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题材、内容和语言形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童谣论文,中国古代论文,题材论文,形式论文,语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中国古代政治童谣?政治童谣表面上谓之童谣,只是就其外在形式——传播方式而言的,实际上政治童谣是一种特别形式的民间政治歌谣,它关注有关重大政治事件或人物,预言其未来结果。它常常披上神秘的面纱,显得神异古怪,一时令人迷惑不解。东汉末董卓横行时,就有一首“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①的童谣,这是用拆字的方法,预言当时第一权臣董卓的结局,说他不得好死。最后童谣真的应验,显示出它的神奇。历史上,每当政局混乱或危急时期,这种童谣就流行天下,数量甚多,而且纵贯两千余年的历史。由于个中有神秘因素的掺杂,围绕政治童谣有太多的谬论与误解,关于它的题材、内容和语言形式等问题的研究,更处于一种空白状态,因而需要我们对此进行探讨。
政治童谣的题材非常集中,多以当时重要政治事件和人物的未来结局作为关注对象。在以上所举的例子中,“千里草”童谣针对的是董卓的未来命运,董卓是汉末灵帝与献帝间的权臣,把持当时朝政,作恶多端,举国上下一时对他束手无策,于是只能揣测他不配有善终的命运。我们再看春秋时代,有详细记载并可信的童谣最早出现于《左传·僖公五年》:
八月甲午,晋侯围上阳。问于卜偃曰:“吾其济乎?”对曰:“克之。”公曰:“何时?”对曰:“童谣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焯焯,火中成军,虢公其奔。’其九月、十月之交乎!丙子旦,日在尾,月在策,鹑火中,必是时也。”冬十二月丙子朔,晋灭虢。②
这首童谣大略是说:丙子日的清晨,龙尾星被日光遮蔽的时候,鹑火星出现在南方,天策星失去光耀,晋军将攻灭虢国,虢公逃亡。这首童谣涉及天文与历法,此不详论。它基本包括两重含义,即时间和事件。据童谣所云之纷纭天象,其时间当指九月末、十月初丙子日的早晨,事件则是晋人灭虢,这首童谣无疑是以当时的大事即晋国对虢国的吞并为中心内容。《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③即国家最大的事,就是祭祀与战争,晋国此时并无祭祀方面的事情,最大的事显然就是与虢国的战争。除了晋国之外,在虢国国内,此事也是最大的事件,因为关涉到自己国家的生死存亡,其重要性当更甚于晋国。这则童谣,其作者无论是晋国人还是虢国人,甚至是其他国家的人,都不影响童谣内容关注当时重要事件的性质。除此童谣外,《左传》另记载一首童谣,也是关注当时最重要的大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云:
“有鸲鹆来巢”,书所无也。师己曰:“异哉!吾闻文、成之世,童谣有之,曰:‘鸲之鹆之,公出辱之。鸲鹆之羽,公在外野,往馈之马。鸲鹆跦跦,公在乾侯,征褰与襦。鸲鹆之巢,远哉遥遥。稠父丧劳,宋父以骄。鸲鹆鸲鹆,往歌来哭。’童谣有是,今鸲鹆来巢,其将及乎?”④
杜预注:“师己,鲁大夫。”又云:“稠父,昭公,死外,故丧劳。宋父,定公,代立,故以骄。”“昭公生出歌,死还哭。”⑤这首童谣大意是说:鸲鹆啊来了,鲁昭公被逐,流落于外。鸲鹆的羽翼翩翩,昭公在国都外,臣下给他送来马匹。鸲鹆四处奔跳,昭公停留于乾侯之地,向臣下索要套裤短袄。鸲鹆的巢,迢迢路遥。昭公远离故乡死于辛劳,鲁定公(宋父)代立为君王。鸲鹆啊鸲鹆,去的时候尚可歌唱,而归来之日只有为他哭泣。这首童谣出现在鲁国,所描述者是鲁昭公的结局。它说鲁昭公将逃离鲁国,流落在外,死于他乡,归葬于鲁,其弟公子宋(宋父)将继承他的王位。这无疑是鲁国的大事,国君的生死存亡,甚至超过了国家的祭祀与战争。
先秦时代童谣,总是关注国家重要人事,这一特点到西汉仍之。我们看《汉书》中的例证可知。以《汉书·五行志》所载三首童谣为例:
元帝时童谣曰:“井水溢,灭灶烟,灌玉堂,流金门。”至成帝建始二年三月戊子,北宫中井泉稍上,溢出南流,象春秋时先有雊鹆之谣,而后有来巢之验。井水,阴也;灶烟,阳也;玉堂、金门,至尊之居:象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应也。王莽生于元帝初元四年,至成帝封侯,为三公辅政,因以篡位。⑥
成帝时童谣曰:“燕燕尾涏涏,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其后帝为微行出游,常与富平侯张放俱称富平侯家人,过阳阿主作乐,见舞者赵飞燕而幸之,故曰“燕燕尾涏涏”,美好貌也。“张公子”谓富平侯也。“木门仓琅根”,谓宫门铜锾,言将尊贵也。后遂立为皇后。弟昭仪贼害后宫皇子,卒皆伏辜,所谓“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者也。⑦
