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6
摘要: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本文阐述了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以及保证土建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性,分析目前在耐久性上出现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问题简单论述了对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的加强。
关键词:土建结构;混凝土;耐久性
1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概析
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具体表现为结构安全性和适用性两方面,也就是说考量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时,需从这两方面出发,即:在结构安全性方面,需选择能承载建筑物常规压力和外部受力的材料;在结构适用性方面,需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耐久性强的材料。 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而对环境因素作用(如干湿、冻融等大气侵蚀以及工程周围水、土中有害化学介质侵蚀)下的耐久性要求则相对考虑较少。混凝土结构因钢筋锈蚀或混凝土腐蚀导致的结构安全事故,其严重程度已远过于因结构构件承载力安全水准设置偏低所带来的危害,所以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格外重视。我国规范规定的与耐久性有关的一些要求,如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和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都显著低于国外规范。损害结构承载力的安全性只是耐久性不足的后果之一;提高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设置水准,在一些情况下也有利于结构的耐久性与结构使用寿命。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与工程的使用寿命相联系,是使用期内结构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这一正常功能包括结构的安全性和结构的适用性,而且更多地体现在适用性上。
2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现状
我国建设部于80年代的一项调查表明,国内大多数工业建筑物在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处于严酷环境下的建筑物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和公共建筑的使用环境相对较好,一般可维持50年以上,但室外的阳台、雨罩等露天构件的使用寿命通常仅有30~40年。桥梁、港工等基础设施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更为严重,由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过薄且密实性差,许多工程建成后几年就出现钢筋锈蚀、混凝土开裂。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于我们许多正在建设的工程仍未吸取国际和国内的大量惨痛教训,还沿着老路重蹈覆辙。一些北方城市新建成的立交桥和高速公路桥,仍没有在材料性能和结构构造等方面采取必要的防治冻融和盐害的综合措施。甚至大型工程如2000年投入运行的珠海莲花跨海大桥,其主体结构在浪溅区仍采用不耐海水干湿交替侵蚀的C30混凝土与3~4cm厚的保护层厚度。
3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问题的产生原因
3.1环境污染对耐久性的影响
环境污染不但会对人们生活到来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建筑物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尤其是目前大气中的废气排放以及所形成的酸雨,这些污染物中所包含的酸性物质以及其他的化学物质都会对建筑物的本体结构造成腐蚀和破坏,常年暴露在环境污染较重地区的土建结构建筑,其耐久性也通常低于其他地方同类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不适当的施工
房地产行业的兴旺带动了建筑行业的繁盛,许多建筑企业随之出现,这里面鱼目混珠,好坏掺杂,难以辨认,甚至有些房地产公司为了缩减成本,从而雇佣了不达标的建筑单位。在建筑过程中,有些单位为了缩短建筑时间,不合理地加快施工速度,所谓“欲速则不达”,施工人员难以认真严谨地测量建筑,因此为建筑的耐久性埋下了安全隐患和损害工程的耐久性。
3.3部分施工单位刻意追求施工进度。
工程施工单位不适当地加快施工进度,尤其是政府行政领导对工程进度的不适当干预。混凝土的耐久性质量尤其需要足够的施工养护期加以保证,早产有损生命健康的概念同样适用于混凝土。国内媒体上加大宣传的所谓几个月就修成一条大路,建成一座大桥,或盖成一栋高楼的工程及抢工献礼工程,很可能就是今后注定要花掉更多资金进行大修的短命工程。提前完成合同规定施工期的在国外要被处罚,因为意味着工程质量有遭受到损害的可能。
3.4施工技术人员在耐久性上缺乏新依据
我国在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上所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正确的可具参考性的依据,而且在现行关于耐久性的规定上就存在一定的问题。举例而言,一般在混凝土中添加矿渣和煤灰等矿物的矿物掺合料可以有效的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但是目前在我国有些工程施工方面对此类方法是禁止使用的。这种缺乏正确的参考标准就使土建结构工程在源头上无法掌握比较有效的技术手段,从而出现耐久性较低的问题。
4提高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的措施
目前急切需要解决是尽快编制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设计的技术规范条文,修订现有规范中对结构耐久性的要求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各类土建结构工程的设计工作寿命,在重点工程的设计文件中应该有使用寿命的要求及论证
4.1 重视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
片面重视土建结构工程强度,不仅影响基础工程质量,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所以需重视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并加强定期养护管理,即:加强研究和审查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邀请相关专家进行全方位分析,并科学合理的编制指导性技术条例,以利于保障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定期检测土建结构工程,并通过法律形式强制性的养护和管理关键工程,从而有效保障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
4.2加强对土建结构的维护与检测
结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的概念,与使用阶段的检测、维护和修理不能分割,对处于露天和恶劣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工程来说尤其如此。为了保证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一些工程在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我国有结构工程的设计规范与施工规范,但没有如何使用的规范。有些工程倒塌事故,如果有定期的检测要求,事故很有可能避免。所以更有必要从法制上确定土建工程的正常使用和定期检测的要求。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质量,虽然政府已做出了设计与施工的责任单位和个人需对其“终身负责”的规定,但是这种要求执行起来缺乏可操作性。要将结构安全质量事故减少到最低程度,还应以预防为主,通过例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
4.3完善土建结构工程久性设计标准
现如今,我国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设计标准并未完善,仍存在诸多问题,需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合理设计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并明确工程设计使用年限要求,才能更好的保障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土建结构工程的耐久性设计具体如下:详细调查和研究施工现场环境;合理设计土建结构及其构件使用年限;确定合理的材料耐久性指标、要求以及施工质量、工艺流程控制要求等。土建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指的是工程适用性和安全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最低使用年限,需结合业主意愿、设计人员经验以及相关法规进行明确。
4.4加大对土建结构工程的建设监督
由于建筑行业的鱼目混珠,因此对于国家政府有关部门来说,必须加大对建筑行业的检查,保证建筑行业企业是合法存在,能够合法竞争。由于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是暴利行业,因此监察部门一定要加大对官商合权的监督,避免官商勾结,从而导致建筑行业的不良竞争。
5结语
目前土建结构在我国的结构工程建设中仍然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它的耐久性是实现其工程目的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对于土建结构工程的建设中,必须要重视结构工程的耐久性问题,根据明确的参考性标准,从预防方面就做好对耐久性的提高工作,同时在实际的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维护和检测,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的解决我国土建结构工程所存在的耐久性低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魏明.如何提升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与耐久性的探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4(03):582.
[2]赵文良.试述加强土建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措施[J].民营科技,2014,06:175.
[3]林德斌.提高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的措施[J].科技展望,2014(02):38.
[4]刘淑芳,王运勇.浅析我国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4:262.
[5]王文刚.关于土建结构工程安全性及耐久性的探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219-220.
论文作者:靳慧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耐久性论文; 结构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混凝土论文; 适用性论文; 安全性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