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明[1]2000年在《跟腱缺损修复的显微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跟腱缺损多见于交通事故伤、肿瘤以及运动性损伤。随着城乡交通事业的发展、交通事故伤的增多和体育运动的普及,跟腱断裂、缺损的报道有上升趋势,而且跟腱缺损的伤情也明显加重,甚至出现跟腱、跟骨及皮肤的复合缺损,治疗方法却不很理想。为此,我们通过应用解剖、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研究,探讨跟腱缺损修复术式及其修复效果。 材料和方法1 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对膝降动脉的起始、走行、分支和分布,以及大收肌腱的形态、血供等进行解剖、观测。2 在4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下肢标本上,对膝上外侧动脉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和吻合,以及髂胫束的血供来源等进行解剖、观测。3 选用新西兰大白兔15只,其中12只分两组:一侧行带大隐血管蒂趾长屈肌腱转位修复跟腱缺损,对侧为游离肌腱移植对照组,术后12周取材,分别行组织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试。4 临床应用吻合膝降血管的大收肌腱或大收肌腱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跟腱缺损10例(男8例,女2例),其中跟腱缺损7例,跟腱伴皮肤缺损2例,跟腱伴皮肤及跟骨缺损1例,行吻合血管大收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缺损7例,行大收肌腱复合组织瓣移植修复跟腱 复合缺损3例。 结 果 1 膝降动脉95%起于股动脉,起始处距收肌结节7.8士0.scm,膝降 动脉90%发出隐动脉支、股内侧肌支、关节支,膝降动脉和关节支起 始外径分别为:1.9士0.4mm和 1.4土0.4mm,关节支伴大收肌键下行, 分支供养大收肌瞪及股骨内侧踝。大收肌膛的长6.ort.4cm,宽 17.0+5.srnm,厚 2石上1.Inun。 2 膝上外侧动脉于胖骨头上缘近侧垂直距离5.2土0.gcm处起自月国动 脉,起始外径1.SN.4mm,向外上婉蜒走行3.0i0.Zcm,分为升、降 支。升支起始外径1.2上o.4rnxn,发出肌支和骼胜束穿支;降支起始外 径1.ZN.4mm,发出肌支、36支股骨外侧踝骨膜支及骼腔束穿支,其 中低 胚柬穿支距脓骨头上缘距离6.1土】.Icm,膝上外侧血管骼胜束 瓣蒂长4.9上1刀cm。 3 带血管肌健组移植跟臃组织学形态近似正常跟健,肌健最大拉伸 力为正常跟臃的67.7%,游离肌臃组移植跟腺的键纤维为搬痕包裹, 最大拉神力为跟健35.3%,两者的差异性非常显著0功刀1人 一 全部病例随访2~14个月,双足提蹋试验阴性9例,3例皮瓣均 成活,重建的跟键功能恢复良好。 结 论 1 以膝降血管为蒂可形成大收肌键瓣、大收肌键骨,隐动脉神经皮 瓣、大收肌键.骨.肌皮复合组织瓣。通过吻合膝降血管-胚后血管游离 移植可一期修复跟睫缺损、跟臃伴皮肤缺损以及跟健.跟骨.皮肤复合缺 损。术式简单,操作易掌握,是跟键缺损修复重建的理想术式之一。 2 根据膝上外侧血管的分支、分布特点,设计吻合膝上外侧血管骼 腔束移植修复跟锻缺损的术式具有可行性。 3 通过对兔带血管蒂趾长屈肌蹈移植修复跟暖缺损的组织学和生物 — —2——力学对比性实验研究,带血管蒂肌瞻移植修复跟瞻缺损具有组织形态接近正常跟臃,而且粘连轻、抗张力性好的优点,利于跟膛功能恢复。4 临床应用吻合膝降血管的大收肌健修复陈旧性跟键缺损、外伤性踉膛-皮肤、跟鲢书骨个区皮肤复合缺损,具有术式易操作,手术成功率高等优点,术后功能恢复快,疗效满意。
周荣[2]2017年在《吻合膝降动脉的肌腱皮瓣修复小儿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吻合膝降动脉的肌腱皮瓣修复小儿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2月~2011年6月,对10例小儿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吻合膝降动脉的肌腱皮瓣修复。患儿为跟腱、足跟部皮肤软组织缺损,部分伴有跟腱止点处跟骨缺损,皮肤缺损面积5cm×4cm~8cm×7cm。9例采用带膝降动脉的大收肌肌腱皮瓣修复,1例采用带膝降动脉的股薄肌肌腱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6cm×5cm~9cm×7cm。9例皮瓣供区采用下腹部全厚皮片植皮,1例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1例患儿皮瓣发生动脉血管危象,经再次手术探查发现血管吻合口栓塞,切除栓塞的血管重新吻合血管后皮瓣成活,其余9例皮瓣均一期成活,供区伤口一期愈合。经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足跟部皮瓣外形满意,质地优良,外观不臃肿,两点辨别觉6~15mm,踝部功能恢复满意,足部行走功能无影响。伤足提踵试验阴性。随访患者跑、走、跳均不受限,并已恢复日常生活。以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系统评分,得分为86~100分,平均97分。所有患儿供区植皮者植皮区松软,外观可,无瘢痕挛缩。结论:吻合膝降动脉的肌腱皮瓣修复小儿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可恢复小儿足跟部外观及功能,是修复此类损伤较为理想的方法。
高建明, 徐达传, 李强, 骆宇春, 李宏[3]2006年在《跟腱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远期疗效》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跟腱缺损显微外科治疗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其远期疗效。方法自1999年1月至2003年7月间,对26例跟腱缺损患者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根据跟腱缺损长度及组织缺损情况分为三类9型,其中吻合血管大收肌肌腱(皮瓣)移植18例,吻合血管髂胫束(皮瓣)移植6例,吻合血管腓骨、吻合血管大收肌肌腱-骨-皮瓣联合移植1例,吻合血管背阔肌腱膜皮瓣移植1例。结果临床应用2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6·5年,平均4·3年,按Thermann’s功能评定:优18例,良6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2·3%。结论跟腱缺损的伤情复杂,临床分类、分型有利于显微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跟腱缺损采用显微外科修复方法是符合跟腱解剖和生理功能重建需求的良好选择。
