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528400
摘要:社会发展迅速,高楼林立,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建筑工程日益增多,规模加大。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市场的繁荣,同时增加了较多的就业岗位,因此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水平逐渐成为影响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主要意义出发,揭示了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弊端,同时也提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基础工程建设项目的投入力度增加,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建筑工程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由于建筑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已然成为“众矢之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从工程的项目规划、项目设计、项目施工、项目验收等环节和流程都是紧密相连的,任何中间过程的纰漏都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安全隐患,以至于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必须要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和管理效率,从整体上进一步降低建筑工程的管理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1.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意义
1.1提高安全意识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主要内容之一的安全意识,需要施工技术管理层作为施工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由于建筑工程施工有其自身的特性,各工作岗位都属于高危工种,因此安全第一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更应该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核心思想之一。只有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才能将危险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从而有效提高整个工程的安全系数。
1.2减少资源浪费
有较好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单位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减少成本。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低,因此减少资源浪费也是工程管理需要重视的核心之一。我国一直强调和鼓励节约资源,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资源的有效管理可以很好的控制资源的浪费,从而节约工程成本,提高整个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1.3提高工程质量
有效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帮助整个施工团队加快施工速度,当遇到困难或者阻碍的时候,管理层可以第一时间给出解决方法和对应措施,从而极大地提高施工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提高整体的工程质量,促进和推动现代化建设工程的快速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原则
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管理者要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和效益的辩证关系,要认识到效益是主导,质量才是关键,所以这就要求建筑企业把质量放在重要的地位,为了获得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协调好进程和质量的关系,从而保证能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同时,施工管理者要注意到施工进程可能同时受到效益和质量的影响,所以在施工之前就需要有完善的施工计划,并按照施工计划采取施工行动,从而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
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弊端
3.1缺乏施工技术管理体制
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没有成熟的有效体制,不能促使施工队伍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规程进行,甚至管理人员不能正视施工队伍的一些错误施工方法,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整体施工工程造成了极大的隐患。另外,施工人员由于没有管理体制的概念,经常无视管理人员的管理方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是避开关键技术问题,也影响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能力低
当前的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重视力度不够,主要的管理目标还在于调节和完善建筑工程在施工各个阶段的技术规划上,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资源包括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关注度不高,导致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材料性价比不高、设施设备较为落后,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3.3管理目的和管理目标不明确
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体系,管理者管理目的也不明确,管理的目标群体不确定,岗位职责混乱不清晰,不能很好的安排和管理各个岗位工人,并使之各尽其责,因此导致管理过程不能有效的开展,即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也会由于岗位职责不清晰,无法确定自己应该管理的目标人群,因此整体的管理混乱导致施工过程不能顺利进行。
4.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4.1更新理念,营建技术监管系统
首先,在整体的管理体系中,设置技术管理,并根据技术管理所要求的各项因素,构建技术管理方面的监管系统;其次,对常规性的施工流程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按照施工准备、施工阶段、基础工程质量验收三大阶段进行一个大的划分,然后再根据这三大阶段进行细致性的类的划分,这样细分下去,可以让技术管理变得更加全面,使技术管理的各项指标有落实之处;具体来看,要求先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另一方面,要求在基坑开挖中根据现实情况进行抽水、支护等;然后再经过检验、基底处理,在做好基础性的模板搭建、基础混凝土浇筑、养护工作,最后进行隐蔽性的检验与回填等。
4.2控制成本和进度的管理措施
在进行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守实际工程的规定和目标,完全实施施工计划。此外,适当地检查施工材料、设备、技术的能力。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检验施工质量的范围主要为比较、度量、处理以及判断等。度量就是利用科学手段来对施工工程进行相应测量和测试;比较就是把施工工程的度量与实际需求进行比较;判断主要是说利用比较出来的结果来分析判断工程,看其是否符合工程的实际需求和标准;处理就是说监测工程是否合格,能否进行以后的工作。
4.3明细化管理目的和管理目标
各单位应该按技术要求和施工过程所设置的岗位部门,明细化管理目的,规范管理目标群体,详细列出岗位职责,以使得各岗位人员明确各自岗位技术需要。此外,还要明确所有工程相关人员所需要具备的技术能力和技术水平,以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时,可以很好的协调各单位和部门的关系,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与此同时,应该建立监督管理制度,建立互相监督机制,及时发现各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问题,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不合格的现象,要在第一时间指出并给出改正意见,从而促进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
4.4以技术促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首先,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要求以技术作为基础,然后设置与之相符合的管理,应该成立专门的施工技术研究小组与管理编制小组,专门化的负责从施工技术演进与更新的分析,从而设置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与管理方法;其次,技术管理难度的增加,需要专门的人才才能满足管理设置与管理实践的要求;所以还要求从人力资源的教育培训、管理团队的建设方面做些具体的工作,以此提升管理水平。第三,在管理中应该将各项机制建立起来,通过将评估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责任机制、质量管理等这些机制融入到技术管理之中,以此推动技术管理的完善化。第四,对于原材料方面的保障可以通过对购进、试验、入库、出库、废物处理等多个环节来建立一个体系化的技术监督小系统,从而使原材料的质量得到保障,利用率得到显著提升。
结论
总而言之,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施工的质量和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为了能够快速提升企业竞争力,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对其进行全面管理,使其更快、更科学、更效能地步入正轨,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成平.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中华民居,2011,06:105-106.
[2]李建英.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1,08:66-67.
[3]沙金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5,03:277-278.
[4]李楠.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方法[J].科技展望,2014,21:12.
[5]张海滨,杨治波.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1:43-44.
论文作者:许锐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管理水平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技术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工程论文; 目的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