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信任危机的历史与辩证思考_信任危机论文

媒介信任危机的历史与辩证思考_信任危机论文

媒体信任危机的历史与辨证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危机论文,媒体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3年以来,英美等国权威媒体纷纷爆出虚假新闻事件,使得媒体在公众心目中的信任度大为降低,引发了新一轮媒体信任危机。在危机中首先中弹的是美国《纽约时报》。今年5月该报黑人记者布莱尔刊登的多篇虚假新闻的事件曝光,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强烈震动,致使这家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报纸的执行主编豪厄尔·雷恩斯和常务主编杰拉尔德·博伊德同时宣布辞职。迫于这桩丑闻所带来的压力,该报一名曾经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记者里克·布拉格在5月28日也提出辞职,此前,布拉格因为在一篇大部分材料由自由撰稿人提供的稿件上署上了自己的名字被暂时停职。《纽约时报》因此丑闻信誉大受影响。不仅如此,整个美国新闻界的公众信任度也遭受了沉重打击,引发美国全面的媒体信任危机。最近一次民意调查显示,美国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已从1989年的54%下降到目前的36%。

英国广播公司(BBC)最近几个月,也已与上至英国首相和内阁、军情五处,下至地方警局发生了数次矛盾。首先是其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较为公正客观的立场屡次受到国内政界批评,紧接着又因同样问题使BBC在以色列的播出遭到封杀。在7月英国武器专家戴维·凯利自杀一案中,BBC因此前突然公布的一个记录着凯利接受采访内容的录音带,遭到英国内阁的强烈抨击。在录音中,凯利谴责了英政府为了给伊战找到开战理由,不惜一切造假。这盘录音带的公布,直接导致凯利陷入了巨大压力之中,并最终自杀。BBC的这一做法,使自己腹背受敌,遭到英政府部门和一些舆论的强烈指责。一波未平,一波又起,8月,BBC又因抢发新闻和派记者卧底地方警局而受到指责甚至面临起诉。

这些发生在美国和英国权威媒体身上的事件,不仅体现了媒体信任危机的传统色彩,更有一些新特征,引发人们对媒体信任危机的思考。

一、媒体信任危机的历史思考

自媒体诞生以来,由虚假信息引发的媒体信任危机就不曾停止过。纵观历史,从资产阶级廉价报纸时期,就有媒体为争取读者、扩大发行而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虚假报道,如美国1833年创办的首家成功的廉价报纸《太阳报》在1835年发表关于月球人的连续报道,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其直接结果为《太阳报》一跃成为世界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报社每天连续印刷10个小时都供不应求。但当这一骗局被揭穿之后,即遭到同行的强烈谴责。现代报业崛起后,这种虚假报道依旧不能消失。美国黄色报纸大王赫斯特1898年在其创办的《纽约新闻报》上为煽动美西战争,而大量刊登未经证实的消息,鼓动不明真相的群众鼓噪政府对西班牙开战;后又刊登文章教唆暴徒暗杀总统麦金来,这种恶行,引起公愤,人们在公共场所吊死报主赫斯特的模拟像,并广泛抵制《纽约新闻报》,并烧毁像,而使其不得不将报纸改名为《纽约美国人与新闻报》。由此可见,早期的媒体危机主要来自虚假报道,而这种虚假报道大多是主观人为制作而成。

随着西方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种主观的有目的的策划与发表虚假信息的做法慢慢消失,而一些看来更像是由“失误”而造成的发布虚假信息的事件成为引发媒体信任危机的主要方面。如历史上英国《泰晤士报》在1877年因为刊登伪造的爱尔兰议员假信件使该报“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注:《伦敦泰晤士报出版200周年特刊》1985年,第44页。),加上其经营不善,致使这个英国最有权威的历史悠久的报纸不得不从创办人沃尔特家族手中售出。

从媒体发展的历史来看,造成媒体信任危机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报道了虚假新闻,只不过从开始时的报纸高层的主动策划报道到后来的因为失误等客观原因而报道了虚假新闻。可以说,从媒体诞生那天起,虚假新闻就成为诱发媒体信任危机的最原始也是最基本的因素。这种因素一直伴随着媒体的发展而存在,并损害媒体的健康发展。