陈雪松[4]2013年在《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基础及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索应用游离及带蒂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外径≥1.00mm者)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个体化“精确”自由修复全身不同创面的解剖基础、手术设计方案及相关理论依据,总结该皮瓣的技术要点并提出临床应用建议。方法一、应用解剖研究1、乳胶、泛影葡胺混合液灌注新鲜小腿标本20侧,通过直接解剖及CT扫描数据导入Mimics软件平台后虚拟解剖观察2种方法,研究:①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管网分布规律及解剖分型,腓肠神经构成的解剖差异,以及二者间的关联;②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的分布规律、解剖分型及其临床意义;③计算机辅助图形技术在本皮瓣研究中的应用价值。2、3侧新鲜小腿标本制成单穿支皮瓣模型,经供血穿支分别行血管造影及亚甲蓝染色灌注逐层解剖:①观察皮瓣血管网的动态和静态X线影像学特点,研究该皮瓣的大致循环途径;②观察皮瓣各层染色情况和范围,从另一角度分析其血管网分布规律,进一步为临床提供切取超薄皮瓣和筋膜瓣/筋膜皮肤瓣的解剖依据。二、临床应用研究1、血流动力学研究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 CDFI)测定36块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供血皮穿支的术前、术后血流速度变化,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其差异,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解释该皮瓣的跨区供血机制,结合相关理论,探讨其临床意义。2、个体化手术设计及临床应用基于腓动脉主穿支以及皮瓣血管网的解剖分布和分型,设计三种腓动脉主穿支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基本术式(最低位穿支蒂、不同节段穿支蒂,吻合穿支游离皮瓣),结合超薄皮瓣、筋膜皮肤瓣、复合组织瓣、双叶皮瓣及逆行吻合皮神经重建皮瓣感觉功能技术用于142例全身不同部位创面的“精确”自由修复,术中对关键解剖要素进行观察。通过文献复习,并对照本中心以往病例回顾结果对其临床应用效果做出评价,提出详细的个体化皮瓣设计方案和手术技术建议。3、腓动脉主穿支术前体表定位研究通过137例术前CDFI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体表定位的临床应用,分析其彩超影像特点及误差原因,根据该组90例术前仅通过彩超影像选择的90条皮瓣供血穿支的术中探查和选择结果,计算该法用于术前确定皮瓣供血血管的准确率。将52例患者小腿CTA数据在设备自带软件及Mimics软件平台上进行三维重建和分割、组合、着色,获得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的解剖图像资料,据此或结合CDFI超声影像设计皮瓣。评价CTA和CDFI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临床应用建议。4、通过病例回顾和文献查询,探讨手术时机及术后循环检测方法结果一、解剖研究部分每侧小腿平均有腓动脉主穿支3.3条,分布于小腿第2-9段(按腓骨头与外踝间连线自上而下等分9段计),外径1.53±0.40mm(1.00~3.02mm),71.2%分布于第5~8段,以第6段最多,占25.8%;最粗一支外径1.87±0.48mm(1.30~3.02mm),81.0%分布于第3~6段;最低一支外径1.37±0.27mm(1.00~1.92mm),分布于第6-9段,其中65%位于第7-8段,第8段占40%。按临床意义和解剖形态可将腓动脉主穿支分为3个类型:①Ⅰ型,根部外径1.68±0.43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5.8cm,走行迂曲,分支多而粗,共31条,占47%,分布于小腿第2-9段(74.2%分布于第3,6-8段),按照其肌间隔筋膜皮肤支数量又可分为a、b2个亚型;②Ⅱ型,解剖形态介于Ⅰ型和Ⅲ型之间,根部外径1.45±0.34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4.0cm,走行较为平直,共21条,占32%,分布于小腿第2-8段(71.4%分布于第5,6段);③Ⅲ型,较为短小,多为典型的肌间隔皮穿支,根部外径1.29±0.20mmm,绝对血管蒂长平均2.2cm,共14条,占21%,分布于小腿第2,5-9段(71.4%分布于第7-9段)。该皮瓣供区血管网主要由真皮下血管网和深筋膜层血管网2层构成,二者借皮动脉相互沟通。深筋膜层血管网中可呈明显的纵向链式吻合者共有三条:①内侧血管链(腓肠神经/腓肠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链,简称内侧链);②中央血管链(腓肠神经交通支营养血管链,简称中央链);③外侧血管链(腓肠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J、腿后外侧肌间隔吻合链,简称外侧链)。20侧小腿中腓肠神经吻合型14侧,非吻合型4侧,双腓肠神经型2侧。由于腓肠内侧皮神经走行深浅,腓肠神经合成位置高低以及腓肠内、外侧皮神经和交通支的粗细不同,深筋膜层血管网也存在差异,按整个供区直视下测得的理想皮瓣轴线可分为3种类型:①Ⅰ型(中央型),大致相当于内、外侧链间的中线,共12侧,占60%;②Ⅱ型(内侧型):皮瓣理想轴线偏向内侧链,共计5侧,占25%;③Ⅲ(外侧型):皮瓣理想轴线偏向外侧链,共计3侧,占15%。在Mimics10.01软件平台上,可对血管、骨骼、肌肉、皮肤等进行分割以及任意组合三维重建。重建出的组织结构可赋色,呈现出与正常组织颜色接近的直观鲜明图像。所有腓动脉主穿支均可显示,12侧灌注质量较高的标本能看到其终末筋膜皮肤支,但深筋膜层和皮肤血管网无法显示。在虚拟环境中,可任意角度观察穿支血管的形态特征,测量解剖数据,做出与实体解剖一致的血管分型。