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观及其新发展——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邓小平文选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第三卷论文,生产力论文,新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产力观的问题,无论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建设中,还是在物质文明建设中,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从理论上探究生产力观的内涵,它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在当代的新发展,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弄清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做好各方面的工作,推动社会主义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将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
何谓生产力观?概括地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基本观点或理论,包括生产力的科学定义、特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的原理原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生产力是标志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关系的范畴,它是人们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一种客观的实际能力或物质力量,它具有客观性、物质性、主动创造性等社会历史性等显著特性。生产力的客观性是指“人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因为任何一种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以往的活动的产物。”(《马恩全集》第3卷321-322页)每一代人都只能继承前人所创造的一定生产力的现实,并以此为基点来开展改造自然的活动。换句话说,每一代人所面对的现实生产力,具有一种不依自己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既得性”与“不可选择性”。生产力的物质性,是指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作用过程所具有的客观实在性。虽然从现象上看,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它不能避开意识的“介入”和“纠缠?”,即必须在一定的意识指导下发生的这种改造的活动,但是在本质上它是物质的。因为它的各个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作为主体的人是有血有肉的物质的实体;改造的过程是物质力量之间(包括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等物质力)的相互作用的过程;结果也是对象客体的物质性(包括形态、性能、性质等等)的改变,应该说物质性是生产力的一种更为根本的特性,因而才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呈客观的物质的力量,而与其他社会活动区别开来。生产力的主动创造性,是指生产活动是一个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的改造活动。一方面它必须掌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还必须在掌握规律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的需要,对对象客观实施的改造过程。这种主动创造性实施于生产过程中,就是一种实际的能力—一主动创造力。此外,生产力的社会历史性,是指生产力不是超历史地发生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发生、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物质力量。
马恩指出:“社会……是人们相互作用的产物,人们能否自由地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的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一定的社会制度、一定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一定的市民社会。”(《马恩全集》第3卷320页)“人们借以进行生产、消费和交换的经济形式是暂时的和历史性的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经济关系。”(同上,322页)这两段话极其深刻地阐明了生产力既是现存生产关系得以确立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形式,同时,也是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变化发展的最深刻的源泉和动力,它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这样,由生产力的的科学定义、特性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方面的基本原理,构成为马克思主义科学完整的生产力观。我们要研究历史,认识现实社会及其发展的状况,就必须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才能揭开历史发展的奥秘,正确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
二
考察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关系,我们发现这一反映社会历史发展最一般规律的学说,是从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生产力出发揭开社会基本关系的奥秘的。它认为在人类社会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为该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该社会的上层建筑,从而一定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形态,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状况来决定或作出最终说明的;并且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推动着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所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思维视角,紧紧地盯在作为社会存在的物质基础的生产力上来观察、分析和说明问题的。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政治的、法律的和哲学的理论,宗教的观点以及它们向教义体系的进一步发展。这里表现出一切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而在这种交互作用中归根到底是经济运动作为必然的东西通过无穷无尽的偶然事件(……)向前发展。”(《马恩选集》第4卷477页)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肯定: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关系中,生产力观处于核心的地位,它是唯物史观其他理论得以确立的基本依据,其他理论原理则是根据这一观点所作的展开和补充。就是说整个唯物史观是围绕着生产力观这一核心所形成的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理论体系。因此,没有生产力观,就没有唯物史观的产生;离开生产力观,唯物史观也就失去了其得以确立的基本依据。
我们之所以说生产力观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其主要根据如下:
第一,生产力观揭示了社会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因而为认识社会,把握社会的状况,提供了最基本的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阐述唯物史观时,首先指出的基本事实是:人们必须解决吃、喝、住、穿即生存所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社会才能存在。而生产活动是提供这些物质资料的基本来源,社会生产的状况如何,直接地决定着社会物质文明的程度,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和社会关系,从而形成了社会历史的基本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及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对于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反作用。所以,不了解生产力及其发展的状况,当然也就不了解以此为基础所形成的复杂的社会关系的状况。
