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倡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问题_反腐论文

反腐倡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问题_反腐论文

反腐败:加强党的执政力量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重大问题论文,力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时期,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的目的是加强党的执政力量。当前,影响党的执政力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腐败问题,因此,坚决反对腐败是加强党的执政力量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对此作些探讨。

1

在新时期,党的建设归根到底是为了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指出,“只要我们党的领导是正确的,那就不仅能够把全党的力量,而且能够把全国人民的力量集合起来,干出轰轰烈烈的事业。”(《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7页)党的领导的正确,从党的执政形势角度看,表现为党的执政力量的加强。党的执政力量有三方面内容:

1.党的内聚力和战斗力,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对党的忠诚。邓小平指出,“一个党如果允许它的党员完全按个人的意愿自由发表议论,自由行动,这个党当然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战斗力,党的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实现。”(《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61页)因此,党员全心全意坚持和贯彻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且言论和行为统一到党的基本路线及其方针、政策上来,才能增强党的内聚力的战斗力。

2.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群众对党的认同和忠诚。群众路线是党的一贯工作方针,也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保障,在新时期更是如此。邓小平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党面临着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很多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42页)

但党与群众的联系,是通过党风表现出来的,因此,党员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成了党员是否能密切联系群众的一个关键问题。政党政治的实践证明,具有群众普遍支持的政党比只能得到有限支持的政党显然要强大得多。

3.党对社会历史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社会力量的吸引力、号召力和感召力。我国新时期的实践表明,伴随实践进程的加快,必然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群体,如个体劳动者阶层、私营业主阶层等等,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知识分子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一个重要阶层。党对这些社会力量要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感召力,就必须巩固和发展新时期的统一战线。要巩固和扩大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就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就是要“让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充分反映出来,以利于政府集中正确的意见,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的缺点、错误,把我们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7页)

总体上看,党的建设卓有成效,党具有强大的执政力量,有着巨大的政治优势。但也无庸讳言,在党的建设方面,仍然有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反对腐败。邓小平指出,“极少数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非常不利于恢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我赞成陈云同志讲的,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58页)少数党员干部存在的腐败问题已经产生了极坏的后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的执政力量。理论与实践都表明,要增强党的执政力量,必须反对腐败。反腐败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外,还需要有控制机制的保证。从政治学的角度看,要建成政治控制体系。政治控制系统有几方面的内容,具体地说,有四个结合。

1.加速社会主义民主进程,把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构成多层次的、网络式的监督体系。

第一,要强化各种党政机关的内部自我控制机制。如纪律检查、财务审计、内部监察、上级对下级的监督等等。

第二,要加强人民群众对党员干部的监督。它本身又是一个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一是党员对党政干部的监督;二是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对党政干部的监督;三是工作和生活在各个劳动组织、各个地方的职工和居民对党政干部的监督。

第三,要保证这两种监督机制有效地运作起来。其一,必须坚持和实施公开性原则。列宁曾经说过,离开公开性原则来谈社会主义民主,那是十分可笑的十分幼稚的。公开性原则是指:凡是直接和人民群众、各企事业单位打交道的党政职能部门、办事机构的办事制度,党政干部任用程序和结果,党政干部考核程序和结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利益分配、资源分配等,都应实行公开。只有坚持和实施这种公开性制度,才能把党政干部的活动和行为置于群众强有力的监督之下,并走向规范化。其二,要激化群众的政治参与意识和提高群众的政治行为能力。这是人民群众充当监督主体所必须的基础条件,也是群众的监督行为程序化、目标化、有效化的重要条件。为此,要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发展基层直接民主,实现管理的民主化,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民主管理。其三,要改变监督“不到位”的状况,强化监督立法和各种监督措施。目前,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远距离监督、滞后监督、好人监督、半截子监督、弹性监督等等。如果不能消除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就会削弱监督体系的功能,降低群众监督的积极性。

2.在舆论监督上,要报道重大案件,但更重要的是正面宣传优秀党员干部的先进事迹,使二者有机结合,邓小平指出:“惩治腐败,至少抓一二十件大案,透明度要高,处理不能迟。”(《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13页)所谓透明度要高, 就是新闻媒介要加强对重大案件的报道。新闻媒介在传播渠道、传播幅度上具有广泛性。它既能起到对腐败现象的遏制和威慑;更重要的是它向全社会表明党中央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能取信于民,增强群众对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应当肯定的是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共产主义精神的干部,是我党干部的主流。因此,新闻媒介在对重大腐败案件的报道时,不应纯粹追求新闻的轰动性,而应该把宣传优秀的党员干部作为重点。党的实践表明:光辉的人格形象如张思德、雷锋、焦裕禄在教育党员和群众中,在树立党的威信的作用中,起到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当前,孔繁森的光辉形象已经起到了它的积极作用,随着宣传力度的加强,对于转化人们的内心世界,对于党员精神的净化,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坚持制度建设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制度建设的程度是党成熟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严格的制度,就不能堵塞漏洞,解决滋生不正之风的土壤和温床。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33页)在反腐败的整个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制度建设。 当前,我们在制度建设中,要健全和完善干部制度建设。如健全和完善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干部选拔的民主机制、干部交流制度、干部任职回避制度、干部的管理体制、干部的岗位责任制等等。

4.在法制监督上,要把立法与“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结合起来。根据过去的教训,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较之立法,是更有难度的问题。“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必将败坏法制威信,导致人治代替法治,人情规则代替法制规定等等恶果。因此,在反腐败的整个过程中,必须将立法工作和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问题结合起来。对此,除了要建立一支坚强的、素质高的执法队伍外,要特别保证执法机制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否则,他们将难以扯破“关系网”,很难有效地监督党员干部的行为。

总之,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强大的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设想的。共产党强大的执政力量取决于党的自身建设。加强党风建设,坚决反对腐败,是提高党的执政力量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政治发展的客观需要。

标签:;  ;  

反腐倡廉: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主要问题_反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