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化”和青年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青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很显然,“知识化”不是一个新概念。但在新世纪即将来临,“知识经济”姗姗走近的今天,它却有着特别的意义:“知识化”乃是“知识经济”的前提,只有主体自身的“知识化”,才会有“知识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发展“知识经济”,首先就要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的“知识化”进程;“知识化”是一个动态过程,“知识经济”也只能伴随着这个动态的过程形成和发展。
要更准确地理解“知识化”,我们首先必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前一段时间,人们讨论“知识经济”这一热门话题,形成了许多真知灼见。许多专家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本资本形态的经济类型。但“知识”何以会成为一种基本的资本形态?什么样的“知识”可以转化为资本?在这些问题上,人们的意见并不统一。究其里,我以为原因在于人们往往将“知识”作为一个现成的概念使用着,而对这一概念缺少细致的分析。
“知识”是体现“知识经济”质的规定性的部分。因此,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知识经济”观;有什么样的“知识”观,人们就会形成相应的对“知识化”的认识。
现代心理学认为,“知识”包括两大方面。其一是陈述型知识,即关于对象“是什么?”的知识;其二是程序型知识,即回答对许多问题“怎么办?”的策略、方法、技能技巧等。前者是一种百科全书型的知识,而后者则是一种能力型的知识。毫无疑问,陈述型知识是程序型知识的基础;程序型知识是产生陈述型知识的工具。两者之间互为因果,互为前提。
程序型知识以陈述型知识为基础,但又是产生陈述型知识的极为重要的“工具”。相对而言,程序型知识在“知识”自身的“生产”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一个人的“知识”状况,固然与其陈述型知识的丰富有关,但其主要标志则在于程序型知识的实际水准。有人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金钱。确切地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主要是新的“程序型知识”可以作为一种资本,换来金钱。
程序型知识包含着不同的层面:劳动生产技能;获得知识的(学习的)能力;在现有知识之间建立新的联系、生成新的陈述型知识的能力;创设解决问题的新的路子的能力等等。这些不同层面的能力,都是程序型知识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些“能力”主要表现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种种科学原理、规则、方法的具体化和灵活能动的运用,以此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由此看来,所谓“知识化”:
一是指人们的素养中,一方面包含着丰富的陈述型知识;另一方面,包含着较高的程序型知识水平。其中,后者乃是“知识化”的主要内涵。
二是指人们不仅靠实践经验,更靠灵活能动地运用各种习得的科学原理和规则等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实际问题。
当然,“知识化”的含义远比笔者所理解的丰富。但是,以上两上方面乃是“知识化”这一概念中十分重要的部分。
对于当代青年来讲,“知识化”具有特别的意义——
其一,“知识经济”将成为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此基础之上,社会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都会发生根本性变化。由此,当代青年的发展将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全新社会条件下进行。“知识化”将成为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一种基本的正常“指标”。“知识化”将是他们在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全新社会立足,并求得人生发展的基本前提和素质。
其二,“知识经济”不是一个既成的事实,而是一个需要当代青年亲手去创造的一个新时代。换言之,“知识经济”将是由当代青年直接塑造出来的。作为新世纪的主人,当代青年将是建设“知识经济”的主体力量。对于他们来说,建设“知识经济”,他们没有更多来自前辈的可以借鉴的经验,一切都需要他们在借鉴世界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去创造和探索。“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和本质将从根本上取决于当代青年的创造和探索。
正如有些专家所说的那样:“中国及东亚国家在近些年来都不同程度地从新兴的知识经济中获益。我国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的落后也许是我们在知识经济方面赶超发达国家的好机会,因为我们包袱轻,可更快地转入知识经济的发展轨道。”(注:柳卸林.知识经济:内涵和意义[A].扑面而来——知识经济[C].人才市场报编,52.)这个“好机会”实际上也是好舞台,是一个振兴民族文化、经济,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好舞台。发生中的“知识经济”向当代青年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同时也为当代青年的成长和发展搭建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只有在参与塑造“知识经济”的过程中,当代青年才能获得自身发展的余地和空间。只有实现“知识化”,当代青年才能更好地参与塑造“知识经济”这一世纪工程,在这个大舞台上有所作为。