皮瓣模型DSA影像可以观察到三条血管链及大致为穿支动脉→深筋膜层动脉网→浅静脉网→穿支静脉的循环通路;亚甲蓝灌注解剖观察到皮肤着色范围的中轴线与皮瓣理想轴线基本一致,真皮下及深筋膜浅面染色较深且与皮肤染色范围基本相同,皮下脂肪层仅有较为散在的着色点。二、临床研究部分38块腓动脉主穿支供血型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其供血穿支术前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flow velocity, PSFV)为24.68±15.15cm/s,术后PSFV为38.65±16.96cm/s。其中游离移植共12块,术前PSFV为14.19±6.28cm/s,术后为32.69±15.86cm/s;带蒂移植共26块,术前PSFV为29.52±15.65cm/s,术后为41.40±17.04.86cm/s,经配对t检验,p值均<0.0001,提示术后流速较术前显著增加。术前仅依据CDFI超声影像选择的90条皮瓣供血穿支中,准确率为77.8%(假阳性8条,12条不是最优选择),其中用于最低位穿支蒂皮瓣修复足踝创面的供血穿支定位准确率为91.2%。穿支血管肌间隔段和其发出的终末筋膜皮肤支穿过深筋膜进入皮下的超声影像均较易显示和辨别,但对Ⅰ型血管的全段追踪显示较为困难,容易误判;术前穿支血管口径测量值与术中直接测量结果呈正相关,且数值较为接近。CTA三维重建可清晰显示大体解剖结构,103侧小腿平均每侧可辨认出腓动脉小腿后外侧肌间隔主穿支2.3条(1-4条),绝大部分为Ⅰ型及Ⅱ型血管,小腿第8-9段除3侧外其余均不能显示出穿支血管。同时做了CTA和CDFI的94侧小腿中有63条腓动脉分支须借助CDFI方能与单纯的肌肉或腓骨营养支进行准确鉴别;单纯应用CTA或结合CDFI挑选出的游离移植皮瓣供血血管,术中探查准确率为100%。CT资料可以导入Mimics软件平台重建出对不同解剖结构进行任意分割、筛选和组合后的三维图像,模拟皮瓣设计切取。142例临床手术中,最低位主穿支蒂螺旋桨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组68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方5~14cm范围内;穿动脉外径1.02±0.23mm(1.00~1.62mm),其中Ⅲ型血管49条,Ⅰ型血管12条,Ⅱ型血管7条。不同节段主穿支蒂皮瓣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组31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方12-21cm,穿动脉外径1.39±0.43mm(1.00~2.10mm),其中Ⅰ型血管17条,Ⅱ型血管10条,Ⅲ型血管4条。吻合穿支游离移植组43例,所选穿支位于外踝上14-25cm,分布于小腿第2-6段;外径1.52±0.73mm(1.10~2.30mm),其中Ⅰ型血管35条,Ⅱ型血管7条,Ⅲ型血管1条。穿动脉有两条伴行静脉,根部可汇成1条,外径均粗于动脉(1.2-2.3倍)。能够在手术范围内基本确定腓肠神经解剖类型的共112侧:吻合型96侧,多数腓肠神经交通支粗大并走行表浅,非吻合型16侧,占14.3%,其中单独由腓肠外侧皮神经构成或交通支构成者5侧,占31.3%。全部142侧小腿观察到腓肠内侧皮神经粗大且走行表浅者57侧,仅占40.1%,102侧深筋膜层血管网可以根据术中情况大致作出分型:中央型63侧,占61.8%;内侧型17侧,占16.7%;外侧型22侧,占21.6%。本组皮瓣均全部成活,术后未观察到缺血或淤血。随访2-37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平整美观;随访超过1年者,重建感觉的皮瓣两点静态辨别觉6~12mm,且逆行吻合法与传统方法在效果上无明显区别。螺旋桨皮瓣及皮肤筋膜瓣技术的应用使大部分小腿供区可直接缝合,修复足踝者外形轮廓接近正常;超薄皮瓣技术修复手背和前足背者皮瓣厚度与受区基本一致;双叶皮瓣、复合组织瓣技术在复杂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均取得满意效果。我中心自2005年以后逐渐开始在临床应用本皮瓣,自2010年10月以后其使用比例已经占除手指小创面外各类创面修复的85.3%,游离皮瓣的98.5%。回顾2000-2005年的597例类似创面修复,使用外科皮瓣达17种,游离皮瓣中选择最多的是胸脐皮瓣和股前外侧皮瓣。无论从供区牺牲、手术适应症、修复效果及手术操作时间看,本皮瓣均具有明显优势。结论1、该皮瓣本质上是经皮神经营养血管轴跨区供血的特殊类型穿支皮瓣:①血供符合生理、安全可靠:相对粗大腓动脉主穿支保证了皮瓣的供血能力,基于深筋膜层血管网解剖分型的个体化皮瓣轴线设计确保了皮瓣具有完整、合理的供血途径;术后供血穿支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进一步增加了皮瓣的血液灌注量;完全经穿支伴行静脉回流,不存在浅静脉“逆流”淤血问题。②穿支蒂设计使皮瓣具有自由的旋转修复角度,按螺旋桨皮瓣切取不仅修复外形美观,而且最大程度节省皮肤,减少小腿美容破坏。③腓动脉主穿支外径满足皮瓣游离移植吻合需要,修复部位不再受到限制。2、穿支血管的形态学研究和解剖分型对于准确、灵活的个体化皮瓣设计(例如供血穿支的选择以及骨皮瓣、多叶皮瓣、嵌合皮瓣的设计切取等)和提高手术操作的准确性及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腓动脉主穿支的分布规律为本皮瓣三种基本术式设计及其手术适应症提供了解剖依据。3、皮瓣血管网的解剖分布和构成特征为切取超薄皮瓣及皮肤筋膜瓣提供了依据,前者用于修复皮肤较薄的受区时一般不存在外观臃肿问题,后者可使大部分供区创面直接缝合,仅在小腿遗留线状瘢痕。4、皮穿支术后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的显著增加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解释了该皮瓣穿支经低阻力皮神经营养血管供血渠道远距离跨区供血现象,符合非牛顿流体特性。该结论提示,对供血穿支的充分游离并结扎其所有无关分支有助于改善皮瓣循环。5、就本皮瓣而言,CDFI彩超影像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术前穿支血管体表定位方法,虽然CTA三维重建可以直观显示穿支血管形态及邻近组织的解剖结构,准确进行血管分型,模拟手术设计,但对于较细小的穿支、穿支末梢和小腿下1/3穿支血管不能显示或显示不充分,二者各有优缺点,具有互补性。CT扫描和计算机辅助虚拟三维图形技术在解剖研究、术前穿支血管定位定型以及手术教学等方面均具有应用前景,但当前不仍不能替代常规方法。