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学院体育学院 云南 保山 678000)
摘要: 进入网络信息化时代,当今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内在社会价值认同观念都发生了全方位的转变。研究认为,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摒弃自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干扰,正确引导学生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帮助当今大学生树立体育文化认同价值理念,促进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体育;文化认同;
1.体育文化认同概念的界定
“文化是个体标识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个体确定自我身份和意义边界的坐标,是个体寻求同类和融入群体的标准和依据。”认同一词起源于晚期的拉丁语和古法语,用于表述“相似”、“同一”和“整一”的概念。刘占奎对文化认同概念的界定为:“文化认同指的是主体针对特定类型的文化予以发自内心的赞同与接受,坚信文化本身具备的影响力,对其进行追随并且实现心理以及情感上的双重接受。”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某种程度上象征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符号生成逻辑。在世界全球化和现代性进程中,文化认同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归属的描述,而是一种文化共同体的集合财富。在全球化背景下,体育文化和其他各种文化元素相互渗透交融,改变了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固化思维,也改变了人们对体育文化、经验和认同之间的关系。
2.大学生面临的社会体育文化认同现实挑战
自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文化认同开始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术取向逐渐被中国学界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当今全球化、自媒体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校园体育文化认同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体育不仅具有强身健体、愉悦身心功效,而且也是大学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与人进行交流的一种生活方式。但是,面临缤纷复杂的社会环境,体育文化认同对大学生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社会体育文化认同包括个体认同和群体认同。个体认同是社会体育文化认同的基础,而群体认同则是社会体育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对社会体育文化认同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儿童时期表现出朦胧性特点,少年时期体现出很强的娱乐性特点,青年时期个人社会体育文化认同最为复杂,中老年时期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特点。大学生社会体育文化认同处于最为复杂的青年时期,个体已经形成固定的体育文化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但是自我意识表现尤为凸显,当外来环境与自我意识产生文化冲突时,他们会自我反省并对文化价值重新进行定位 。
2.1自媒体给大学生带来的干扰
体育教育是当今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必须明确教学目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案实施等。高校体育教育目的是增强学生进行自我身体锻炼的能力,使学生了解体育文化内涵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自媒体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qq、微信等传播方式正与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实现深度融合。然而在此结合过程中,很多大学生在网络化的不良影响下,丧失了辨别能力和不能独立进行思考的意识。近些年来,随着体育明星效应过分夸大的影响逐步蔓延到校园,在一定程度上模糊和遮蔽了大学生内在的寻根求实意识,进而表现为缺失的体育文化认同意识。这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智功能没有完全趋于成熟,很容易受到信息发达的自媒体开放性干扰,因而更倾向于浅显的片面化自我意识,不再坚持应有的体育文化思想。甚至过分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深陷迷茫无法感受体育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精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上所述,体育教育要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坚持与时俱进发展的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完美无缝结合。所以构建社会体育文化认同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大学生整体精神境界。
2.2国内外舆论多样化的碰撞
各种文化的相互碰撞和剧烈冲突是新媒体时代的显著特征。体育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生成与发展始终是处于活态的演变过程,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体育文化起步较晚,发展水平和体育强国还有一定差距。随着社会的变迁,
网络和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传播,后工业化社会随之到来,我国传统的体育文化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体育文化思潮的剧烈冲击。“传统民族文化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归属、价值观念和存在范式,这种文化的存在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品格的凝聚,具有高度的文化认同并以物质和非物质的形式存留在个体和群体的记忆之中,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实现族群认同的重要载体”。因此高校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媒介载体,大力开展最新的网络化教育模式,勇于开拓大学生的网络视野,积极宣传社会体育文化的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并积极引导大学生去践行。
3.建构社会体育文化认同的路径选择
3.1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势在必行。“体育文化是在党的教育政策引导下,全面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建立科学、文明的宣传方式,坚持实施高校体育文化活动中形成的,对学生的指导是积极的、正确的。”结合当今时代体育发展需求,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与教育方法,深入贯彻国家体育教育法规,结合学校体育教学实际情况,设置丰富多样化的体育课程,保证高校体育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体现时代体育文化发展气息,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从而促进体育文化的更好发展。
3.2关注自媒体宣传与正确引领
面对自媒体带来的网络信息多元化,使得大学生对社会体育文化的认同观产生了些许偏离,高校领导应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密切关注自媒体信息传播对学生的影响,因为网络在给学生传输正面消息的同时,许多负面信息也随之而来。所以高校应该借助多样化的信息渠道来实现疏导和引领而不能单纯予以镇压和管制。比如可以通过讲授国学课程,因为国学可以堪成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让学生在继承先人优良文化思想精粹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净化心灵寻求突破创新,继续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气韵与风骨打造文化软实力。加强对大学生的全方位思想疏导和引领,使大学生逐渐回归于传统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轨道上来,正确认识社会体育文化并正确践行其中。
3.3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校园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载体,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尤为重要。优良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会使大学生会受到良好的体育文化意识形态熏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来构建小组学习平台,通过自媒体来分享最新的电子体育书籍、体育视频课程、体育学习软件等等,以此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大学生在分享知识的同时,学会将网络碎片化的信息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所用,不断增强对社会体育文化意识形态的认同感。除此之外,高校应当组织学生多参加一些公益慰问、精准扶贫、三下乡等接地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最真实的体育活动环境中,体验学习的内在价值和意义,从而摒弃自媒体信息给自己带来的负面干扰。校园体育文化一般以校园为依托,对大学生具有思想教育、方向导引、文化感染等多种教育功能。由此可见,校园体育文化已然成为学校教育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条件之一。营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之,体育文化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全球化浪潮的迅速推进,大学生群体在推进体育事业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体育文化认同又是其核心支撑力量,因此,高校及有关部门要强化宣传并加以正确引导,共同帮助当今大学生树立体育文化认同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佐斌,温芳芳 . 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认同 [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2):176-186
[2]网络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认同探析
[3]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何以成为可能?———基于文化自信生成理论基础与实践逻辑的分析
[4]浅谈如何加强高校体育与体育文化相结合的教学———评《体育教学设计》
论文作者:徐艳华,易长江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文化论文; 体育论文; 大学生论文; 社会论文; 高校论文; 媒体论文; 校园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