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就业增长的行业特征研究——来自2002-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证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投入产出论文,证据论文,促进我国论文,特征论文,行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X(2012)03-0003-05
一、引言
我国从2002-2007年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名义和实际 GDP年增长率分别达到15.26%和5.1%,而此前1996-2002年期间名义和实际GDP的增长率分别为9.7%和1.4%。但是,2002-2007年期间就业增长相对较慢,全国、城镇就业年均增长率分别为0.8%和3-3%,而此前1996-2002年期间全国、城镇就业增长率分别为1.1%和3.8%。用双对数方法估算2002-2007年全国就业弹性为0.15,城镇就业弹性为0.66,而此前1996-2002年期间这两个弹性分别为0.86和2.81。从两个期间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和经济增长率的相关数据不难看出,近年来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
从劳动供给和需求的角度来看,2002-2007年期间城镇每年净增就业岗位数为905万,但是每年劳动年龄人口净增1063万,其中大学生每年毕业400万,职业中学每年毕业180万,普通中学每年毕业而未能升学至少有400万(假定普通中学毕业未能升学人数占总毕业人数25%时估算出此数字)。在不考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下,各类学校毕业学生数量已经超过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如果进一步考虑到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在2002-2007年期间持续扩大,那么城镇劳动需求和供给间的缺口就相对更大。
从已有研究来看,研究2002年以后各行业就业特征的文献还比较少,为此本文首先估计2002-2007年期间42个行业的就业弹性,其次用投入产出表的方法计算各行业的就业乘数,然后分解各因素对2002-2007年间各行业就业增长的贡献,最后提出研究结论。
二、文献综述与本文的研究创新
研究我国就业弹性的文章,从计算方法来看有点弹性(张车伟、蔡昉,2002)、弧弹性、双对数模型;从数据类型来看有:时间序列数据和面板数据。目前就业弹性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关于第二和三产业就业弹性的大小关系,用全国数据(刘军丽,2009)和分省数据(丁守海,2009)得到的结论相反,目前还没有其他相关文献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二是已有文献还未曾对2002年以后各行业的就业弹性进行深入研究。
用投入产出研究我国各行业就业吸纳能力的文献,也有两条研究思路:一是测算各行业的静态就业乘数,但是多数研究以199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研究14行业、40行业(黄涛等,2002)的就业特征,也有侧重研究第三产业的就业特征(叶明霞等,2007),这些研究的结论略有差异。二是分解各因素对两个时期就业增长的贡献。翟银燕(2003)和张华初(2008)分解了各因素对1997-2002年期间各行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谢立志等(2006)分解了各因素对辽宁、浙江两省就业差异的影响。但是,目前还没有文献用投入产出表研究我国2002年以后各行业的就业特征。
通过上述文献回顾,我们发现研究2002年以后各行业就业特征的文献很少,究其原因是2002年后《中国统计年鉴》不再提供各行业的就业数据,只提供了城镇从业人员的分行业数据,而该数据不能真实反映各行业的就业情况,使得用投入产出表研究各行业的就业特征不具有可能性。本文根据《中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汇编》、《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中提供的各行业从业人员数据,同时结合2002、2005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用双对数模型估计2002-2007年间各行业就业弹性;第二,用投入产出表测算各行业的就业乘数;第三,分解各因素对2002-2007年间各行业就业增长的贡献率。本文使用42个行业的投入产出表,更为详细的分析各行业的就业特征,特别是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情况的分析,是本文的一大特点。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1.投入产出基本原理
其中,△Q(C+I+G)表示Q矩阵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Q(△C+△I+△G)表示居民消费、资本形成、政府消费变化对最终需求的影响,△E、△M分别表示出口和进口变化对最终需求的影响。
把(8)带入到(7)得到下式(式中各项意义同前所述):
关于式(9)的两点说明:第一,由于实际数据没有提供各行业进口产品在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之间的分配比例,我们只能假定,对同一行业产品进口和国内生产能够完全代替,且假设使用中间产品i的所有部门具有相同的国内供给比例,近似求出P、Q矩阵。第二,如果以基期为基础进行分解,则式中下标2全部换为下标1,当然也可以使用基期和当期值的平均值进行分解。
4.本文的数据说明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来自2002-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按三次产业所分的就业人员数,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汇编》表1-2以及2004、2008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表1-4,值得注意的是普查数据没有调查个体从业人员,这是本数据唯一的缺陷。2002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分别来自《中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和《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2005年投入产出表来自OECD网站发布数据,在测算过程中分别把2002年和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调整为42部门。
