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评审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赵晓峰

建筑工程造价评审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赵晓峰

郯城县财政局 山东郯城 276100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工程造价评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评审质量的优劣决定项目的成本管理的成败。评审时要服从道理,公平、公证、客观,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自身信誉,保证“量”与“价”的准确真实。本文将从工程造价评审风险入手,在分析风险因素的基础上探讨工程造价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评审;风险;应对措施

引言

对于工程造价评审风险的应对,要依据不同的风险种类来采取相应的措施。造价评审就是针对工程项目建设的造价管理模式以及具体的计价方式进行审查和核实,目的就是为了从中发现漏洞和缺陷,从而能够对造价管理机制开展进一步的完善,但是评审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制约了评审工作的积极性和作用。

1 建筑工程造价评审风险的含义分析

1.1 专业风险

所谓的专业风险就是指由于造价审计人员在评审过程中由于专业上的水平不足而出现的风险,主要表现集中在技术层面,如发生纰漏,或是技术不过关等。技术方面的处理偏离了评审要求形成了技术风险。第一是对评审的范围核对内容程度缺乏一定的准确性而导致错误,其次是使用虚假的资料而导致的风险;工程造价的评审工作量很大,也比较复杂,数据的统计较麻烦,评审人员稍微出现一点差池就会造成工作的失误;技术要求跟不上,财政建设项目的投资评审所涉及的层面很广,而评审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采用信息化的评审方式、经费的测定等,而一些技术人员对与新领域技术的不熟悉而对评审工作造成影响。

1.2 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的产生一般出现在内部的控制环节,评审单位虽然会有控制环节的相关制度,但比较薄弱,漏洞较多,容易导致出现失误。

1.3 固定风险

固定的风险一般是发生在评审单位内部的,由于造价业务上的疏忽而导致的。在范围内部缺乏详细的内控制度,这样就很容易导致高估高报的预算产生,不实的高估的预算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评审的风险。具体风险类型、成因、影响及控制方面的应对措施如下文分析。

2 控制与避免评审风险的应对措施

2.1 完善评审的内部机制

首先,在评审单位内部,建立科学规范的评审流程,这是控制风险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法;其次,要建立评审评价的相关体系,所谓的评审体系则是依据评审结果进行评价,根据不同项目的类型,制定专门的评价指标,是对人员、机构与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再者,内部之间还应该进行约束体制,设立评审与监督组织,两者之间既是独立的又是分开的,要相互制约,相互控制。

2.2 要抓住评审风险的主要环节

首先,合同对控制造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控制工程量与造价增加与否的重要依据,而合同文件相关的一些条款也直接与造价挂钩。因此必须要核对合同条款,在评审合同文件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合同的审核过程中,发现一些订立不严密、不严谨、不规范的或是形式较为简单的合同;尤其是对那些直接影响造价的直接因素没有写进条款的,出现风险之后直接转嫁给国家或是强加给施工单位的合同,一经发现就要十分重视合同的内容,避免因为这些因素造成利益损害。其次要重视工程材料的评审。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材料的价格评审无疑是投资评审的最关键之处,而评审单位要依据工程建设的图纸、详细的执行材料介绍,以及材料的规格、型号、单价等一系列的方面进行评审。再者,对于大型的工程则要按工程的造价来考虑合同的划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建立相关平台,与相关单位实现资源共享

在工程管理建设中要保证评审工作的正常进行,则要保持与相关单位的联系,由于评审工作的运行是没有相关的法律作为依据的,因此在评审过程中如果遇到相关的问题,应该及时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审计局及相关的单位进行沟通,一起将问题解决。而对于个别具有一定专业性难度的问题则要请教有关专家,让评审的工作得到社会上的支持,实现资源的共享。

2.4 在评审单位内部尽力建立好教育平台

在评审单位的内部,应该建立学习教育的平台,鼓励评审人员学习最新的法律制度、相关的评审制度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除此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德育工作教育,要树立好评审机构的形象,保证评审机构健康有序的进行工作。

3 防范评审风险的方法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评审工作的严谨性,最大限度地避免评审工作的风险出现,因此在评审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3.1 严格把握好程序关

在评审工作进行中,要严格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界定好要评审的内容、范围以及目的。在审核方案的制定中要严谨规范,避免出现形式化的方案。从项目的基本情况到项目需要评审的范围,要制定一整套详细的方案,其中必须包括评审的方法、评审的内容、评审的目标,这些方面都必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制定与规范。

3.2 被评审单位的内容必须真实

在评审工作中,被评审单位提供的评审资料是否具有真实性与完整性,将会直接影响评审结果。审核单位应与被评审单位签订送审资料的承诺书,明确规定被评审单位的资料的合理性与真实性,这既是对评审单位的要求也是对完善评审制度,避免转移风险的必要措施。

3.3 评审工作严格按照法律法规

针对于评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做出正确有效的处理。

3.4 加强因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评审

由于在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出现。而这种因素的出现会导致现场的签证和设计变更,进而会影响工程的造价。而在现场签证的话,漏洞较多,则会导致管理问题困难度很大,而在现场人为因素也会导致评审工作的难度增大,因此要把握好现场签证工作,就必须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评审时对每项设计变更以及现场的签证手续办理是否齐全、是否符合规定这一类的问题必须要了解清楚,必要时还要进入现场勘查,仔细核实;其次,对于预算定额或者合同条款中已经包括的项目,则不可以进行现场的签证,在评审的时候应该将其扣除;再者,现场的签证手续与资料应该要具备真实性、合法性与完整性;最后,对于重大的工程,必须要以准确的图纸作为依据,要及时的查看隐蔽的工程验收资料,避免因为人为的原因而增加费用。

3.5 认真分析和积极研究被评审单位的意见

在评审初期应该与被评审单位多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认真听取意见能够更好更快地了解工程的情况,虚心听取、仔细研究被评审单位的意见,对于正确意见要做到积极采纳,而对于不正确的意见要进行及时的沟通,这也是评审工作风险的重要环节。

3.6 评审工作结束后做好详细报告

在评审结束之后,要及时撰写评审报告,一方面可以提高了评审人员的专业素质能力,另一方面则促进建设单位提高管理水平。在报告中,要求编写人员必须规范报告的内容,不可以出现语句不通顺、文字使用不恰当,以确保避免在评审报告中出现纰漏。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造价的评审工作中所面临的风险很多,而为了评审工作的正常进行,保证国家的建筑事业的顺利进行,对建筑工程中工程造价评审工作中的风险进行认知并且防范是十分必要的。被评审单位与评审单位之间必须要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对方的工作,在评审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沟通。

参考文献:

[1]张文乾.浅析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项目工程造价风险[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08:109.

[2]逄涛,杨德翠.浅析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造价风险[J].建设监理,2011,09:45-48.

[3]玉琤.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评估及应对策略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07:131.

论文作者:赵晓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造价评审风险及其应对措施分析论文_赵晓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