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的失业观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达国家论文,进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达国家失业现状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发展潮流,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影响着人们的就业。作为全球化推进者的发达国家也深受影响。适应全球化需要,西方发达国家不断的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同时失业问题也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大难题。
1、失业人数增多,失业率居高不下。据法新社报道,2003年是法国就业状况糟糕的一年。12个月之内,法国失业人口增加了14万人,几乎是2001年和2002年的总和。据美国劳工部统计,自从美国经济2001年陷入新的衰退之后,美国的失业率也开始随之回升,2003年6月份升至6.4%,为近9年来的最高水平。美国首次申请失业补贴的人数在2003年4月达到近几年的最高纪录:45.9万人。报告说,该月美国制造业、航空业和零售业裁员人数较多。目前全国失业总人口已经高达880万人。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1999年上半年,日本的失业率达到5%左右,这是日本40年来的最高纪录。欧盟统计局2003年2月3日发表公报说,欧元区2003年12月份的失业率经季节性调整后为8.8%,维持在去年3月份以来的水平,略低于3年多来的最高点8.9%。失业总数高达1240万。其中西班牙的失业率最高,为11.2%。德国和法国去年12月份的失业率分别为9.2%和9.5%,均与上月持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经合组织)预测,除非欧元区12国进一步放开劳动力市场,否则,今后5年里,欧元区失业率将只会稍有下降,到2008年时约降到7.5%。2003年到2008年,欧元区的平均失业率将达8.25%。欧盟正面临就业问题的严重挑战。
2、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贸易自由化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各工业化国家出现的失业多与本国经济形势关系不大,属结构性失业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已是润物细无声,其显著特点是,劳动者待遇提高,但所需劳工数量相对减少。发达国家的经济可以维持相当高的增长率,失业率却没有出现相对的下降。比如,美国到2003年底,仍然是经济增长与就业数据不协调。不少经济学家认为,美国经济正经历一个战后少见的增长模式,即经济快速增长与就业市场低迷并存。去年第三季度,美国经济继前一个季度增长3.1%之后猛增8.2%,第四季度增速也在4%左右。依照常规,伴随经济快速增长而来的应是就业机会增加。然而,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9月至11月,美国增加的就业机会只有9.4万个,低于原来估计的大约14万。去年12月,美国新增就业人口仅为1000人,更是远远低于经济学家预期的15万人。造成美国就业市场现状的重要因素是伴随知识经济而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去年第三季度猛升了9.4%,去年全年的增幅将达4.3%,今年预计在3.6%左右。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使许多企业得以在不增加就业岗位的前提下满足市场需求的增长。针对经济增长与就业数据不协调,各发达国家积极寻求对策。但政府的金融财税政策也无法有效降低此类失业问题,有些国家的失业率更是长期停留在二位数字。
3、失业涉及面广。失业涉及的领域广:不仅制造业领域就业机会减少,就是非制造业领域也同样遭遇吸纳就业能力减弱。西方国家能够大规模地吸纳就业人员的传统制造业,如冶金、服装、化工、机械、电子、汽车制造等,因竞争、环保、结构升级等原因而迅速外移或处于不景气状态,这些行业的就业仅占西方发达国家的20%,从1995年到2002年,日本的制造业减员幅度16%,而美国制造业裁员200万,就业萎缩11%。增长较快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如高新技术产业等,需要的是知识性和技能性专业人才,一般劳动者难以胜任。日本的金融、保险、不动产业因为泡沫经济的崩溃在1992—1997年期间减少了10万人的雇用能力。此外,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流通业,就业人员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曾以每年17万的速度稳步增加,而1992—1997年期间每年的增加幅度减到8万以下,劳动力吸收能力比20世纪80年代降低了一半。商饮服务业就业人员减少幅度更大,1999年7月比上一年同期净减24万;失业者年龄范围广:失业人员中中年、年轻人人数都有所增加。由于经济不景气,企业严格压缩新招工数额,致使年轻人失业率提高。失业者级别范围广:受自动化浪潮影响,蓝领和白领工人失业最多,而传统管理方式的变革使得管理人员也面临着失业的考验。由于计算机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管理岗位及管理人员的过剩现象十分突出。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大约裁减了150万个中层管理职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裁员已延伸到中上层的管理人员。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日本以大企业为中心的管理人员的削减幅度较大。1993—1994年减少24万,1995—1996年景气稍有好转,削减速度放慢。随着景气的恶化,1997年又削减了14万。1998年以后削减势头仍有增无减。
