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论文_潘显志

浅谈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论文_潘显志

广东粤运佳富实业有限公司 523981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工程质量的过关,是建筑工程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建筑工程的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建筑材料的优良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以价廉物美的材料满足施工和生产的需要,并在过程中控制材料的质量和数量,并把工程和产品的材料成本控制在最低的区域范围。 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材料;管理;成本

引用:建筑材料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必须要选择合格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降低建设成本,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一、材料的采购管理

(1)确定采购计划

项目部依据项目合同、设计文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和有关采购管理制度编制采购计划。采购计划包括采购工作范围、内容及管理要求;采购信息,包括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检验方式和标准;供应方资质审查要求;采购控制目标及措施。

(2)市场调研、合理选择

一是审核查验材料生产经营单位的各类生产经营手续是否完备齐全;二是实地考察企业的生产规模、诚信观念、销售业绩、售后服务等情况;三是重点考察企业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否具有国家及行业的产品质量认证,以及材料质量在同类产品中的地位;四是从建筑业界同行中了解,获得更准确、更细致、更全面的信息;五是组织对采购报价进行有关技术和商务的综合评审,并制定选择、评审和重新评审的准则。

(3)材料价格的控制

对材料的采购价格进行控制。企业应通过市场调研或者通过咨询机构,了解材料的市场价格,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货比三家,选择较低的材料采购价格。对材料采购时的运费进行控制。要合理地组织运输,材料采购进行价格比较时要把运输费用考虑在内。在材料价格相同时,就近购料,选用最经济的运输方法,以降低运输成本。要合理地确定进货的批次和批量,还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确定经济批量。

(4)材料的进场检验

建筑材料验收入库时必须向供应商索要国家规定的有关质量合格及生产许可证明。项目采用的设备、材料应经检验合格,并符合设计及相应现行标准要求。材料检验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检验工作。采购产品在检验、运输、移交和保管等过程中,应按照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要求,避免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造成影响。

二、建筑材料质量的管理

(1)采购合格的材料需要对材料市场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

在建设工程项目时需要数量庞大、规格繁多的建筑材料。在目前,我国市场上呈现的状况是:建筑材料生产商、供应商层出不穷;另外,各个建筑厂家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规格是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因此,这就需要采购人员要提高自己采购技术水平,对建筑材料有着一定的认识,对建筑材料市场有一个相应的认识,特别是要对建筑施工中最主要的材料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研究。

在对材料生产供应商进行调查研究时,首先是查看他们的生产经营手续是否齐全;其次要对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理念、售后服务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就是要对企业的材料控制体系进行全面的重点考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加强材料计划的准确性

在进行材料计划时要根据建筑工程的规模、结构以及工程施工计划为前提条件,以备料计划为依据,对工程建设进度和信息进行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要及时和准确负责施工材料的准备计划,各个建筑单位部门之间要相互合作,各司其职,共同提高建筑材料质量。

(3)完善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在建筑材料计划、采购、检验和管理等环节,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管理工作,对材料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考核。建筑负责人要贯彻落实建筑材料的质量体系标准,对材料的各个数据进行严格的记录,根据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建立完善的材料质量管理制度。对材料各个环节的质量通过自审、内审和监督审查等操作方式对其进行检查。

(4)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信息数据库

在工程项目建设资料管理中,建设材料资料是其重要的环节。对建设材料资料的管理主要包括对生产厂家的合格的材料生产经营证、材料的检测报告、材料入库和出库单等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记录和保管。施工单位要对这些资料进行及时的收集和管理,将建筑工程中其它的资料放在一起存入档案,这样方便日后对材料数据的查阅。

三、材料的成本管理

(1)制度控制

树立“先算后用,节约有奖,浪费扣罚”的风尚,建立限额领料制度、余料回收奖励制度,包括“金点子”和合理化建设节约提成的激励制度;强化现场工程材料预算、计划和进场验收制度,对商品砼、钢材、水泥、砂石料、干粉砂浆和砼砌块等大宗材料应有专门采购收料制度,确保质量合格和数量准确;建立常用小器具和废旧料管理制度,扶梯、栏杆、灯架、配电箱等各种常用材料应设专人保管,废钢材、废电线等可回收材料应建立收集和处理制度。

(2)主材控制

加强商品砼的数量控制。目前商品砼的数量不足有两种情况:一是商品砼厂家提供数量不足;二是由于施工班组楼板厚度控制不好造成浪费。针对第一种情况,建议商品砼合同签订时结算数量按图纸结算,避免数量失控;针对第二种情况,建议楼板混凝土厚度控制标高在施工前降低5~10毫米,因为楼板的正常沉降在5~10毫米左右。加强钢材用量的控制。目前钢筋存在超量问题,为了应付验收钢筋,钢筋工不懂规范只知道多放钢筋,造成超规范放置,这是因为班组结算时按吨位结算,多放钢筋对班组有利。针对钢筋用量严重超标现象,项目部应加强管理,要求钢筋工严格按照规范施工,按规范及图纸进行检查,多放要罚,同时合理利用钢筋的各类技术性能。如线材可进行工厂冷拔加工,增加长度、强度,现浇板采用冷轧扭钢筋,加强加工管理,合理配料。进料的长度,可根据配料单确定,减少钢筋损耗。施工员审核翻样单或施工员翻样,严格按翻样单制作钢筋。钢筋接头Φ14以上钢筋均采用焊接接头,杜绝冷接接头。

四、材料存放发放管理

材料购回至使用是有一定时间差的。在这段时间内,应加强材料存放管理,不能因保管不善而降低使用寿命。主要应注意两点:其一,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材料的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或被雨淋,会很快被氧化锈蚀,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了,那根本是不能使用的。其二,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一个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一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肋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之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结束语:

真正保证工作质量才是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的重要环节,尤其对项目工程而言,每个人每个岗位都要重视效益。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材料进场验收和领料制度,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购费用,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这些对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材料损耗和节约工程成本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芳.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建筑材料的管理 2011.5

(2)张艳 .浅谈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管理 2013.7

(3)李自宁.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的材料管理 2012.9

(4)刘自立.浅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的材料管理 2014.4

论文作者:潘显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5

标签:;  ;  ;  ;  ;  ;  ;  ;  

浅谈工程项目中的材料管理论文_潘显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