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贾娟娟,姚利莉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136201

【摘 要】目的:阐述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64例作为样本,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手术方法一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88%、并发症发生几率3.12%、护理满意度96.8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84.38%、并发症发生几率18.75%、护理满意度81.25%。结论:适应于腹主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

前言:

腹主动脉瘤指腹主动脉中层结构破坏,致使动脉壁发生局部或广泛性的扩张及膨出的一种症状,病因以创伤或动脉粥样硬化等为主。行主动脉瘤介入术治疗,效果较好。为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围术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较为关键。本文于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样本,观察了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患者中,随机选取64例作为样本。以32例为一组,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患者包括男15例、女17例。年龄(58--80)岁,平均(71.10±2.21)岁。瘤体直径(5--8)cm,平均(6.33±0.85)cm。对照组患者包括男16例、女16例。年龄(55--81)岁,平均(71.11±2.20)岁。瘤体直径(5.1--8.5)cm,平均(6.34±0.90)cm。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符合腹主动脉瘤的诊断标准。(2)患者符合介入治疗适应症。(3)患者无手术禁忌症。(4)分组方式已经伦理委员会讨论通过。(5)患者知情同意。

1.3 方法

1.3.1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手术方法一致:(1)患者行全身麻醉,采用辅助动脉造影定位动脉瘤,标记肾动脉开口。(2)根据瘤体直径及形态等选择支架。(3)股动脉穿刺,将导丝置入。(4)再次造影,判断动脉瘤是否已有效隔绝。(5)退出导丝,缝合切口,术毕。

1.3.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体征监测及术中配合等。观察组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如下:(1)术前护理:嘱患者卧床休息,禁止做屈髋运动功能,保护腹部,免受外力撞击;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介入治疗的方法,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通过沟通、鼓励等方法,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准备手术所需器械,严格消毒。(2)术中护理:辅助患者摆正体位,将臀部垫高,使之双下肢外展;严格控制手术室温度与湿度,做好保暖;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心电监护;准备造影剂,观察患者的尿量;严密配合医生完成手术。(3)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皮肤温度、湿度及颜色是否存在异常;嘱患者多饮水,观察尿量,联合血肌酐检查等方法,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嘱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导致腹压增高。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3项指标。

1.5 满意度判定方法

采用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问卷共100分。满意:≥80分。一般:60--79分。不满意:≤59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0.0处理数据,计数采用(%)表示。当p<0.05时,代表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

3 讨论

腹主动脉瘤临床较常见,患者临床症状以疼痛为主,加之肠道及胆管等部分气管受压,患者恶心、呕吐等症状显著存在,总胆红素指标明显提升,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患者死亡。

腹主动脉瘤治疗方法以介入治疗为主,可有效扩张血管,改善腹主动脉血供,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但如护理不善,患者感染及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一般较高,对预后的改善不利。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是提高手术的有效率及安全性的主要途径。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方法以体征监测等为主,虽可及时发现异常,但患者感染及创面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仍较高,治疗安全性欠佳。本文研究发现,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患者治疗有效率84.38%、并发症发生几率18.75%、护理满意度81.25%。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术前,从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角度出发,对患者加以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对手术治疗有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术中护理干预方法以体征监测及手术配合为主,可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后护理干预方法,包括病情观察、肾功能评估及健康教育等。观察患者的皮肤温度与湿度是否存在异常,通过对尿量的观察,判断肾功能是否存在异常,能够有效避免各类并发症发生,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护理后,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96.88%、并发症发生几率3.12%、护理满意度96.88%,与给予常规护理者相比,优势显著(p<0.05)。感染、肠梗阻及创面出血,为腹主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本组给予常规护理者,发生并发症者共6例,其中2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肠梗阻、3例为创面出血。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者,仅1例患者由于运动幅度过大,导致创面出血。及时给予处理后,未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预后造成影响。表明,于腹主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临床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应于腹主动脉瘤患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提高疾病的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冯培芳,郑毅,郑艺方. 胸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7,3(03):819-821+824.

[2]杨晓燕. DSA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5):180+182.

论文作者:贾娟娟,姚利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7月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6

标签:;  ;  ;  ;  ;  ;  ;  ;  

腹主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分析论文_贾娟娟,姚利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