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应该向幼儿们传授些什么呢?_亲子成长论文

究竟应该向幼儿们传授些什么呢?_亲子成长论文

在幼儿期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幼儿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想象力、个性、心理健康

作为孩子家长,在和孩子朝夕相处中,在有了几个托儿所、幼儿园打交道的切身感受以后,我深深感到,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幼教事业,都处于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中,正在努力地适应现代文明的需要。下面谈谈我,作为家长所关心的几个问题。

一是想象力的培养。无拘无束,大胆自由的想象是培养和提高孩子创造力的基本前提,事实上,只要有人想到的东西就会有人做到,这已经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常识。推动社会进步,最怕的是人们想不到,不敢想,人的思维被禁锢在极其狭窄的所谓“知识”、“规律”的范围之内。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幼儿园的“好孩子”、中小学的“好学生”在大学,尤其是在以后的科研或社会工作中拿不出开创性的成果。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被老师和家长的“对错误标准”限制太死,缺乏自由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开创性。为改变这种情况,家长和幼儿园应该鼓励孩子自由想象,不要轻易地说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要鼓励孩子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以让他们去想象外星人的模样,去描述他们心中的飞碟的形象,去讲述他们可爱的童话世界的故事。

二是个性教育。我们这一代人主要受的是传统教育,严格的教育管理使许多人成为家里的“乖孩子”,学校的“好学生”。确实,这种教育对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纪律意识有好处,但它也有明显的弊端,那就是不利于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孩子形成自己独立、健全的人格。我认为要加强个性的培养和教育就必须承认: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脾气和性格,这种脾气和性格有的是与生俱来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不足,这种特长或不足在短期内无法根本改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或爱好,这种兴趣或爱好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和尊重。个性教育的前提是承认差别,其目标不是改变、消磨孩子的个性,而是使它得到必要的保护和适宜的引导。在婴幼儿时期的个性教育中,家长不应对孩子搞攀比,不应轻率地要求孩子向别的小朋友看齐,不要给自己的孩子树立太多的“光辉榜样”,也不要制定过多的规章制度去限制孩子的自由天性,只要孩子的言行不对自己、他人和社会造成危害,就不应当限制。我认为,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充满自信、自尊和独立精神的新一代,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除了面孔不同,其他地方都完全或基本一样,那无疑是一大悲剧。

三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婴幼儿时期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爱心教育。让孩子知道,要想获得他人的爱,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自己去爱他人。爱心是自己一生最宝贵的财富,它包括宽容别人的缺点,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帮助别人等于净化自己的灵魂等等。二是挫折教育。人的生活不会一帆风顺,在这个世界上,出现挫折,遭受失败是正常的,总是成功绝不可能造就英雄。婴幼儿时期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方面的教育非常重要。幼儿园里经常得到表扬的孩子最好应该知道受到批评的滋味,而表现较差的孩子肯定也有不少值得赞扬的地方。家境较差的孩子要明白世界上还有很多比自己生活得更艰苦的小朋友,而未来的幸福是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的。总之,要想法让孩子学会在失败时,在生活不如意时能继续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心态。我常常想,良好健康的心态也许是婴幼儿时期父母和幼儿园能送给孩子的最珍贵的礼物。

标签:;  ;  ;  ;  

究竟应该向幼儿们传授些什么呢?_亲子成长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