6、本皮瓣综合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和游离皮瓣各自优点,结合超薄皮瓣、皮肤筋膜瓣、复合组织瓣、组合皮瓣、多叶皮瓣等技术及本研究首次提出的逆行吻合神经法重建皮瓣感觉功能,可以自由、准确、高效修复全身不同部位创面。7、早期创面修复在减少感染机会、简化手术操作、缩短治疗周期,促进骨折愈合和肢体功能康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须遵循损伤控制原则。术后皮瓣循环监测,特别是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等客观监测方法对于确保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毛海蛟[5]2016年在《(足母)长屈肌腱修复跟腱缺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跟腱损伤是临床上一种较常见的运动损伤,是下肢最容易损伤的肌腱,在人体肌腱断裂损伤中居第3位。根据流行病学统计,跟腱损伤的发病率18/100000,常见于偶尔参加体育活动的中年人群(年龄30-40岁)。因为误诊、误治而导致陈旧性跟腱断裂,进而导致跟腱缺损;患者本身患有慢性跟腱炎,遇到较轻的暴力即可导致自发性跟腱断裂,此类患者跟腱失去应有的活性和韧性,也归于跟腱缺损的治疗范畴。有学者报道,急性跟腱断裂由于医生的误诊和患者的疏忽漏诊率可高达27%。漏诊后不能得到及时恰当治疗时间大于4周以上,就发展成为陈旧性跟腱断裂。虽然陈旧性跟腱断裂者断端间有疤痕组织增生,疼痛、肿胀大都已消退,但是近端回缩使小腿三头肌缩短,跖屈肌力减弱,通常表现为跛行、提踵无力,逐渐发展为爬山或爬楼梯,步态不稳等日常活动困难。相比于治疗急性跟腱断裂,陈旧性跟腱断裂的重建修复效果较差,临床医生比较棘手。虽然对于如何处理急性跟腱断裂一直存有很大争议,但是对于陈旧性跟腱缺损大多数医生认为手术是治疗的唯一方法,而手术方法亦多种多样。目前,对陈旧性跟腱断裂尚无统一手术标准,一般根据其断端缺损长度制定初步手术方案。缺损长度<2cm,踝关节跖屈后可直接端端缝合。缺损长度为2-6cm,采用三头肌腱腹交界部V-Y延长修复。但对于缺损长度>6 cm大面积跟腱缺损,治疗方法仍然存在争议,如V-Y肌腱延长,腓肠肌腱膜瓣翻转,游离肌腱移植修复(股薄肌腱,同种异体肌腱移植),自体肌腱移植((足母)长屈肌腱,趾长屈肌腱,腓骨短肌腱),合成材料移植,其中以自体肌腱转移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特别以(足母)长屈肌腱转位重建跟腱疗效最为肯定。1991年,Hansen先提出用(足母)长屈肌腱来修复跟腱,通过跟腱后侧单一切口获得(足母)长屈肌腱。之后Wapner介绍了双切口切取(足母)长屈肌腱方法,即在中足内侧缘从舟骨隆突到第一跖骨头另做一独立切口,从而获得更长的可供转移的(足母)长屈肌腱,修复大面积的跟腱缺损。20多年来,众多学者应用该肌腱并做了相应的术式改进,报道良好的临床疗效。总结应用(足母)长屈肌腱修复跟腱缺损具有以下优点:(1)(足母)长屈肌是小腿后肌群中除小腿三头肌外力量最强的肌肉,同时又是足部最长的肌腱,其力线和跟腱力线相近,并且和小腿三头肌在步态周期中保持同步收缩;(2)自体材料无排斥反应,避免了异体组织移植及合成材料等排斥反应。(3)移位的(足母)长屈肌腱为健康的组织,有完整的血供,肌腹下拉后填补跟腱缺损区域,同时重建组织血供,避免再次发生断裂。单独应用(足母)长屈肌腱修复跟腱缺损也有不足之处,如跟腱跖屈肌力较健侧明显减退,单足提踵困难,(足母)趾跖屈肌力减弱,第一跖趾关节跖屈受限,同时足底压力分析研究提示第一趾下压力减少,压力外移至跖骨头下。所以部分学者提出(足母)长屈肌腱转位联合其他方法修复跟腱缺损,减少上述并发症的发生。Den Hartog提出应用FHL(Flexor Hallucis Longus)联合腓肠肌腱膜瓣转位修复跟腱缺损,Lee报道暴露断端部分疤痕组织联合FHL转位修复跟腱缺损,Elias等报道应用V-Y延长联合FHL转位修复大于8cm的跟腱缺损。TayD等报道应用2条腓肠肌腱膜瓣翻转联合FHL转位重建跟腱。Mulier等比较腓肠肌腱膜瓣联合或不联合FHL转位的临床疗效,提出前者的效果更佳。上述学者报道临床效果良好,但是术后随访应用等速测定仪提示患侧跖屈时峰力矩值明显小于健侧,提示肌力减弱明显,未能更好的恢复正常的跖屈肌力。针对上述问题,本课题将紧紧围绕增加跖屈肌力,减少并发症等问题。课题分为应用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两大部分。(1)基础研究:可分为两部分①解剖研究:陈旧尸体下肢标本上观测双切口切取FHL的最大长度,观测FHL和FDL(Flexor Digitorum Longus)的吻合类型。②生物力学研究:新鲜下肢标本模拟手术,双切口FHL肌腱转位联合2条腓肠肌腱膜翻转和跖肌腱修复跟腱缺损。在BOSE机器下予以进行单向拉伸破坏试验,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测试肌腱不同手术方式的最大拉伸力;利用生物力学试验研究比较不同术式的疗效。(2)临床研究:应用该新术式修复大面积的陈旧性跟腱缺损,并予以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和等速测定仪随访,客观评定手术疗效。本研究将为开展新的术式治疗陈旧性跟腱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从解剖和生物力学层面为跟腱缺损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自Hansen和Wapner报道FHL转位修复跟腱以后,FHL成为转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首选手术,众多学者进行了报道并做了相应的改进。Martin等建议跟腱断端完全切除并进行FHL转位,95%的病人疼痛减少,85.4%的病人结果满意。Lui等在关节镜下切取FHL转位修复跟腱断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Amlang等直接在足底做小切口,分离FHL和FDL,再予以小腿内侧抽取FHL修复跟腱,避免了足底内侧神经的损伤。Tashjian等在尸体标本上模拟单一切口和双切口切取的FHL长度,双切口切取的长度平均长3cm,小于Wapner报道的10-12cm。Panchbhavi报道在第一趾间关节小切口,足底小切口分离FHL和FDL,切取FHL的长度大于Wapner和Tashjian描述的方法。除此之外,足底Henry结处FHL与FDL之间腱束吻合报道也不一致,这为临床医生切取FHL后是否需要吻合远端提供了难题。O'SULLIVAN通过观测16侧下肢标本,报道Herny节处的FHL与FDL连接腱束分为3型,1型:腱束起于FHL止于FDL,2型:腱束起于FDL止于FHL,3型:双腱束,近侧起于FDL止于FHL,远侧腱束起于FHL止于FDL。