化,避免混凝土内部出现断裂、表面裂缝等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建筑地面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落实整体地面的施工工艺及要点,还需要严格把控好原材料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保证建筑物地面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施工技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基础施工中最常用的施工技术,其本身就具有施工强度大,稳定性好等特点,因此在建筑整体地面施工中,需结合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施工技术要点来进行质量控制。同时还需要注意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阮文勇.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现代装饰:理论, 2014(8):190-190.

[2]王雨,孟艳.谈建筑工程整体地面的关键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3).

[3]施朝惠.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 2016(25):00030-00030.

[4]王贵生.基于当前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的探讨[J]. 建材与装饰旬刊, 2013(8):120-121.

[5]窦华勇,刘重.建筑工程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探究[J]. 建材与装饰, 2015(35).

论文作者:董春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0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整体地面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董春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