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玲
身份证号码:510216197312300824
摘要: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都会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对人们的出行和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在城市交通规划时,并没有对交通进行严密的考虑,由于可知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下文主要围绕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展开探究,以促进城市规划中的交通规划。
关键词:城市规划;交通规划;重要性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大部分城市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交通拥挤的现象,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城市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交通建设问题。要想解决交通拥挤问题,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考虑城市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协调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的关系。
1.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的关系
所谓城市用地布局就是指城市的大小和形态,各类用地规模、性质、以及空间的分布,也包括了开发建设的时序、密度和强度,其决定了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分布状况。其中,城市交通指的就是城市中的人与物的空间流动,其是城市内部的一切活动联系的载体。二者一动一静、相互联系、制约。
城市和交通可是称为是相伴而生,在最初是由于交通便利而导致人们的聚集产生城市,其后因为城市的发展壮大而进一步使得交通发展。因此,城市和交通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例如,图1即为城市的用地布局模式与交通运输设施做形成的一个闭环的系统。
2.城市规划对城市交通起决定性的作用
2.1城市用地布局决定城市交通结构
不同城市的用地布局也是大不相同的,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形态以及规模的迥异,即城市内部各中用地之间的组合是相异的。因此,必然会导致城市内的空间流动各不相同,而决定城市交通分布的形态的正是流动量,这也就导致了城市的交通结构出现差异。
2.1.1 从整体的布局形态上划分
(1)单中心城市模式
单中心城市模式多存在于中、小城市中,一般人口在20万左右,也可以称为“摊大饼”式的发展模式。通常情况下,这种模式的城市其市中心会有过多的零售业、企业以及工业,导致人口和就业岗位十分集中,使得中心市区的交通需求量十分大,而远离市中心的交通需求量又十分小,呈现为从市中心向外的放射状递减的现象。
(2)多中心城市模式
多中心城市是我国当前的城市发展主流模式,其主要可以分为中心+副中心形式中心+组团形式中心+卫星城镇等多个形式的组织方法,但是总的来说,城市的人口与就业岗位的分布特征基本是相似的。通常情况下,此类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的分布都是比较均匀的,集中点十分明确。
(3)“带形城市”模式
“带形城市”主要指的是城市的用地受到自然条件(例如:河流、高山以及峡谷等)的限制,使得城市只能沿着河岸活着谷地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了一个带状的布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类城市的交通方向性十分强,其交通主要分布于沿城市发展方向的道路系统上,并且空间距离十分大,因此适合发展轨道交通或者是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为主的“轴向”城市交通结构。
2.1.2 从整体布局的强度划分
(1)低密度分散模式
低密度的分散模式指的是城市中的土地利用用途较为单一,开发的密度较低,使得城市的布局呈现为一种分散的用地布局模式。一般为低密度的分散模式的城市都具有多个中心,城市内部的工作区域、住宅区域、购物区域以及学校等地都是相互分离的,整个城市从中心向郊区蔓延,用地较为分散、土地的浪费现象严重。
(2)高密度集中模式
高密度的集中模式主要指的是城市土地利用多元化、综合化、密度高,城市布局较为集中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此类城市通常拥有一个集中且活力十足的市中心。同时,除了少数的商业中心区、高级住宅区以及工业区,城市的土地都具有多用途层叠的特征。
但是,此种土地利用模式必然会产生大量并且集中分布的交通需求,因此必须要有具备高运载能力的交通模式与其相适应。我国的城市发展基本采用的都是这种模式。
2.1.3 内部用地规模的差别
对于同一种的城市布局,若是其内部的各种用地的规模以及组合方式具有较大的差异,也会导致城市交通结构的不同。例如,城市内部各种用地的相互位置关系、地块大小都对城市的交通系统及分布产生较大的影响。
2.2 城市用地布局影响城市交通发展
(1)靠山临海的城市布局会对城市的对外交通出入口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城市的用地布局都是靠山或是临海的,那么山脉以及海洋就限制了城市交通出入口的朝向。
(2)城市道路的两侧用地性质和道路的性质不相符合,从而会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城市的道路从使用性质上能够划分为“交通性”的道路以及“生活性”的道路。若是在“交通性”的道路两侧开发建设交通吸引量或是交通发生量较大的项目,必然会导致交通量的大幅度提升,从而影响到道路的通行能力。
(3)道路两侧的用地布局的密度过高或是建设的强度过大,其产生的交通量大于道路的交通容量,就会产生交通拥堵,甚至对整个城市的交通发展产生影响,最终使得城市必须要拓宽与之相平行的道路,从而分担其交通量。
3.协调城市交通线路规划与城市发展的措施
3.1绿色交通规划
建设绿色交通的首要条件,必须重视城市中自行车系统与步行系统的发展状况。其中,对城市里的步行系统进行建设主要是利用路面、地下以及空中建设等方式建设人行通道,进而建立步行系统网络。进行步行系统建设的过程中,也使城市的规划范围间接地扩大,充分地利用了城市了一些立体空间,激发了城市的各项功能。与此同时,在城市当中的一些公共空间范围内设置相应的环境设施、休闲设施等,可以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为舒适和便捷。
3.2从用地布局的角度考虑
在进行现代城市规划时,不断地从单一的城市布局向多元化的城市结构转变。因此,改变城市结构的重要形式是合理布局土地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集约化理念促进了相关人员进行土地在空间的合理布局,同时使得城市规划的各个性能被充分地体现。对土地资源合理分配,避免了城市交通出现区域性集中的问题,如此一来进一步缩短人们出行的距离。
3.3各类交通的协调发展
进行交通运输的时候,使各类交通之间的关系协调,能够促进交通系统的有序进行,与此同时,也可以从整体上使交通系统达到最优化,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促进整个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使城市规划变得更为合理。但是想使各种运输方式得到协调,必须预测对交通的运输量及发展趋势,根据所预测的结果,布局城市。
4.总结语
总之,交通规划与城市规划都有着其本身的重要性,必须使两者得到有效的统一与协调。城市规划与城市交通规划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要想使两者协调,最重要的是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城市交通规划可以促进城市的发展及及一个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所以利用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城市的发展模式探究出城市交通规划的框架,可以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童.城市交通规划对城市规划的促进——以交通枢纽为例[J].科技资讯,2011(17):16~17.
[2]王敏.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协调发展的对策[J].硅谷,2009(03):36~37.
论文作者:曾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城市论文; 交通论文; 城市交通论文; 布局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模式论文; 道路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