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众所周知,初中数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因其具有枯燥难懂的特性导致学生课上全无积极性、效率低下成了数学课堂的常态,而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摆脱数学在学生心中的尴尬境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及竞争意识,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身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另外,新课程数学教学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积极倡导以生为本教学理念,鼓励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展开学习,以期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且实效。”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的构建势在必行,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故值得应用。
一、小组合作,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小组合作的先行环节,同时也是教学环节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另外,问题导入是检验教师新课标下思维转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标准,也是充分发挥学生组内合作和思维碰撞的前提。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应遵循学生的水平、能力、性别的差异,按照“组内异质,组外同质”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并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和不同学习水平进行有效的设置问题情境,以期达到“抛砖引玉,循序渐进”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这一课时,我会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将他们分为四个学习小组,接着拿出一个直角三角形模型,让每个小组学生思考“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和斜边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方法能印证你的结论?比如说面积?周长?等等。待每个小组进行头脑风暴后,根据他们每个小组得出的结论,我会用故事的方法引入这个公式的计算:在中国夏商周时期的商朝,有个商高的人就提出了“勾三股四玄五”的勾股定理的特例,而这个结论在西方古希腊的毕达格斯学派,用演绎法证明了这一结论,这一结论......,讲完之后,再去让学生组内思考这个公式的正确计算方法,并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物体去印证这个公式。这样一来,既能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小组合作,合作探究
探究是小组合作的中间环节,小组合作探究的模式是有效活跃数学课堂,将复杂的数学问题化繁为简的根本途径。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下,在经过导入环节极大提高了学生的热情后,在探究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以组内合作和组外竞争的形式,将问题深入分析,化繁为简后进行解答,进而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发挥到最大化,提高其解决与分析数学问题能力,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高效。
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课时,我会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一次探究活动,如,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工具,尺子,作业本,小刀等制作两个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对称长方形平面模型(作业本大小即可,要求两个模型能够完美重叠。)接着,再让学生探究:“为什么所制作的模型能够完全重合?”以此来充分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然后,我会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一个全等三角形动态模型,并再次向学生提出疑问:“什么是全等形?什么是全等三角形?请各小组举例说明。”在此阶段,我会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为各自所在的小组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小组提供一个案例,不分大小贡献。另外,各个小组以竞赛的形式展开探究,探究结果最具有说服力的(正确性)视为“冠军小组”,以期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定义。如此一来,既能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深刻理解本节所学知识,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竞争意识。
三、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反思是小组合作的结尾环节,是三个环节中集大成的环节,是矫正学生之前的错误,回答学生心中的疑问的环节。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在经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的导入和探究后,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所学知识所产生的疑惑进行深度思考与反思,并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各个小组反思之中,为学生排忧解答,力求达到每个学生都能在本次课堂学习中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例如:在教学完“几何图形”这一节课后,为检验和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我会为各个小组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堂练习题,如,钟面上9点30分时,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的度数是(?);若线段AB=a,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M、N分别是AC和CB的中点,则MN=(?)等。之后,我会以朋友的参与到各小组练习当中,为各小组学生排忧解难,以期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深刻掌握和理解本节课所学知识。另外,我也会将各小组完成的练习题统一整理在一起,并发往于不同小组进行审阅,以期能够通过组内互改作业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深刻反思和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D].李春雁.基础教育与教学2018
[2]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探究[D].王雪花.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
论文作者:周孟春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5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角形论文; 环节论文; 高效论文; 初中数学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