成帝时歌谣又曰:“邪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桂树华不实,黄爵巢其颠。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桂,赤色,汉家象。华不实,无继嗣也。王莽自谓黄,象黄爵巢其颠也。⑧
三首童谣,一首出现在汉元帝时代,两首出现在汉成帝时代。第一首中的“井水”,象征阴气,指代皇帝之外的力量,如皇后或大臣,这里自然指向王太后娘家王氏家族。“灶烟”,象征阳气,指代皇族,“玉堂”、“金门”,是皇帝居住的处所,也指代皇帝。此童谣说当时势力强盛的王氏家族,将可能取刘氏王朝而代之。第二首的“燕燕尾涏涏”指赵飞燕舞姿美好的样子,“张公子”指富平候张放,他是汉成帝的宠臣,常与之同出入,形影不离。“木门仓琅根”,指宫门铜锾,贵显尊崇。“燕”指代赵飞燕姊妹,成为皇后、皇妃,因为专宠后房,屡害皇子,作恶多端,决没有好下场,最终是会被杀掉的。第三首“桂树”代指皇家天下,“黄爵”即是黄雀,隐喻王莽家族,将取代刘氏政权,过去让人羡慕的皇族,现在则被人们同情。以上三首童谣其实都指向同一类事件,即汉元帝、汉成帝时代危急的政治形势。王氏家族势大,而汉成帝没有子嗣,刘姓统治岌岌可危,汉家最重外戚,其态势似乎必为王氏所取代;此外赵飞燕姊妹祸害国家,必得恶报。两汉之交的童谣也有基本相似的内容实质,总是对当时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进行预测,如《后汉书·公孙述传》:
蜀中童谣言曰:“黄牛白腹,五铢当复。”好事者窃言王莽称“黄”,述自号“白”,五铢钱,汉货也,言天下并还刘氏。⑨
此童谣起于蜀地,当时王莽已亡,指王莽的“黄牛”只是附带,而公孙述的“白”则为童谣意向之所在。五铢钱,即汉之货币,代指汉,说公孙述政权将为汉光武帝刘秀所灭。至于三国和晋代童谣,也无大变化,试举《晋书·五行志中》三例:
景初初,童谣曰:“阿公阿公驾马车,不意阿公东渡河,阿公来还当奈何!”及宣帝辽东归,至白屋,当还镇长安。会帝疾笃,急召之,乃乘追锋车东渡河,终如童谣之言。⑩
吴孙亮初,童谣曰;“吁汝恪,何若若,芦苇单衣篾钩络,于何相求常子阁。”“常子阁”者,反语石子也。钩络,钩带也。及诸葛恪死,果以苇席裹身,篾束其要,投之石子。后听恪故吏收敛,求之此云。(11)
孙亮初,公安有白鼍鸣。童谣曰:“白鼍鸣,龟背平。南郡城中可长生,守死不去义无成。”“南郡城中可长生”者,有急易以逃也。明年,诸葛恪败,弟融镇公安,亦见袭,融刮金印龟服之而死。鼍有鳞介,甲兵之象。又曰,白祥也。(12)
以上第一例说司马懿之得势,预言曹氏大权将要失去;第二例言诸葛恪的横肆,预言他将不得其死;第三例言诸葛恪死,预言其弟诸葛融也难逃诛灭。三例童谣,显然都指向当时最具影响的政治事件。此后南北朝乃至隋唐、宋元时代的童谣也万变不离其宗。《新唐书·五行志·诗妖》:“贞观十四年,交河道行军大总管侯君集伐高昌。先是,其国中有童谣云:‘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13)这首童谣出自高昌国,尽管是在当时的西域,但是关注国家大事的性质并未改变。即说高昌国的军队如同霜雪,唐军有若太阳,太阳一出,冰雪自消,预言在唐朝军队到来之后,高昌国必然覆亡。《宋史·世家六·湖南周氏》:“初,朗州人谓刘言为‘刘咬牙’,马氏将乱,湘中童谣云:‘马去不用鞭,咬牙过今年。’及边镐俘马氏,镐为刘言所逐,而言亦被害。”(14)这首童谣在宋初湖南产生,人们估计马氏政权在南唐大将边镐到来之后即将灭亡,而反抗南唐的高氏旧将刘言也仅能躲过今年。这是预言湖南马氏政权,在全国即将统一的局面下,难以割据一方。《元史·五行志二》:“先是,河北有童谣云:‘塔儿黑,北人作主南人客;塔儿红,朱衣人作主人公。’”(15)据说当时彰德府(在当时元人统治下)天宁寺塔在三天间从里到外突然发红,而此时朱元璋的抗元军声威浩大,已有并吞天下之势。童谣所预言者,无疑是国家的前途命运。
要之,政治童谣在中国古代,总是以国家或地区的重要事件或人物作为描述对象,而且预言其结局。政治童谣题材的政治性最为显豁,因而也有异常的社会敏感性,这在古代各种文体中是罕见的。从上述可知,政治童谣基本以预言坏的结局为主,童谣的产生总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处于衰亡之际,童谣往往是末世的政治歌谣,有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属于特殊的文学文化现象,尽管其间不乏神秘色彩与“事后诸葛亮”的附会成分,但其在当时社会中的影响力却不可低估。
