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也实现了飞速发展,总里程越来越长,而且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在这一背景下,高速公路建设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举例来看,在实际的施工过程里,通常需要破山开挖,或者需要路基填筑,出现土石裸露的边坡,原先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同时坡体平衡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这样一来会出现水土流失、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多种病害,同时也会对公路周围的生物圈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在加快高速公路建设的背景下怎样减小破坏周围环境,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是现在必须要研究的问题。对于边坡来说,它实际上是高速公路景观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公路绿化的一部分,只有充分做好高速公路的边坡综合防护工作才可以提高高速公路边坡的稳定和生态环境保护。像桥台锥坡一般都是护面墙,设计应加绿化,比如在护面墙上挂网(网价格较低,起着攀爬植物附着作用),护面墙角种植攀爬植物。所以,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用一些比较环保的方式进行护坡,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维护生态平衡。从现在来看,高速公路的边坡使用生态防护的方法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高速公路;生态防护;环境保护
1绿化护坡施工技术
对于三维网植草灌绿化施工技术来说,它适用于一些比较稳定的边坡,如果边坡的高度不超过4米,那么使用的是土石混填或填石的路堤,采用三维植被网垫喷播植草护坡;对强全风化或软质岩石堑边坡,边坡坡率1∶0.5~1∶0.75时,采用挂网喷混植草防护。1.1.1边坡处理对浮根进行清理,清理后有利于增长的混合基材结合边坡表面性质,低洼的地方回填土压实平整,经过处理保持倾斜斜率一致,提高其平整度,岩石边坡是凹凸度,应该维持在±8厘米,平均不超过±30厘米,没有大的石头,同时也不能有其他杂质。1.1.2铺网三维网的原料低热树脂,制成的三维网络结构,不仅可以保护土壤,还具有植被护坡的优势。边坡的三维网络传播在网络之间的斜率和保持平稳,没有褶皱,1.1.3固定在每相邻两卷之间,其搭接三维网络长度维持在10~15厘米之间,在进行铺旺的同时,将三维净固定,每100厘米和岩面固定钉,并维护一个三维网络和斜率是紧贴。1.1.4养护在进行喷播以后要在坡面盖上一层无纺布,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水分流失,同时还可以防止雨天对种子的冲刷作用,在种子的生长阶段,要及时浇水除草,防止出现病虫害等等。另外,要及时进行维护,重视植物生长阶段的天气状况,直到它们长成草坪。
2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控制苗木规格
苗木规格不宜太大,一般造型花木密度与冠幅有直接关系,应适当留下生长空间,苗高50~60cm为好,其它花灌木以3年生较合适。种植“大树”,一般控制在胸径15cm左右(依不同的树种而异),植物的生理学特性和实践证明,胸径8~15cm的大规格苗木处于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移植这样的大苗,恢复生长时间短,成活率高,产生效益快。相反,规格太大的树,移植成本高,恢复生长慢,成活率低,反而欲速则不达。苗木尽可能来自苗圃,部分可以来自市政道路改扩建和单位绿地调整以及原有老公园、绿地、林带调整抽稀下来的大苗,严禁直接挖种野生大树,依法禁止随意迁移古树名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充分利用原有苗木
对互通及其它绿地的改造,要充分调查原有植物的分布,并最大限度加以利用,一些设计者为追求统一,全部重新绿化,而不考虑原有植物,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这些原有存活下来的植物,其生命力很强,只要稍加利用,可以短期内产生较好的效果。
2.3考虑整体效果
现在的一些绿地改造中,常常仅考虑局部效果,随意性很强,或以长官意识为中心,而不考虑原有绿化风格,形成不伦不类的零乱景观。在草坪改造中,应以抗性较强的花灌木或铺地花灌木及藤本植物为主,可保持原有的设计风格及大致图案,不会出现大的景观变化,同时可降低养护费用,节省水电资源。
2.4改变经营方式
结合互通改造,对以草坪为主的互通可逐步改造成以常绿植物桧柏、铺地柏、白皮松等为主的苗圃,既延长道路绿期,又可为城市绿化贮备大苗,从而既可达到绿化美化目的,又可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3高速公路景观绿化设计策略
3.1与环境协调发展
在进行高速公路规划时,对各种影响因素分类进行调查:可以简单分为气象、生物物种种类、沿线的城市规划、居住人口等方面,尽可能掌握公路沿线的现状及其环境现状。例如:日本首都高速道路设计施工的各高架桥涂色,便结合了城市景观的整体构色,采用与周边景观相协调的涂色来改善视觉效果。日本首都高速道路建筑从其构造及布局来看,便仿佛东京都内一副巨大的不和谐图景。约80%的高架桥,穿越城市高楼缝隙的道路建筑,成为了横跨都市人头顶的风景。而这样的景象无疑为人们在生活中平添了诸多压迫感与闭塞感。为此,从道路建筑的色调上配合周边环境与之相协调,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都市人群的压抑感十分必要。
3.2保护沿线动植物和自然景观
如果沿线山区保护动物多,应考虑在野生动物出行频率高的地段,设立动物通道,既保护动物免受伤害,又为公路增添一道风景。高速公路在修建工程中及通车后产生的废气、噪音和垃圾等势必影响和改变沿线动植物的生活环境,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偿。恢复公路两侧因施工破坏的植物,恢复野生动物被破坏的生息场所,为野生动物提供新的生存空间,尽可能减少破坏野生动物生存空间。在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中,保护其原有的绿地、水源,维护原有地形的差异,特别是公路沿线的历史遗址、名胜古迹及保护区,在设计和施工时,要做到将这些因素的影响减少到最低。公路的线形、收费站、服务区的建筑应与周围的自然、人文环境相融合,尽量做到不留人为破坏的痕迹,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3.3恢复公路沿线景观
野生植物资源在丰富绿化植物品种的选择要因地制宜,尽量使用合适的树种,并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土壤、气候、植被等)结合的增长和区域确定设计要求;“简单,简单,自然是指绿色植物的配置的性能,随着自然景观绿化景观充分结合;绿化植物的形状、体积、颜色要注意季节的变化,并注意提高绿化植物及绿化工程本身的社会效益管理水平。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方法,根据周边环境恢复背景,由于公路边坡开挖受到植被的破坏,而且也以其成因,形成了公路沿线优美的自然景观生态系统。
3.4 防护和绿化同时跟进
比如边坡防护设计采用主动防护网、护面墙、路堑墙时,通常只有防护没有绿化,设计院在设计时可以考虑在边坡平台或坡脚设计花池,在花池里种植树苗和爬藤让景观更合理美观。
4结论
总之,无论从景观效益还是生态效益来看,调整绿化结构,建设布局合理、配置合理、结构完整、视觉与功能相统一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生态型公路绿化,是保证高速公路绿化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马旭东.高速公路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分析[J].交通世界,2016,Z2:230-231.
[2]赵魁.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施工技术[J].建筑知识,2016,06:170.
[3]孙凤.西宝高速公路边坡防护及植物绿化效果调查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4]张海红.阴阳坡效应对黄土坡破坏机理分析及防治技术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6.
论文作者:旷华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高速公路论文; 景观论文; 沿线论文; 植物论文; 公路论文; 防护论文; 护坡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