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可见,探究性学习很重要。而探究性学习的核心是教师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自己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获得情感的体验、思维的升华。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引导探究的技巧。我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激活思维,触发探究。
1.创设情境。
有些描写祖国山河的文章,如《富饶的西沙群岛》、《小兴安岭》等,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书中所讲的情景,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设计往往能紧扣学生的心弦,探究会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2.设置悬念。
例如我上《燕子专列》一课,出示课题后,我请学生齐读课题并故意一脸茫然地问他们:燕子怎么有专列呢?稍作停顿,又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于是学生就迫不及待地读了起来,可见这小小的一问已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悄悄开启。
3.音乐感染。
例如我上《开国大典》一课时,先放映电影《开国大典》的一段录像,画面中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巨人之声,54门礼炮齐鸣的28响,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规模盛大的阅兵式……生动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把新中国成立时全国人民欢欣鼓舞、普天同庆的场面逼真地再现出来,给学生以极大的感染和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这时,我激动地告诉学生:今天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去参加开国大典(同时板书课题)。音乐伴随着画面,学生兴致甚浓,对课文的研究程度决不亚于教师。
4.形象吸引。
实物、标本、图片、录像、课件等往往能深深地吸引学生,很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表情叙述。
有些课文可设计富有激情的导语或放配乐课文录音,来激起学生的追求。
二、授人以渔,潜心探究。
1.寻求突破。
探究源于问题。歌德说:“要想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因而学生寻求问题的切入点就显得特别重要,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关键的内容处、在内容的矛盾处、在内容的对比处、在内容的重复处、在文章的题眼处提问,让学生主动参与创造性的学习,预定一种探索心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我在教学《赠汪伦》时,当读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这一句时,问学生:“你们对哪个词语有疑问?”学生围绕着“踏歌”提出如下问题:什么是踏歌?为什么要踏歌?踏的是什么样的节拍?又是什么样的歌声?我不正面回答,而是引导学生解疑,让学生成为“发现者”、“探究者”、“创造者”。
2.重视过程。
教师只有充分淡化自己的讲,强化学生学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用“勤劳”说一句话,第一个学生说:“我的妈妈很勤劳。”紧接着其他的学生往往只把主语“妈妈”改成“爸爸”、“奶奶”……如果不及时提醒,学生产生了思维定势,训练效果就会很差。我在此时进行启发:“谁能把妈妈怎么勤劳说给大家听听?” 于是有的学生说:“我的妈妈很勤劳,下班回家还买菜烧饭。”有的学生说:“我的妈妈很勤劳,一有空就忙着做家务。”句式基本相似,但内容有了变化。我进一步引导:“谁能换一个说法,先说说妈妈怎样勤劳,然后再用上‘勤劳’?”学生在我的指导下,跟着作变式训练:“我的妈妈一有空就忙着做家务,很勤劳。”像这样的训练过程就做到了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有机结合,真正体现出了学生学的过程。
3.启发想象。
在上《七课钻石》时,我曾这样启发学生:请同学们想一想,故事中的“过路人”可能会是谁呢?这一问如一石激起层层波浪,学生展开了想象的翅膀:有的说是神仙,有的说是观音菩萨变化的,有的说是孙悟空,有的说是奥特曼,还有的说是圣诞老人……
4.合作研究。
采取合作研究的方法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合作中动手、动脑、动口,同学间思维相互弥补、借鉴、启发点拨,形成立体交互的思维网络。另外,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最容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
三、拓宽渠道,创造天地。
1.扩大阅读量。
要避免机械重复的作业,多留些时间供学生课外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阅读时既动脑又动手,既可抄录精词妙句又可写小笔记等。
2.增设信息交流。
要引导学生平时乐于观察、善于观察,学会捕捉信息,如校园动态、社会活动,举行小小发布会等,并适时给予掌声和语言上的鼓励。
3.丰富学科活动。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进一步引导探究性学习。要有计划地带领学生领略祖国风光,发出由衷的感叹;举行“成语接龙”、“小小故事大王”、“我是一个演讲家”等活动,展示学生迷人的风采;开展学科综合活动。
“在学习方面,人最有价值的财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探究性学习就启动了这一财富,而教师的科学引导必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论文作者:陈丽丽 邓子良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
标签:学生论文; 勤劳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这一论文; 探究性论文; 教师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