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云南 玉溪 653100)
【摘要】高质量的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是确保每项检验检测工作高水平、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所在。检验检测实验室通过建立和运行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转变管理方式,对实验室每项工作有效的予以保证,发挥技术支撑和把关作用,科学准确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有效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R15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3-0377-02
1.检验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形同虚设
大部分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实验室评审。然而质量管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好,必须靠平时的积累,夯实基础,方能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运行。
1.2 从部门到人员多为兼职
大部分实验室无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整个实验室的质量运作都是质量负责人的事。质量管理部门在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中,起到桥梁和纽带的关键作用。而兼职人员除干好本职工作外,基本无多余的精力去做质量管理相关的事情,且由于缺乏管理经验,其弊端不言而喻。
1.3 体系文件落实不到位
构建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将其作为一种管理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建立和实施来提高管理水平并取得预期结果。但是大部分实验室的体系文件没有系统的识别各过程之间的关系,造成各过程之间不能相适应甚至出现矛盾。再加上培训不到位,文件得不到有效实施及有效的实施结果。
2.建议措施
2.1 建立实验室适用的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和运行充分、适宜、符合实验室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要结合内外部环境并与自身各项资源相适应,使管理体系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有效运行,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2.1.1领导重视 建立管理体系是一项全面性的工作,涉及实验室内部诸多部门,而领导是实验室的领导核心和决策者,领导的重视和思想统一是建立管理体系的关键,对管理体系的建立、改进资源的配备等方面发挥着决策作用。
2.1.2组织落实,明确责任 成立以最高管理者为组长,质量负责人为副组长,各个职能部门参加的工作班子,总体规划管理体系的建设,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明确各要素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职能部门进行质量职能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3分析现状,确定过程和要素 按照《评审准则》的要求,实验室应结合自身的工作,对体系情况、组织结构、管理基础工作情况、检验检测设备及人员情况等进行分析,合理地选择体系要素,确定各要素达到目标的过程,并把符合准则的做法及规章、制度纳入到编制的质量手册或程序文件中去。
2.1.4管理体系文件化 管理体系文件化是管理体系存在的基础和证据,是管理体系的具体体现和运行的法规,是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也是规范实验室工作和全体人员行为,达到质量目标的质量依据。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先建立管理体系文件,使其通过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
2.1.5宣贯培训、全员参与 人员是实验室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其积极性和执行力直接影响到质量管理的效果。建立管理体系时,全体人员的培训应作为重点工作,应对其进行《评审准则》和管理体系的宣贯,使其更好地理解《评审准则》和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和要求,理解他们在建立管理体系工作中的职责和作用,并认识到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体系工作人人有责,不是一名旁观者,而是一名参与者。
2.2 建立质量管理专职部门,确定管理体系岗位人员
兼职质量管理身份就决定了他们无法协调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而专职的质量管理部门,一旦赋予能够行使的权利,他们可以大胆地开展工作,确保在运行中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达到优化的目的。
2.3 做好质量监督
实验室的质量监督,是确保实验室产品质量满足要求的重要手段,也是实验室质量管理的难点。抓好实验室的质量监督,也就抓住了实验室管理中的重点环节。
2.3.1实验室质量监督的对象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4.2.5指出: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人员包括实习员工进行监督。质量监督员的职责,更强调的是对人的监督。
2.3.2质量监督的形式 质量监督以监督网的形式展开,由质量负责人、综合管理部门、检验检测科室的质量监督员组成。选用主要考虑数量及工作涉及的领域,满足工作需要即可。
2.3.3质量监督的实施 主要是编制相关的体系文件,明确职责分工、流程和要求、项目、频次、要求等。质量管理部门设计编制表格,对监督进行文件化。监督内容由人带样品或样品带人,对管理体系全要素进行覆盖,对不符合项提出意见并整改。质量监督小组长汇集结果进行评价,作为管理评审输入内容。
2.3.4质量监督的方式 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动态监督,即随时随地的、预先不通知的、对人员现场检测全过程进行监督。二是静态监督,即有计划的对人员的检测过程进行监督。
2.3.5质量监督的内容 涉及检验检测的全过程,从合同评审、人员的资格及资格的保持、检验检测依据及方法、仪器设备、设施环境、检测样品、试剂耗材、安全防护至检测报告。
2.3.6质量监督的评价 包括监督员是否能够验证结果的准确性;不符合项是否及时采取措施处理,措施是否有效;相同的问题是否再次发生等。
2.4 有效的内审和管理评审
内审和管理评审,是实验室重要的质量活动。
内审是实验室自我审核、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一种系统性的活动,是保证质量体系更加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能动态显示质量体系的运行状况,同时是实验室通向现场评审的重要环节。
管理评审是最高管理者的任务,是就质量方针和目标评价管理体系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管理体系是动态的,具有时序性,必须随着时间的延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系统地调整,保持其活力,使管理体系不断自我完善、持续改进。
3.结语
归根到底,建立一切活动处于可操作、可控制、可溯源、可重现的检验检测实验室,是管理体系建立的根本目的,是把好产品质量关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检验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CNAS-CL01:2018.
[2]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63号令.检验检测资质认定管理办法.2015-04-09.
论文作者:杨晓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实验室论文; 管理体系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监督论文; 人员论文; 文件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