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策略论文_曹玲1,刘欣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策略论文_曹玲1,刘欣2

1.陕西省安康公路管理局工程处 725000;

2.安康市农村公路管理处 725000

摘要:路面施工是一项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作,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作为整个路面施工中的一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关系着后期工程的使用寿命。本文先介绍水凝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的提出一些预防策略。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存在问题;预防策略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耐用性好、耐磨性好、耐高温及使用周期长等优点,在我国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何能在短时间内修筑一条高质量的水凝混凝土路面、如何能降低水凝混凝土路面的病害成为建设人员研究的重点。下面介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抗弯强度低

水泥混凝土抗弯强度底、离散性大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如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或使用性能达不到要求,施工配合比不准确、不稳定,夏季施工过程中没有防晒措施,冬季施工过程中没有保温措施,混合料从搅拌到浇筑成型之间间隔时间长、超过了水泥的初凝时间等。

1.2混凝土和易性差

混凝土和易性差主要表现为混合料在浇筑时,容易出现泌水情况、不易成型、混凝土松散不粘结及混合料中的水泥砂浆数量太少。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水泥品种、等级及水泥用量没达到要求。水泥用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混合料在浇筑过程中的成型率。如果选择含水量大的矿渣水泥或粉煤灰水泥,水泥混凝土路面不仅会出现泌水现象,而且路面还会产生裂缝。

(2)骨料选择不当。过大或过小粒径的粗骨料都会降低混合料的粘聚力,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3)水灰比选择不当。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水灰比要根据温度、粗骨料含水量的变化进行调整,如果调整不当就会影响混合料的浇筑。

(4)混凝土外加剂使用不当。没有按设计要求选择外加剂或没有控制好外加剂的含量,不仅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小,不易运输和浇筑成型,而且还会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前期出现贯通收缩裂缝或浇筑后表面出现鼓包现象。

1.3混凝土振捣和养生工作不到位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分层振捣或振捣不均匀,在拆模后就会出现麻面、蜂窝等病害,还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耐久性及使用性能。如果路面没有按照标准进行覆盖养护或保温养护,就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或起砂。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预防策略

2.1增设碎石垫层

在路基和基层之间增设碎石垫层,一方面有利于路基排水及路基的保温,另一方面能减少基层的不均匀沉降,提高路面的弯拉强度。路基交验后经常出现垫层未能及时覆盖而遭到雨水浸泡的现象,这是要让路基充分晾晒后,再测验弯沉值是否合格,当弯沉值合格后再施工碎石垫层。对局部泡水的垫层要进行深层换填,并预留排水口。如路基出现翻浆现象,必须进行换填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提高原材料的质量

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可以从水泥、水灰比、骨料及外加剂这四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根据路面的等级选择品种、强度等级合适的水泥。城镇快速路或主干路应使用42.5级以上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道路可采用矿渣水泥,其强度等级不低于32.5级。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明,并经施工人员的复验合格后,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才能使用。不同品种、规格、等级、厂牌、出厂日期的水泥不能混存、不能混用。如果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或受潮的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在高温季节施工时,路面摊铺困难,混凝土容易凝结或出现微小裂缝,应该参加0.45%的缓凝剂,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一般在高温季节施工,不宜使用硅酸盐水泥,因为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峰值较高,混凝土收缩、变形较大,容易出现温度裂缝。混凝土搅拌时的温度不宜高于60°,应采用碎石材料洒水降温、混凝土掺加缓凝剂或混合料中加入冰水等方法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在选择水灰比时,不仅要满足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弯拉强度,还要满足路面的耐久性,在两者都满足的数值中选择水灰比最小值。当水泥混凝土路面有抗冻要求时,水灰比要小于0.42。根据水灰比来计算确定单位水泥用量,并选取计算值与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单位水泥用量中的大值。

粗骨料应使用质地坚硬的碎石或砾石,粗骨料应采用人工级配,粗集料的最大公称粒径,碎砾石不得大于26.5毫米,碎石不得大于31.5毫米,砾石不得大于19.0毫米。宜使用质地坚硬、细度模数及组配符合要求定的中砂,技术指标要符合规范要求。

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使用外加剂时应经掺配试验来确定外加剂的使用量,且要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方可使用。

2.3完善振捣及养生工作

已铺好的混凝土应该迅速振捣密实,并控制混凝土的振捣时间,不应过振,且不宜小于30s,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0mm,以达到表面不再下沉并泛出水泥浆为准。振捣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自路面边缘向路中心顺序振捣,然后用平板振捣器在路面全宽内纵横交错全面振捣,每次的振迹应重叠10-20cm,最后,用自行式振动梁找平,待提浆棍提浆后第一次做面找平,待砼表面无泌水时再做第二次收光抹面,压纹。为防止降雨造成面板的损坏,施工时工地现场应配备必要的遮雨蓬等防雨设备。同时应制做并养护好砼的抗折和抗压试件,做好施工原始记录。

混凝土板抹面前,要做好清边整缝、清除粘浆,混凝土收面应根据情况及时收面,先找平,待混凝土表面无泌水再抹面。为保证混凝土路面的强度要采用薄膜覆盖和洒水养护双重方法,养生期不少于14天,当路面的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可允许行人通过,当路面的弯拉强度达到设计强度时,才允许开放交通。

3 总结

本文先分析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混凝土抗弯强度低、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振捣和养生工作不到位,然后针对性的提出预防策略:增设碎石垫层、提高原材料的质量、完善振捣及养生工作。

参考文献

[1]王宗红.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J].价值工程,2014,(7):132-132,133.

[2]肖宗洲.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157-157.

[3]胡西海.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25.

论文作者:曹玲1,刘欣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  ;  ;  ;  ;  ;  ;  ;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的预防策略论文_曹玲1,刘欣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