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政治争夺的新态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态势论文,地理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冷战后,国际关系的现实走势表明,地理政治理论仍然对国际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国际关系中的地理政治争夺格外引人注目。
地理政治争夺的新焦点
冷战结束后,大国关系进入了重新调整和定位的时期,各主要大国加紧争夺世界政治与经济的主导权,从而演化成新的地理政治争斗的新态势。欧亚大陆的腹地、中东、东南亚和非洲大陆是该轮地理政治争夺较为突出的区域。
在欧亚大陆展开争夺的焦点是北约东扩。以美欧为一方和以俄罗斯为一方围绕北约东扩展开了激烈争夺。美国极力推行北约东扩,以便将冷战的成果固定化、机制化,将其势力伸入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把俄罗斯死死地限制在欧亚大陆北部狭窄的范围内,建立由它主导的欧洲安全新格局;其次,进一步向中亚、南亚渗透,扩大它在欧亚大陆南部的影响,并对伊朗及其它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形成圈压,从而确保其在中东地区的长远战略利益;第三,借机向中亚和蒙古渗透,可与其远东的战略盟国一起遏制中国。北约东扩给俄罗斯的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因此,俄罗斯对北约东扩始终持强烈的反对态度,无奈力不从心,只好退让、默认。但为了平衡和消解北约东扩对自己的不利影响,俄罗斯加强了与独联体各国的关系,积极推动独联体政治军事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同中国建立了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从目前看,北约只接纳捷克、波兰、匈牙利三国,将来可能进一步向黑海沿岸、波罗的海沿岸及中亚扩展。因此,美欧与俄罗斯之间围绕北约东扩而展开的斗争将长期存在。从总体态势上看,北约东扩难以阻挡,但俄罗斯也将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反复与西方周旋。
中东地区被当代地理政治学者称为“破碎地带”,二战以来一直动荡不定。冷战的结束与海湾战争的结局也没有彻底改变该地区地理政治的“破碎”特征。除了阿以冲突继续外,伊朗、土耳其、埃及等地区大国明争暗斗,伊朗在推动阿拉伯世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化方面“矢志不渝”,试图以此扮演阿拉伯世界的政治、宗教和精神领袖角色;土耳其凭着自己的实力、传统影响及美国和北约的支持,积极推行“泛突厥主义”;埃及则以阿盟领导者的姿态和在阿以关系中的独特作用扩大自己的影响。就外部而言,美国借海湾战争的胜利大大加强了它在中东地区的政治军事优势,一方面推进阿以和平进程,另一方面竭力打击以伊朗、伊拉克为代表的反美、反西方势力,试图建立一个由美国主导的中东地区新秩序。但由于美国实行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加上美阿间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阿拉伯世界对美国强权政治极为反感,美国不可能在中东地区一手遮天。建立由美领导的中东新秩序新面临许多难题。
东南亚是地理政治理论中的又一块“破碎地带”。尽管这一地区由于东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有所改观,但其地理政治上的特性并没有根本改变。独特的地理战略位置、丰富的资源和较高素质的劳动力、领土矛盾、内部缺乏强有力的实力核心、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开放的社会及经济体系等,都决定该地区仍是地理政治争夺的焦点。与这一地区有关的主要力量是美、日、中。美日在东南亚既合作又争夺,合作是基于战略目标,即维持美日在远东的战略同盟,维护双方在该地区的共同利益,并确保其太平洋和印度洋战略航道的畅通。为此,双方确认了新的同盟关系,并以所谓“中国威胁论”、“南中国海争端”离间中国同东盟的关系,阻挠中国统一。美日在东南亚又有争夺,都想控制该地区乃至亚太经济的主导权。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美国军事力量的收缩,日本加强了对东南亚的诱拉,一方面借美日同盟在该地区狐假虎威,另一方面将东南亚看作是它的势力范围。如果将目光由东南亚放到整个亚太地区,则形成由美、日、中、俄、东盟共同参与的复杂地理政治斗争格局。由于这一区域存在着日俄、中日间领土问题,朝鲜半岛问题,“台湾问题”,“南中国海争端问题”,因而亚太地区有着潜在的不稳定性,大国关系也将复杂多变。
非洲大陆曾是欧洲列强19世纪后期争斗的场所,偌大的非洲大陆遂被其瓜分。二战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沿欧亚大陆边缘对苏联实行战略遏制和包围,苏联则跳出欧亚大陆在非洲实行反包围,建立了一些亲苏政权。另外,美苏在非洲沿海地带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也进行过争夺。冷战后非洲大陆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原苏联支持的一些国家纷纷向多党民主政体转变;那里的种族、宗教、领土矛盾引发了一系列冲突事件;一些国家内部的主要势力之间相互倾轧导致政府不断更替。这种境况给外部势力介入就提供了良机,美国便借机向非洲大陆渗透,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为此,它积极插手非洲国家的多党民主运动,既想铲除苏联留下的影响,填补真空,也想削弱和排挤法国势力,建立一批亲美政权。在近年非洲大湖地区的动乱中,美法争夺十分明显,法国要力保“后院”稳定,美国则有意放火。美国出于称霸全球的需要和冷战后适宜的条件,将加大向非洲渗透的力度,美法在非洲大陆的斗争将会更加激烈。
地理政治争夺的主要内容