(二)
不久前,上海团市委有关部门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的题目是:《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关于上海青年观念意识和行为动向的特别调查》(该调查由上海青少年社会调查系统、上海交大昂立股份有限公司主持。1998年下半年实施。)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02份,回收率90.2%,回收有效率为100%。
调查显示,57%的上海青年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影响已经非常明显”;27%的青年认为“已经初步有所影响”;另有11%的青年认为“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三项累积达95%。
在被问到“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将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时,80%的上海青年认为是“非常深刻”。大部分青年表示,知识经济与自身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其中,79%的青年认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最主要的影响在就业”。因此,68%的青年认为知识经济的来临更多地意味着新的压力和挑战。89%的青年认为“有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值得注意的是,大年龄(26岁以上)青年比小年龄(26岁以下)青年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更强烈。
74%的上海青年对“知识经济”的概念有正确认识:“知识经济是一种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与应用基础之上的新型经济”。
调查结果告诉我们,上海青年对“知识经济”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知识经济”时代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对个人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的关系等问题是十分敏感的,体现了一定的认识水平。应该说,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这至少说明,处在中国经济、文化较发达地区的上海青年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心理准备。
但调查同时还显示,“有55%的青年表示对知识经济的真正含义‘仅有一点了解’”;“有87%的上海青年认识到,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对自身能力的持续培训和提高具有较高的要求”。73%的青年感到,“最担心的问题是缺少新的知识和技能”。这说明,上海青年认识到了自身的“知识化”对于“知识经济”,以及自己在“知识经济”时代有所作为的重要意义。
但如何去做,他们往往“除了茫然,便一筹莫展”。
由此可见,上海青年虽然对“知识经济”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深化这种了解的任务还非常繁重;同时,虽然上海青年表达了充实自己,以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的强烈愿望,但在具体怎么做,充实什么,如何实现“知识化”等方面则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统计,“上海青年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对自身能力提高较集中表现为:对信息利用的能力占46%,创新能力占32%,学习能力占13%。有针对性的提高上述能力,加强学习和锻炼已成为越来越多上海青年的共识。”对“您认为当代青年最缺乏的是哪一项?”这一问题,近一半的青年选择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其中,(青年的——引者加)学历越高这种判断的比例也越高(底线为引者加),大专、本科学历的青年中有55%选择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比例远远高于高中(中专)、技校等学历的”。
按照前文对“知识”的理解,我们认为,对“能力”的特别关注,显示了相当一部分上海青年对“知识”和“知识经济”的理解的深度,显示了他们在“提高自己”,趋向“知识化”这一问题上较为清晰、强烈的意误解。这是十分可贵的!
(三)
如果说,在以前的时代中,青年担起时代的重任,更多地需要的往往是热情和勇气,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青年人所要具备的也许就不仅仅于此了。青年人要弄“知识经济”之大潮,首先当然必须形成对“知识经济”的深刻认识,但更重要的则是必须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必须“知识化”。
问题在于,当代青年这方面的资本是雄厚的吗?具体而言,当代青年的“知识化”程度,他们受教育的状况、运用科学理论而不仅仅是凭经验进行发明创造的能力使他们足以担当大任了吗?
