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唤童心——游戏法在家长工作中的运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童心论文,真心论文,家长论文,工作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游戏,不仅仅是幼儿的权力,也是成人喜爱的一种活动。本学期我园教师把游戏运用于家长工作,对家园沟通达成共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回到童年
家长与教师的主要分歧之一,就是家长认为幼儿园游戏多,教的知识少而浅。为此,教师们曾多次给家长讲幼儿学习的特点,幼儿园的教育任务……但都收效甚微。家长们往往被种种“工程”所迷惑,很难听进教师讲的道理。
为了能与家长真正达成共识,教师们对家长的心态做了认真的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家长们忘了自己童年时的兴趣与感受,因此他们不能以童心体会童心、理解童心。于是老师们决定从帮助家长回忆童年入手,使家长在体会童年时自己的心情和想往的同时,理解现在的孩子们,也理解我们的工作。
“请大家闭上眼睛,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时光。”这是中班的张老师在组织家长会。
家长们对张老师的提议感到新奇、惊讶,他们彼此望望,犹豫着闭上了眼睛。
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张老师沉静、温和的声音:“你小的时候最爱玩什么?”“看到当时是怎么玩的了吗?”“你听到当时的声音了吗?”……
在张老师的轻声引导下,家长们的脸庞在闭目回想中渐渐变得安详而平和。当他们重新睁开眼睛时,有的妈妈眼角已有了点点泪光。
“大家都想起童年的自己了吗?好,我们现在就以孩子的心情谈谈我们小时候的事。”
家长们终于放松了心中的警界,用心倾听老师的“大道理”了。
操场上则是另一番热烈的场面:小班的家长、孩子们在奋力奔跑着,有的妈妈甚至发出了孩子般的尖叫。只见崔老师、胡老师正扮成两只恶狼,在张牙舞爪地捕捉“小动物”。一位穿着笔挺的爸爸在“狼”的追逐下,没有了往日的威严与骄傲,飞快地左闪右躲,全不顾雪亮的皮鞋沾满了灰尘。一位时髦的妈妈因高跟鞋碍事而被俘,漂亮的脸蛋被贴上了“俘虏”的标记——一张滑稽的小贴画。
不一会儿已有几位爸爸、妈妈的脑门、鼻尖、脸颊贴上了滑稽的小贴画,成熟的脸因此而变得天真可爱。爸爸妈妈没了大人的架子,老师、家长之间没了往日的距离。侥幸逃脱的家长气喘吁吁但神情透着无比自豪,被俘的家长只好脸上带着贴画与孩子们一道坐在小椅子上听讲,抢答老师的问题。
“孩子是喜爱游戏的”,这样的道理无需多讲。家长会结束时,一位爸爸脸上仍带着小贴画。我笑着提醒他,他却向我摆摆手,和儿子开心地玩起来。
小小的游戏帮助家长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光,从而更好地理解了今天孩子的需要。
找到一个好朋友
家长之间非常容易因为孩子之间的纠纷而发生矛盾,此时就难坏了中间人——教师。
为了使家长们相互理解,增进感情,徐老师和家长们玩起了“找朋友”。
在快乐的琴声中,在徐老师、王老师的带动下,家长们犹豫着怯怯地拍起了手,试探着跳起了跑跳步。
当第一位妈妈找到第一个朋友时,两只轻轻相握的手放松了彼此的心情,她们相视而笑了。音乐一遍遍循环,家长的步态渐渐熟练而欢快,脸上的表情不再僵硬,大家发自内心地笑了。
妈妈、爸爸之间,家长、老师之间,行着孩子的举手礼。这种礼节虽不似成人之间的交往那般正规,那般彬彬有礼,但比成人之间的礼仪更能打动彼此的心。
活动结束后,一位妈妈找到我:“你们老师组织的活动真好,今后强强再打我们,我一想我和他妈妈都是朋友了,也就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生气了。”
游戏沟通了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使得大家在欢快的游戏中相互了解,学会宽容。
“我也来当教师”
由于角色的不同,家长不能体谅教师面向全体与自己只对一个的差别,因此往往难以理解教师对孩子照顾不周之处。
中班玩起了“家长扮老师”的游戏,午饭时两位妈妈变成了“李老师”“王老师”,她们在给小朋友分饭。
“李老师我还要。”
“王老师我吃不了。”
“王老师你给我的肉少。”
仅仅分饭一件小事,既要照顾幼儿的食量、幼儿的偏爱,还要注意分得均匀,使两位妈妈和在座的家长体会到了教师的不容易!
当午饭结束时,两位妈妈握住老师的手说:“你们当老师的真不容易。”
大班家长最头疼的则是怎么帮助孩子学习,他们往往把学习当做战争,让孩子饱尝了学习的痛苦与艰辛。为此大班的彭老师、王老师想办法通过游戏教育家长:学习决不是打开书包那一刻才开始的,学习在每天的游戏中。老师们请家长和孩子一道进入活动区游戏,当家长边玩牌边学习组成分解时,边下棋边学习交通规则时,边用铅笔做“杂技演员”边体会力的平衡时……家长们顿开茅塞——学习原来这么有趣!游戏启发了家长的教育思路。
总之,游戏法在家长工作中的运用,使我们获益匪浅,因为游戏挖掘出了深藏于家长心中的童真,游戏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幼儿教师们用游戏打开了通向家长心的通道,使家长和我们在教育孩子问题上达成共识。
标签:亲子成长论文; 升学考试论文; 老师妈妈妈妈老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