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乡规划具有复杂性及不确定特征,涉及城乡统筹、土地规划、资源利用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将会产生海量数据信息,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提供条件。为了保障城乡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本文对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决策理念进行分析,并阐述大数据技术的应用途径,为城乡规划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可视化
前言
城市化的推进缩小了城乡的经济差距,使城乡规划出现较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等。如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功能区定位变化,极易引发城乡规划的失策,影响城乡的协调发展。因此,城乡规划部门需要结合大数据时代的发展特征,明确合理的决策理念,规范决策途径。
一、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的决策理念
(一)落实“公共利益”价值观
“公共利益”价值观的落实能够引导群众参与城乡规划,真正实现民主决策。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群众参与和民主决策提供了平台支持。城乡规划普遍存在倾向城镇的现象,使城镇获得更多的建设资源,不利于城乡的协同发展。因此,城乡规划部门需落实“公共利益”价值观,将相关公共事务的决策交由城乡群众,使城乡规划决策符合大部分群众的利益诉求。以某地区为例,城乡规划部门在开展决策工作时,结合城乡规划决策的内容,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写与发放,利用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和微博等媒介,引导群众参与城乡规划决策。在所辖范围内发放了5000份调查问卷,回收3941份有效问卷,通过信息技术整合调查问卷,根据整合结果明确城乡居民的诉求,优化城乡规划决策,落实“公共利益”价值观。
(二)注重区域协调发展
在城乡空间资源分配中,不规范行为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不同行政区域的部门竞争和利益冲突。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城乡规划决策中的数据来源更为丰富。大数据时代使信息整合成为可能,各个行政区域和城市群建设,需要将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目标,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资源合理分配,避免利益冲突和不良竞争的出现[1]。城乡规划部门需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共享功能,改善不同区域城乡规划部门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形成数据共享、信息对称的良好竞争局面[1]。以浙江省开展的山海协作工程为例,城乡规划部门将乡村振兴及科技创新等领域作为基础,通过县与县、部门与部门、村庄与乡镇、村庄与企业间的结对,构建山海协作平台,实现资源与数据的共享。截止到2018年7月,浙江省共建设32个大数据平台,整合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比较优势,为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支持[1]。
二、大数据技术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途径
(一)大数据下的信息共享
大数据的信息共享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对称程度由数据的完整性和数量决定。要想实现大数据下的信息共享,保障城乡规划资源的合理分配,城乡规划部门需全面整合所辖区域的数据信息,避免数据遗失或者数据量偏差问题的出现。具体而言,城乡规划部门需要从纵向及横向入手。纵向是指不同行政层级与空间尺度的城乡规划,各级部门在工作中引进GIS技术和统一的数据库,保障数据存储格式、整合方法的一致,为数据整合与查询提供便利;横向是指同一层次各个部门、社会组织或者企业的数据整合,如区域范围内的快速物流数据、人均收入数据、网络通讯数据等,为城乡规划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国土资源部门为例,通过“一张图”工程建设,全面整合土地变更调查、土地利用及基本农田等数据信息,构建多功能管理平台,如土地审批、土地开发等,能够实现国土资源的动态管理,为城乡规划提供准确土地数据。
(二)大数据挖掘及可视化
大数据技术存在于多种数据处理软件中,城乡规划部门需根据工作需求,选择数据处理软件,对城乡规划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并将分析结果通过点线图、柱状图及三维地图等方式展示,提供丰富的城乡规划参考资料。比如,国外某设计公司开展了“全球难民数据计划”,将UNHCR近五十年统计的难民流动数据及全球中人口数据作为基础,进行数据挖掘及可视化处理,呈现出动态可视化图表。登录大数据平台的用户,通过任意区域或年份的点击,观看该时间段区域难民的流动方向和趋势。
城乡规划部门需要借鉴其成功经验,构建三级大数据可视化系统,为城乡规划决策提供动态数据参考。在宏观角度,整合所辖区域夜晚灯光分布数据,通过灯光亮度和灯光密度等参数的分析,明确城乡的热点区域,比传统遥感影像数据更具准确性及便捷性;在中观角度,整合所辖区域企业地址信息,明确城乡产业发展格局,为城乡产业结构优化提供参考;在微观角度,整合城乡群众收入、消费等数据,明确城乡局部空间的宜居性和使用适宜性,提升城乡规划的人性化水平。
(三)大数据模型构建
大数据技术的建模功能是保障合理城乡规划决策的关键,决策者可以利用挖掘的价值数据,综合讨论城乡规划发展问题。城乡规划常用的大数据模型有两类,其一是根据城乡居民的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城乡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其二是结合城乡规划变量,分析城乡规划要素的分布状况,如某城市规划部门将地级市帝地均产出数值、交通状况、产业结构和劳动力数量等数据,构建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城市土地产出效率的要素,使城乡规划贴近城市发展现状。大数据建模在西方国家的城市规划应用更为广泛,规划人员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比如,奥瓦拉卡因和莱斯利整合Maricopa政府协会的地理信息数据和服务行业统计数据,构建负二项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与市中心的距离对城市符合行业的集聚和扩散造成的影响,并为Maricopa服务行业提出次级CBD发展战略,使Maricopa的城市空间结构更为完善。
(四)情境模拟与仿真
城乡规划具有不可逆及高成本特征,决策者需要在规划实施前,对其进行情境模拟与仿真,确保城乡规划具备可行性,及时发现城乡规划的不足,以防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以往的计算机技术难以完全模拟城市规划的内容,影响决策仿真的效果。大数据技术的出现使模拟软件更为完善,常用的模拟方式有数量模拟、空间模拟及相互作用模拟。数量模拟将动力学模型作为核心,为城市人口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和耕地保护等情境进行模拟,呈现不同场景下的城乡土地利用效果,促进城乡土地的最大化利用;空间模拟将动力学模型作为基础,整合空间分析模型,模拟城市空间规划场景,在城乡总体规划布局方面有参考价值;相互作用模拟将多智能体模型作为基础,整合城乡土地利用数据、城乡经济数据等,为区位决策提供参考。如伊朗学者将德黑兰的历史经济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作为基础,模拟德黑兰城市扩张情境,有助于当地政府部门规划方案的优化[2]。
结论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部门需要在城乡规划中落实“公共利益”价值观,注重区域协调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规划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信息共享功能、数据挖掘及可视化功能、大数据建模和情境仿真模拟功能,为城乡规划提供技术支持,增强城乡规划决策的合理性,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永飞.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学走向计量化的机遇与挑战[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12):63-64.
[2]赵苑伶.浅谈信息化技术在城乡规划管理中使用——以大数据为例[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09):140.
论文作者:关锡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8
标签:数据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城乡论文; 部门论文; 信息论文; 公共利益论文; 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