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与多重红线限制的贵州公园用地分区方法初探
白婷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北京 100010)
摘 要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方法,以贵州省某生态公园建设为例,将各项用地红线限制进行图层叠加与分析,最终获得拟建公园禁止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允许建设区的具体分布位置,为公园未来规划设计提供支撑。
关键词 用地红线;地理信息系统(GIS);分区;公园规划
贵州省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执行最严生态环境保护制度[1]。本文对贵阳城郊某生态公园拟建设范围内用地进行梳理,综合分析各项红线限制要求,明确禁止建设区域分布位置,测算有条件建设区和允许建设区用地潜力,以期为公园下一步规划设计提供理论支撑[2]。
1 生态公园建设分区标准
拟建公园范围内需考虑保护林地、国家级公益林、基本农田、国家湿地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的红线。
1)依据《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一级保护林地属各类项目禁止建设区,主要分布于公园西侧及南侧山体[3]。经测算,拟建公园内一级保护林地114.09 hm2,二级保护林地744.40 hm2,三、四级保护林地2 208.08 hm2。
2)拟建范围内的林地以非国家公益林为主,有少量二级国家公益林135.10 hm2。根据《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二级国家公益林可开展林下种植和森林游憩等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项目[4]。
3)拟建范围内基本农田面积约占1%,主要分布在规划区东南边界。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基本农田属禁止建设区范围[5]。
4)规划用地与湿地公园保育区重合面积约占5%,主要分布在南部湖滨带。根据《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湿地公园属禁止建设区范围[5]。
或许,小伊应该感谢上苍给他一次重塑自己的机会。之后,他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平庸地活着。无论是甩掉e还是E,对他来说都是一种解脱。如果仅留下关于e的记忆,他就是最普通不过的少年,每天背着被教科书和草稿纸填充地满满当当的破旧书包穿梭在老城区,睁开眼是城市的喧嚣,入睡时耳边循环着从旧录音机里传来的忽高忽低的英语听力,他实在不知道这刺激大脑皮层的噪音怎么会有利于睡眠。如果选E,那他就更无拘无束了,深冬的田野、凌晨的街道、充斥着尖叫和笑声的酒吧,无论人们怎么评价、诋毁,对他来说都无所谓——作为一个DJ,以一种极端的生活方式活着,已经成为了他的基本职业素养。
5)拟建范围内准保护区面积为3 023.54 hm2。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与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准保护区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对水体污染严重的建设项目[6]。
6)拟建范围内有3 056.33 hm2区域属于风景名胜区范围。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核心景区(一级保护区)内禁止设立各类开发区及建设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建筑物。
以定量刻画与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和教材比较,对两版教科书有理数的例题从数量、类型、形式、背景、文字特征等方面进行细致探究.
综合以上各项限制条件,确定该生态公园建设分区标准。某一区域只要满足禁止建设区中所列的其中任何一项条件,即为禁止建设区,禁止建设区以外区域,只要满足有条件建设区中所列任何一项条件,即为有条件建设区,剩余区域即为允许建设区。
2 地理信息数据筛选和叠加运算
现有数据为拟规划生态公园范围、林地保护、土地利用规划、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分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功能分区、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若想判断某一区域用地分区,必须明确该区域在林地保护、国家级公益林、基本农田等上述6项限制条件,才能根据表1确定分区。
adcresulta1[SampleCount-1]=adc[1]; //将ADCINA1数据存入数组adcresulta1[]中
为保证各项红线叠加区域一致,在ArcGIS 10.2中,利用“分析—提取分析—裁剪”工具,裁剪出拟规划范围内林地保护数据、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分区数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功能分区数据、风景名胜区功能分区数据等。
4)考核评价方式、形式多样化。除了进行期中考核、期末考核和平时测试外,还可进行课堂随机考核,并灵活运用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笔试、口试等多种形式。在考核中,教师应及时注意学生的进步并给予鼓励。
2.1 各项红线数据准备
可采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的方法[7],将以上6项红线视为6个图层,通过对图层的叠加运算,使得同一区域获得6个图层的属性,通过属性选择和字段运算对该生态公园用地进行建设分区。
2.2 各项红线限制条件字段赋值
6)风景名胜区数据中建立能反映分区的字段并赋值。
1)在林地保护数据中增加林地保护等级字段,根据属性选择出林地保护等级为1级、2级的要素并赋值。由于林保数据要素多,在目前阶段只需保留关键字段,因此基于林地保护等级字段做融合操作,可大大减少要素数量。
先根据属性选择评价过程字段不为空的要素,再在所选要素中选择评价结果为空的要素,这样就将有限制条件的禁止建设区域排除,所选区域就是有条件建设区,将筛选出的这部分要素中评价结果字段中输入有条件建设区。
3)基本农田数据中增加基本农田字段,赋值,删除其余无关字段即可。
4)在国家湿地公园数据中,新建湿地公园字段,根据功能分区赋值,并将字段融合或合并。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婆饼传到了大都市上海,成为当地一味名食,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梅兰芳生前喜食老婆饼,曾经写下:“茶食泰斗”四个大字,以赞扬老婆饼。