第二,生产力观揭示了以生产力为基础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刻动力和源泉,提供了一把打开社会历史发展奥秘的钥匙。唯物史观认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存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形态变化发展的奥秘在于: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它的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地变化发展。而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也或迟或早地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变化发展,导致社会形态的更新。当然这种发展更新,不意味着是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恰恰相反,它必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中来获得实现的。可见,离开了生产力观,社会变化发展的奥秘就无法揭开和把握。
第三,生产力观还从社会存在和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生产出发,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众所周知,两种历史观在谁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作了肯定的回答,唯心史观则作了否定的回答。唯物史观的逻辑及其根据在于:既然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那么,谁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呢?毫无疑问,当然是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他们所创造的物质财富是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就是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得以向前推进的。从根本上说,一部社会的发展史首先是一部生产发展的历史。因此,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是建立在生产力观这一科学的基础上,有其牢固的客观根据。离开生产力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就无法得以确立,那么社会历史观就将依然为唯心史观所占据。
第四,生产力观揭示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根源,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或科学的理论依据。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形态变革的决定环节。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社会革命,究其根源全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上。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冲突,表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就是对抗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当着这种矛盾进一步激化时,即旧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时,就必定酿成社会革命,于是代表新生产力的革命阶级只有起来推翻代表腐朽生产关系的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适合生产力性质的新的生产关系,实现社会形态的飞跃,才能解放生产力,使旧有矛盾得以解决。由此可见,生产力观是我们观察、分析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现象的锐利武器。离开了生产力观,关于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的根源和实质,就无从加以揭示和把握。
三
生产力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这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之作中,集中地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苏东剧变,国际上社会主义事业遇到了严重的挫折,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亦面临严峻的形势。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冷静地分析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实际,总结了国际国内正反方面的经验教训,创立了建议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正如江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理论的内容十分广泛而全面,阐述的道理极其深刻而精辟,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入研究这一理论,我们发现这座光芒四射的理论殿堂,是以唯物史观核心的生产力观作为它的奠基之石的。就是说,这一理论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基本原理,具体地考察和分析了当代中国生产力的实际,依据这一实际,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以及围绕初级阶段论而形成的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环境、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等等一整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深化了生产力观的内涵,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重大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确立,是生产力观运用上的一大突破,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立论根据,是对我国国情的科学概括,集中地体现了我们党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关于生产力观的基本原理,全面、深入地考察和研究了我国当代生产力的实际(包括生产力的性质、水平,宏观、微观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揭示了它的多层次性和整体水平的落后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现阶段的主要矛盾等问题,从而不但澄清和纠正了一些时候以来的超越我国实际的一些“左”的认识,而且逐步形成了初级阶段论这一与我国社会实际相符合的、社会主义建设必然经历的特定阶段的科学理论。由此可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始终是把观察视角盯注在生产力上,围绕发展生产力这个中心来建构整个理论的基本框架和规定其理论的基本思路的。因此,十分清楚,生产力观既是贯穿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红线,也是这一理论赖以确立的牢固基石。如果一旦离开这基石,那么这座宏伟的理论大厦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当然如果离开这一基石,我们也是不可能理解和把握好这理论的实质的。
同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中,我们党还总结了新时期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及新经验,多方面地丰富和发展了生产力观的内涵,使其富有时代的色彩和中国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是“根本任务”论,即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理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迅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呢?在理论上,马恩因历史条件上的原因,没专门论述过;列宁也没来得及深入地研究和回答过有关问题,就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也曾走过一段不小的弯路,在思想理论上和实践上也都没有真正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实践迫切地要求理论给予回答和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同志认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分析现实的情况,在《邓选》三卷的多篇文章中,十分精辟地阐明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思想,他指出:社会主义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作为社会主义阶段最根本的任务,狠抓不放。“根本任务”论在理论上至少有以下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坚持和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基本原理,作为观察、分析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问题的理论依据,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则问题。