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灌浆加固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控制工程施工中的许多潜在安全隐患,而且还可以减少建设条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影响,简单易行地解决实际施工问题。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灌浆技术
1、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技术
1.1灌浆技术概述
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比较特殊,与其他工程灌浆施工存在差别:①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施工中属于隐蔽工程,需对施工现场的地理环境要素进行考量,结合具体工程背景,明确施工中的各类技术参数,以对灌浆技术进行合理选择,让它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工作期间,具有适用性比较好;②进行灌浆工作活动时,应该对水利水电工程特点实行考核,使施工质量与灌浆施工系统性兼备;③灌浆技术应用过程中,优势极为明显。将其应用到具体工程实践中,可有效规避施工中的潜在风险,实现工程加固,使后期防水、抗渗技术更加合理,使其达到良好的施工应用效果。
1.2灌浆施工重要性及应用原则
近年来,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数量日渐增多,规模也逐渐扩大。然而经常出现渗漏、裂缝等工程问题。需依据具体施工诉求,采用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对这一系列工程问题进行有效规避。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年代久远,部分甚至年久失修,渗漏问题频发,使其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难以保障。如果不能充分的运用相关应对措施,使之水利项目中的生的问题加以高效处理,极易产生严重的项目隐患,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灌浆技术在水利工程大坝实际建设中非常容易看到,阻止渗漏的作用很好。采用该种施工技术,能够使水利水电工程更加安全可靠。
灌浆施工原则:①以混凝土浇筑为主,保障整体工程质量。进行工程量的控制,可以为以后的施工作业提供较好的参照;②在水利水电作业浇筑的时候,其使用浆液要有一定的顺序,一定要选用自重特别大的部位对相邻地基实行一定的牵制;③对水利水电工程主体部位进行优先浇筑,便于尽快沉实基础物。
2、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
2.1岩溶地区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
施工人员在处理岩溶地区地基的过程中,通常都是按照自身实践经验进行的施工,缺乏统一的管理,因此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灌浆技术应用的效果。水利水电工程里的大坝施工包含两种方式,一是无填充式,另一种是有填充式。在科学管理中,有填充施工与无填充施工对比可得,有填充施工它的要求高很多。在技术的确定下,一般状况下会通过岩溶的大小还有深度展开确定。
2.1.1高压灌浆技术的应用
施工人员在对有填充大坝进行灌浆的过程中,不会对高压灌浆技术进行冲洗,因为这样可以使大坝内的填充物更加密实,从而提升大坝的防渗能力,提高大坝的稳定性与坚固性。高压灌浆技术后不进行冲洗这样是为了水泥浆形成刚好的结构,会增强大坝的扛劈裂的效果,这样会使大坝的效果达到最好。
2.1.2高压旋喷灌浆技术的应用
施工人员在岩溶地区对大坝的基础进行相应的处理时,除高压灌浆技术以外,还可以使用高压旋喷灌浆技术对大坝进行灌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压旋喷灌浆得依靠机械实施大坝的灌浆,工作人员运用一些顶部安装了喷嘴的钻井,而且运用了高压泵,让它进入土层的深处,乃至进入预定的位置,之后进行上提的时候展开水泥喷射作业,进而会产生妨害毗邻土层,也能够起到一个充分的搅拌的效果,不光如此,当我们在使用这种作业技术的时候,它还可以很好的加强其中的桩柱的强度性能,继而来更好的增强大坝的安全保障以及它的稳定能力。
2.1.3浅层岩溶区灌浆技术的应用
施工人员在岩溶地区进行大坝的灌浆工作时,如果面对的是浅层的岩溶区,可以将岩溶区内的砂石进行挖掘,将其从所需要灌浆的施工区挖掘出来,再用水泥砂浆来补充那些没有被填满的位置,这样就能确保大坝根基的稳定性,也能确保修建的质量,增强它的各种功能,从而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造福于一方人民
2.1.4深层岩溶区灌浆技术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将岩溶深度大于50m的岩溶区称之为深层岩溶区,如果在该区域使用浅层岩溶区的灌浆方法,需要花费较高的成本,因此不提倡使用。假设采用高压旋转技术对这片区域灌注浆液,则会产生偏大的施工困难,所以为了该区域的大坝灌浆,一般会使用平常的灌浆技术,通过这种方法不但能提升施工单位所保障的施工的品质,而且能够有效的对成本进行把握,而且工作者在灌浆的时候,可以把水泥浆灌注至更加深的地方,在空隙的部位对其紧密的填充,其里面具有较强的挤压力,这会使填补物紧密的与水泥结合在一起,使大坝的质量更加牢固,从而增加了其工作期。
2.2吸浆加大灌注技术方法的应用
灌浆操作是水利水电大坝施工中的重点内容,对工期具有严格要求。水利水电工程的特性决定了它很容易受到外部地质条件干扰,延长泥浆凝结时间,以对基础底部造成冲击,或出现渗出情况,难以达到良好的灌浆施工效果。故而,具体工程实践中,要采用正确的方法,严格控制泥浆的流动,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泥浆的增多,通过限制吸收的方式限制泥浆流动速度,确保在控制的范围内凝结。具体操作中,可对泥浆组份、水灰比等进行适当调整,并对外加剂填入方式进行更改,以对泥浆的凝结速度进行控制。与此同时,可尝试应用间歇性灌注方法,控制灌浆过程。灌浆间隔时间以2~6h为佳。泥浆凝固强度达标后,开展扫孔和复灌工作。
2.3漏水通道灌浆
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施工往往因为地质环境的特殊性,受到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此,相较于其他工程,更容易出现漏水问题,进而影响灌浆施工的质量。对此,可以通过外部干扰措施,例如爆破施工等,将漏水结构直接破坏,然后在原有位置实施灌浆施工。但是,这种施工方式容易影响到其他部分的工程质量,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施工成本和施工难度,施工中可利用模袋灌浆技术,使用尼龙或聚丙烯材质的袋子,填充配料,用以堵漏灌浆。其中,填充配料通常由大粒径砂石组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配合双桨灌浆技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管道,将水泥浆与速凝剂灌入,至混合器中进行混合,然后再进入灌注区,从而达到防渗漏作用,有效控制漏水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浆施工,应当以满足实际工程需求为前提,结合大坝不同的施工条件,选择合适的灌浆施工技术,采取相应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控制理论,以求取得相应的灌浆效果,达到设计要求,满足工程质量标准,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牟思勇.灌浆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4):234.
[2]杨洲.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6(12):00232.
[3]谢争文.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00118.
[4]李金虎.水利水电工程大坝施工中灌浆技术分析[J].水能经济,2016(4):78.
论文作者:刘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8
标签:大坝论文; 技术论文; 岩溶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泥浆论文; 工程论文; 高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