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淤泥质土、软黏土等土质具有较低的强度,因为我国地域广阔,在进行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必然会遇到这些土质。这些性质的土体承载性能比较差,边坡也极为不稳定,所以在公路工程中的路基施工中需要积极的采取措施来解决软土路基所存在的问题,避免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侵蚀与路面塌陷等病害问题。本文对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
1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概述
1.1软土路基的相关概念
在我国的公路行业规范之中对于软土路基的定义为“土层软弱,强度低,并且有较高的压缩量,大多数土层含有有机质”。软土路基这种特殊的地区路基较为常见,大多分布在江河湖海沿岸以及多雨的山区和盆底。当软土路基超过临界的高度时,地基的稳定性就会失去。软土路基还具有触变性、不均匀性以及流变性,当受到较大的剪切力或者压力时,很容易发生沉降或者位移。软土路基的性质会随着地区的变化而变化,有较大的不可预见性,在设计和施工之中,小小的疏忽就可能引起质量事故。所以基于软土路基的施工技术对于技术人员以及施工人员提出较高的要求。
1.2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及现状
在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各个路段具有其特殊的地质情况,因此各个路段的施工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而软土路基路段在整个公路施工的过程中是较为困难的路段,原因在于软土路基的构成较为特殊,与其他路段路基相比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整体构成较为松散,含有较高的水分,其路面承载力也较弱,因此需要经过特殊的技术支持。在软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一旦施工不当就会影响公路的整体稳定性和相关承载力以及使用寿命,影响车辆的出行质量和出行安全。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特殊的技术和手段保障软土路基路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公路建设的整体质量。
1.3公路施工中软土路基的危害
软土路基不仅难以满足公路工程施工要求,而且还会增加公路施工难度,降低工程施工质量,对车辆安全、正常行驶产生不利影响。首先,软土路基无法满足公路施工需求。常见公路工程建设要求路面平整、路基稳固、可靠,但软土路基含水量较大、负荷承载力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处理,则会引发裂缝及沉陷等质量问题,从而会影响后续工程顺利施工。其次,软土路基的出现,会增加公路工程施工技术难度及成本。在设计、施工阶段,若技术人员未能结合软土路基特点或严格遵循软土路基施工流程进行质量管理,则会缩短公路工程使用寿命。此外,软土路基会影响车辆正常通行。若在前期工程勘察阶段,对软土路基结构认识不足,缺乏对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地质结构的深入勘察,未能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处理软土路基,就会降低公路路基承载力,并产生沉陷、裂缝等质量问题。
2软土路基常用的施工技术
2.1排水固结法
出于软土路基自身含水量比较大的特点考虑,在施工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施工技术就是排水固结法,其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软土地基设置排水通道,建立竖井等竖向排水体;然后进行预压处理,将孔隙水排出,使软土地基固结沉降,以提升地基整体强度和压实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利用袋装砂井实现排水固结,或者利用塑料排水板进行施工处理,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前一种方法操作起来比较简单、方便,一般袋装砂井呈现梅花形布置、能够提供较大的承载能力;后一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排水作用,提高路基本身的承载能力。当然,有了良好的施工技术支持,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开展相应的施工作业,才能取得较好的施工效果,否则仍然无法达到施工预期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化学固结法
化学固结法是利用化学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增强路基的坚固程度,常用的化学固结法有灌浆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注浆法。灌浆法是利用胶结性能好的材料与路基产生接触,增加软土结构的密实度和坚固度,促进软土路基承载力的进一步提升,通过灌浆法可以切断软土路基外界流水对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避免路基遭受水体的侵蚀,进而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深层搅拌法是根据施工现场的路基软化程度,加入适量的固化剂,使得固化剂与软土产生一定化学反应,以此提供软土的路基强度,使用此技术的时候要提前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勘察,确保在合理范围内使用该种技术,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高压喷注浆法需要事先在土层深处安装具有特殊喷嘴的注浆管,然后利用高压射流使土地与固化浆液混合在一起,进而促进路基强度增加。
2.3强夯挤密桩法
强夯挤密桩法是利用桩孔形成侧向挤压力,达到挤压密桩之间土壤的目的,再利用灰土夯实回填桩孔,使得软土路基得到加固。在使用该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软土路基处理成孔之后,需要将充足的砂石、灰土等填料填人孔中,将其捣实形成比较大的桩体,进而产生横向挤压力,实现对软土地基的压实和处理;②软土地基受横向压力作用后,土体密实度会进一步增强,同时还会提升整体承受能力,实现对地基变形和沉降的有效预防;③成孔灌砂操作中,砂桩能防止基底振动液化,提高软土地基处理效果;④选用填料时,石灰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且吸水后膨胀性较好,满足挤密桩法施工需要,在软土地基处理中能取得良好效果。
2.4换填法作业
公路施工中,厚度<0.5m的浅层软土路基,宜采用换填法施工。其主要措施为,挖除并运走公路原软土地基土层,然后换填符合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要求的填料进行碾压作业,以提高公路路基压实度,进而提升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与总体承载性。常见的换填材料为天然砂砾,为提高公路路基强度,增强其整体结构稳定性与压缩性,应先采用人工作业方式与机械设备,将原公路工程软土路基中的软土部分挖除,在此基础上采用天然砂砾回填,分层压实,以提升公路工程软土路基压实度。换填处理之后,还应对公路软土路基进行质量检测与严格验收,及时修复处理质量不合格的软土路基,提升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承载力,避免沉降及裂缝。
2.5预压法
在公路软土路基处理施工中,预压法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具体而言,预压法又可分为降水预压法、砂井堆载预压法及真空排水预压法。在处理公路软土路基施工时,首先需要经由一定的荷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提高公路软土路基结构压实度与承载力。通过预压处理后,可提升公路软土路基稳定、可靠性与整体密度,增强软土路基结构的固结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软土路基的对于公路工程的质量有较大的影响,不仅会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还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目前对于软土路基的处理措施较多,对于不同性质的路基应当选择不同的合适的处理措施,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每一步骤都应当严格遵守施工的规范,完工之后对工程质量进行检验并定期维护,从而以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也保障了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金春.公路工程施工中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运用[J].居业,2018(10):80+83.
[2]杨启众.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世界,2018(Z1):58-59.
[3]李鹏程.关于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四川建材,2017,43(12):139-141.
[4]王臻.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6(02):208+71.
[5]陈冬亮.公路工程软土路基施工技术探讨[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5(12):74-75.
论文作者:周立忠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土路论文; 路基论文; 公路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预压论文; 承载力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