二、全球化的推进是造成发达国家失业增加的因素之一
西方国家关于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就业的影响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失业的根源,美国国际贸易专家阿德里安·伍德、约翰·M·考博森、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里斯·阿莱等认为发达国家目前的严重的失业状况在于经济全球化,理由之一,发展中国家大量廉价商品的输入,给发达国家的相关产业造成冲击,等于是输入失业。认为北方工人的失业问题就与南北之间贸易量剧增和贸易构成的变化有关。发展中国家的低工资竞争导致了北方的失业。之二,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等于是把本国的就业机会输往发展中国家。宣称,第一世界的资本现在只创造了第三世界的就业。相反的观点主张不应过高估计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就业的冲击。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劳伦斯和马休·斯特劳通过大量调查和实证分析认为发展中国家出口扩大对发达国家就业的不利影响是很小的。P·克鲁格曼、加利·贝克尔都认为发达国家的对外投资所带来的就业负效应是微不足道的。因而把发达国家的就业问题归咎于发展中国家是不公正的。卡斯泰尔斯教授写的《网络社会的兴起》一书中,通过对多国劳动和就业结构长期变化的分析,认为人们没有过于悲观的理由,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的现代化曾使英国1780—1980年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从50%下降到2.2%,20世纪美国也经历了这一过程,但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创造的全部就业机会从1900年的2700万上升到1994年的1.245亿;在后工业化过程中,服务业创造的就业机会超过了传统工业减少的就业机会;在目前的网络社会时代,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创造的新的就业也应该能够解决失业问题,美国近年来的经济高增长率和低失业率就是佐证。
造成各、国失业的原因是复杂的,全球化的推进对发达国家就业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既能找到增加就业的数据,也能发现加剧失业的根据。不容否认,全球化推进是造成发达国家失业加剧的因素之一。依据之一经济全球化把所有国家的国民经济都纳入了国际竞争,只有那些能够顺利地适应变化了的条件,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顺应国际经济一体化潮流的国家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在竞争中,只有那些以最低成本生产出最优产品的企业才能得以生存。激烈的国际竞争,迫使企业充分挖掘一切合理化的潜力,消灭那些超出平均水平的高额工资和工资附加成本而导致的劳动生产率增长不大的劳动岗位。因此竞争的一个结果就是企业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或是在生产转移过程中而大批地解雇工人。在美国,从1979年到1992年,工业的生产率提高了35.2%,而就业人数则减少了15.3%。依据之二经济全球化在制造业方面最明显的反映是生产国际化。资本的本质就是要从成本高地向成本低地流动,以便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由于投资和生产的全球化,引起了生产性资本的跨国界流动。广大发展中国家依靠自身的优势,特别是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等,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生产资金和企业的流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开通,信息的采集和传递变得越来越容易和简单,国际性的大企业正在开展全球性的生产布点运动,传统意义上跨国公司的母国与他国概念的界线越来越模糊。加上各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缓慢、需求不旺和国际竞争激烈,企业难以扩大生产和提高产品价格,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载体,为了降低成本和赚取尽可能多的利润,纷纷把本国生产迁至廉价劳力的第三世界国家。1991—1996年,全球海外直接投资中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2.3%,而发达国家仅为8.8%,发展中国家吸收的直接投资比重,也从1990年的16.5%提高到1996年的40%。1996~2000年,发达国家之间的跨国并购投资突然放大,流入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比重相应下降到2000年的24%,但从2001年开始,发达国家间的跨国并购出现落潮,发展中国家所吸收投资的比重又回升到34%,吸纳的投资金额,则从1995年1133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2250亿美元,增长了一倍。