地理政治学的始祖拉采尔曾指出:国家就是一个空间有机体,通过领土扩张而增加它的力量是自然而合理的。而领土扩张首先针对的是那些最具有战略和经济价值的地区。统观当今国际关系中地理政治斗争态势可以看出,近现代那种纯粹为争夺生存空间而进行的领土扩张观念已经过时。随着现代生产力高度发展,国际经济日趋全球化,衡量一国实力的不再主要是国土疆域的大小,而是其经济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和国际分工与协作中所处的地位。正因为如此,目前在西方流行一种“虚体国家”的说法。如美国加州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罗斯克兰思指出:在资本、劳力与信息处于流动并升居主导地位的经济中,土地至上观无立足之地,发达国家更愿去开拓世界市场而不是攫取领土。虚体国家就是这种摆脱土地束缚趋势的合乎逻辑的结果。因此,如果说冷战前的地理政治争夺主要是拓疆扩土,冷战时期主要是争夺战略区域、填补权力真空的话,那么冷战后则主要是对经济资源、市场份额和经济主导权的争夺。冷战后在西方兴起的从经济地位和经济关系角度去认识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学科——地缘经济学便是其理论反映。该理论认为,冷战后的冲突将是经济冲突,在本世纪余下的时间直至21世纪,地缘经济学必然代表地缘政治学。在地缘经济学中,资本是火力,对市场的渗透取代了国外的基地和驻军,过去靠武力获取的东西,现代必须靠发挥经济威力来保持。
就国际关系的现实状况看,各国都将经济问题置于对外政策的重要位置,强调经济优先、经济安全。美国是较早将其全球战略由军事争霸转向经济角逐的国家之一。克林顿政府上台伊始就提出“经济安全第一”的政策,并且随着东亚经济的强劲增长,在美全球战略中亚太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有人提出美国正推行一种所谓“蝴蝶模式”战略,其头部在北美洲,美国本土是中枢神经系统,美加墨自由贸易区是美国抗衡日本和欧盟的基本依靠力量;然后,发育成熟的蛹体再生成翅膀,作两翼齐飞状。也就是说,一翼为欧盟,另一翼则是生气勃勃的亚太。其实,美国对中东的控制、向中亚和南亚的渗透、打击原教旨主义、积极介入非洲等都离不开经济利益考虑,都是看好那里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日本为了确保经济安全,谋求经济发展,长期致力于推行“经济外交”。鉴于东南亚是日本重要的资源供应地、贸易伙伴和商品市场,同时也是与中东、非洲、欧洲进行贸易特别是获取石油的的海上通道,因而日本视东南亚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获得更多的原料和更广阔的市场,日本还看好中国、中亚、俄罗斯的远东这个辽阔的地域。因此,针对美国的“蝴蝶模式”战略,日本则推行亚太经济圈构想,以图达到主导东亚乃至亚太经济的目的。欧盟为了扩大它的经济实力,抢占更大的市场,在积极推进一体化的同时,也积极倡导建立泛欧区、推行欧盟东扩,建立欧盟—地中海经济圈等。为了在亚太占有一席之地,欧盟还加强了与东盟、中国的联系,建立欧亚首脑会议机制。俄罗斯为了振兴国内经济,力主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也在加速推进独联体一体化进程,并要求加入欧盟及亚太经合组织,希望借助自己是欧亚国家的双重身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此外,一些地区大国如印度、南非、澳大利亚、巴西等都制订了相应的对策,试图在地缘经济时代有所作为。可以说,当今国际关系中地理政治争夺的主流就是经济竞争,包括抢占市场、争夺原料、构建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比过去少了一些军事色彩,更多的是以经济实力、市场力量、科技和人才优势为武器。
尽管国际关系中经济的地位和作用上升了,经济与政治的互动使二者的界线越来越模糊,但政治与经济毕竟各有不同的发展规律。特别是在以主权国家为基本单位的世界里,出于生存和安全考虑的地缘政治战略仍左右着国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换言之,当今地理政治中经济因素上升的同时,我们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政治和军事因素对国家关系所产生的深层次影响。不论美欧与俄罗斯之间围绕北约东扩而展开的激烈争夺,还是各国对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防范,不论美日同盟的延伸与变迁,还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都蕴含着深刻的地缘政治信息。更进一步地讲,亨廷顿的“儒家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对西方最具威胁性的论断,西方风靡一时的“中国威胁论”,更是冷战后强权地缘政治论的翻版,其实质是西方大国意欲将全球最大的陆岛——欧亚大陆全部融入西方体系之中,既占据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也牢牢控制欧亚大陆的边缘地区,最终建立以西方为主导的全球秩序,实现所谓的“民主和平”。可见,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更趋复杂化。在经济地位大大上升、各国经济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我们要适时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锤炼我们的企业和民族;同时,千万不能忘记国际关系中的政治和军事战略因素,时刻铭记生存、安全、独立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
标签:国际关系论文; 时政外交论文; 美国政治论文; 地理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中东局势论文; 世界现代史论文; 国际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