如上所述,童谣经常出现在历史上的特殊时期,和任何文学体裁相比,其内容的敏感尖锐性皆有过之而无不及。政治童谣一旦流传开去,可左右舆论,社会后果可想而知。不言而喻,造作童谣的人有一定的危险。
(一)朝中臣属向君王进谏的时候,往往视自己与君王为同一利益集团,因此建议常常是建设性的,至于是否被采纳,则完全视当时情势或君主性格而定。末世时代,君主、权臣腐朽昏庸,与历史发展方向渐行渐远,臣属的进谏属于忠言逆耳,统治者往往拒谏,甚而必欲除掉谏者而后快。言路的闭塞是童谣兴起的基础,而童谣的作者,与君王或权臣没有共同利益,又常在暗处,所以可以击中其要害,为统治者深惧也势所必然。
(二)童谣内容与统治者处于对立状态,因此童谣造作者或传播人一旦被发现,就有身家性命之虞。《国语·周语上》有云:“厉王虐,国人谤王……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16)童谣在一定程度上就类似于这种“谤言”,统治者非常惧怕,因此要竭力镇压。《汉书·贾谊传》载贾谊《上疏陈政事》有云:“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者谓之诽谤,深计者谓之妖言。”(17)贾谊认为秦二世时代,凡是有关国家大事的言论,都被视为非法,童谣即所谓妖言,自然在被禁止之列,若被发现,制造传播者将被杀无疑。《三国志·高柔传》谓魏文帝时:“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18)封建专制统治的残酷性可见一斑。
童谣造作者出于自我保护的考虑,同时也为增加其神秘性,必须采取特别的修辞手法,以隐晦的语言传达有关内容。春秋时代的童谣所采用的特别语言方式可能是偶然的,但是这种方式会引领后世的童谣造作。如上所述,《左传》中的两首童谣即借用了天象、历法、占卜的知识,谜一般地传达出有关意向。
我们前面引述的虢国童谣,乍一看,意思很不好懂,如:“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焯焯,火中成军,虢公其奔。”(19)唐孔颖达疏云:“夜之向明为晨,日月聚会为辰,星宿不见为伏。言乙日夜半之后,丙日将旦之时,龙尾之星伏在合辰之下,当是之时,军人上下,均同其服,振振然而盛。旂者,晋军旂也。而往取虢,故云‘取虢之旂’。南方鹑鸟之星,其体贲贲然见于南方。天策之星近日,焯焞然无光耀,甚微也。鹑火之次正中于南方,尔时其当成军事也。虢公其当奔走也。”(20)显然,复杂的有关天文、占卜知识增加了童谣的隐蔽性。若以明确的语言叙述,神秘性消失,效果也要大打折扣。
另一首有关鲁昭公的童谣,用鸲鹆的出现做事件背景,也增加了它的神秘性和隐秘性。这首童谣的神秘性何在?当与《周易》有关。鸲鹆是一种鸟,在《周易》中,没有鸲鹆这种鸟,但有关于鸟类的背景知识,使我们知道作者是通过卦术来判断鲁昭公命运的。《易·说卦》:“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21)巽卦有时可以象征鸡,鸡即禽类。《易·小过》:“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初六,飞鸟以凶。《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22)我们现在已经无法确知童谣造作者卜卦的过程,但是大体可以判明为昭公卜出的卦是接近于“小过”卦的。特别是其中的上六爻辞“弗遇过之”,类似鲁昭公的政治行为,即不顾自己实力,向季氏贸然发动攻击,反而遭到季氏与叔孙氏的联合反击,以致失败出逃。
汉代及其后世,童谣的这种造作机制仍旧。前面所引汉元帝、汉成帝时代的三首童谣,第一首中的“井水溢,灭灶烟”,用的是五行观念。汉人认为刘氏政权以火德王,色尚赤,赤帝子刘邦斩白蛇的说法即由此而来。井水五行自然属水,灶烟五行属火,水灭火,意味汉室将危。至于“灌玉堂,流金门”,则用的是指代方法。前后表达方式虽不一致,但令童谣变得隐晦的做法,则与春秋童谣无异。第二首童谣只是用语言提示方法,即用“燕”隐指赵飞燕,用“张公子”隐指汉成帝,因为他就是汉成帝的贴身玩伴。第三首童谣用的还是五行观念。桂树有赤色的,隐喻刘氏王朝,“黄爵”即是黄雀,黄雀是黄色的,隐喻王莽及其家族。既然刘氏以火德王,五行相克学说认为,火之后是土,土色尚黄,所以用黄色鸟类指代王氏家族,可以继汉朝而另立新朝。
上述西汉末年的“黄牛白腹”童谣,也是用五行法。王莽自命以土德王,继汉而立,五行中的土之后是金,金尚白,公孙述希望继王莽之后而另立新朝的意旨灼然可见。童谣预言黄、白两色皆不能成事,行五铢钱的刘家天下终究是要恢复的。
此外,在童谣中还有以下几种修辞法:
拆字法(23)。“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即将“董”拆为“千里草”,“卓”拆为“十日卜”。再如《隋书·五行志上》:“武定中,有童谣云:‘百尺高竿摧折,水底燃灯澄灭。’高者,齐姓也。澄,文襄名。五年,神武崩,摧折之应。七年,文襄遇盗所害,澄灭之征也。”(24)童谣在“高澄”二字上着手,预言北齐高欢死后两年,其长子高澄也将被仆人暗杀。