而Bernard G通过24侧下肢标本也报道不同的3种类型,1型:腱束起于FHL止于FDL。2型:双腱束,近侧起于FHL止于FDL,远侧腱束FDL止于FHL。3型:两者肌腱间未见明显腱束。Mulier等报道通过观测24侧下肢标本分为2型:1型:腱束起于FHL止于FDL。2型:双腱束,近侧起于FHL止于FDL,远侧腱束FDL止于FHL。上述学者报道标本量较小,而且Henry结FHL与FDL吻合类型不一致,存在着争议,切取FHL转位修复跟腱后如何处理远端的看法不一致,而且标本都是西方人种,没用亚洲人种的相关报道。Mulier等在尸体标本上模拟FHL转位手术,提出后内侧切口抽出FHL会造成足底内外侧神经的损伤,损伤率高达33%(8/24侧样本),但是临床上未有相关的临床报道,考虑原因是由于术后石膏固定,负重较晚,神经已自行修复。虽然FHL修复跟腱缺损的临床文献报道很多,但是都不同程度存在着(足母)趾肌力减弱,跟腱跖屈肌力减弱,跟腱再次断裂等可能。但是FHL联合其他方式的术式报道很少,尤其是FHL联合其他2种方法修复跟腱大面积缺损国内外未曾报道。Cohn等比较可吸收挤压钉转位固定FHL和传统的FHL的生物力学研究,提出前者的最大载荷大于后者。Rahm等报道对FHL转位修复跟腱断裂进行跟骨隧道和经跟腱远端(无骨隧道)术后随访进行等速测定仪进行测试,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提出两者的临床结果无明显差异。Gebauer等比较用聚二恶烷酮缝线Bunell缝合和Kessler缝合联合跖肌腱修复跟腱的生物力学研究,提示前者的强度更大。Ilhami等应用兔子跟腱,比较跖肌腱在跟腱内和跟腱外修复跟腱断裂的生物力学和组织学研究,提出跟腱内缝合更有利跟腱的修复。这些研究提示跖肌腱为跟腱断裂修复提供更好的强度。综上所述,FHL转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现在需要解决以下难题。(1)确定双切口、单切口和小切口切取FHL的长度具体差值。(2)观测FHL与FDL在Henry结处的具体吻合类型,为FHL远端是否需要与FDL缝合提供解剖学依据。同时观测与周围足底神经的关系,为抽取FHL后神经是否损伤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3)确定FHL经跟骨隧道和经跟腱远端(无骨隧道)术式的生物力学差异;判断术式的优良。(4)临床上应用FHL联合跖肌腱移植和肠肌腱膜翻转修复跟腱缺损,术后随访应用MRI和等速测定仪等客观指标确定临床结果。研究目的:1.通过在尸体标本上观测(足母)长屈肌腱(FHL)和趾长屈肌腱(FDL)的关系,确定两者在Henry结处的吻合类型,为切取FHL后远端的处理提供解剖学依据。通过单一切口、双切口和小切口的FHL切取长度的差异,确定选择何种切口能更好的进行跟腱缺损修复。2.同时在新鲜标本上进行模拟FHL转位经跟腱远端(无骨隧道)和经骨隧道和2种手术方式,进行跟腱生物力学研究,比较2种手术方式的差异。3.临床上应用FHL联合跖肌腱移植和肠肌腱膜翻转修复跟腱缺损,术后随访应用AOFAS (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与后足评分、MRI和等速测定仪等客观指标确定临床结果,在临床结果上进一步验证最佳的手术方式。研究方法:本研究分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2大部分,线路图如下:1.FHL和FDL在足底的应用解剖福尔马林液浸泡的防腐固定标本32具(男性17具,女性15具),共64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行动脉红色乳胶整体灌注后行足底层次解剖。解剖观测Henry结处FDL与FHL的吻合类型,测量2者之间吻合腱束的直径,长度和宽度。1.1观测FHL和FDL在Henry结处的吻合类型64侧成人尸体下肢标本(男性17具,女性15具),福尔马林浸泡1年以上,足部无严重的畸形和相关的手术治疗。去除足底皮肤,浅筋膜和足底筋膜。暴露(足母)短展肌、(足母)短屈肌和蚓状肌,保护血管神经束,暴露FHL和FDL肌腱,解剖观测Henry结处FDL与FHL的吻合类型,并测量吻合腱束的直径,长度和宽度。1.2设计不同的手术切口切取FHL的长度分别测量FHL肌腱起始处到Henry结处和载距突下的FHL肌腱长度,从而确定单一切口、双切口能切取的FHL肌腱长度。模拟小切口切取FHL肌腱,测量第一趾间关节到Henry结处FHL肌腱的长度,确定FHL所能切取的最大长度。同时观察FHL与足底内外侧神经的临近关系,判别抽取FHL后神经损伤的机率。2.新鲜标本生物力学测试12侧新鲜膝关节下标本为2组,每组6例。在跟腱止点上4cm处进行跟腱离断,并切除跟腱5cm,建立跟腱缺损模型。①无骨隧道组:双切口FHL从后内侧切口抽出后直接与跟腱远近端进行编织缝合。②骨隧道组:双切口FHL转位修复跟腱缺损,FHL转位从跟骨隧道出穿出后予以跟腱编织缝合。BOSE机上进行拉伸破坏实验。实验分级逐渐加载,直至跟腱再次断裂,记录最大的负荷,拉伸位移和最大应力,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确定术式的优越性。3.临床上应用FHL联合跖肌腱移植和肠肌腱膜翻转修复跟腱缺损在临床上选择10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术前所有患者进行AOFAS踝和后足评分和MRI检查。应用经跟骨隧道FHL联合跖肌腱移植和肠肌腱膜翻转修复跟腱缺损,术后1年重新进行AOFAS后足评分,同时复查MRI判定肌腱愈合情况,等速测定仪测量健侧和患侧跖屈位30°、1200峰力距值,分析手术治疗后健患侧功能恢复的差异。研究结果:1.FHL和FDL在Henry结处的吻合类型本研究通过观测64侧下肢标本,发现Herny吉处的FHL与FDL连接腱束只分为2型,Ⅰ型:腱束起于FHL止于FDL,共62侧(占96.9%);Ⅱ型:双腱束,近侧起于FDL止于FHL,远侧腱束起于FHL止于FDL,共2侧(占3.1%)。没有发现其他学者所描述的Ⅲ型和Ⅳ型。Ⅲ型:腱束起于FDL止于FHL,Ⅳ型:两者肌腱间未见明显腱束。同时根据其他学者对FHL和FDL连接的腱束又可分为4个亚型,1型腱束主要参与第2趾屈肌腱的形成;2型腱束主要参与第2和3趾屈肌腱的形成,3型腱束主要参与第2、3、4趾屈肌腱的形成:4型腱束主要参与第2、3、4、5趾屈肌腱的形成。与大多数学者报道的一致,我们并只发现前3个亚型,没有发现第4型的存在。我们解剖观测发现1型共20侧(占31.3%),2型共39侧(占60.9%),3型共5侧(占7.8%)。同时对Henry结处远端FDL进行分型,也发现2个亚型,1型远端FDL分为3个腱束主要构成3、4、5屈肌腱,FHL和FDL连接的腱束主要参与形成第2趾屈肌腱的构成,共34侧(占56.7%)。2型远端FDL分为4个腱束主要构成2、3、4、5屈肌腱,FHL和FDL连接的腱束部分参与形成第2趾屈肌腱的构成,共30侧(占43.3%)。