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广
保定赢泰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和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供电质量、用电可靠性和提高电力企业自身水平的需要,本系统的建成,大大提高了广州番禺电网调度自动化的应用和管理水平,促进了传统经验型调度向分析型控制型调度的转变。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深入,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及调度自动化必将为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提供更加现代化、科学的手段,为广州番禺电网的现代化管理和商业化运行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电网调度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后台监控
前言:变电站自动化依靠其智能装置完成,因此实现有效的维护与管理,对优化系统调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基于调度数据网的变电站智能设备远程维护系统的方案进行概述,提出其设计思路与系统功能,以优化我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
1 远程维护方案概述
远程桌面功能是在远程桌面协议基础上开发而来,以网络包的可靠性数据传输为依据,遵循TCP/IP标准实现各种数据传输,其中包括局域网、广域网、拨号连接、数字用户线、虚拟专用网以及综合业务数据网等。通过远程远程桌面协议实现的客户端,可通过计算机在网络的另一端实现远程设备的控制,并与远程服务器中的程序实现交换服务。例如:通过后台操作及交互式登录,可实现高速度及稳定的性能。利用该服务系统,远程登录主机后,可实现远程操作、删除、运动等命令,与实地操作毫无区别。这种远程桌面功能,可以在微软操作系统中使用相应组件,或者直接由第三方软件实现。可供选择的第三方软件比较多,如Pc Anywhere、VNC等,而如QQ等下载软件也可实现远程控制与桌面协助。
2 远程维护系统的功能
(1)系统主要通过广域网(wAN)或局域网(LAN)实现远程控制,以IP接口中的TCP/IP或者通过Modem接口等连接到网络。应该注意的是,远程维护网络不能与一般个管理信息系统共用,应时刻确保其安全。一般选择监控系统中相对数据流量较小的网络,加强对远程监控主机及智能设备的维护。
(2)用户主要通过Web浏览器等实现远程管理,在监控系统中,从主站端连接该网络的所有用户,可通过浏览器的远程登录,实现全程管理与维护,且主站端机器不再需要额外安装软件,方便使用。
(3)通过透明控制方式,不会影响被控端的主机性能,并详细记录每一次用户使用日志,便于在产生故障时及时处理。
(4)该系统可以对2台或2台以上的远端主机实现控制。因此,1个控制单元或者多个控制单元构成的系统中,可以实现多台主机控制。
(5)该系统支持简单的网络管理协议、动态主机协议,并可实现固定的IP地址配置,使用十分方便,操作简单。
(6)可自动检测出设备的刷新率与分辨率,并以清晰界面显示。通过视频压缩计算方法,实现消除噪音、过滤视频、校正颜色等,极大减少视频信息的耗费,从而提高远程监控的精准度。
3 系统简况及性能特点
3.1系统情况
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东方电子DF8002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包括深圳南瑞ISA300,南京自动化厂PS6000,东方电子DF1800,南京南瑞RCS9700等。系统围绕保护测控、RTU、后台监控、调度监控进行了统一规划、将不同厂家的产品有机整合,同时为满足变电站的实际需要,既保留系统对以前的兼容性,又具有现代特点。
3.2系统性能特点
(1)切合用户实际需求。结合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与调度自动化特点,系统在许多细节功能上充分考虑了用户的特殊要求。包括遥控是否监护操作可选择,光字牌处理,自动提醒值班员监视画面并记录,冗余告警信息的判断和屏蔽等。
(2)安全性更强。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不同工作站有不同的用户可使用权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站端后台监控允许以串口与其它系统通信(如五防系统),从而不与系统外的机器直接网络相连,调度端采用防火墙和路由器与其它应用系统相连(如MIS系统),防止非法侵入。调度端SCADA服务器采用SUN服务器,操作系统使用UNIX,采用双机磁盘阵列结构,比WINDOWS系统更稳定更能抵御病毒侵害。调度与变电站采用光纤和DDN双通道通信。
(3)完善的数据库系统。采用了实时库和商用磁盘库(Sybase、SQL等)两层结构。
(4)合理的系统结构。调度端采用多机双网结构,冗余配置,自动同步数据、画面,确保可靠稳定。
(5)灵活的规约通信。调度与变电站采用部颁CDT、DNP3.0等规约,对于保护信号的接收同时采用硬接点和报文方式。全面的功能实现。调度自动化方面除了SCADA还包括EMS能量管理和调度管理等;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方面除了当地监控还包括VQC电压无功控制、五防、运行管理、设备管理等。
4 系统的设计体现
本系统采用全分布开放式系统结构,不同地点的各计算机通过双绞线或光纤直接接入局域网和广域网络,可获得高速通讯和共享资源的能力。整个系统可分成三大部分,分别是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
(1)调度自动化系统完成主站端人机交互工作。结构示意图见图1
(2)通信系统建立数据收发透明中转。结构示意图见图2
5 系统的运行概况
该系统的开发目标是建立一个安全可靠,能提供各种高级服务,并为应用程序的执行和实施提供较强功能的开放式平台和运行在该平台的多个相对独立的应用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成为一个符合电力系统现代化管理要求的,分布式、开放式、模块化,可扩充的电力调度自动化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目前这套系统已经在全区3个220kV变电站和26个110kV变电站得到应用,其中20个110kV变电站实现无人值守,其余的110kV站正在紧张改造中,最终将通过该系统实现全部110kV变电站无人值守。同时配合新的集控管理思想,随着集控班的正式运行,系统的功能和应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6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功能概述
(1)调度中心远方遥控。由远方调度中心来的远方控制,此控制可以由当地运行值班人员设定:禁止和开放,也可以用远方/就地切换开关来闭锁。
(2)VQC电压、无功自动调节。根据电压和功率因数对主变抽头调档和电容器投切就地自动进行,调节时考虑时间因素和投切次数。在就地调节失灵的情况下能够远方监视和远方控制。
(3)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和后台与GPS卫星钟进行时间统一。
(4)站内的消防和UPS等其它信号以遥信方式发送到后台和调度,满足无人值守的要求。
(5)防操作闭锁。开关的实时遥信状态通过串口发送到五防系统,由五防系统进行解锁后才能在后台监控进行遥控操作。
(6)所有综自设备电源均由站内直流电源逆变供电,确保全站发生事故停电时照常工作。
结语:
随着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的不断发展与广泛应用,越来越多无人值守变电站投入运营管理中。变电站自动化依靠其智能装置完成,因此实现有效的维护与管理,对优化系统调动具有重要意义。对智能设备远程维护系统的设计思路、功能等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以促进远程维护系统的工作效率,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诊断处理,确保变电站的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吴竞昌.供电系统概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2]胡道元.计算机局域网(第三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论文作者:张建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变电站论文; 系统论文; 功能论文; 操作论文; 后台论文; 用户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