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论文_赵成翠

探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论文_赵成翠

赵成翠

贵州省第三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8

【摘要】目的:分析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诊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方式,实验组则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行个体化的延续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无差异(P>0.05);经护理三个月以后,实验组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高血压病患者行个体化的延续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有效防治高血压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诊高血压;健康教育;延续护理

近年来,国内高血压呈逐年上升趋势,而高血压致病机制还不清楚,因此,迫切需要相关人员深入研究高血压控制方式,临床经验表明,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方式就是进行健康教育,同时结合高血压防治护理方式,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个体化的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诊高血压病患者。纳入标准:与1999年的WHO/ISH高血压疾病诊治标准相符;患者意识清楚,可以有效的沟通。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常规组,各45例。其中,常规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3.46)岁,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的方式。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在50-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3.94)岁,实验组则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行个体化的延续护理。实验组与常规组病史、性别与年龄等资料对比没有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的方法

常规组患者予以一般护理,例如:用药指导、出院登记与饮食指导等;而实验组则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行个体化延续护理,具体如下:

1.2.1建立档案

护理人员应如实记录与核实患者各项信息,主要包含患者生活习惯、姓名、平常饮食、婚姻情况、联系的方式、文化的程度与作息时间等,从而根据患者各项基本信息建立个体化的档案,以便实施延续护理。

1.2.2健康教育

首先,护理人员要实时监控患者血压,向每一个患者发放动态的血压监测仪,同时指导患者家属与患者正确使用血压监测仪,便于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患者血压的情况;护理人员还要向患者普及护理知识,可以制定一些高血压的健康知识宣传手册,分发给患者,以便患者充分了解高血压疾病;护理人员还要针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护理,在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应提高患者自信心,并引导患者进行自我调整,例如: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需要及时纠正,培养良好的运动与生活习惯。

1.2.3随访跟踪

当患者出院以后,护理人员需要坚持每周给患者打一次电话,或是每个月上门一次,如果有特殊的情况可以增加随访次数,和患者交流沟通,充分掌握患者病情,及时了解患者预后的进展。通常随访内容包含并发症的预防、患者日常生活习惯、心理调节与血压监测等。护理人员还要加强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例如:及时纠正患者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与仪器,缓解患者消极的心理,及时解答家属疑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为了准确、及时地掌握患者的血压情况,以便并发症风险的控制,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实时测量血压,一旦出现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师。

1.3判定标准

通过我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测评,满意度调查表一般是针对护理满意度的调查,主要包含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资料,均数标准差( ±s)为计量资料,(n/%)为计数单位;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指标

护理前,常规组收缩压为146±4.15,舒张压为90±4.24,实验组收缩压为146±4.37,舒张压为90±4.36,两组患者血压比较无差异(P>0.05);经护理三个月以后,常规组收缩压为143±5.23,舒张压为87±3.64,实验组收缩压为127±3.18,舒张压为78±2.45,实验组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在实验组中,非常满意患者有23例(51.11%),满意患者有20例(44.44%),不满意患者有2例(4.44%),总满意度为95.56%;常规组中非常满意患者有18例(40.00%),满意患者有例19(42.22%),不满意患者有8例(17.78%),总满意度为82.22%。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病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高血压多发生在中年人,以脑力劳动者居多;继发性高血压是在某些疾病过程中并发血压升高,如肾脏、心脑血管及内分泌疾病等。高血压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病患者要学会生活调养和早期治疗,高度重视血压的控制,以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发生风险事件。近几年来,为控制高血压病,经常会应用个体化的延续护理方式[1],这种方式是一个信心护理理念,普遍应用在现代化的医学中,一般是针对患者出院后制定的一个护理方式 ,高度重视血压的控制,其是一种无形、高效的延续护理方式[2]。通过结合基础护理与个体化的延续护理,可以给患者提高明确性、计划性与效率性护理服务,个体化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弥补院内护理缺陷,和常规护理方式相比,有显著的护理效果,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实时监控患者的血压,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血压比较无差异(P>0.05);经护理三个月以后,实验组血压下降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明显优于常规组,对比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急诊高血压病患者行个体化的延续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郑慧敏,郭蓉,杨萍.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2014,12(18):181-182.

[2]赵雪梅.个体化延续护理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4(21):4472.

作者简介:赵成翠 (1985-5) 女 贵阳市云岩区 本科 临床护理 主要从事急诊科临床护理工作

论文作者:赵成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  ;  ;  ;  ;  ;  ;  ;  

探讨急诊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中个体化延续护理的效果论文_赵成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