1995年起,上海浦东新区共青团组织会同有关科研所发表了关于浦东新区青少年素质、生活方式等问题的研究报告(俗称“白皮书”)。其中,对浦东新区青少年的文化素质状况的调研结果尤为值得注意。一方面,是因为青少年的文化素质状况从根本上影响着其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日后的作为乃至于未来社会发展的状况;另一方面,浦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特殊地位决定了新区青少年文化素质状况具有特殊的意义。
根据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少年事务署、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编撰的《1995年浦东新区青少年素质状况综合报告》抽样调查显示:浦东新区在职青年中小学学历者占1.6%;初中占18.7%;高中占40.1%;大专以上占39.5%(其中,大专占14.7%;本科占17.2%;研究生占1.2%;成人高校大专、本科占6.4%。)
从中可以看出,抽样调查所涉在职青年中,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占60.5%。就是说,在职青年中的大部分未接受过高等教育。
虽说受教育状况不完全等同于实际的“知识”水准,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当代,尤其是在正在走近的“知识经济”时代,接受教育,接受高等教育,尤其是接受系统化的高等教育乃是青年人掌握“知识”,尤其是“程序型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受教育状况乃是一个人“知识化”水平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参见拙文《“知识”散论——有关“知识经济”的一点思考》。载《青年学报》1998年冬季号。)而接受了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往往成为一个青年具有较高“知识”(尤其是“程序型知识”)水准的一种重要标志。这一点或许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另外,这次调查还涉及到了浦东青年的技能状况。在调查的对象中,青年工人:1-2级,占19.4%;3-4级,占38.2%;5级以上,占8.3%;未定级,占34.1%。青年技术人员:技术员占39%;助理工程师占48.2%;工程师占12.3%;高级工程师占0.5%。
以此来看当代青年的“知识”状况,应该说情况不容乐观。(当然,随着构筑人才高地等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行和实施,1995年以来,浦东青少年的“知识”状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是,“量变”明显,而“质变”尚未充分凸显。所以,1995年的调研在今天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浦东新区的青少年的“知识”水平状况尚且如此,遑论其他“欠发达地区”呢?
当代青年的“知识”状况不如人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除了经济条件等原因以外,还与为数不少的青年在认识、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关系。
其一,对学习和受教育,一些青年存在着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一些青少年把学习的目标定位于满足当前的短期需要上,而甚少从促进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着眼于构造适应于自身特点的知识结构,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不少青少年满足于读点儿书认几个字,会写会算能做点儿小生意就行了。因此,初中生、高中生在人口中的比例非常之高。因为这些青少年读书的出发点更多地只是认几个字,因此,其实际知识水准也许和初中、高中的学历还有不小的距离。换句话说,他们中不少人的实际知识水平还达不到初中、高中。同时,也造成了较高比例的青少年辍学人口。辍学的原因很多,但对教育的急功近利态度乃是重要原因之一。
这种急功近利也存在于一些有幸进入高等学校的青年之中。这些年中,“考证热”盛行。一些大学生热衷于拿各种“证书”:电脑等级考证书、外语等级考证书。他们的目标十分明确,那就是以此作为进入人才交流市场的“通行证”。对学校里开设的一些专业课,他们则往往持“60分万岁”的态度。他们也会去看一些专业以外的书籍,但往往持“速成”的态度。前几年,坊间流行“厚黑学”、戴尔·卡耐基之类。许多青少年,包括一些大学生往往是将其当成菜谱一类的工具书来读的。他们期望读了这些书以后,就能很快掌握与人相处、立足社会的技巧。因此,一些学生常常把基础理论和实用对立起来,忽视对基础理论的学习。不仅对哲学、思想等基础理论的学习上是如此,即使是在本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上也是如此。
