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泮托拉唑与血凝酶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治疗的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作甲乙两组,每组49例;甲组采取泮托拉唑进行治疗,乙组采取泮托拉唑、血凝酶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上升且乙组上升的幅度大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7.55%,低于乙组的95.92%,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泮托拉唑与血凝酶结合治疗,临床疗效a更为明显,且能显著提升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值得大幅度推广运用。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泮托拉唑;血凝酶;血红蛋白
【中图分类号】R5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086-02
在消化科临床中,上消化道出血属于极为常见的疾病一直,指的是患者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出现病变后而引发出血[1]。该病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患者极有可能因血容量异常降低,使其急性周围循环出现衰竭后引发死亡,死亡率最高可达12%左右,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为了分析泮托拉唑与血凝酶结合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红蛋白的影响,本次研究抽取了我院收治的98例对象进行了详细的分组研究,现将结果进行总结并作如下的报告。
1.资料与治疗方法
1.1 基础资料
将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收治疗的9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平均分作甲乙两组,每组49例。甲组患者中男29例、女20例;年龄范围38岁~60岁,平均(48.0±5.0)岁;甲组49例患者中轻度出血20例、中度出血20例、重度出血9例。乙组患者中男27例、女22例;年龄范围36岁~62岁,平均(50.0±4.2)岁;乙组49例患者中轻度出血18例、中度出血21例、重度出血10例。两组患者对于此次研究均已经知情同意,且基础资料的对比结果提示无显著差异,可采取下一步的比较,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出血患者入院之后均及时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如:还是对血容量进行补充,抑制胃酸、胃肠减压以及禁饮禁食等。甲组49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辅助治疗,将40mg的泮托拉唑与0.9% 100ml氯化钠溶液进行充分混合后静滴,每天2次。乙组49例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泮托拉唑、血凝酶联合治疗,泮托拉唑的用法、用量、用药次数与甲组一致,同时在其中添加2U的血凝酶静滴,每天2次,两组均持续治疗5d[2]。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比较,并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疗效。其中,如果患者治疗1d内后出血停止,视为治疗有效;如果患者治疗2d内出血停止,视为治疗好转;如果患者治疗2d后依旧存在出血,视为治疗无效。
1.4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均用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为(x-±s),t检验;计数资料为“%”,χ2检验,若P<0.05提示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
通过不同方法治疗后,甲组4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77.55%,乙组49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95.9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所示。
表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比较(n/%)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变化情况
甲组49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是(94.5±17.3)g/L、(121.1±18.6)g/L;乙组49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分别是(94.4±17.0)g/L、(125.0±19.2)g/L;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均明显上升,差异显著,P<0.05,但乙组上升的幅度大于甲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情发展十分迅速,并且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临床上认为,饮食不当以及长期酗酒、用药等均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在患者发病过程中,胃酸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也会采取一些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来进行。质子泵抑制剂 (PPIS)是治疗该类疾病的常用药物,对于消化性溃疡有显著疗效,可抑制胃酸的分泌,尽可能避免其对溃疡的进一步腐蚀。
此次研究所用的泮托拉唑钠就是一种新的PPIS,稳定性比奥美拉唑等更好,可以对H+、K+、ATP酶等产生特异性的抑制,使其出现不可逆性后抑制胃酸分泌。该药物可对胃液素、组胺以及胆碱等产生的胃酸分泌发挥非竞争性的抑制作用,并且不会不受到 H2受体阻断剂、胆碱的影响[3]。血凝酶的主要成分为巴西矛头蝮蛇蛇毒中的血凝酶,具备了快速止血的效果,用药后不会对患者凝血酶水平造成影响,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本文中,乙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甲组,治疗后血红蛋白水平提升的幅度也高于甲组,比较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泮托拉唑与血凝酶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红蛋白,运用价值颇高。
【参考文献】
[1]刘广裕.白眉蛇毒血凝酶联合泮托拉唑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32):4510-4511.
[2]钟海彬.泮托拉唑钠联合血凝酶治疗30例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09(36):29-30.
[3]王明友,胡震宇.泮托拉唑联合血凝酶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4,25(20):1859-1861.
论文作者:刘竹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2
标签:患者论文; 血红蛋白论文; 消化道论文; 两组论文; 血凝论文; 甲组论文; 胃酸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