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契合论文_黄志贤

棕榈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广州 510627

摘要: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形成多元化的技术控制,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古代绘画之间的融合。本文主要阐述古代园林建筑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融合模式,并从多方面探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应用方式,更好的服务于园林建筑设计的整体需要。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绘画艺术;契合

园林建筑设计在艺术体现上更加注重将古典园林建筑与古代绘画艺术的融合,尤其是突出在思维艺术、美感形成、绘画技巧、人文要素等方面的融合。在创设手法、表现手法、自然艺术、情景表达等方面的结合,突出个性化、人文化的要素体现,在主题表达上形成完美的应用。

1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古代绘画艺术在表现手法上的融合

1.1动静相容的自然表达

在两者的表现手法上,注重形成动态与静态的艺术表现,虚实相吻合的表达方式,并构建出一种宁静致远的艺术风格。将古典园林建筑与古代绘画艺术在手法体现上形成动静相宜的表达方式。可以体现出江南的水乡建筑风格,也可以形成高雅艺术的完美凸显,在形成天人合一的基础上,形成中国山水画的魅力再现。其中,在通过自然物体与池塘等山水画的表现,形成动植物的整体表达。在园林建筑方面,突出在个性与自然的融合,对生命的感受与体现,都能融入到艺术表达之中。

1.2突出自然的艺术结合

在古典绘画艺术与园林建筑的融合中,最主要的是形成现代化生活模式的展现,其中,在劳动生产以及自然要素的控制中,形成园林建筑与古典绘画对自然的张力。在模仿自然、顺应自然的园林建筑中,形成人造的山水以及景观创造的应用,突出了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可以将大自然的美好情绪与环境引导进入,在室内居住与建筑设计中,形成艺术境界的表达。在整个园林环境的设计中,形成自然山水的形式美,可以升华到诗情画意的表达。在建筑空间的表达中,可以形成在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的应用,并在自然、日照等环境模式中,追求一种意境美,形成传统设计思想与传统绘画艺术的主题表达。

2中国古典绘画空间对古典建筑及现代艺术的启示

2.1动态的艺术感染力

将抽象主义融入现代艺术的设计中,尤其是浓缩成为一种精神的艺术表现,形成动态的、灵性的、艺术魅力强的标志性绘画作品。并展示出现代绘画中的动作、表情等一一呈现出来,融入工艺制作,材料的选择等等,形成具象的、可视化的艺术感染力,做基本视觉形象和定义上的规定,规范队绘画艺术的基本造型。比如,外形特征、尺寸比例、基本色彩,同时根据吉祥物的精神内涵,确定其基本的性格特征及风貌。依据整体设计的自身特点,融入动态、表情、活动情节的规范,并配合各种不同的场合、报纸、环境等来确定设计的整体思路,突显出动态的艺术感染力。通过抽象主义的艺术手法,融入对艺术自身的理解和特征,将人气特点、艺术魅力、生活空间等一一呈现出来,彰显出抽象主义创作手法的魅力。

2.2传统造型艺术的现代化借鉴

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象从孕育、形成到物态化。其中生活的审美感受是艺术创作的第一步,是萌发创作冲动的必要环节;艺术构思是艺术创作的中心环节,是将生活素材转化为审美意象,并将审美意象凝聚力完整、独特的艺术形象,这是决定艺术创作成败的最关键的阶段。今天,绘画创作一方面浸透于母体文化,另一方面又受到世界多元化的影响,艺术家对绘画创作的理解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利用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质将其作为观念来处理。绘画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在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纳和接受。艺术遗产的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体现。

3园林建筑和古代绘画的契合表现在成景上

3.1园林建筑风格的艺术表达效果

在古典园林建筑中由于匾额、碑刻、绘画等的运用,更加突出园林的标题性。如果从单独的风格、景色来说,其匾额、对联等的运用直接可以成一景,对主体景物和周围环境能起到衬托和深化的作用。可以讲对联、匾额、碑刻、雕梁画栋在我国的古典园林建筑中是无处不在,遍及每一个角落。从北方的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图1,北京)到南方的苏杭一带的拙政园、留园、狮子园、网师园等等,甚至到广州番禺余荫山房和广州附近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东莞可园的岭南园林,这种独到的艺术特征无处不在。从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到面积小而内涵风趣的私家园林都无处不在。对丰富园林景观起到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亭、舫、阁等的对联、匾额等题咏的运用。由于绘画、诗词、雕刻艺术的参与能使主人忘却树木、石才的僵硬而呆板的自然特点,将自然世界中简单的物质与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的设计思想和理念结合在一起,能增加园林建筑的观赏性,此外还能使园林在游者头脑中进行一种意识的升华即我们所说的文化内涵。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园林都有绘画艺术的参与,给人们的感觉是园林和绘画是血和肉的关系,没有绘画的参与园林显得没有生气(内涵)没有灵魂。

图1,北京

3.2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

诗词、绘画在古代园林建筑中能起到点景的作用,诗词的运用增添了园林建筑的文化内涵,位于湖南的岳麓书院门前就有这样一副对联:“唯楚有才,于斯为盛”它表达是楚国人才辈出和修饰的作用。比如说古代建筑上面有很多的彩绘、石刻等,都体现了绘画对造园的作用。此外,许多古典园林建筑都有画家的设计和参与、建造,如扬州以前的片石园和万石园等,明代画家文征明是苏州拙政园主人王献臣的座上宾;中国明代最著名的造园家以及造园理论家计成,也都是画家。由此可见古代园林建筑与古代绘画艺术存在本质的血缘关系,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绘画所体现的是一种设计思想和理念而园林建筑所体现的却是一种设计形式的表达,由抽象的哲学原理变成现实——即园林。要真正找到园林和绘画艺术的契合点,必须对两者有深刻的认识。

3.3建筑装饰的艺术效果

从建筑的装饰上来分析,艺术家们既看重建筑的审美效果又注重人与自然的统一,充分表达个性的自由,可是又得回归到以人为本的理性现实。古代帝王对宗教礼法的崇拜导致建筑 装饰上的花纹即雕龙画凤的具有这种独特的特征。中国古代园林建筑始终是在尊重宗教礼法的前提之下为帝王将相服务的。北京的故宫、紫禁城等等对于色彩,建筑的花纹等等都有严格的要求。

4结语

因此,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与古典绘画艺术的融合中,要突出在艺术体现、思维创设、建筑风格、主题表达、文化特色、人文要素、地域特征等方面的应用,并构建现代化与古典艺术的完美融合,才能更好的形成古典绘画艺术与古典园林建筑之间的全面融合。

参考文献:

[1]李庆卫;北京国际梅园规划与建设特点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2]余明,丁辰,过静王君;激光三维扫描技术用于古建筑测绘的研究[J];测绘科学;2004年05期

[3]余明,丁辰,刘长征;过静珺;北京故宫修复测绘研究[J];测绘通报;2004年04期

[4]胡纹,苏勇,吴建川;庄子的艺术审美观与中国园林艺术精神[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论文作者:黄志贤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3

标签:;  ;  ;  ;  ;  ;  ;  ;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与古代绘画艺术的契合论文_黄志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