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_蒙萌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_蒙萌

蒙萌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ICU 贵州贵阳 550002)

【摘要】随着现代医疗技术水平及急救水平的不断提升,机械通气在危重病的的抢救中发挥着积极的治疗作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成为了机械通气过程中最为常见且最为严重的一种并发症,因其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为ICU医护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本文就近几年关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等新进展进行总结探讨,以便引起广大ICU医护人员的重视以达到有效降低该病的发病率从而提高ICU患者的治愈率。

【关键词】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3-0048-02

1.相关感染因素

1.1 内源性因素

1.1.1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可有很多影响患者免疫力下降的因素,使其易受感染,例如:老年患者、各种基础疾病、自然局部机械防御机制的破坏。特别是住院时间超过5天的患者,VAP病原菌革兰氏阴性杆菌或耐药菌的比例会明显增加。

1.1.2体位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ICU患者长期仰卧位容易导致含菌胃食管反流物吸入上呼吸道,使胃内细菌定植并移行进入下呼吸道而导致肺部感染。

1.2 外源性因素

1.2.1环境的影响,ICU感染发生的机率比普通病房高达5~10倍,这与ICU收治患者病种复杂、病情危重有关。由于重症病人(包括有严重感染或细菌移植较多者),侵入性操作较多,人员流动量大以及空间相对狭小等,ICU医护人员与病人口咽腔中革兰阴性菌的移植率比较高,其百分比随着治疗强度的增高而上升,以ICU病人为最高,达80%左右由于ICU一名护士要护理1~3名危重患者,交叉感染的危险性较大而导致交叉感染的发生。

1.2.2先进的医疗仪器消毒不彻底,ICU都备有先进的仪器设备,有些仪器是由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制成,这些仪器给消毒工作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困难,甚至无法进行彻底消毒,它们长期在ICU使用,以致灰尘粒子和细菌聚集在其表面和内部,难以擦洗和消毒,从而增加了ICU内的感染源和感染机会,特别是机械通气各部件。

1.2.3某些药物的应用,在ICU内由于患者病情需要长时间使用类固醇和广谱抗生素等药物,会引起患者粒细胞减少,抵抗能力下降,机体内正常菌群失调,改变了机体的生态环境而导致机体防御屏障破坏而引发感染。

2.护理对策

2.1 严格隔离制度

严格掌握ICU病人的分房标准,防止交叉感染,有潜在感染病例如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病人最好住单间。如果病情允许,可采用无创通气进行治疗,避免了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从根本上预防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2.2 环境的管理

护理中应加强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室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室温保持在18℃~22℃为宜,湿度保持在50%~60%为好,要设有监测温湿度的装置,ICU房间应定期消毒处理,室内空气培养要求细菌总数在200/cm3以下,ICU最好配有空气层流净化装置,但费用昂贵。也可采用循环风、空气净化设备、紫外线照射、药物熏蒸及喷雾以达到消毒目的。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擦拭,床单位采用一床一巾一桌一清洁并重视保洁人员对相关概念的培训,谢绝家属人员陪护并严格探视制度。

2.3 防止交叉感染

医护人员的手是医院感染的最常见的传播途径,而洗手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最简便且易行的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的手段,每一位护士都应充分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在各项操作前后、在接触一个患者前后均要洗手,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用流动的清水或洗手液进行洗手。

2.4 加强呼吸道管理

针对呼吸道的感染因素,应加强对呼吸道的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引流物及呼吸道分泌物坠入造成肺炎。对机械通气病人提倡低坡卧位姿势,以利呼吸,防止胃液反流。定时翻身叩背,尽可能促进痰液的排出。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一次一管,密闭式吸痰管的应用很大程度减少或杜绝了交叉感染。

2.5 合理使用呼吸机

由于机械通气时间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之间存在正比关系,所以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应减少镇静药物的使用并尽早的停止使用机械通气,每班护士应评估患者的镇静程度和意识状态,为医生调节镇静剂剂量和呼吸机维持时间提供依据。予患者做脱机试验时护士应仔细评估患者的自主呼吸、咳痰能力等,应避免患者再次插管的几率。

2.6 装备和机械的处理

由于机械通气中维持着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有利于革兰阴性杆菌的生存和繁殖,特别是绿脓杆菌和克雷杆菌,ICU内的机械通气应定时更换通气机的细菌滤过器(包括吸入和呼出端),一般24h更换1次,呼吸机管道每7天更换1次,如有污染及时更换,及时清除管道内的冷凝水。模肺和简易呼吸器均应清洁后环氧乙烷熏蒸后一次性包装,一人一用,用后需消毒。要保证模肺和简易呼吸器的数量充足,最好每台呼吸机配备一套。

2.7 合理应用抗生素

不滥用抗生素,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护士应掌握合理用药知识,根据药物的半衰期,自觉按规定给药。

2.8 病人的支持治疗

ICU患者因病情危重行机械通气后大多患者全身状态较差,消耗量大,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情况进行合理的鼻饲或静脉营养,必要时使用肠内外营养相结合,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提高身体素质,同时作好心理护理,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将患者的不良心理降至最低,增强其由于战胜疾病治愈的信心。

3.小结

预防和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要针对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重视人工气道、呼吸机管路、肠内营养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消毒隔离原则,严格洗手,加强环境管理,加强营养支持提高病人机体抵抗力,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加大监控力度,提高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一定能很大程度上的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史本娣、刘静.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0:317-318.

[2] 蒋彩芬.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杂志,2012,07.

[3] 欧阳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当代护士学术版,2013,01:11-13.

论文作者:蒙萌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2月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9

标签:;  ;  ;  ;  ;  ;  ;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论文_蒙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