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几种地基处理方法与施工工艺探讨论文_孙吉宝

建筑施工中几种地基处理方法与施工工艺探讨论文_孙吉宝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00

摘要:地基是建筑工程施工的前提与基础所在,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有效提高地基的施工质量,论文对常见的四种地基处理方法及其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以期澄清在建筑施工当中,地基处理方法选择上的疑问,进而优化我国建筑工程地基的选择,提高地基施工质量,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其使用性能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方法;施工工艺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人们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整个建筑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各建筑公司对于地基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地基施工过程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地基沉降较大、抗震性弱、地基稳定性差等,这些都严重威胁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安全。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地基施工技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1地基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建筑大多建立在地表之上,无论是农村的平房还是城市的高楼大厦,所有建筑的承载力都是作用于地基之上的。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中首先要确保地基要有足够的承载力和耐久力,以保障建筑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建筑工程的地基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的质量安全。近年来,一些建筑曾出现下陷、倾斜甚至倒塌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都是由于地基的施工质量出现问题而诱发的。因此,施工前一定要结合地基承载力学的原理、设计科学的地基施工图纸才能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由于地基处在整个建筑工程的最低层,也是建筑工程初期建设周期最长的,一旦地基出现质量问题,后期再采取补救措施将十分困难。所以,地基建设在整个建筑中具有重要性。

2地基概述和特点

2.1地基概述

地基指的是在建筑物之下,起到支撑作用的岩体或者土体,主要包括碎石土、粉土、砂土、黏性土、岩石以及人工填土等。一般情况下,地基分为天然地基与人工地基这两种,前者即指天然形成的土层,不需要进行人工加固,而后者则需要一定的人工加固处理。尽管地基并不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但其对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以及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建筑的地基进行科学的设计与处理,综合考虑其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强度以及稳定性等性能,保证基础地面单位面积上的压力,要比地基的最大承载力小,同时建筑物沉降值还要低于地基的最大承载力,并且保证地基不存在滑动等潜在的安全风险。

2.2地基特点

2.2.1基础复杂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地质、地貌,也有很大的差异,土地类型多样。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和环境进行建设时,存在地震等自然灾害,会有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的威胁出现,风险最终将影响处理复杂的建设的基础。

2.2.2多发性

近年来,我国出现许多不同程度的房屋倒塌事故。大多是基础设计不合理或施工阶段,存在各种类型质量问题。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做好房屋地基的稳定处理,这是减少或避免房屋倒塌事故的最基本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3潜在的隐蔽性

在房屋建设过程中,地基基础过程相对其他项目通常是更复杂的,需要多工序交叉错开施工,导致其他不同的工作程序覆盖在交错的建筑基础施工过程中,具有潜在的隐蔽性。现代建筑地基基础建设的潜藏性,提高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必须要检查隐蔽性部位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监理人员应加强质量监管,避免被忽视的隐藏进程。

3建筑施工地基的处理方式以及施工工艺

3.1置换法

置换法主要分为换填法、振冲置换法以及夯置换法三种。①换填法。即挖除地面表层不良的地基土,用稳定性高、抗压能力好的土层进行回填,以此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在采用换填法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将质量差的土层完全清除,并在回填过程中,对回填土层进行逐层的紧密夯实。②振冲置换法。采用这一方法时需要借助振冲设备的帮助,在高压水流的冲击下,边振边冲,在地基中形成孔,通过向孔内填充卵石、碎石等形成桩体,并最终和原有地基进行结合。在采取振冲置换法进行地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位于侧面的原地基,对于卵石、碎石等材料柱的约束能力,其约束能力越大,复合式地基的性能便越强。③夯置换法。夯置换法与振冲置换法不同,其主要利用沉管或者夯锤挤入土层之中,使原地基的土体偏向两侧,之后再对管内填充碎石等材料。为了方便排水,填充材料的选择需要选取具有较高透水性能的材料。

3.2强夯法

强夯法进行建筑工程地基施工处理,主要是利用DDC灰土挤密法进行施工的。应用强夯法可以有效处理深层的地基孔,具体措施是利用螺旋机将灰土分层次注入到地基混凝土空隙内,然后进行反复锤击,夯实成桩,这样做的目的是扩大桩径进而形成与桩间复合的地基。这样不仅能够改变建筑工程的土质结构,而且还能确保地基的稳定可靠性,防止地基发生变形。此方法较适宜于湿陷性黄土的建筑地基施工处理,可以有效改变土质的特性,有效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3.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可以在房屋工程施工中应用,建筑施工中要避免软土的强度一些施工质量。其主要方法是对土层固结软土柱之间进行垂直的排水固结法施工,通过地基加固进行了强化,并以此为基础,加强建筑软土地基的试验载荷;在提高软实力的基础上,对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的安全进行强化;使用具体的方法,在该方法中设置软土砂,铺砂砾石或沙子,加快固结,提高地基的强度,进行预压地基的处理;即在工作开始前,先在基坑中使用不小于建筑物荷载的堆填区的岩石进行预压荷载的测试,判断建筑物的沉降,确保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及承载力。

3.4振冲挤密法

振冲挤密法即指利用振冲设备反复的横向振动以及侧向挤压力,对土体原有的结构进行破坏,快速增加土体内部的孔隙水压,使其密度逐渐增加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振冲挤密法的施工流程主要包括: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在整理平整之后设置桩位;其次,安装振冲设备,将其与桩位对准之后再行启动;再次,振冲器打击并进入到原设定加固深度的30cm土层,在振冲器的孔内泥浆稀释到一定程度之后停止这一操作,对振冲器每一次到达不同深度需要的时间以及电流进行记录;最后,在稀释的孔内进行材料填充,并借助振冲器对其进行振实,同时拓展其桩径,直至此深度下的电流与预想的密实电流一致,便停止该操作,对此时材料的填充量进行记录。需要注意的是,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需要预想设置排泥水沟。同时,在制桩的过程中,必须保证每一个桩体均符合密实电流、留振时间以及填料量等方面的要求,并且该要求必须按照现场试验而定。

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建筑施工中对地基施工处理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地基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和质量安全。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地基施工处理的重视程度,要结合建筑工地的实际地质条件,采取科学合理的地基施工方法,确保整个建筑的施工质量,进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陈喆,刘志雄.建筑工程施工中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5(18):127.

[2]肖伊静.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5):257-258.

[3]罗辉.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1):170-171.

[4]陈文广.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LCA综合评价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2.

论文作者:孙吉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1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几种地基处理方法与施工工艺探讨论文_孙吉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