2.不同的手术切口切取FHL的长度Henry结位于第一趾间关节近侧10.89±1.08(9.22-13.04cm)舟骨结节下2.21±0.34(1.59-3.04cm)。分别测量FHL肌腱起始处到Henry结处和载距突下的FHL长度,确定双切口和单一切口切取的长度,单一切口所切取的长度为5.08±1.09cm (3.32-10.35 cm),双切口切取的长度6.72±1.03cm (4.69-12.09 cm).同时测量第一趾间关节到Henry结处FHL肌腱的长度,确定FHL能切取的最大长度为17.49±1.80cm (13.51-20.52cm)。方差分析比较三组差异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三组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性别和左右侧无明显显著性差异。同时FHL与足底内侧神经的3.6±1.23mm(1.46-7.86mm),从而判断抽取FHL后足底内侧神经损伤的机率较高。3.FHL联合跖肌腱移植和腓肠肌腱膜翻转修复跟腱缺损临床上研究10例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患者,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5.5岁(22-55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平均5.3个月(4-8月),术前MRI提示跟腱缺损范围4-10cm,平均缺损6.6cm,术中探查可见跟腱缺损7-11cm,平均缺损8.1cm。我们应用FHL联合跖肌腱移植和2条腓肠肌腱膜翻转修复跟腱缺损术前AOFAS后足评分64.4±3.54分(56-70分),术后1年重新进行AOFAS后足评分为94.3±3.46(92-98分),VAS评分从4.33±1.11分(3-7)提高至1.89±1.17分(1-3分)。所有患者获得随访,平均18.1个月(12-36月),1例患者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经换药后愈合。术后1年复查MRI判定肌腱愈合情况,可见跟腱、FHL和跖肌腱愈合良好。患者返回正常工作的平均时间为4个月(3-12月),恢复运动的平均时间为10个月(6-18月),所有患者未诉(足母)趾活动障碍和跖屈肌力减弱,术后AOFAS评分94.3(88-100分),踝关节活动度较健侧无明显差异,背屈活动度12°(5-15°),跖屈活动度40.5°(35-50°)。小腿三头肌较健侧萎缩,平均为1.5cm(0.5-2.5cm)。所有患者能做单腿提踵试验并能保持平衡,平均持续时间为32.5s(8-50s)。予以等速测定仪测量健侧和患侧跖屈位30。,120。峰力距体质量比,较健侧相比,平均减少24.5%和34.5%。4.跟腱生物力学研究新鲜膝关节下标本为12例,分为2组每组6例,无跟骨隧道组和跟骨隧道组。在跟腱止点上4cm处进行跟腱离断,并切除跟腱5cm,建立跟腱缺损模型。双切口FHL从后内侧切口抽出后直接与跟腱远近端进行编织缝合。在跟腱止点前截断跟骨,保留跟骨和跟腱,在生物力学测定仪上夹具固定后进行测定。结果提示2组拉伸力无明显差异。结论:1.相比较国外的白色人种有3种或4种类型,我们亚洲人种的FHL和FDL在Henry结处的吻合类型只有2种类型,Ⅰ型吻合腱束起于近端FHL止于远端FDL,Ⅱ型吻合腱束为双腱束,近侧起于FDL止于FHL,远侧腱束起于FHL止于FDL。其中Ⅰ型占90%以上,提示为保留(足母)趾跖屈肌力,切取FHL后远端必须与FDL缝合,同时切取FDL后,远端不与FHL缝合,余趾仍能保留跖屈的功能。2.双切口、单切口和小切口切取的FHL长度,比较三组差异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跟腱大面积缺损患者,需要采取小切口切取FHL,并牺牲(足母)趾的跖屈功能,单切口切取长度有限,适用于跟腱病的跟腱重建,但使(足母)趾跖屈功能丧失。双切口切取长度适中,可作为常规修复跟腱缺损的术式,而且能保留(足母)趾的跖屈功能。3.FHL和FDL与足底内侧神经的距离较近,抽取FHL或FDL后足底内侧神经损伤的机率较高,但是临床上未有相关的临床报道,考虑原因是由于术后石膏固定,负重较晚,损伤的神经已自行修复,在临床切取FHL过程中需要仔细暴露吻合腱束,游离时避免损伤临近的血管神经束。4.生物力学试验模拟FHL转位经跟腱远端(无骨隧道)和经骨隧道,进行跟腱生物力学研究,骨隧道和无骨隧道术式最大载荷无明显差异,提示2种手术方式对患者跟腱的拉伸张力无明显差异,跟腱大面积缺损时应该选择无骨隧道术式,有较长的FHL肌腱可供使用。5.FHL联合跖肌腱移植和腓肠肌腱膜翻转是修复跟腱缺损切实有效的一种方法,临床结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并发症少,手术方式简便,是临床医师修复大面积跟腱缺损的良好选择。本研究创新点:1.目前国外对于FHL和FDL在Henry结吻合类型有争议而且样本量较小国内无相关报道。国外学者报道单一切口和双切口切取的FHL长度不一致,争议较大。本研究首次大样本从解剖学角度观察亚洲人种FHL和FDL的吻合类型,并分别测量FHL单一切口,双切口和小切口的切取长度和最大切取长度,为修复大面积的跟腱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2.国内外首次在新鲜下肢标本上模拟FHL转位修复跟腱缺损手术并进行生物力学研究。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测试肌腱不同手术方式修复的最大拉伸力;利用生物力学试验研究比较了不同术式的疗效和差异,确定手术方式的优良。3.国外学者有报道FHL联合腓肠肌腱膜翻转瓣或联合V-Y延长修复陈旧性跟腱缺损的报道,但无FHL联合同时2种方法的手术方式。本研究将从生物力学研究基础上,在临床上设计了新的术式FHL转位联合2条腓肠肌腱膜翻转和跖肌腱治疗陈旧性跟腱缺损,同时在生物力学研究和临床研究等客观数据评价了术式的差异。
张桂红, 张兴奎, 唐阳平, 吴家明, 邓永[6]2010年在《车轮绞伤足跟部的显微外科修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车轮绞伤足跟部损失临床分型及显微外科修复适应证及修复方法。方法对105例车轮绞伤足跟部所致损伤进行临床分型,根据各型特点选择相宜显微外科修复方式。结果 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功能评定为优85例,良13例,一般6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车轮绞伤足跟部伤情复杂,临床分型有利于显微外科修复方法的合理选择,可提高修复损伤优良率。
