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角度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王海燕
摘 要 新媒介的出现使得媒介发生迅速且大范围的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传播速度,同时造成了以碎片化阅读、碎片化传播为代表的问题。从媒介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新媒介发展背景上的媒介融合特点,以及媒介融合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所面临的改变及挑战。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不应被媒介“绑架”而停留在文化传播的表面,更应深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深刻内涵,充分利用媒介融合带来的优势,做到“内外兼备”的文化传播。
关键词 媒介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
1 媒介融合的现状及特征
媒介的融合又称为媒体融合,是在互联网信息技术空前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使得大众传播发生的根本上的改变,新闻传播生态链也得到了重造。我国大陆境内的媒介融合主要指的是媒体内部以及媒体之间的融合,即通过新的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原有的新闻传播媒体进行不同程度的融合,对原有的传统纸质媒介和电视传播产生冲击波般的影响,直接改变了我国现阶段的大众传播模式。
用于VOCs气体净化的工艺较多,但不同净化工艺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高质量浓度(>5 000 mg/m3)或含有较贵气体的VOCs,宜采用吸附工艺并加以回收循环利用;对于中等质量浓度或低质量浓度(<1 000 mg/m3)的 VOCs,采用一定的技术将其降解、销毁是较好的治理办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针对不同质量浓度、流量、成分等对VOCs废气采用适宜的技术。
新媒介在传播途径上主要依托互联网的发展,以手机为主要终端进行信息的传播展示,今年来发展迅速的有澎湃新闻、无界新闻等新闻平台的发展各有特色,而传统的传播媒介,例如央视、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传统主流传播媒介都顺应时代发展,自行发开了自己的手机客户端,不但有文字图片的信息传播,同时还可以进行直播,让大众传播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可获得化。另一方面,诸多媒体在“人人都是发言人”的时代下,依托微博、微信设立自己的官方微信号,能够更加及时的收到读者和传播受众的反馈,形成更加有效的传播。
1.1 媒介融合的特征:迅速
传统的媒介传播无论是电视还是纸质媒介,都是今日采编明日见报或者进行电视报答,时效性有非常大的损失。在新媒介发展后不同的媒介进行融合,最为突出的特征就是传播的迅速,信息被传播出去到受众接受到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甚至可以说是无间歇对接,大大的突破了地理的限制。另一方面,无论是谁,任何人只要有手机客户端就可以进行信息的传播,通过社交媒介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出去。整个媒介融合后信息传播的速度不再以天、小时为计数时间的传播,而是以“分钟”甚至是“秒”为单位进行计算。
1.2 媒介融合的特征:多维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5G网络的建设,让互联网信息传输速度能够完全同步,彻底的改变了传统媒介单一的传播方式,不仅能够进行动态图片的展示,还可以进行视频传播,使得声、影、图多方位的进行综合传播,以便让受众能够全面多维度的感受信息。
1.3 媒介融合的特征:强大的互动性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日益高涨,越俩越多人关注到非物质文化的宣传及其所代表的精神内核。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过长久发展形成的,历时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我国地缘辽阔文化差异性大,非物质文化的往往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同时无固定的文字或是书面记载,往往存在于日常生活中,在民间历代口口相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的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2 媒介融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的改变
无论媒介如何融合,其信息传播依旧要符合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在媒介融背景下,信息的传播者和信息的接受者双方地位不再是固定不变,双方的地位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因信息传播不同环节发生改变。特别是在互联网传播的支持下,视频直播等内容支持弹幕和留言反馈,互动性强,原有的信息传播者可能会因为信息传播者反馈的一个信息,使得双方地位发生反转,有信息的传播者变成信息的接受者。因此,信息的传播者不再是传统“一家为大”的进行信息的传播,需要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信息偏好于需要,这一点已经成为媒介融合传播的制胜点。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传播是需要对其有深刻了解、理解的人员进行,能够从不同的形式、内容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解说,特别是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介传播时,由于篇幅有限所涉及到的内容过多时,只能够做到浅尝辄止,能够做到抛砖引玉的将非物质文化中的独特工艺、文化展现出来,是其文化传播的难点所在。虽然媒介融合后能够有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信息的展示,但终归只是“点”和“线”的结构,能够从官方做到“面”的信息传播,对文化核心内涵进行挖掘展示,最终将涉及到非物质文化能够不间断的传承下去的关键。
由上述分析发现,对应不同的参数,港口投资行为和多港口的投资均衡不同。由于参数是港口城市经济社会的量化指标,所以港口投资随参数变化反映了港口城市经济社会条件对港口城市投资港口的影响。
