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对一般物质概念的扬弃_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对一般物质概念的扬弃_恩格斯论文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是对一般物质概念的扬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物质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概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点中是没有一般物质概念的,在那里,物质的概念有三个不同的含义,即自然物质、客观实践和社会存在。然而,马克思和物质观又是统一的,在马克思看来,所谓物质的东西,不过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作为这个过程的基本条件和根本动力的那些因素和力量。一般物质概念来源于旧唯物主义,它们站在直观的立场上看待世界,其真正内容是自然物质。教条主义者则用旧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理解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物质 物质观 历史观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观点中,是没有一般物质概念的。在那里,物质的概念有三个不同的含义:一是“自然物质”的概念,指与人的意识不同的一般自然物;二是“客观实践”的概念,指与人的意识相区别的人的活动;三是“社会存在”的概念,指与“社会意识”相区别的物质生产方式。“自然物质”的概念可以说是从旧唯物主义那里继承下来的,而“客观实践”和“社会存在”的概念则是属于马克思的。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客观实践”的概念。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gegen standliche]活动。”[①]一切旧唯物主义由于“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因而他们在客观方面只能看到自然界,而看不到人、人的实践。在他们那里,一方面是精神,另一方面是自然界,整个宇宙不外乎这两个方面。因而哲学也不外乎是关于精神与物质(自然物质)之间的关系的学说。一切旧唯物主义哲学认为,(自然)物质是宇宙的本原,精神反映(自然)物质。

马克思则将精神的东西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说:“人的思想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想的真理性,即自己思想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②]又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③]

意识一旦被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意识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就完全不同。意识不再被看成单纯的“反映”自然界,自然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被人们所认识。实践与自然界的关系如何,决定着意识的状况。比如,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就不能看做是对自然界的单纯的“反映”,图腾崇拜的本质,在于意识借助于虚幻的自然力量为实践服务。因为,当实践还被自然界统治的时候,不仅由于实践的狭隘性造成了认识的狭隘性,而且,实践还必须借助于虚幻的自然力量以克服实践意志的恐惧和怯懦,并使这种实践和意志凝聚成具有群体力量的实践和意志以作用于自然界,并实现人生存的目的。否则,他们就无法生存下去。“社会意识”也是这样。剥削阶级总是给人们描绘出一幅关于社会的虚幻的表象,他们不是为了“反映”社会,而是为了借助于社会的虚幻表象为他们的统治服务。

实践的观点,使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瓦解。意识不是物质一般发展的结果,而是物质本身的矛盾发展的结果,是物质本身的矛盾发展到了最高形式并且不可调和的结果。人的实践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矛盾,是物质本身的矛盾发展的最高形式。人的实践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是意识产生的最深刻的基础。意识的产生不是为了证明物质的存在,而是为实践服务的,是为了解决实践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矛盾而产生和发展的。

实践的观点也改变了旧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直观的理解。物质不再被看成仅仅是一种直观的、机械的和被动的东西,而是从其中发展出一种积极的和能动的力量,发展出一种具有主观意识属性的东西。

实践除了自然的意义,如人的肌体的物理和化学运动和各种复杂的重量运动以及工具、自然对象的自然属性而外,它还包括有精神的东西——目的性和意志。马克思说:“我们要考察的是专属于人的劳动。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他不仅使自然物发生形式变化,同时他还在自然物中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他必须使他的意志服从这个目的。但是这种服务不是孤立的行为,除了从事劳动的那些器官紧张之外,在整个劳动时间内还需要有作为注意力表现出来的有目的的意志,而且,劳动的内容及其方式和方法越是不能吸引劳动者,劳动者越是不能把劳动当作他自己体力的智力的活动来享受,就越需要这种意志。”[④]显然,马克思的物质观冲破了旧哲学的物质自然观和物质与精神之间的直观的差别与联系的观点。从此出发,马克思最终将他的物质观推向历史过程。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使马克思的物质观最终成为历史观。社会存在的最基本的要素是生产力。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我们遇到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所以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同时这也是人们仅仅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都要进行的(现在也和几千年前一样)一种历史活动,即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⑤]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它对历史发展来说,最根本的性质是人们认识、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即物质生产力或者劳动生产力。马克思针对大工业的生产过程说:“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⑥]

站在旧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是无法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的,科学从直观的角度看明明是精神的东西,怎么忽然成了物质的东西了?无怪乎马克思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马克思站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当然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理解物质,把物质看成是在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作为这个过程的基本条件和根本动力的那些因素和力量。马克思不是从概念出发,而是从历史本身的固有关系和过程出发,不是把物质的概念应用于历史,而是从历史过程中抽象出物质的概念。这就是马克思的物质观,这就是马克思的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相区别的历史的(有机的、能动的)物质观。

为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一物质观,我们来探讨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的内在逻辑。

恩格斯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伸出来的时候,才能理解。”[⑦]这里,恩格斯强调了两点:第一,理解每一个“相应的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第二,从这些物质条件中引伸出“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个是前提,即“物质生活条件”,而且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这个前提是“可以用纯粹经验的方法来确定”[⑧]的;一个是引伸,即从前提中引伸出其它的东西。比如,马克思从物质生产过程的前提中引伸出生产关系,又从生产关系的次一级的前提中引伸出法律的政治的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形式等等。“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这段话,不是对前提和引伸方法的最好说明吗?马克思的物质观不也正好体现于其中吗?将纷纭复杂的历史现象剥离开来,然后再把它们按照它们自身的本质关系联系起来,马克思的物质观也就寓于其中了。这里不能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简单地对立起来,而应将它们看做是历史链条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它们被置于历史的各种复杂的因素的网络之中,并通过中间环节相互过渡。