王志华[7]2007年在《跟腱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期显微外科修复》文中认为目的:总结五种一期修复跟腱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方法的疗效和经验,比较各自的优缺点以及适应症。方法:2001年4月~2007年4月,21例跟腱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用五种显微外科方法一期修复,患者年龄5-56岁。其中车辐轮绞伤10例,其他车祸伤4例,切割伤3例,压伤3例,运动伤1例。修复方法采用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推进肌皮瓣移植1例,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1例,带腹直肌前鞘的脐旁皮瓣1例,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2例,腓骨短肌腱转位联合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2例。跟腱缺损长度2.5cm-Scm,皮瓣面积最大32cm×11cm,最小6cm×5cm。疗效评定采用Arner-Lindholm评定法。结果:①18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完全成活,完全成活率达100%(18/18);1例脐旁皮瓣完全成活;1例股前外侧皮瓣边缘部分坏死,经二期拉拢缝合消灭创面;1例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肌皮瓣远端表浅坏死,换药消灭创面。②3例分别行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推进肌皮瓣、带髂胫束的股前外侧皮瓣、带腹直肌前鞘的脐旁皮瓣者均因随访时间短或失访,未做评定;余18例跟腱重建患者经术后3—26个月,平均15.4个月随访,无跟腱再断裂发生,优13例(72.2%),良4例(22.2%),差1例(5.6%),优良率占94.4%。结论:①腓骨短肌腱联合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一期修复跟腱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便,功能恢复好的优点,是修复跟腱中远段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方法;②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复合皮瓣具有同一切口一次手术完成,术后粘连轻的优点,适合于跟腱重建后加固,减少粘连,尤其适用于跟腱冠状面部分缺损的修复。
王季[8]2016年在《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复杂缺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兔复杂跟腱缺损的实验研究目的:观察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兔复杂跟腱缺损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成年新西兰雄性大白兔,等级为普通级,体重为2.5±0.5kg,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A组为自体游离跟腱组(阴性对照),B组腓肠肌V-Y修复组(阳性对照),C组为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组。切除兔的左后肢跟腱2cm制作跟腱陈旧性缺损动物模型,于跟腱切除后一周进行修复手术。于术后第2,4,8周时间点在吻合部位取材,每次取材6只,大体观察跟腱愈合情况、测定跟腱中羟脯氨酸含量、生物力学测试、组织学观察。结果:1、微血管观察:在术后2周时三组均有新生血管长入,B组和C组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时三组新生血管数目均达到高峰,B组和C组多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8周时,三组新生血管退化,数目减少。2、胶原纤维观察:术后2周时,三组均可见少量新生胶原纤维,纤维结构紊乱,B组和C组的胶原纤维多于A组;术后4周时,B组和C组有大量胶原纤维形成,排列较规整,好于A组;术后8周时,三组均有大量胶原纤维形成,B组和C组的胶原纤维排列密集、方向性好。3、羟脯氨酸含量的测量:在术后2周时,C组的羟脯氨酸含量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周和8周时,B组和C组的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生物力学测试:在术后2周时,自A组和B的最大抗拉伸强度和抗拉伸刚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4周时,B组的最大抗拉伸强度好于A组和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的抗拉伸刚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抗拉伸刚度好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8周时,B组和C组的最大抗拉伸强度和抗拉伸刚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是一种带血运的跟腱修复手术,术后各时间的新生微血管、胶原纤维质量、羟脯氨酸含量、生物力学强度等指标和腓肠肌V-Y延长术相似,好于自体游离跟腱移植术。第二部分: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治疗复杂跟腱缺损的临床研究目的:回顾性分析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复杂性跟腱缺损的病例资料,探讨其治疗效果,为复杂性跟腱缺损的临床治疗寻找一种创伤小、可同期修复跟腱和皮肤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总结2012年5月至2015年3月带腓肠肌腱膜的腓肠神经营养皮瓣治疗复杂性跟腱缺损19例。7例为新鲜损伤,12例为陈旧性缺损。19例跟腱缺损均伴有皮肤及软组织坏死,皮肤缺损范围为4.0 cm×6.0 cm-6.0 cm×12.0 cm,跟腱缺损长度为5-9 cm,术中皮瓣切取范围为6.0 cm×5.5 cm-12.0 cm×8.0 cm,腓肠腱膜切取范围5.5cm×6.0 cm-10.0 cm×6.0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客观性评价指标包括关节跖屈、背伸动度及形态学,主观性评价采用AOFAS评分、SF36评分。