其二,面对就业形势和“知识经济”扑面而来的现实,许多青年都认识到了“充电”的重要性。但充什么电?如何充电?在这些问题上,许多青年的认识并不清晰。上海团市委关于《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关于上海青年观念意识和行为动向的特别调查》显示:有“82%的青年表示愿意自费参加政府相关机构开设的相应的关于知识经济的系列课程的培训”。应该说,这反映了青年通过充电以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的比较强烈的愿望。但“关于知识经济的培训的系列课程”的说法不免笼统、模糊,说明一些青年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的认识尚存在一些误区。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地方举办了关于“知识经济”的培训班。这些培训班中开设的关于“知识经济”的系列培训课程,往往只是一些关于电脑和网络等的培训课程。这说明,在一些青年人的心目中,“知识经济”往往被等同于电脑和网络等经济领域。他们往往认为,学了电脑,拿到了一两张电脑证书,也就跟上了“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事实上,对于当代青年来说,接受关于“关于知识经济的培训的系列课程”,更多地只能起到了解“行情”、开阔视野的作用,而很难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乃至创造、发现的能力。应该看到,在培训、充电意向上的这种笼统和模糊,势必影响到上海青年紧跟知识经济时代步伐的实际进程。只有接受系统、严格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丰富的陈述型知识、较高的程序型知识水平,以实现“知识化”,这才是最为基本的“充电”。
不久前,上海市共青团组织会同其他部门进行了青工技能比赛。结果是令人兴奋的:1994年上海实施青年工人技能“登高”计划。上海团市委等10家单位实施《上海青工技能“登高”计划》。3年来,共有60名青年被破格核准为技师。全市青工平均技能等级由4年前的3.5级上升到目前的4.2级。1999年1月14日,上海青年科技成果大赛表彰大会,暨青年岗位能手破格核准技师颁证仪式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22岁的上海浦东钢铁(集团)公司工人李海生等35名年轻人获得了技师资格。至此,上海35岁以下的青年技师已达1198人,与4年前的不足100人相比,增加了10倍。科技、技能双“登高”是上海青年的世纪“护照”,是实施上海以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促进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的人才保证。
自然,这是上海青年努力充电的结果。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只是“知识化”的“初级阶段”。从认知心理学对“知识”,尤其是我们对“程序型知识”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当代青年“知识化”的历程路正漫长。
(四)
当代青年的“知识”状况不容乐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将是限制他们在“知识经济”时代大有作为的“瓶颈”。消除这一“瓶颈”,乃是当务之急。
要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知识”状况,逐步向“知识化”迈进,当代青年一定要强化三个方面的意识:
其一,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的意识。
这是因为,系统高等教育按照知识的纵深发展规律、逐步扩大涉及面的逻辑,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序列,使学生获得关于某一学科“有始有终”,有来龙去脉的知识。这样习得的知识,其根基更扎实,更有深度。同时,也更能够在获得深度的同时,得到相应的横向发展。深度和广度的发展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这些年中,人们往往批评现行的学科专业设置太窄,广度不够,因而强调“通才教育”。这种意见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难免简单化。其实,许多青年人知识面狭窄往往恰恰是因为深度不够所致。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如果要涉猎许多学科的知识,往往不免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这样所“学”到的知识之间也往往因为“各自为政”而缺乏紧密的内在联系。只有以某个专业的“知识”为主干,深入钻研下去,才有可能旁涉其他学科,达到面的扩展。专业知识之间是相通的。这相通主要存在于人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过程之中。我们可以把许多专业理解成为对同一对象进行认知和把握的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当我们对某一问题的钻研深入到了一定的度以后,就必然会涉及到许多不同专业的知识。这就好比钻岩芯,随着钻头的深入,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物都会被提取出来,钻得深了,涉及面也就广了。人们常常说“文史哲相通”,就是因为它们各自纵向发展到一定的深度,这三门中的任何一门都会与其他两门的知识之间产生相当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因此,应该在强调深度的前提下,努力“触类旁通”。而“触类旁通”的关键乃在于在具体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寻找到不同专业知识之间的具体结合点。“通才教育”一说之简单化,主要就在于忽视了“通”乃是以具体结合点为必要前提的。
系统、持续的专业化高等教育是当代青年获得有深度和广度知识的保障。
高等教育的课程分专业设置。其课程都体现了本专业内部知识体系的逻辑性。“概论”、“本专业学术史”、“专题研究”呈现出了明显的由广到专,又由专到广的螺旋式上升的轨迹。“概论”“本专业学术史”一类的课程使学生获得该学科基础性、背景性的知识。这种基础性、背景性的知识将使学生日后从事本专业进一步研究的工作时,具有更为坚实的陈述型知识背景。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追溯本学科发展流程的同时,系统把握本学科有史以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系列经典性的方法和“套路”,并逐步化为己有。“专题研究”一类的课程则为学生运用习得的相关的陈述型知识和程序型知识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提供了机会和条件。高等教育使学生“训练有素”。这“训练有素”主要即指学生通过本学科的系统学习,掌握了运用该学科所涉及到的诸多方法、学术规范、策略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客观地说,运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学术规范和策略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只有通过高等教育才能获得。
