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良 冯克存 东得淼 谷茂龙 李恩建
天津市地震局 天津市
摘要:地震灾害乃群灾之首。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交汇处,地壳运动强烈且复杂,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最强烈和蒙受地震灾害最深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及其地震所带来的余震、飓风、海啸等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安全、财产安全都有着巨大的威胁。因此,做好地震科普宣传工作,发挥地震科普宣传的作用是值得探索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地震检测台如何开展地震减灾科普宣传。
关键字:地震监测;防震减灾;科普宣传
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及地震法律法规的宣传科普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震灾害预防中非工程性预防的重要措施,是奠定社会公众广泛参与防震减灾活动的重要基础,也是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更是地震台站所肩负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之一。当下地震台站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工作在取得一定发展成就的同时,仍存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台站宣传科普工作重视程度不高;宣传科普时间多以重要节日开展,忽视平时的宣传工作;宣传科普对象范围比较狭窄,宣传科普形式比较单一;宣传科普内容存在重理论轻实际、重学术轻科普等问题,笔者结合实际经验,对地震减灾科普宣传提出了几点思考。
1 地震台站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工作的现状
近些年来,各地地震台在中国地震局的领导下不但在地震监测还是在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工作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对于防震减灾宣传科普工作还有许多发展的空间,在现实工作中还是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比如说:
1.1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许多地震台站认为地震台站把地震监测工作做好就行了,仪器运行良好,数据产出正常就等于把工作做好了。有些地方的地震台和市局分别为省直和市属,相互之间并不隶属。台站认为宣传工作是地方市局和地办的工作,地震台作宣传科普工作费力。
1.2 台站宣传科普工作重视程度不高。有些省局对于各台站资料质量抓的很紧,但是对于台站宣传科普工作没有形成足够重视。表现在对于台站宣传科普工作没有具体的部署和指导,没有把宣传科普工作也纳入台站日常工作当中,并且没有相应固定长期的经费支持。
1.3 宣传科普时间多以重要节日开展,忽视平时的宣传工作。只有把地震科普宣传做到经常化、系统化,才不会给群众以有震才宣传的错觉,造成谈震色变。比如前一阵黑龙江省的地震谣言给政府工作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不便,究其原因我认为还是人们对于地震知识的匮乏造成的。另外,某些地震震级并不是很大,但是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很大,我们从媒体上可以看到房屋很多是砌成空心砖墙,甚至一些小楼也是如此,这些毫无抵抗能力的房屋正是地震中的超级杀手。我认为扭转人们的建房观念,提高防灾意识,也需要在平时点点滴滴的宣传科普中来进行。
1.4 宣传科普对象范围比较狭窄,宣传科普形式比较单一。我们许多台站的宣传工作还停留在街头散发材料的形式,受众面窄,受众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宣传效果差。
1.5 宣传科普内容存在重理论轻实际、重学术轻科普、重业务轻形象的现象。我们在宣传工作中往往不注重和听众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给人地震发生遥不可及,地震知识深奥难懂,和每个人的生活没有关系的感觉。另外在宣传工作中多以地震理论宣传和地震仪器展示为主,缺乏对于地震事业及本台站形象的宣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地震台站科普宣传实例分析
几年来北京市地震局非常重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利用各种契机在台站开展科普宣传,摸索了一些经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2.1 台站覆盖面广,宣传以点带面。几年来北京市地震局开展了以台站为窗口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目前北京市地震局建有8 个地震监测台站,分布在不同的区( 县) ,覆盖面很广。已经有海淀、昌平等6 个台站举办了对外开放活动,遍布北京市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辐射到北京市区和郊县,6 个台站直接参与活动人数累计达到十几万人,间接参与人数达到几十万人。
2.2 媒体广泛宣传,产生社会影响。与媒体合作广泛,北京电视台、北京日报等多家媒体对地震台站开放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增加了受益群众的覆盖面,把活动效果提高到新的、更广的层面。“5?12”防灾减灾日对外开放期间,来自全国各地参观的群众络绎不绝,参观人员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和年龄段。台站宣传取得的宣传效果、普及效果十分显著,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2.3 宣传手段多样,认识地震全面。活动期间,台站制作并发放了大量宣传手册,展出了多种宣传展板。台站均设有宣传资料发放区、展板展示区、视频播放区、地震仪器区,体验区。体验室里有高层逃生,可以模拟如何使用绳索和缓降器在高楼逃生。科普展厅里有亲身体验地震的模拟小屋,可以让更多的市民真真切切的体验到地震来临的感受,并学习到避震、逃生方法等。产品展示区公众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的地震仪器。实践证明,宣传手段多样性,有利于受众全方位认识地震。
2.4 建立长效机制,逐步辐射社会。宣传形式丰富多彩,包括邀请、接待当地街道、企事业单位职工或学校学生到台站进行参观访问等,有时候台站人员还进入社区进行宣传教育活动,指导群众进行地震应急疏散演练,与所属区县地震局联合开展活动等。例如海淀地震台与西三旗街道办事处、枫丹小学、清河4 小联合举办了地震疏散演练,旨在提高公众的防震避震意识,增强大家的防震避险技能。
2.5 专家亲自讲解,精神广泛传播。在多年的台站科普宣传中,科学精神传播的效果得到充分体现,这是其他宣传方式难以做到的。退休老专家讲述与地震事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工作经历,讲解地震仪器在观测地震等方面的应用; 群众亲身体验到监测仪器的灵敏,看到监测仪器上的曲线图,听到地震专家讲解我国地震工作状况,大家受益匪浅,真正明白了地震工作是科学性工作,地震有着它自身的规律。台站科普宣传起到了积极的教育效果,不仅很好地传播了科学精神,让群众认识了地震事业,还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震减灾环境,提高全社会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3 今后科普宣传工作中的一些思考
随着近些年地震台基础设施、观测手段、观测方式、观测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台站工作即面临着诸多挑战,也面临更大的发展机遇。如何将有条件的地震台站按照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基地的要求进行建设,发挥好地震台站科普宣传阵地的作用值得不断探索。针对当今社会对地震科普的急需,对地震科普宣传工作的强化做出了进一步的思考。
3.1 充分认识科普宣传工作的重要性。要认识到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是地震工作密不可分的一项重要内容,更要认识到搞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对于地震工作本身、台站自身建设都有着莫大的益处。要以地震科普宣传基地建设为载体,深入推进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进家庭的“六进”活动,全面提高社会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紧急避险能力和识别地震谣传的能力。
3.2 紧密依靠地方政府。加强对政府部门防震减灾工作的宣传,加大对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力争将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等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强化政府工作人员防震避险、应急管理、灾害管理等知识的学习培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3更加重视青少年防震减灾知识教育。秉承“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理念,积极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校园活动,组织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竞赛、台站参观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寓教于乐,有效扩大防震减灾知识普及面。
参考文献:
[1]地震台站拓展职能服务一方[J]. 樊冬,鲍从民.城市与减灾.2012(02).
[2]浅谈地震监测台站建设项目档案管理[J].王超.国际地震动态.2012(12).
[3]地震监测台站管理中信息反馈问题的讨论[J].侯立臣.地震学刊.2014(01).
[4]北京遥测地震台网中心监测台[J].王强.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05).
论文作者:孙嘉良,冯克存,东得淼,谷茂龙,李恩建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台站论文; 防震减灾论文; 工作论文; 宣传工作论文; 地震局论文; 知识论文; 灾害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