如果按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给出的GDP折算指数,2005年第二、三产业的GDP指数是2002年可比价格的1.4倍,2007年第二、三产业的GDP指数是2002年可比价格的1.8倍。如果按照该GDP折算指数折算之后,我们发现2005、2007年个别行业的实际GDP小于2002年的实际GDP,从理论和实际都难以解释这个问题。根据Lucas(1973)的信息孤岛理论,即经济主体是依据名义价格而不是实际价格进行行为调整,本文未对GDP进行折算。
文章用预测插值法把就业和GDP数据补充为2001-2007年的完整数据,再用双对数模型估计各行业就业弹性,并对就业出现异常波动的个别行业进行适当的调整。本文的分解方法是以2005年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进行分解的。
四、研究结论与分析
部分行业就业弹性、平均和边际就业乘数、劳动收入增长率以及各因素的贡献率等结果见表1。其中,行业代码与投入产出表中的行业名称一一对应,平均就业乘数以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其他指标为2002-2007年期间动态结果,就业增长单位万人,贡献率单位百分比,此外由于Q矩阵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较小,故在表中已省略。
1.各行业静态就业吸纳能力比较分析
平均就业乘数是各行业直接和间接创造就业的总和,是考察各行业静态就业吸纳能力的主要指标。从促进和稳定就业的角度来看,我们主要关注劳动直接消耗系数和平均就业乘数较大的行业,或是直接消耗系数较小而平均就业乘数较大的行业;从避免就业减少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关注劳动直接消耗系数和平均就业乘数都较小的行业。
劳动直接消耗系数和平均就业乘数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即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科学研究事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农业。
劳动直接消耗系数较小,而平均行业乘数较大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即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其他制造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纺织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住宿和餐饮业,其中最后两个行业是第三产业。
劳动直接消耗系数和平均就业乘数都比较小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采掘业、电力、仪器、电气、通讯等工业行业,即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加工业、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燃气、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金属矿采选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
2.各行业就业弹性和边际就业乘数比较分析
就业弹性和边际就业乘数是衡量各行业动态就业特征的主要指标,主要反应各行业的就业创造或就业增长能力。从三次产业的就业弹性来看,第一产业就业弹性为负,第二产业就业弹性0.2左右,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基本都大于0.3。因此,从全国的数据来看,第三产业就业弹性大于第二产业就业弹性,与分省数据结论一致,从而验证了全国数据和分省数据的结论不一致这一问题。
由于就业弹性比平均就业乘数大很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平均就业乘数的影响,因此就业弹性和边际就业乘数高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85,下文主要分析就业弹性的特征,而不再分析边际就业乘数的特征。
第二产业中就业弹性较大的行业主要是高新技术制造业,即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建筑业;而就业弹性较小的主要是资源性行业,即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第三产业中就业弹性较大的主要是新兴服务业,即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邮政业;而就业弹性较小的主要是传统服务业,即教育、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金融保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特别是教育、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等行业就业比重很大,但是就业弹性很小,不利于第三产业就业增长。
根据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规律:第二产业中高新技术制造业就业比重较高(约占制造业就业总量的25%),而且比重提高较快,就业弹性较大,使得制造业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第三产业中的传统服务业就业比重最大,但就业弹性较小,新兴服务业的就业弹性较高,但就业比重很小(约占服务业就业总量的10%),所以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缓慢。
3.劳动生产率、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对就业增长的贡献
三大因素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分别是-19321、1536、19591(万人),劳动生产率提高是减少就业的主要因素,而最终需求扩大是增加就业的主要因素。
从各行业三大因素与就业增长间的相关性来看,劳动生产率与就业增长间负相关(图1中三角形),中间需求与就业增长间不存在显著的正或负相关(图1中叉形),最终需求与就业增长间存在严格的负相关(图1中正方形),此外最终需求和劳动生产率间正相关(图1中三角形与正方形)。据此我们发现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1)根据劳动需求理论,最终需求增长和就业增长正相关,这里为什么出现了负相关呢?(2)为什么最终需求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正相关?即为什么最终需求增长越快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越快呢?