双关法。《晋书·五行志中》:“元康中,京洛童谣曰:‘南风起,吹白沙,遥望鲁国何嵯峨,千岁髑髅生齿牙。’……南风,贾后字也。白,晋行也。沙门,太子小名也。鲁,贾谧国也。言贾后将与谧为乱,以危太子,而赵王因衅咀嚼豪贤,以成篡夺,不得其死之应也。”(25)“南风、白沙、鲁国”等双关贾氏为乱,并预言其将为赵王伦所杀,晋王朝也从此陷于混乱中。
谐音法。《晋书·载记·苻坚下》:“又谣曰:‘坚入五将山长得。’”(26)“坚”即苻坚,“长”即姚苌。取其谐音,说苻坚终将为姚苌所杀。
别名法,可指代某人。《南史·臧质传》:“质报太武书云:‘尔不闻童谣言邪?虏马饮江水,狒狸死卯年。冥期使然,非复人事。’”(27)“狒狸”是拓跋焘小名,说在卯年,拓跋焘将死。
用亲戚关系指代某人。《隋书·五行志上》:“周初有童谣曰:‘白杨树头金鸡鸣,只有阿舅无外甥。’静帝隋氏之甥,既逊位而崩,诸舅强盛。”(28)拿杨坚与周静帝的甥舅关系叙说,谓杨坚将取代宇文氏政权。
特征法,用某人身上的身体特征指代其人。《晋书·五行志》:“时童谣曰:‘屠苏鄣日覆两耳,当见瞎儿作天子。’及赵王伦篡位,其目实眇焉。”(29)赵王伦一只眼瞎,故云。
生肖法,或指人之生年月,或指事件发生的年月。《元史·五行志二》:“至正五年,淮、楚间童谣云:‘富汉莫起楼,穷汉莫起屋;但看羊儿年,便是吴家国。’”(30)公元1367年,即丁未年,生肖属羊,朱元璋称吴王。此后清人《推背图》之类的预言书,最爱用这种方法。
以上各法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述方法有时单用,有时合用,故听者难以一下意会童谣的意向所在,但是用特别怪异的方式、隐晦微妙之言语,表述对国家或重要人物前途的判断,则是一致的,而其语言表达方式,当属于诗歌艺术的范畴。要之,童谣的语言形式,是被其内容决定的。这种特殊语言,使童谣成为一种特殊诗歌样式,丰富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文类。
注释:
①⑨《后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970页,第159页。
②③④洪亮吉:《春秋左传诂》,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281页,第467页,第767页。
⑤(19)(20)《十三经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109页,第1796页,第1796页。
⑥⑦⑧(17)《汉书》,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239页,第239页,第239页,第492页。
⑩(11)(12)(25)(26)(29)《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42页,第843页,第843页,第845页,第2928页,第845页。
(13)《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918页。
(14)《宋史》,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3948页。
(15)(30)《元史》,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1103页,第1107页。
(16)徐元诰:《国语集解》,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10页。
(18)《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758页。
(21)(22)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702页,第702页。
(23)柏莲子:《中国古代谶谣文化——古代预言全书》,时代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191—256页。
(24)(28)《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638页,第638页。
(27)《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5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