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学科前沿,探讨发展大计——全国“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计论文,发展趋势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学科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7月8日~11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研讨会在太原举行。大会收到学术论文50余篇。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主要围绕科学哲学基础、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等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研讨了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
一、贴近科学前沿,倾听中科院院士的精彩报告
为了切实推进中国科学哲学的研究进程,探索当代科学哲学研究的新进路,加强哲学家与科学家之间面对面的互动交流与直接沟通,本次会议特别邀请了两位科学院院士做了专题报告。
张钹院士在题为“人工智能引发的哲学思考”的专题报告中,通过介绍人工智能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把与会者带入到一个奇妙的计算机作曲、作诗、朗诵、写童话故事等的人工智能世界之中。张院士站在行为主义与功能主义的立场上,对计算机的本质是什么、人类认知和归纳推理的可靠性有多大、认知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存在着“不可知”的客体、智能与非智能之间有无不可逾越的鸿沟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阐述与探讨。他认为,世间一切都是由简单程序推动的,简单行为完全可以产生出复杂现象,或者说,简单单元间的交互作用会产生出复杂行为,交互产生智慧,交互产生飞跃,简单与复杂、智能与非智能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自然界的所有东西都是“自相似”的,重复1与0之间的千万次计算能够产生出非常美妙的结果。这些思考引发了关于自然的推动力等本原问题的哲学追问。与会代表还从哲学与认知科学的角度就信息处理与编程、智能理解的非惟一性、智商与情商、计算与算计、复杂系统的简化与还原等有关问题同张院士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
21世纪是纳米科学与技术的世纪。范守善院士对“纳米科学与技术”的物理机理、产生条件、应用前景及其对未来的影响等做了细致深刻的阐述,用平实易懂的语言把纳米范围内的微观世界生动地呈现在与会者面前。随后,与会代表就微观尺度与物理规律的变化、观察与理论、原子层级的测量、仪器呈现出的现象如何采信等问题与范院士进行了直接探讨。
二、高扬融合创新,探索中国科学哲学发展之路
郭贵春教授在“语境与当代科学哲学发展”的专题报告中认为,中国的科学哲学用20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百余年的发展历程,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大家深思。英美科学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一直沿着他们自己的研究路径在发展,当他们陷入困境,寻求出路之时,我们没必要回避中国科学哲学发展的特色问题。他强调指出,逻辑实证主义侧重于符号化系统的形式语境的研究,历史主义强调了整体解释的社会语境,具有后现代趋向的后历史主义则注重于修辞语境,这三种语境分别与科学表征、科学评价、科学发明密切联系在一起。因而,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升华和构建一个“语境论”的研究纲领,在“语境”的基底上重建科学哲学,那么,在理论上就有可能把科学研究中的历史、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等因素统一到一个不可还原的层面,从而摆脱困惑西方科学哲学界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冲突,将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融为一体。
任定成教授在“科学方法论的六个方向”的报告中,不仅阐述了公众和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方法、人工智能、科学与人文的方法论规则与比较、社会科学中的科学方法论、科学研究过程中的隐喻、修辞、文学表达等六个方面的科学方法论研究方向,指出个案分析、程序化证明、科学与人文规则及比较等问题是科学哲学切近科学和社会的重要思路和研究方向。
胡新和教授在“认知科学的哲学意蕴”的报告中认为,认知科学的意义在于有可能发展出一种与传统知识论不同的新的知识论范式,因而,也就有可能成为科学哲学新一轮发展的契机。当前认知科学的研究主要有物理符号、联结主义、功能模块、环境作用等四大模型与认知心理学、人工神经网络、认知神经科学等三条路线,显现出内容上对环境作用、层次上对跨学科研究、方法上对无损伤实验技术的重视的三种趋势,认知哲学之于认知科学乃是起辅助作用但非助理关系、起牵引作用但非指导关系,二者合作于关于认知的研究之中,认知科学的哲学特性可以概括为心灵的涉身性、认知模式的突现性、神经活动的协同性、整体性和拓扑不变性等四个主要特征。
肖峰教授在“E-science与科学哲学”的专题报告中,认为随着电子科研时代的到来,科学的社会建制的特点会更为突出,科学与技术手段的内在关联愈益紧密。在“E-science”的视野里,科学与技术界限的模糊甚而消失为科学划界问题提出了新的问题与思路,考察虚拟实在与传统科学实在的关系有可能为科学哲学找到一个新的融合方向或维度,同时,科学研究的多元化、科研资源占有上的分化与差异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影响等也为STS研究提供了新的素材和空间。
三、展开专题研讨,夯实科学哲学发展基石
与会代表关注较多的理论专题主要有:科学哲学的实践走向问题;科学实在论的困惑与出路问题;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参与问题;贝叶斯检验与库恩范式问题;工程理性问题;认知科学中的表征、涉身性与突现问题;事实与建构问题;整体论的模型观问题;科学大战与后殖民科学研究问题;语境论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问题;科学与技术的划界问题;技术思维的哲学解释问题;“EPR佯谬”问题;量子引力理论中的时空哲学问题;量子信息的本质问题;纳米对社会影响的可能性问题;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教学与人才培养;科学传播与普及问题等。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逻辑经验主义的衰落,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论域空间由重视辩护的语境(即证实新观念的方式)扩展到重视发现的语境(即产生新观念的实际过程);研究方法由对科学陈述与概念的逻辑分析,扩展到重视科学实践的语境分析;基本信念由拒斥形而上学、倡导理论与观察的二分法,转向观察渗透理论的整体论信念;研究视野由对理论结构的静态分析,转向从科学史和社会学的视角对理论变化和实验室工作的动态分析。问题在于,尽管历史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科学哲学家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家都试图在批判逻辑经验主义体系的基础上,对科学家的行为、科学知识的本质、科学的目标等问题提供适当的理解,但是,面对逻辑经验主义陷入的因境,科学哲学家至今仍然没有提供一条普遍公认的新进路。究竟应该对逻辑经验主义的科学哲学体系进行怎样的补充或者替代呢?这无疑是探索当代科学哲学发展趋势的一个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