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加强审计的透明度和问责制_审计报告论文

应加强审计的透明度和问责制_审计报告论文

审计已透明 问责应加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透明论文,问责应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审计制度日臻完善

从2003年开始,审计署推行审计结果公开制度,2004年审计署曾公布过一份审计公告制度的规划,到2010年后审计署将公开一切可以公开的审计报告,审计信息的披露成为常态。

今年正是2010年,今年审计工作报告在继承以往的基础上有许多突破,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容上是迄今为止最完整的审计报告。

据了解,审计署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计工作报告的同时,还提交了已公告的21个单项审计结果、今年审计的56个中央部门单位2009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和2008年来已结案的审计署移送的部分典型案件等三个附件。

对此,审计署办公厅发出的今年“报告”解释内容中指出,“这就初步搭建起以审计工作报告制度为核心,单项审计结果公告作补充和配套的预算执行审计报告体系。”

解释内容还明确,“审计结果由向政府报告,到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到向社会公告,再到实现审计工作报告制度与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相互衔接,这不仅是具体做法的一个简单变化,更是制度上的一大进步。”

对此,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对本报记者表示,这对政府是一个很大的警示,政府在施政过程中有问题,不能隐瞒,要真诚对待人大代表,对待社会,对待群众。

而且,审计制度还将进一步完善,审计署办公厅副主任郭彩云近日向媒体透露,将来对部委的审计可以达到实时监测,将阶段性审计与年终审计相结合。

此外,从内容上看,今年审计工作报告对问题不回避、不掩饰,实事求是地予以披露,着重反映了预算执行和管理的总体情况、存在的普遍性和重大的问题、产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层面的原因。

一场廉政风暴正在酝酿

在审计报告出来之前,6月13日,审计署发布消息称,审计发现,中航、东航、南航三大航空公司均存在违规行为,当日,数名航空公司高管被查,日前,多名航空公司高管已落马,审计在廉政建设方面,作用凸显。

审计在重大案件的揭露和查处方面,发挥了审计监督的震慑作用。有分析认为,这次审计报告把“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一场廉政风暴即将到来,这在审计报告披露问题的力度中已经显现。

今年审计报告出现多个“首次”。

首次披露地方债务。

审计报告显示,通过审计调查18个省、16个市和36个县本级,截至2009年底这些地方的政府性债务余额高达2.79万亿元。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或超范围经营问题比较突出,涉及金额共计203.01亿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经济研究室副主任陈少强向本报记者表示,地方债务增加,和地方政府拉动内需有关系,但违规操作是另一回事,暴露出政府会计的问题,特别是问题发生后制度还没有被引入,亟须改进,要实行财政透明。

首次披露中央部门假发票。

审计署抽查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1.42亿元。其中:8个部门本级和34个所属单位在无真实经济业务背景的情况下,利用虚假发票套取资金9784.14万元,主要用于发放职工福利补贴等。

陈少强认为,这反映了行政事业单位在财务会计管理上的弊端,暴露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管理的一些问题,在真实性、有效性、合理合法方面的弊端。

对此,有网友反映:列入刑事犯罪打击的假发票,赫然出现在八个中央部委账本中,让人震惊。

首次发布有关案件情况公告。

刘家义在作审计工作报告的同时,还公告了2008年以来已结案的36起典型案件和事项,这是审计署第一次发布有关案件情况的公告。

而且,审计报告指出,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署上报国务院或直接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04起,涉案人员473人。

刘家义表示,审计署已追缴或归还资金941.16亿元,挽回或避免经济损失53.38亿元,有790多人被追究责任,此外还根据审计建议完善了1700多项制度规定。

再次恢复对单位和人进行点名。

审计报告指出,2009年,国家发改委向尚未取得初步设计批复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等两个项目、未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意见或征地手续的无锡国家大型涡轮叶片研发和检测中心等三个项目、未完成评估论证的兰州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工程等下达投资计划共计6.37亿元。截至2010年3月,上述项目均未开工建设,资金全部闲置。

除了点名部委外,审计报告还对地方城市进行了点名。

行政问责有望加强

从审计查出的问题可以发现,不仅是制度漏洞,更多的问题源于有法不依、有章不循。

下一步,加大问责力度成为关注焦点。

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审计学会常务理事杨肃昌表示,做好对审计报告披露问题的行政问责,是加强审计报告监督力度应该深入的方向,而完成行政问责的主体应该是全国人大。

记者采访到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也表示,审计过程就是国家对公共财政预算的监督,对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要启动问责制,不但审计部门自身问责,还要延伸到各地人大问责,全国人大监督中央政府财政预算状况,地方人大监督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情况。

陈少强则表示,应该将暴露出来的问题和落实的情况再透明一次。审计部门应该出具落实的报告、落实的情况、整改的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标签:;  ;  ;  ;  ;  

应加强审计的透明度和问责制_审计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