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的不断扩大,工程造价已成为建筑工程的重点部分。建筑工程可以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需要施工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工程的工程造价水平,进而将成本控制在最低范围内,实现利益最大化。本文对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建筑工程造价对策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控制;问题;对策
建筑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平衡企业发展、提升管理水平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想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缓解当前工程造价相对较高的问题。就需要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在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的浪费。
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
一、建筑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
1、投资决策阶段
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决策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明确项目的投资数额、质量标准、进度要求等总体目标。但在我国的许多大型工程项目中,多次出现因盲目决策而造成大量的投资浪费,导致资金损失。目前在项目决策阶段,建设单位大多是委托设计单位来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投资估算,但设计单位通常只精于工程设计,对投资估算和造价控制并不在行,再加上本阶段工程量不明确,所以投资
估算的准确性也较差;还有的建设单位为了所报项目能被批准,事先与设计单位串通,要求其在投资估算时有意低估,严重影响了估算的准确性。可见,项目决策的深度不够和估算的方法不够科学合理是建设工程造价在项目决策阶段存在的最主要问题。
2、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的质量对工程造价有决定性的影响。设计阶段存在的过程造价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体制弊端。当前的设计体制主要存在协调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的弊端。设计人员认为只按设计任务做好技术方面的工作就行了,而工程造价控制则是经济技术人员的事情。许多概预算人员并不懂得工程设计的有关专业技术知识,只会按图纸套定额进行概预算的编制,不必再对设计阶段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这会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容易导致工程造价失控;第二,招投标中的片面性。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给设计单位提供了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只要方案较好的便能中标,而不管其后面的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作,从而方案招标后缺少竞争机制,导致设计单位控制造价的积极性降低,最终也容易出现造价超标的问题;第三,设计深度不够。设计阶段考虑的问题不够,设计深度不够,出现缺项、漏项以及前后设计不衔接等问题,造成施工过程中不断追加投资,从而使得实际造价远远高于预计的工程造价。
3、施工阶段
第二,违反工程项目建设基本程序。建设单位为了搞面子工程、政绩工程,违反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程序,甚至出现边决策、边设计、边施工,没有领会投资额度和建筑标准的要求,也没有对设计深度和有关招标文件和合同的合理性进行把关,导致在施工中出现大幅的变更,也就难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第二,对施工监理的认识不够。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受业主委托对工程承包商的工作进行监理,保证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等达到要求;第三,现场签证管理混乱。某些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差,对一些现场工程量问题不经核实随意签证,甚至一些签证直接由承包商填写,而监理人员没有仔细查实便进行确认;还有的承包商为获取高利润而弄虚作假,以少报多,企图蒙混过关,监理工程师也没有严加核实便签证认可;第四,施工单位高估冒算,虚报工程造价。有些施工单位故意对钢筋抽料、钢筋混凝土梁等单位造价高,计算复杂的项目,多计工程量,也虚报造价;这些都造成实际造价与施工单位报上的造价严重不符;第五,现行计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建设项目均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当发现工程量中有缺项、漏项或两者之间有较大差别时,由于工程为固定单价乘以实际发生量结算,施工单位会在投标时就采用不平衡报价的方式,造成实际工程造价的上浮。
4、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可以说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一个关键阶段,但是施工单位在编制结算书时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任意抬高工程造价,比如虚报工程量、提高收费标准、高套定额等,就是没有健全和完善竣工结算机制,导致工程结算缺乏有效的参考。
二、建筑工程造价问题的对策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控制人员、前期工作、施工阶段三方面当中,可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1、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控制人员的水平,主要是针对现有的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邀请专业人士进行授课,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丰富其专业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培养职业道德,从而更好地落实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可以提高造价控制人员的工资待遇,引进高素质的造价控制人员,例如工程造价专业的高校毕业生等,同时创建奖励机制,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人员的工作热情,以点带面,从而拉动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的整体发展。
2、重视建筑工程前期的造价控制工作
首先,做好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方面的工作。需要收集相关的资料,加以整理分析,设定出多个投资方案,说明方案的可行性,分析出投资方案的经济效益,展开科学合理的分析;其次,严格管理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安排多个设计方案,经过投资方、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四方的会谈协商,选择最合适的设计方案,同时注意对设计图纸的优化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实际上设计阶段对建筑工程整体造价控制的影响程度在75%以上;最后,落实限额设计的方法。限额设计是指投资方划定一个资金总额的范围,设计单位必须要在制定的范围内设计,不允许超出限定的标准,这种方法带有强制性,能够很好地防止超额设计的问题,从而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工作水平与质量。
3、降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
第一,加强施工设备的成本控制。设备的采购或租赁人员,在操作之前,先对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深入的了解,确定需要多少设备,避免造成设备过剩的现象,会导致资金浪费,在使用设备的过程当中,要注意节制性,并且要安排专人定期进行养护,防止设备发生故障,增加维修的费用。第二,加强施工材料的成本控制。在于提高材料的使用率,在采购材料之前要仔细分析市场行情,避免高价购买,在材料的管理方面,管理人员要与施工的主要负责人加强沟通,避免出现材料库存过剩或是不足的现象。还需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监督与管理,避免中饱私囊;第三,加强施工人工的成本控制。合理调配施工人员,提高施工效率,避免造成人员过剩的现象,减少建筑工程的人工费用,监理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定期考核,对于建筑工程成本控制有突出贡献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贯彻落实全员控制与全程控制的理念。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控制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部分,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企业健康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筑工程造价必须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智锋.对建筑工程造价中各个阶段的合理控制的思考[J].辽宁建材,2011(07)
[2]桂兴刚.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相关问题及对策分析[J].福建建筑,2009(5)
[3]凌勇,张海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
论文作者:张晓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1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造价论文; 阶段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