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资源是生命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水质分析工作也显得越发重要。文章主要对水质分析实验室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具体的控制与管理措施。
关键词:水质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控制管理
引言
水质分析化验中的质量控制不仅是对水质的简单的分析,而是需要按照规定的次数来分析化验室内的数据,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处理,及时找到水质分析的误差,确保水质分析化验结果的正确性。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水质分析化验成效,提高水质。
1水质分析化验中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质量控制主要是对质量管理时期一切不符合要求的因素进行消除,并且为达到规定质量标准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总和。水质分析检验是水质评价的重要形式,对保护和监测水质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水质分析化验结果的正确性、准确性等关乎到水环境管理成效。通过有效的水质分析化验能够获取更为全面的水资源信息,了解我国水环境现状,从而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水资源管理应用策略,为国家水环境立法提供重要数据支持。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应用能够确保化验工作的严谨性、科学性,并增强人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
2水质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人员问题
人员问题是影响水质分析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工作人员在日常分析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他们自身所具备的处理样品、操作仪器设备、搜集和统计数据等方面的素质对于水质分析的整个过程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力、责任心与耐心,细心程度不足或思想意识懈怠等疏忽行为,都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忽视最为关键的水质数据,这必然会对水质分析工作产生影响,从而降低工作质量。另一方面,水质分析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应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学习,熟悉样品前处理、试剂配制、仪器设备、实验数据处理等各个环节,并熟悉每一个环节应该遵守的相关规范和标准。可以通过盲样考核、标准样品测定、平行样品分析等多种方式考核测试人员的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进行相关方面的分析操作,并有质量监督员或技术部门定期监督和考核其测试能力,确保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
2.2水质环境因素
在进行水质监测时,对监测质量影响最大的就是周围环境,对监测结果起着直接影响作用。一种是在室外的水质监测。在周围环境较恶劣的情况下,水质检测结果也会相应受到影响,无法呈现最真实的监测数据。因此在进行环境水质监测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非常高,以保障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另一种是实验室的水质监测。在实验室进行的水质检测同样也无法保证数据完全精准,仍存在一定偏差,实验室环境也会对水质检测产生影响。其原因有实验证实内部检测仪器易受到诸如静电以及室内温度等因素影响,自身稳定性等受到干扰,从而无法精准发挥作用。在室内温度湿度等严重干扰到检测仪器时,甚至可能会对仪器的性能造成损害,无法正常工作。除此之外,实验室内部的采光、振动以及噪音等因素都会对水质监测产生影响。实验室内部的仪器设备等较多,很多仪器设备在运作时会产生一定辐射,对环境水质监测的质量也会产生影响。
3水质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3.1加强采样检测工作
采样工作是进行水质监测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基础的步骤。采样的正确性,直接影响了水质分析结果是否准确。首先,要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采样失误,加强技术人员的操作手法,我国关于采样工作,有专门的操作流程。如《环境监测规范》《水质采样技术规范》等,都对正确的水源采样工作流程进行了示范。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样品收集工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要对采样的对象进行严格的选择,在进行水质采样工作时,要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源,同时要多收集几份样本,使技术人员可以进行数据比照,加强准确性。最后,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专业人员应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保证化验手法的标准,避免出现操作失误,造成检测结果不准。
3.2提升水质分析化验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水质分析化验检测工作本身具有严谨性的特点,由此对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提升水质分析化验工作成效,有关部门需要聘请和培养一些理论丰富、工作技能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员工并在具体的水质分析化验工作中引导员工深化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加标回收、空白试验、曲线校正等工作细节。另外,在平时的水质分析化验操作中还需要引导相关工作人员积极总结经验,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从而有效提高个人综合素质,提高水质分析化验工作效率。
3.3实验室纯水的质量要符合要求
实验室用于化验或其他操作的用水中,要保证纯水无色无味无颜色无杂质等,通常在实验室的纯水当中,性质、特性等都不一样的纯水是要求也在不一样的制水间开展纯水制备工作。而且实验室的纯水中一般包括,排除所有各类溶解杂质及呈胶态的有机物质通常用在标准水样或者超痕量物质分析的试验中的一级水,通过蒸馏或者电渗析等措施制得带有少量的杂质和胶态物质,主要用在精确分析和研究的领域当中的二级水以及一般的试验领域里的三级水这三个等级。三个等级纯水在实验室的制备中,原材料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是饮用水或经过大力纯化处理后得到的其他比较干净的水资源,也是质量控制与管理的一部分。
3.4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现代先进的分析仪器为水质分析监测和水质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仪器设备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现代仪器吸收了当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成为水质分析检测工作的重要支柱。如果仪器使用不当、维护不到位,不仅会影响仪器的使用寿命,也必然会影响水质分析的结果。一般维护包含如下:第一,建立仪器设备的技术档案,档案内容要包括附带的各种出厂资料及设备技术卡片;第二,使用仪器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要加强对实验负责人员以及与员工的基本操作训练,使他们熟悉仪器设备性能特点,掌握基本操作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或失误造成损坏事故,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设备使用,要严格执行持证上岗的制度,严禁未经培训、考核不合格人员私自操作大型精密仪器。
3.5监测环境的改进措施
对于实验室内进行的水质监测环境改进,需要做好实验室的环境保持。作为水质监测的主要场所,对实验室的环境保持主要通过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并采取一定的静电预防措施等完成。对于实验室内的产生辐射的设备仪器,在开始水质检测时需要停止其运作,避免运转产生的辐射影响水质检测质量。对于室内温度湿度的控制要保持在一个长期稳定的状态下,最大程度避免对检测仪器产生损害,保障环境水质监测的高质量完成,切实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可靠;另外,对于实验室内部的仪器设备的检查也是监测的重要环节。定期对实验室内部仪器设备进行检查维修,能最大限度保障设备仪器在工作中不会出现故障,同时保障监测结果的精确性。定期的检查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校正,对于存在问题的仪器及时处理或更换,避免其对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产生影响。
结语
水质分析实验室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水源中的各项数值进行分析,对水质进行测评,因此它的分析数据必须十分精确真实,能准确地反映水样的成本,方便我国相关部门及时地对水资源进行防护治理工作,保障水资源的干净、安全。
参考文献
[1]克兢华.水质分析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10):197-199.
[2]温树影.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与管理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24):35-36.
[3]郜野牧.水质分析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与技术管理[J].江西水利科技,2016(4):239-246.
论文作者:贾玉良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水质论文; 实验室论文; 工作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仪器设备论文; 环境论文; 水质监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