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523000
摘要:轴线设计方式主要被应用到建筑设施的创作之中,对其进行理论的分析,来探究轴线所展示的各类功能,对其建筑设施的空间进行塑造,重新构建出一个相对应的环境组织秩序。在实际的结构布局中,要利用轴线设计方式确保其线条设计的清晰程度,给予人一种流畅感,对该实际工程项目环境进行分析调查,以其环境为基准,设置和其相对应的轴线,合理的开展布局工作。这种轴线设计方式需要以相关设计人员自身的想象为主进行变动,提升其建筑群体的层次感。
关键词:建筑设计;轴线设计手法;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其原本的建筑设计方式也得到了一定的改良和优化,社会各界开始注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在该时代背景下,建筑施工单位使用轴线的设计方式会极大程度的满足其人们的生活需求,增加其建筑设施自身的性能,同时还会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布局方式主要被应用到建筑和环境的布局之中,以宏观的层面上对其整体的建筑区域进行高效且合理的安排设计,依照其所设定的类别对其建筑群进行分类,规划设计好道路以及穿行的位置等,让其建筑群始终呈现出一种极为规整的状态。
1 功能安排
建筑设计工作带有极强的逻辑性,其主要以建筑功能为主进行设计,在确保其建筑性能合理有序的状态下,调整并统一好建筑平面以及功能组织,首先,其相关的设计人员要深入的分析其建筑设施的性能,对其内容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安排,其次,要对建筑设施之间的关系进行选择,以其实际的性能为基础,开展轴线体系的施工活动。
1.1 建筑群组功能
通常,在对校园进行布局设计时,要使用轴线对称的方式进行结构的设置,该种布局设计方式主要是为了显现出建筑设施流线性,让其各个建筑设施的分区性能都能得到展现,确保其分区的明确清晰程度,若其建筑设施所处的地形较为平坦,那么其建筑设施的功能要求相对来说也比较简单,可以使用轴线对称的形式改变其原本的结构布局,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校园氛围,起到一个烘托氛围的效用。让其整体的结构变得更加的清晰,赋予其一定的层次感。另外,若其建筑设施没有对空间布局进行轴线对称的设计,且那么就需要对各个分区进行自由式的布局设计,让该建筑设施可以和生态环境构成一个整体,提升二者间的融合程度,让其结构的分工变得更加的清晰,划分出各个建筑群体的功能区域。
1.2 建筑使用功能
采用轴线设计方式去设计建筑工程项目,可以从根源上增加该建筑设施的方向感,缩短其疏散的流线路程,同时还能将人流量比较大的路线进一步的划分成多条流线,这样可以有效的缓解人员疏散紧张的状态,避免人流量呈现出一种集中的现象,提升其建筑设施功能自身的安全性,降低各类施工成本资金的投入量,保证其建筑设施住房的通风以及采光等的性能。
2 构成要素
2.1 空间层次
将轴线设计手法应用到建筑设计中,需要对其建筑设施自身的需求进行考量,合理的调整其所需要的轴线条件,让其建筑设施的节奏更加的明朗,层次更加的清晰。利用各类空间要素,打造出一个相互渗透的整体,采用分离的形式处理各个区域,让其形成一个纪念性的空间序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横向分离以及断开的设计
采用轴线设计方式,可以给予建筑设施极强的自由性,依照其所设定的对称形式来处理好城市肌理以及尺度等的问题,对其原本的建筑工程的轴线设计进行肯定,让其和原本的而建筑设施尽可能维持一个对位的关系,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其地区的生态环境品质,展现出了极强的积极效用。
2.3 构成要素和形态
建筑设施的构成要素和其轴线之间的关系并不一定是正交的关系,其各自都可以保持自身的性能以及状态,在其设计的过程总,把轴线非正交的设计内容完整的融入到相应的构成要素中,提升其所设计建造的建筑工程项目的层次感等,依照学生们各类行为的特点进行地质形态的设计和考量,规划出其该校园实际的序列状况,帮助学生们处理好各类行为心理阅读等的问题,赋予其校园建筑群更强的生命力。
3 环境组织秩序的设计
建筑设计工作的开展必须要设定好其施工目的,并对其周围的施工环境条件等进行勘察,让目的和环境协同,设计出其建筑设施的结构形式,由外至内的进行改造,采用轴线设计方式来让其建筑设施和环境可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1 城市环境
每个城市都有着其自身较为独特的秩序以及组织结构形式,其就如同一个宏观的建筑群体,在该群体中,各类单一的建筑设施是其城市的构成细胞,其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内在秩序,且其秩序会和城市的保持一种较为直观的连接关系。轴线在设计时,需要对城市的环境秩序进行分析,以其城市的脉络以及肌理为切入点,让各个建筑设施形态都可以展现出一个良好的城市秩序。韦克新纳视觉艺术便是采用了多轴并置的轴线类型来组织建筑群体。它以外部环境中的两套网络秩序为出发。一套是传统的哥伦布城市网络,一套是大学校园网络,两套网络叠置。艾森曼将两种网格相互叠加,使城市街道系统与大学校园网格、校园古典中轴线汇集在一起,形成两种网格系统:主轴网与城市肌理一致。辅助轴网与校园肌理一致,两轴网相交成12.25度。
3.2 地段环境
地段环境主要指的是该建筑工程项目的周边环境,其建筑外部环境会带有一定的整体性,是其建筑设施的外部空间。建筑轴线基准在地段环境中的形成可依赖于一些引发线、对位线、基准线,控制建筑图形的生成与演化。地段环境中可以引发轴线的因素主要有基地周围道路中线、相邻建筑的主轴线或其入口广场轴线、地段附近景观要素或标志物的对景线、视线、自然地形的呼应线,如河流、山的脊脉和沟谷、等高线、绿带、基地的主要出入口,以及最佳日照方向、主导风向、磁北线等。从地段环境中发现隐藏的秩序,由此展开深入设计。轴线设计的重要人文内涵。将轴线设计手法运用到建筑群体的设计和城市空间的拓展过程中,可以称得上是东方君主制国家在城市建筑历史上的首度经典创造。在我国城市设计的过程中,“不正不威”,因此在轴线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将核心建筑部分放在对称图形的正中心位置,体现出对称中心部分的地位尊贵。“居中不偏”的设计理念也符合“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传统思想。“宇宙之中而立国,一国之中而设都城,一都之中而建城”。这种建筑理念即从规划布局上体现出了“择中思想”,也从客观上促成了中轴布局城市模式的完善。在所有这些传统建筑文化遗产的宝库中,北京的紫禁城可以算是建筑文化中的瑰宝,是一个最显著的经典对称性设计的建筑实例。
结语
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其技术的涌现更是带动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进程。我国建筑施工单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其依靠的就是施工技术以及设计方式等,对此,其建筑施工单位必须要不断的强化自身的设计施工质量以及水平,使用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走可持续发展的路线,只有这样,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才会得到更为显著的提升。本文主要就轴线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的有效应用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找出其所存在的施工问题,以实际建筑工程设计现状为基准,将轴线设计手法合理的应用到其中,彰显出其技术应用的价值以及效用。
参考文献
[1]赵薇.轴线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7(23)
[2]陈震欣.论建筑轴线的设计方法及其原则[J].建材与装饰.2017(32)
[3]郑远莹.建筑设计中轴线设计手法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47)
[4]王海澜,刘世岳.轴线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的应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7)
论文作者:马兰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轴线论文; 建筑论文; 设施论文; 环境论文; 对其论文; 城市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