自然界,人的实践和人的意识的关系也是这样。自然界在其自身的长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它的对立面——形成中的人、他们的实践,从而也就产生了形成中的人的实践与自然对象之间的矛盾关系。这个矛盾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必然导致这样一个结果:或者形成中的人在与自然界的矛盾中灭亡(或回到动物中去);或是使自身的体质和智力得到改造,从而使自身的实践成为自觉的、有目的的、社会性的实践。因而,意识一开始是作为这个实践本身的要素之一,并与实践的其它要素一起,作为引起、调节、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能动的力量,并且它还是构成实践的社会性的力量。因而意识一开始只能是“实践的意识”[⑩],它与实践的分离按照马克思的话来说,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开始的。[(11)]因此,自然界,人的实践和人的意识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在历史中形成和发展的关系,不能任意将它们割裂开来,来谈何者为物质,何者为意识。而是应当把物质和意识理解为历史的和系统的过程。恩格斯为什么说“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呢?”[(12)]就是因为“物质”与“意识”之间不是直观的、简单的“对应关系”,“物质”和“意识”都存在于具体的历史过程中,都表现于大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的和偶然的相互关系之中。因而,“物质”和“意识”只能从历史过程的各种因素之间的这种相互关系中把握,而不是相反。

教条主义者不懂得这个道理,他们站在旧唯物主义的直观的立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教条化、形而上学化。

比如,教条主义者把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关于物质的一段话(即“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3)])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的一般定义。而事实上,在这里列宁是为了批判主观唯心主义而采用的一种为大多数唯物主义哲学所普遍采用的关于物质的直观的和通常的说法。

斯大林由于把人类社会看成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简单对应”(因为按照旧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与意识是“简单对应”的),所以他把政治的、国家的上层建筑看成是与社会意识“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设施”[(14)]。他要给这个既不属于“社会存在”,又与“社会意识”相区别的无家可归的幽灵寻找一个安定的家,因而,他找到了“社会意识”。马克思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5)]这里,马克思明确地将“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放在比“社会意识形式”优先的地位上。恩格斯说:“经济状况是基础,但是对历史斗争的进程发生影响并且在许多情况下主要是决定着这一斗争的形式的,还有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成果——由胜利了的阶级在获胜以后建立的宪法等等,各种法权形式以及所有的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16)]恩格斯更直接地把“阶级斗争的各种政治形式和这个斗争的成果放在“所有这些实际斗争在参加者头脑中的反映,政治的、法律的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的客观前提的位置上。毛泽东说:“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17)]所以,不是政治的、国家的上层建筑适应于“社会意识”,而是“社会意识”适应于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政治不是“社会意识”的设施,而是直接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工具”。因而旧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必然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化。

在意识的本质问题上,教条主义者仍然基本上沿用旧唯物主义的关于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的说法。我们刚才已经说过,意识的产生,不是为了证明物质的存在,而是因为物质本身的矛盾发展到了这样一种程度,如果意识不能应运而生的话,物质的进一步的发展就会停止。意识是为解决实践与实践对象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所以意识的本质不是“反映”物质,而是为实践服务。

意识要反映物质,必须有一个立足点。意识如果仍包含在物质之中的话,那它是不能“反映”物质的。意识“反映”物质的前提是意识必须相对地从物质中游离出来,那么它就需要有一个物质的立足点,这个立足点不是别的,正是人的实践。意识反映物质总有原因,意识不能无缘无故地反映物质,这个原因是由它的立足点——即实践决定的。人们对物质对象的认识是随着实践对物质对象的改变而不断的向前发展的。当物质对象仍然统治着人们的实践的时候,人们不仅不能正确地“反映”物质,而且意识还会产生出关于物质对象的虚幻的表象。不过,这个虚幻的表象仍然是为实践服务的,仍然是为保护实践,以避免实践与物质对象之间的过程因矛盾的对抗性而中断的结果。

教条主义者站在旧唯物主义的立场上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般唯物主义在历史方面的应用[(18)]。而事实上,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恰恰是对一般唯物主义的扬弃。

旧唯物主义或一般唯物主义纵使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也只是回答了问题的一半,而且还是非十分重要的一半。因为它没有给意识一个相对自然对象而言的立足点,即人、人的实践。所以它不能正确地回答意识的本质问题,不能正确地说明意识产生的根源,说明意识“反映”物质的原因。

所以,承认旧唯物主义或一般唯物主义的一般原则,必然导致理论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割裂,形成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并使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披上马克思主义的合理外衣。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领域,应当对旧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给予彻底的清算。

马克思从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的角度看待世界,因而没有世界的“本原”和“本体”的概念,只有客观历史过程的概念。自然界是人类历史的前提,但是它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因而也不是人类的意识发展的真正动因。相反,人类历史(当然也包括人类的思维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是对自然界的改造。但是,单纯的对自然的改造并不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它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里,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物质因素都是通过矛盾、过程而表现出来的。所以,世界的“本原”和“本体”的概念不过是旧唯物主义的站在直观的立场上看待世界的陈旧观念,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已抛弃了的东西。

恩格斯说:“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对于人们的哲学思想方法来说也是如此。所以,马克思如是说:“在科学的入口处,正象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19)]

收稿日期:1996-07-15

注释:

① ② ③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16页,19页。

④ ⑥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2页,第53页。

⑤ ⑧ ⑨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24—25页,43—44页。

⑦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7页。

⑩ (11)参看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4—35页,36页。

(12) (16)恩格斯:《致约·布洛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477页。

(13)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页。

(14)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斯大林选集》下卷第50页。

(15) (19)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2—83页,第85页。

(17)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4页。

(18)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列宁选集》第2卷第248页。

标签:;  ;  ;  ;  ;  ;  ;  ;  ;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是对一般物质概念的扬弃_恩格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