据悉,“近几年上海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在适龄青年中就已经达到了24%左右。这标志了上海开始进入高等教育新的发展阶段。”(注:文汇报,1999-04-06.)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但也应该看到,对照“知识化”的素质要求,这个比例还远远不够高。让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洗礼乃是摆在教育和当代青年面前的共同任务。
其次,当代青年还要强化终身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的意识。在“知识爆炸”时代,这一点应该是无须多言的。
第三,在接受持续的高等教育的同时,当代青年还要形成强烈的实践意识:在实践中检验所学到的“陈述型知识”和“程序型知识”,使书本知识,使公式和定理的内涵在现实具体的运用中得到充分展示,从而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能力。
我们的教育中存在着的比较严重的书本和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注。许多学生往往把定理、公式等背得滚瓜烂熟,却常常不会熟练地运用这些定理、公式联系生活中的许多实际状况,更不能运用这些公式和定理去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即使一些青年获得了学士、硕士甚至博士的文凭,也并不必然意味着他们就具有了较强的分析和解决问题,乃至于创造发明的能力。前文所列数据中的那些高学历青年很显然已经清楚地看到了这个问题。
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教育部门不断进行教育改革,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外,从当代青年自身来讲,强化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乃是根本所在。
直面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在书本知识和现实状况之间建立联系,这是解决理论和实际脱节的有效途径。书本中的种种概念和定理等等大多是在例证所营造的“规定情境”中展开的。而这些“规定情境”相对于各种实际问题而言,往往都是极其有限的,远不如实际情形那么丰富多彩、那么充满变化、那么具体多样。因此,理论联系实际,就可以用各种相关的实际情形对照教科书上的各种“规定情境”,使之更加丰富和具体化,把公式和定理等等可能包含的时、空条件及其变化,发挥到极至。这样,事实上就使得学习者有了更多变式练习(注: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8.)的机会。变式练习一方面可以使人们验证书本知识;另一方面则提供了在实际情境中学会运用定理、规则、方法等的机会。变式练习——实践乃是把各种科学定理、规则、方法等等转化为实际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理论联系实际,需要当代青年更多地介入社会实践中去。无论是“打工”、还是参与一些工程项目和课题研究,或者挂职锻炼,都应该首先被视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和途径,而不仅仅是挣钱牟利的机会。在虚心吸取他人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同时,当代青年还要注重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对解决问题的一些通行办法进行力所能及的改进和完善。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挂职锻炼等只是一些手段(这些手段实际操作过程中会受到一些具体条件的限制),能否达到理论联系实践的目的,更有待于青年人增强自身联系实践的意识。这种意识乃是根本所在,缺少这种意识,手段再好,也难以更好地达到这种目的。实际上,生活中处处有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只要具有这种强烈的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随时随地、日常地展开。
总之,增强接受系统的高等教育的意识,在不断积累、丰富陈述型知识的同时,花更大力气提高自身的程序型知识水平,进而使之转化为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对种种科学原理、规则、方法的具体化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增强持续接受高等教育的意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乃是当代青年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准,逐步趋向“知识化”,以增强自己在新世纪,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立足新世纪,以期有所作为的必要前提;是建设“知识经济”的必要前提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