1995年,排在世界前10位的直接投资吸收国中,已经有两个是发展中国家,(中国,第二位,墨西哥,第八位),2002年,中国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直接投资引资国。发达国家这种投资和企业的大量外移,在对发展中国家造成巨大竞争压力的同时,也给发达国家带来了产业空洞化的问题。据统计,1996年德国西门于股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有379万名工作人员,其中在国外就有17.6万名,在50多个国家中有300多个生产场所。在942亿马克的总营业额中有61%来自国外。一项调查显示,到2008年,各欧洲银行将把10万后台工作移到成本低的海外。有一点同美国相同的是,欧洲也长期存在制造业外移问题。曾是就业乐土的英国目前只有1/3有就业能力的居民是在传统意义上充分就业(在德国,这个比例始终还在60%以上)。而20年前,这两个国家充分就业人员比例都曾在80%以上。由于向低成本的海外转移,本国的工作机会就少了。即使经济复苏了,这些外移到低成本国家的工作岗位也不可能回到国内;外籍劳工和非法移民的涌入也加剧了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影响了本国的就业率。
三、发达国家的应对策略
就业率高低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信心,如果失业率继续维持较低水平,则消费倾向会加强。一旦失业率低位失守,消费信心必然下降,人们减少消费,经济衰退也就在所难免。因而失业问题的加剧不仅会影响近期各国经济的复苏,也将成为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对此,各国政府经过反复的实践和摸索,采取多方面措施,以促进就业,减少失业风险。
1、经济适度增长并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增长方式,保持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促进经济增长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前提,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一直引人关注。根据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索洛模型,我们可以知道,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就业增长,而就业增长又可以反过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使得两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这种关系最常用的指标。所谓就业弹性系数是指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相应地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美国经济学家奥肯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在3%的GDP增长基础上,GDP增长速度每提高2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下降1个百分点;反之,GDP每下降1个百分点,失业率便上升1个百分点。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五十年来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都基本上支持经济增长与失业率这种负相关的变动关系。一般来说,保持稳定较高的经济增长,可以防止因经济衰退而导致的失业率激增。在技术条件变化不大的环境中,一定的劳动投入与相应数量的资本结合可以推动经济按一定速度增长。反之,一定速度的经济增长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投入。劳动力需求的水平,在动态的意义上主要决定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水平就高,失业率就低;反之亦然。当然,这具体到各个国家或者不同时期,由于具体条件的差异,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高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就带来就业增长。我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高经济增长并未带来就业率的相应增长以及美国近期经济快速增长与就业市场低迷并存的事实就充分说明了这一观点。因此,仅仅强调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作用是片面的,仅仅依靠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就业问题是难于解决的,因为就业增长不仅取决于经济增长率,而且还取决于经济增长方式。可见,要最大限度的实现充分就业,各国不仅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还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西方各国更强调其国民经济的全球竞争力,形成了在经济增长中拓展就业空间的思路。为此发达国家普遍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改造和重组煤炭、纺织、钢铁、建材等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通讯、环保、能源、医药、新材料和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如欧盟通过电子、通讯、生物工程产业的发展,近几年经济持续增长,2000年创造就业机会600万个。