首先,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历时长久,形成缓慢有自身固定的形成及传承方式。以地方戏曲为例,均经过百年以上的积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内容填充进来,也有旧的内容被摒弃出去。无论是新增还是摒弃都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与尝试,但这一过程与现今的媒介融合“迅速”的主要特点相违背,如果只为了适应媒介融合后的传播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能够呈现出碎片式的传播效果,必将失去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图6可以看出,当用户停车时间为3.3 h,超过预计停车时间的时长为1.43 h时,应将车辆停放在第8层。
3 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突破途径
传统媒介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因其自身篇幅较长,写作和传播周期都相对较长,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能够深度契合,内容上不需要过多的整合;其次,传统媒介的受众年龄一般较大,对于文化底蕴深厚的非物质文化更加感兴趣、习惯接受。但是对于互联网使用更多的年轻一代而言,对于非物质文化的兴趣并没有特别强烈,故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重要的能够通过有限的篇幅将深刻的内涵充分展示,特别是是经过内容整合后,将较为严肃、枯燥的非物质文化能够以年轻人接受的方式方法展现出来,但同时不能失去其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传播内容的整合,以便满足不同人群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播需要,让受众得到特质化的对待,同时能够全面的展示非物质文化的全貌。
3.1 促进内容的深度整合
如何将媒介融合后的新媒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所用,将二者有机的集合在一起,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互联网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现今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发展、传承,笔者认为可以有如下策略:
3.2 整合传播途径
在新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有多种方式方法进行传播,常见的有微博、微信、抖音视频等多个手机客户终端,每一个终端背后所代表的是多个不同的群体,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传播受众进行有针对性的传播方式,充分利用融合媒介的新特征。在传播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个人媒介进行传播模式的突破,让传播受众融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让其有沉浸式的体验,而后通过内容的暂时及其个人的感受,见受众转换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例如,可以通过角色体验的形式,让受众有计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体验,扮演戏曲中的人物、体验陶瓷制造的过程并能够带回家,给受众留下探讨的内容及发挥的空间,特别强调的一点是要留出给受众发送朋友圈、微博等途径的展示空间,如此能够细致入微且贴地区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也能够脱离传统文化传播过于严肃的刻板印象。
3.3 注重新时代的新内涵
文化的形成是日积月累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有新的内容注入其中,方能够使其保持长久的活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必然需要符合时代的发展,否则必然是被时代所摒弃的。媒介融合的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需要注重于新媒介的特点相契合,同时也应不断的丰富自身的新内涵,而不是“炒冷饭”。但新内涵的注入和形成,同样需要有时间的积累,切不可急功近利,将有悖于其文化内涵的内容吸收进来,造成本末倒置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多渠道、多途径、多较多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大势所趋。在符合大众传播规律下,增加传播者与受众的互动,关注受众的体验,以及为受众留下二次传播的空间,必然会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内涵,也会收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经过改革开发接近40年的今天,中小制造企业成为支撑我国制造业的关键力量,它们与新时期的经济环境互相影响,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刘洁.浅析媒介融合语境下的非遗文化传播形象塑造——以声音纪录片《手艺》为例[J].今传媒(学术版),2017(7).
[2]廖卫民,高晶,张泽茜,等.非遗文化的传统传承与媒介融合研究——以绍兴黄酒技艺为例[J].戏剧之家,2015(23):240-242.
[3]沈玲玲.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像记录与传播[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4):72-75.
[4]孙婷.浅议新媒体的产生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影响[J].魅力中国,2010(22):127-128.
[5]达妮莎,李晓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传播空间和场域[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120-125.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40-0169-02
基金项目: 山西省社会科学界重点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新媒体对于山西文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编号:SSKLZDKT2017118)。
作者简介: 王海燕,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
标签:媒介融合论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 传播论文; 山西大同大学文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