图1 三大因素与就业增长关系
回答这两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劳动成本的作用。最终需求的扩张导致劳动需求增加,如果这些行业存在垄断机制或者工作条件艰苦,劳动成本上升较快,使得资本相对劳动更便宜,就会出现资本替代劳动的倾向,最终导致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就业增长缓慢。实际上,我们发现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其他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行业劳动成本上涨幅度最大,而这些行业主要是采掘业或者具有资源垄断地位的行业,故有较强的资本深化倾向,导致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就业增长缓慢。与此相反,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废品废料业等行业不属于垄断性行业,劳动者容易进入,劳动供给相对充足,故劳动成本增长较慢,甚至为负增长,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就业增长较快。因此,最终需求扩展越快的行业,劳动生产率提高越快,而就业增长较慢。
从行业特征来看,劳动生产率提高快,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增长多,就业增长慢的行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垄断行业,即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采选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制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慢,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增长少,就业增长快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不具有垄断性的服务业,即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房地产业、邮政业、信息传输、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从中间需求的行业特征来看,采掘业、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资源性行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较大的中间需求,而对服务业的中间需求没有显著的增长,特别对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等行业的需求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增长,以投入要素的增长为主要特征,这不仅制约了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而且也抑制了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
4.各项最终需求贡献比较分析
根据各项最终需求与就业增长率间的相关性来看,只有进口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其他因素与就业增长之间不存在严格的相关性,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的依靠最终需求中的任何一种或者两种因素来扩大就业,必须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之间的共同作用和协调发展。
从各行业三大最终需求间的相互关系来看,资本形成、出口与消费之间严格负相关(图2),即资本形成、出口对就业贡献越多的行业,消费对就业贡献就越少,资本形成、出口对消费形成了替代和挤压。当然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消费也可以替代资本形成和出口,这为十二五规划“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图2 资本形成、出口与消费之间的关系
消费、资本形成和出口三大因素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4085、12892、10551(万人),该结论有别于张华初(2008)的研究结论,即三大因素对就业的贡献分别为1231、1672、2512(万人)。从绝对数来看,最近五年的就业增长是1997-2002年期间就业增长的10倍;从排序来看,三大因素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发生了重要变化,消费成了最重要的因素,投资贡献加强了,而出口作用却减弱了,这说明我国的就业增长越来越依赖消费,经济增长结构正在向三驾马车协调发展的方向转变。
三种消费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分别为2187、8434、3464(万人),城镇居民消费是促进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农村居民消费对就业增长的贡献是城镇居民消费对就业增长贡献的八分之一,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对促进就业增长有重大意义。我们发现各行业城镇居民消费和农村居民消费之间存在非常强的正相关,这说明城乡居民消费特征基本一致,把城镇居民的消费向农村居民推广具有可行性。此外,政府消费与城乡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不紧密,政府消费主要集中在几个重要的社会性服务业,即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五、全文总结与讨论
第一,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点行业分析。传统的食品、纺织、服装、造纸、木材等工业行业以及教育、卫生、公共管理等社会性服务业的静态就业效应较强,稳定就业应该依靠这些行业,但是这些行业的动态就业效应不强,扩大就业的能力有限。仪器仪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电气机械及器材、计算机等新兴制造业以及居民服务、房地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租赁和商务服务、邮政等新兴服务业的静态就业效应较小,但是动态就业效应较强,是未来扩大和促进就业的主要行业,必须大力促进这些行业的发展,提高这些行业的就业比重。采掘、金属冶炼和加工等工业行业以及金融业保险、交通运输及仓储等服务业的静态和动态就业效应都不强,而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垄断性,加快这些行业的改革对促进就业增长有积极作用。
第二,区别对待不同行业劳动成本上升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最终需求扩张能否带来就业增长,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程度主要取决于劳动成本上升的程度。不同行业由于资源垄断性、工作条件、劳动准入等特征不同,劳动成本上升对不同行业的就业有不同的影响。劳动生产率、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增长较快的行业以采掘业、电力、石油、金属冶炼和加工、纺织等提供原材料的行业为主,这些行业劳动成本上升较快,继续提高劳动收入会降低这些行业的就业,加快这些垄断行业的改革,放宽准入机制,才能促进就业增长。劳动生产率、中间需求、最终需求增长较慢的行业主要是房地产、邮政、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等服务业,这些行业劳动成本上升较慢,适当提高劳动收入不会减少这些行业的就业,而且也有利于调节我国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
第三,通过加强工业和服务之间的产业关联来促进就业增长。从中间需求的行业特征来看,采掘、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制品等资源性行业的中间需求较大,而对服务业的需求较小,特别是对批发和零售贸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交通运输及仓储等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减少了,因此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仍然是外延扩张型的经济增长,制造业对服务业的依赖度较低,抑制了我国制造业和服务的协调发展。所以,应该加快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关联,从而形成制造业和服务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机制,实现就业增长。
第四,促进消费、资本形成与出口的协调发展。消费、资本形成、出口等因素在就业增长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必须依靠三大需求的协调发展才能稳定和促进就业增长。从最近十年的情况来看,消费已经取代资本形成和出口,成为对就业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出口对就业增长的作用逐渐减弱,从第一位退为第三位,我国的就业增长正逐步向依赖消费的方向发展,扩大内需、稳定消费对促进就业意义重大。农村居民消费水平较低,对就业增长贡献较小,但农村居民消费和城镇居民消费对就业增长的作用机理和渠道相同。只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把城镇居民的消费向农村居民推广,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就会大幅提高,从而扩大其对就业增长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