有人以为搞改革开放只要能“赚钱”就行,就不要再强调“坚持”什么的问题了。这至少是一种糊涂认识。其实如果我们在理论上放弃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不仅建设事业难于成功,甚至还会走到邪路上去。因为我们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的事业,是与其他阶级的事业有着本质区别的。因而,它不但需要马列主义这个精神支柱的支持,以便能把握好正确的方向。同时,也需要正确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的指导,才能在复杂的事物及其关系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迅速发展。二是在理论上第一次十分明确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内涵,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既然历史唯物主义肯定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那么,社会主义就必须自觉地把发展生产力摆在中心的位置,抓紧抓好。只有“启动”好社会发展这一动力,社会主义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邓选》三卷中的这一思想,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一大突破,它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问题。把生产力观从一般理论层面推进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具体层面上,因而它既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继承,同时亦体现了对于它的深化与发展,是一次“由抽象到具体的飞跃”。此外,“根本任务”论在思维方式上,也是对一段时间以来所形成的,脱离中国实际的教条式的思维定势的澄清和纠正,对于解放思想,面向现实,研究现实,事实求是,明确当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任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现主观与客观的一致和统一,做好工作,亦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第二是“判断标准”论,即把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标准。小平同志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以下凡引自该书,只注页码)这“三个有利于”的核心是生产力的发展问题,因为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生产力观上的又一重要发展。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我们碰到的问题将是十分复杂或多样的,因而所形成的认识、意见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办法,也将是多样和复杂的。那么如何来评判这些认识和对策之对错呢?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立场看来,实践是检查认识对错的唯一客观标准,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来,这“实践”就是改造自然界的生产实践。因此,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评价标准,就既体现了在理论上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坚持和继承,同时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了关于对我国社会实际的认识目的,以及判断这些认识对错的根本标准问题。离开生产力观,我们就既不能把握住现时代的社会主题,也无法解决认识之目的与判定其之对错。
第三是“科技第一”论,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在理论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重大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就已明确地包含在他们所创立的生产力观之中,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有机内容。然而,历史的发展,一方面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同时另一方面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新事实,还进一步表明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所起的强大推动作用,要求人们对之作出新的概括或认识。邓小平同志科学地总结了当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第275页)这一论断不仅在理论上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基本原理,而且发展了这一原理,十分正确地揭明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中的极端重要性。我以为它至少有如下方面的深刻含义:
首先,它贯彻和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与自然界之间基本关系的原理,强调在社会生产中必须把劳动者的活动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我们知道人的生产活动既是一个体力付出,也是一个智力支出的改造自然事物,求得人类所需的生活资料的活动过程。那么,是以自然的发展规律为依据,还是从人的主观愿望出发,去进行这种活动?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问题。“科技第一”论十分明确地肯定了前者而否定了后者。因为科学技术(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是客观规律的能动的反映,肯定“科技第一”的观点,当然也就肯定了客观规律的决定地位。因此,它是马克主义生产力观的贯彻和运用,体现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其次,它明确地回答和界定了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以往单纯地依靠人的积极性转移到依靠提高人的素质上来。这既是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具体运用和贯彻,也是生产力要素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辩证关系原理的深化与发展。在我们现行的一些哲学教科书中,关于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作用问题,似乎都这样地写着;“劳动者在生产力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何谓“主导作用”?在哲学上其含义是确定的,是指在矛盾双方的关系中居于主要地位的方面,它的存在和发展对于次要方面起着支配、规定的作用。那么依此界定来思考劳动者的“主导作用”,就意味着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对其他因素(劳动对象、劳动资料、过程及结果)起着支配、规定的作用。这样一种表述,其弊端是明显的:一方面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夸大了人或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似乎整个生产活动过程及其结果是由劳动者来规定和支配的;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活动不但受着客观规律的制约,必须严格按客观规律办事,同时还要受生产过程中各种物质条件(包括工具、劳动对象等等条件)的规定和制约,劳动者必须也只能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下去从事改造自然的活动的基本事实,所以,我们以为尽管劳动者是生产活动的主体,但是生产活动的进行及其发展,实际上却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合乎规律的客观物质过程。人在其中至多起着主动、自觉和能动的作用罢了。“科技第一”论从本质上对生产力中人的作用作了科学的界定,指明了生产力的客观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即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改造陈旧落后的生产工具及其他劳动资料;深化和扩大对劳动对象的改造,生产力才能获得迅速发展。这样就把劳动者的认识和活动严格地规定在客观规律和物质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内,从而否定了那种片面夸大人的作用,甚至是“意识决定论”的错误理论。
