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384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城市的规模及道路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出行安全以及出行效率。为保证道路的安全、稳定、顺畅及环保的设计要求,沥青道路的施工技术变的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沥青路面的施工要点,并从沥青混合料配比、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和碾压技术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字:市政道路;沥青道路;施工技术
1 引言
现如今,市政道路建设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出行安全以及出行效率[1]。市政道路工程对路面有较高的要求,沥青材性的相关问题以及施工技术水平上的差异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提高道路施工技术水平,改善沥青的材性性能,创新及强化沥青道路施工工艺,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市政道路的安全问题,确保市政道路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2 沥青路面施工的技术要点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作为城市建设的基础,市政道路建设出现不同问题的同时,其技术规范也在不断的得到了相应的完善。之前所涉及到的沥青散发特殊气味、路面强度不足、路面变形过大、以及高温低温对沥青材性的影响等问题,经过近些年的相关试验与研究,虽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但是在市政道路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下,更是要将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做到位,才能保证道路具有一定的平整度与耐久性。沥青道路施工单位及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相应的技术要点如下:对沥青的要求;对粗、细集料的要求;对沥青混合料拌和的要求;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路基施工技术;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沥青混合料的碾压;纵向与横向接缝的处理等[2]。
3 沥青混合料配比
3.1 沥青混合料原料选择
沥青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三个阶段需要确定矿料的级配比例,以及确定最佳沥青用量,将试验与生产相结合,做到指导施工的作用。首先进行材料的选择,粒径大于2.36mm的碎石、破碎砾石、筛选砾石和矿渣等称为粗集料。粗集料之间的嵌锁作用可以使沥青更加稳定。粗集料具有粗糙、耐磨等特点。粗集料的质量控制重点是高密度、低吸水率和粗糙表面[3]。粒径小于2.36mm的天然砂、人工砂等称为细集料,细集料配合粗集料使沥青获得更大的稳定性。选取细集料与级配情况、沥青的粘结性和耐磨性有关。粒径小于0.6mm的石灰岩磨细的矿粉称为填料,具有憎水的特点,是一种添加剂,投放的量过少会导致沥青难以吸附,反之则会使胶泥成团致使路面离析,造成不良后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通行状况乃至于地质情况选择沥青的标号。
3.2 沥青混合料配比设计
目标配合比设计即根据各矿料的筛分结果,用图解法或试算法确定各种材料间的比例关系,使混合后矿料具有足够的密度和较高的内摩擦阻力。固定初选沥青用量,将上、中、下限的级配成型马歇尔试件,根据三组试件的试验结果确定设计级配。确定配合比中沥青的最佳用量。按确定的设计级配,按0.5%的间距取5个以上不同的沥青用量进行拌和,击实成型马歇尔试件,确定最佳沥青用量[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束后,应该进行实际生产中使用的生产配合比设计。参考路面结构的级配类型,选择适当型号的拌合机振动筛。按照先前的目标配合比设计配料,并进行二次筛分及筛分试验,使其合成级配比例在设计级配大致接近的范围,按此比例进行马歇尔试验,按照与目标配合比相同的试验方法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所得结果为生产配合比。最后进行生产配合比试拌、试铺两个阶段进行验证。
4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和碾压技术
4.1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
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技术可以分为人工摊铺以及机械摊铺,在进行混合料的摊铺之前应确保按规定撒布透层、粘层、铺筑下封层的合格,并且需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及时检测成品料的配比和沥青含量。然后进行准确的施工放样,一般5~10米并用紧线器拉紧基准钢线,以防摊铺面的波动。摊铺前,在实施立柱、横坡度、厚度等项指标的检查后便可进行摊铺作业。摊铺机摊铺速度应控制为匀速行使不间断,以防波浪和施工缝的出现,由于贴补层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脱落压碎,引起面层推移破裂,故严禁用薄层贴补法找平[5]。
沥青混合料的粉料过多、沥青含量过多或过少、矿粉含量不足可能造成裂纹及拉沟的出现;摊铺过程中供料速度不匀、机械起步和刹车过猛、熨平板底面磨损或严重变型、轮胎摊铺机气压超限等问题也会造成摊铺厚度不均,出现小波浪或台阶,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质量缺陷。
4.2 沥青混合料的碾压技术
道路碾压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碾压技术的实施包括:一次碾压,使沥青混合料能够相对稳定的停留在混凝土表面,此次碾压应尽量在规范要求的温度范围内的较高温度下短时间完成,实践证明初压温度低时推移较为严重,初压在120--130℃温度条件下,短时间内完成是提高压实质量的最佳方式,速度需要控制在 2 km/h ~3 km/h[6]。一次碾压是沥青混合料碾压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对沥青路面稳定性的影响最大;二次碾压,对整个沥青路面进行全面的压实操作,保证沥青路面的平整,通常需要进行 2 遍 ~3 遍,速度略快于一次碾压;最终碾压,提高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以及压实度,保证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速度通常小于 3.5km/h,也需要匀速实施。
5 结语
我国城镇化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市政道路的建设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市民的出行安全以及出行效率。沥青道路的施工技术可以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文章阐述了沥青路面的几项关键的技术要点,只有掌握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也应该做到沥青材料及技术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提高市政道路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林烽.市政道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浅析[J]. 中国高新区, 2018(11):194.
[2]武剑峰,魏勇. 关于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的研究[J]. 江西建材, 2016(4):182, 186
[3]林统. 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11).
[4]李融,刘帅.市政道路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及解决方案[J] 科技与企业,2014(2):72.
[5]徐亚玲. 浅析市政道路建设中沥青道路施工技术[J]. 住宅与房地产,2015(25):116.
[6]吴振涛. 沥青道路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建设中的应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8):127.
论文作者:刘廷秀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沥青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道路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技术论文; 用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