5)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数据中,拟建公园范围均在准保护区,不需对数据做额外处理。
对于规划范围的各项红线数据,根据限制条件进行字段赋值,并删除其他无关字段,避免造成叠加后图层字段过多。
2.3 各项红线叠加
利用“分析—叠加分析—联合”工具,将以上5个数据层叠加,获得叠加后包含各项红线限制条件的合并图层,只保留各项红线限制条件字段,删除无关字段,增加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字段。
2.4.2 确定有条件建设区
2.4 用地梳理
2.4.1 确定禁止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采用一票否决制,只要满足表1中禁止建设区中所列的任何一项条件,该区域即为禁止建设区。利用菜单中属性选择,列出满足禁止建设区条件的各项红线需满足的条件,将筛选出的这部分要素中评价结果字段中输入禁止建设区。
Ts为采样周期,T为滤波器时间常数,y(k)为本次滤波器输出值,x(k)为本次采集输入值,y(k-1)为上次滤波器输出值。Ts和T根据信号的频谱来选择[17]。
根据字段计算器,将各项红线值相加运算,运算结果表达在评价过程字段中。
2)在林保数据中增加国家公益林保护等级字段,根据属性选择出一级国家公益林地和二级国家公益林地相关要素并赋值,经筛选发现规划范围内无国家一级公益林地,且二级国家公益林地均为林地保护二级林地,因此不必再单独列出国家公益林红线数据用于后续叠加操作。
2.4.3 确定允许建设区
选择评价结果为空要素,排除了禁止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剩余属性未赋值的区域就是允许建设区,将筛选出的这部分要素中评价结果字段中输入允许建设区。
3 用地梳理评价结果
新建面积字段,经测算,拟建生态公园总面积为3 066.57 hm2,其中禁止建设区面积为932 hm2,有条件建设区面积为2 133.40 hm2,允许建设区面积为1.17 hm2,如图1所示。
对于普及推广本来说,在处理古籍中的地名、人名时,如果是单纯的繁简字问题,我们认为就应该根据简化原则进行简化;如果是异体字问题,就地名而言,该地名如果现在仍在用,就以现在用的地名为准,如果现在已经不用该地名,我们建议选用现在该字的规范字体。如果是人名中的异体字,我们同样建议直接选用该字的规范字体。如果人名中的异体字目前仍然在用或者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中且单独成条,是否选用该异体字,要看具体情况,主要还要参照最新的规范字表。当然,一些具体选字,还需要参照多种古版本,如果古版本本身就有多种字体,且其中有一种是目前的正体字,我们更建议直接选用该正体字。
4 小结与展望
4.1 小结
图1 拟建生态公园用地梳理评价结果
拟建生态公园在下一步的规划和设计中,应根据评价结果分区施策。未来公园建设前期策划中,也会碰到各种红线限制的情形,虽然不一定与本文中所列红线相同,但都可采用本文所列方法,先制定公园用地建设分区标准,再通过地理信息数据筛选和叠加运算的方式进行计算以获得评价结果,根据分区结果进行规划设计,保证项目设计满足各项红线要求,确保项目落地实施。
4.2 展望
贵州省以生态环境为最珍贵的核心竞争资源,应效益最大化地利用该资源,从而实现生态功能带动生态服务,生态资源提升产业品质。
源头控制——减少产生;过程控制——减少排放;生产工艺与设计改进(发酵床、粪坑局部通风等);饲养管理(清粪方式、环境管理等);生物过滤(生物过滤、生物洗涤装置等);化学、生物制剂。
针对有条件建设区和允许建设区,可在谷底、山体缓坡和有日照、排水条件好的区域发展花卉、茶叶产业。根据不同林药各自适宜的生境条件可选择坡度小于25°的林地发展林药、林菌产业。考虑游览的可达性,可在各谷底空间、湖滨台田及场地东南的峰林田地中,选择坡度小于15°的区域开展森林游憩。在森林游憩板块将来可建设动植物游乐园,打造森林康养基地,创造低空游览体验条件。
由于拟建公园范围内缺少春季色彩,整体缺少彩色林,可在未来进行景观风貌的提升,去除生长不佳的乔灌木,补植色叶乔木,例如:选择日本早樱、山桃、玉兰等树种增加春季色彩;选择银杏、乌桕、枫香、复叶槭、黄栌、无患子等树种增加秋叶色彩,以打造近自然的森林状态和层林尽染的景观效果。
同时,推动健全能源装备标准,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能源消费强度所代表的技术因素在三大城市群城镇居民生活用电模式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推动技术先进的节能电器产品在城镇居民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对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全民共享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公园未来建设过程中应利用现有的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等技术建设智慧生态公园,打造集生态、景观、科技于一体的现代公园。
参考文献:
[1] 李思瑾.用生态红线画出和谐贵州圆[J].当代贵州,2017(8):26-27.
[2] 覃光旭,林韬,唐磊,等.渝东南地区用地适宜性评价及人口容量研究[J].城市建筑,2018(20):58-61.
[3] 国家林业局.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J].绿色财会,2015(10):30-33.
[4] 国家林业局.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J].宁夏林业,2017(4):63-65.
[5] 新华网.新《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实施[J].林业与生态,2018(2):30.
[6]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A].铁路环保法规汇编[C].中国铁道学会,2013.
[7] 秦昆.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 F301.2
文献标志码: A DOI: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10.004
白婷婷.基于GIS与多重红线限制的贵州公园用地分区方法初探[J].南方农业,2019,13(10):12-14.
收稿日期: 2019-01-22
作者简介: 白婷婷(1987—),女,山西太谷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信息技术研究。E-mail: 565275993@qq.com。
(责任编辑:敬廷桃)
标签:用地红线论文; 地理信息系统(GIS)论文; 分区论文; 公园规划论文;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