再次,由于它正确揭示了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因而蕴含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深刻的战略思想。既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科技发展的状况如何,就直接关系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高低。所以在当代社会,如果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先导和推力,那么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将是不可能的。而科技发展的关键在人才,对于我国来说没有全民族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没有一支掌握科研前沿动态、实力雄厚的科技队伍和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大军,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迅速发展我国社会的生产力的。因而就这一意义而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也就内含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之中,所以它也是现代条件下生产力观内涵的合乎逻辑的深化。
第四是“教育为本”论,即把发展教育,培养大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人才,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根据或根本依托的理论。从现象上看,教育与生产力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把教育问题作为生产力观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就更不好理解。其实,社会生产力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社会系统,生产力的发展问题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与教育有着“不解之缘”,息息相关。因此,“教育为本”论在实际上就是运用关于生产力的基本理论、观点来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状况,以及劳动者素质形成和提高的渠道、途径等问题上所形成的基本理论。从本质上看,在任何社会形态下教育从来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发展服务的。社会主义的教育亦不例外。正如邓小平同志谈及经济发展问题时所指出的:“我国的经济,到建国一百周年时,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这样说,根据之一,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完全有能力把教育搞上去,提高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力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有了人才优徒,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很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第120-121页)十分精辟地阐明了教育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性。
前已述及,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场改造自然的斗争。为取得斗争的胜利,就必须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而自然科学与技术科学是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结晶和升化,然后通过教育这一形式和渠道传授给现实的和未来的劳动者,转化为他们的内在知识素质和对自然规律认识的能力和水平,以便使他们的生产活动能建立在自觉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这样,充分发挥出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可以认为“教育为本”论是生产力观在活劳动要素上的深刻发挥和创造性运用,其着眼点在于从根本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可见,如果离开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来谈论教育及其发展问题,就将是毫无意义的和不切实际的。
第五是“必由之路”论,即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观点。这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又一重大贡献。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之后,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还有无矛盾,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矛盾?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共同面对的基本问题。从国际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看,没有提供这方面的成功先例。相反,正是由于这些矛盾的激化,引发了前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的剧变。从我国社会主义自身发展的历史看,毛泽东同志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正确地揭示或回答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以及矛盾的性质和解决这些矛盾的方式等问题,为进一步解决生产力的发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然而,由于复杂的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这一理论没能形成正确的政策决策,在实践中加以贯彻,社会基本矛盾的问题没能很好解决,致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步子不大,速度缓慢。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列和毛泽东同志关于生产力的基本理论,深入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状况,在充分肯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优越性的同时,指明了它的运行体制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不相适应性,从而提出了“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的科学论断,解决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正确途径。改革就其涵义来说,就是指党和国家依据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所进行的自觉“调整”的举措和行为。它有“小修小补”,但主要的是“大动作”,是一种“革命”,“是对体制的革命”(第352页)这里的“革命”有其十分确定的内涵即狭义的内涵:特指通过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陈旧体制所进行的改革与创新,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其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第134页)而非通常意义上的社会革命。即它既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阶级的夺取政权的斗争;也不是以一种社会制度取代另一社会制度的革命。可见改革的理论,既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具体运用,也是对它的重要的发展,它科学地解决了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力发展的“必由之路”问题,即通过革新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旧体制来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道路,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总之,“初级阶段论”,“根本任务”论等等诸“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有机构成部分,它们既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具体运用和表现,集中地体现了生产力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牢固的理论基石,同时,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深化了生产力观的内涵,推进了生产力观的重大发展。
因此,要深刻理解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坚持和运用好这一理论,就必须理解和掌握好作为它的理论基石的生产力观及其新的发展。这样,我们才能站在时代之巅,认清社会主义艰巨的历史使命及其灿烂的光明前景,用我们的拼搏和奉献精神,满怀信心地建造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明天。
标签:邓小平文选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改造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科学论文; 革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