结果:皮瓣完全成活15例。2例皮瓣远端表皮坏死,1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1例感染复发,均经换药或局部皮瓣移植术后愈合。平均随访18个月,无跟腱断裂发生。所有病人外观评价优良,初期有色素沉着,后期无色素沉着或轻度色素沉着。步态正常,无跖屈畸形,提踵良好,均能脚尖站立及足趾行走,未发现明显粘连僵直。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的踝关节跖屈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跖屈动度明显高于术后3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的背伸动度差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的背伸动度略低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AOFAS评分较术前及术后3月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SF36评分较术前及术后3月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复合皮瓣,手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移植的腱性组织具有良好血运,手术适用范围广,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复杂跟腱缺损修复方法。
李军, 徐永清, 汪新民, 阮默, 徐小山[9]2007年在《跟腱损伤修复术后局部软组织缺损的处理》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跟腱损伤修复后局部软组织坏死致跟腱外露的处理方法。方法1996年4月~2006年4月,共收治24例跟腱修复术后因局部软组织坏死致跟腱外露的患者。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16~59岁。损伤原因开放性损伤8例,其中机器绞伤2例,重物砸伤3例,车轮绞伤3例;闭合性损伤16例,均为运动损伤。单纯行皮神经营养血管修复软组织缺损11例,其中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8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3例;跟腱修复加上述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软组织缺损13例。伤后至本次手术时间为9~76d,跟腱外露至本次手术修复的时间为3~65d。结果术后所有移位皮瓣均成活良好,质地好,外露跟腱被覆盖。其中4例皮瓣边缘少许黄色分泌物经2~3周换药后痊愈,6例行二期皮瓣修薄术。18例获6~24个月随访,皮瓣无破溃,不影响穿鞋,两点辨别觉为12~20mm。踝关节功能按AOF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标准评分,优8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77.8%。13例提踵功能良好,3例能完成提踵功能,力量较健侧差,2例不能提踵。结论跟腱损伤修复术,若处理不当,易导致局部软组织坏死,跟腱外露。应尽早视情况行单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或跟腱修复加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术。软组织修复及跟腱修复应力争同期进行。
宋保强, 郭树忠, 刘超华, 何琳, 李扬[10]2013年在《足部缺损形态功能的显微修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足部不同部位外伤缺损(均为伴有骨或肌腱外露,无法植皮修复的病例)最理想的显微修复方案。方法回顾西京医院整形外科百余例足部外伤性缺损游离皮瓣移植的治疗经过及术后恢复情况,将足部外伤缺损分为足背缺损、足底缺损、跟部缺损并发跟腱缺损,对比上述缺损采用不同方法的修复效果,总结足部各部位缺损最理想的治疗方案。结果对于足背创面大、创基深、污染重的缺损,采用肌瓣修薄加植皮修复;对于足背创面不大、需塑形包裹的部位(如趾蹼或多个
参考文献:
[1]. 跟腱缺损修复的显微外科基础和临床研究[D]. 高建明. 第一军医大学. 2000
[2]. 吻合膝降动脉的肌腱皮瓣修复小儿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研究[D]. 周荣. 苏州大学. 2017
[3]. 跟腱缺损显微外科修复的远期疗效[J]. 高建明, 徐达传, 李强, 骆宇春, 李宏.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6
[4]. 腓动脉主穿支小腿后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解剖基础及临床研究[D]. 陈雪松. 昆明医科大学. 2013
[5]. (足母)长屈肌腱修复跟腱缺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 毛海蛟. 南方医科大学. 2016
[6]. 车轮绞伤足跟部的显微外科修复[J]. 张桂红, 张兴奎, 唐阳平, 吴家明, 邓永. 安徽医学. 2010
[7]. 跟腱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期显微外科修复[D]. 王志华. 中南大学. 2007
[8]. 带腓肠肌腱膜的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跟腱复杂缺损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 王季. 第二军医大学. 2016
[9]. 跟腱损伤修复术后局部软组织缺损的处理[J]. 李军, 徐永清, 汪新民, 阮默, 徐小山.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07
[10]. 足部缺损形态功能的显微修复[C]. 宋保强, 郭树忠, 刘超华, 何琳, 李扬. 中华医学会第10届全国显微外科学术会议暨世界首例断肢再植成功50周年庆典论文集.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