2、实施特色培训计划,重视人力资本投入
现代科技发展和服务的社会化,对就业者提出更多的新要求,这种新要求概括他讲,就是应变、生存、发展。所谓应变,就是适应技术的更新、岗位的变化,就业再就业的多次变更;所谓生存,就是适应新经济社会的生存的能力;所谓发展就是指可持续发展,包括和平与环境保护。新形势下,那些基础技能坚实、操作技能多样、技术知识宽广、组织能力灵活的劳动者将受到欢迎。加强教育培训是各国面临的重要任务。各发达国家围绕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培训工作,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深化。目前,许多发达国家把针对失业者实施的再培训列入就业计划或工程,例如:美国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完整的再就业培训体系,政府拨款资助的再就业培训计划每年使100万人受益,其中70%的人在受训后可以找到新的工作,培训与劳力市场需求相结合,且培训方式灵活多样,易于理解、接受。此外,政府鼓励私人开设培训学校,并给予贷款等方面的优惠。日本劳动省近几年加大了对失业者的再就业援助力度。以前规定,失业者只能在指定的公办职业训练机构接受学习和训练,结果造成公办机构的负担十分繁重,且使学习人数也受到限制。新制度规定,失业者在一定的金额范围内,可以完全自由选择职业培训点,自由选择培训的内容,培训费用可以从失业保险金中全部或部分报销。同时对接受培训者的失业保险金可相应地延长,失业者从接受一项再训练开始到培训结束,一直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并且再培训结束后3个月内,也可享受失业保险金。从实施效果来看,日本每年有100万失业者接受了再培训,80%以上的人再培训后找到了新工作,平均工资相当于以前收入的93%。
3、提倡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西方各国普遍进行劳动力市场实施结构改革,完善劳务市场机制,促进劳务市场和劳动组织现代化,使之能适应经济的变化,具体的措施如减少工时,设置部分劳动、临时劳动工作岗位,设立弹性工资制等。例如欧盟各国十分注意将劳动力市场的外在灵活性(如通过雇用临时工增强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内在的灵活性机制(如对长期雇员实行灵活的工作时间表)相结合,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对就业问题的调节作用,使劳动力市场经常处于不饱和状态,存在吸纳就业的空间。灵活的就业形式是相对于全日制工作形式而言,包括:半日制工、钟点工等。目前,这种用工形式在西方各国发展迅速,西欧各国中有14%劳动者从事此类工作,尤其是在第三产业,非正规就业的比例不断增加。英、美、日本政府为促进就业都采取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如增加投资制造就业机会,制定增加就业岗位的专项计划和扶持中小企业制造就业岗位。近些年来,中小企业特别是劳力密集型服务业,制造加工业的蓬勃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
4、改革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失业保障制度
改革的目标是在保留保护失业者功能的同时,恢复市场的激励机制,从简单地保护失业者转为促进他们再就业。美国社会保障政策的特点主要是:一是覆盖面广,保障程度低。二是社会保障项目管理体系多层次,发挥各级政府的力量进行管理。三是强制与自愿相结合,对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保障项目,如退休保险、失业保险等,通过法律的规定强制参加,对影响面小开支少的项目实行自愿参加。四是保险资金管理严格有序。欧盟各国普遍推出了新的法案,改革以前的福利制度。如法国1999年通过的《福利改革法案》把“帮助和鼓励人们通过从事工作来摆脱贫困对福利的依赖,并获得体面的生活保障”作为首要目标,推行了大规模“从福利到工作”计划。政府承诺承担起为公民改善就业机会的责任,同时亦要求有劳动能力的人也要相应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否则将失去失业救济。在领取失业救济金的条件、数量及期限上,也变得比以前苛刻。如此措施使2000年法国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数比上一年减少了近百万,法国财政负担大为减轻,同时失业问题也有所缓解。
发达国家促进就业的措施还有政府采取了诸如运用财税政策刺激经济、减少妇女进入就业市场的障碍、进行更有效的结构改革、发展信息产业以带动服务业、通过政府补助来增加就业、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网络、劳务派遣公司为失业者寻求灵活就业岗位等。总之,西方各国解决失业的措施不仅愈来愈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而且各国采取的对策都注意联系国情,丰富形式,讲求实效。上述措施的执行,尽管不能从根本上医治失业这一顽疾,但使得西方国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失业问题得到缓解,这一方面保障了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了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缓解了社会矛盾,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标签:失业率论文; 全球化论文; 发展中国家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