但从目前来看,一些引发媒体信任危机的新诱因开始出现,而这种因素与虚假报道无关,但同样损害媒体的发展,造成信任危机。这些诱因自身呈现出一些辨证的特点。

二、媒体信任危机诱因的辨证思考

1.当职业准则遭遇社会责任

迅速、真实而准确的报道新闻是新闻工作者最基本的职业准则,但当这种职业要求遭遇到记者应该负有的社会责任时,有时就成了一个两难的选择。1997年台湾著名艺人白晓燕的女儿白冰冰被绑架,在白晓燕报警后,媒体对警方侦破工作的全程跟进,疯狂追逐,严重干扰了警方行动,最后导致绑匪撕票,酿成严重后果。尽管对此案的侦破过程如能发表独家新闻,将使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胜人一筹,有助于扩大发行或增加收视率,但为了案件能够顺利侦破,媒体即使已经获悉警方的侦破策略,也应守口如瓶。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聪明的新闻记者,当然会知道有替国家和社会沉默的义务,有时候会比把事情向公众报道的义务更重要。”(注: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P180,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3年9月。)

类似的事件也发生在BBC身上,今年8月13日,美英俄在联合行动中,逮捕了从事肩扛式导弹走私工作的英籍犯罪分子。正当三国情报部门打算将这名犯罪分子收为线人,以引诱恐怖组织的时候,BBC将这次行动彻底曝光,从而使美英俄三国计划落空。对此,BBC埋怨上了美国广播公司,称其比自己早曝光此消息半个多小时。而美国广播公司则指称,是看到BBC发布此消息后才做出反应的。BBC因为抢报新闻,遭到美国和英国情报部门的强烈批评。

这两种情况都是记者在为争取轰动性的独家消息,抢发新闻的过程中,单纯以新闻自由标准为价值取向,完全不顾媒体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使媒体沦为一个消息发布的冰冷机器。这种做法不仅使媒体的良知、公德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丧失殆尽,从根本上损害了媒体的信誉,而且也违背了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中所阐述的原则:自由是伴随着义务的,享有特权的报纸,对社会承担公众通讯工具的主要职能。报刊的这种责任,是其业务政策的基础。

除了因过分强调职业的自由准则而违背社会道德的情况之外,还有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况:最近在常德银行大劫案开审前夕,有媒体报道了某地公安局长对案件侦破内幕的介绍,其中有这样一段话;“在缉捕中,当获取张君在重庆的重要关系人的信息后,指挥部立即秘密外派强有力的追捕组赴重庆开展工作,同时,通过新闻媒体施放烟幕弹,在社会上造成警方已将缉捕重点放在广东的假象,从而有效地掩护了重庆方面的工作。”(注:《公安局长谈案件侦破内幕》,此报道最早见于《南方都市报》,本文转引自《兰州日报》2001年4月13日。)从这段简单的报道文字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常德银行大劫案侦破过程中成功地通过新闻媒体施放烟幕弹,误导了犯罪嫌疑人,帮助了警方的抓捕。媒体在这其中可能有两种做法:一是媒体与警方联手合作,媒体主动释放烟幕弹;另一种情况是媒体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不自觉地配合了警方的行动。无论是哪一种情况,这又是记者的职业准则和社会责任一个两难选择下的非良性之举。如果是第一种情况,媒体配合警方施放烟幕弹,迷惑了罪犯,掩护了警方的行动,促成了案件的成功侦破并擒获罪犯,为社会根除了一大隐患,避免了更多无辜百姓遭殃。这一行为产生的结果的确是积极的,单从结果上审视媒体的行为似乎无可厚非。但是,其要害在于新闻媒体为了配合警方破案而突破了新闻职业的基本伦理底线——不得伪造事实。如果这种作法受到鼓励和肯定,我们便能找出更多的理由要求媒体配合其他部门制造假像,长此以往,受众面对着媒体的报道,不知道哪些是真实的报道,而哪些是配合有关部门施放的“烟幕弹”,最终导致媒体信任危机的降临。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也就是媒体不知情的情况下,警方有意向媒体提供假情报,利用媒体炒作新闻的喜好,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假象。记者援引权威机构提供的消息进行报道,即使造成新闻侵权,记者也是无需承担法律责任的。我国的媒体在刊登由这些机构提供的消息时,一般不会再作进一步的查证核实,并且我们国家的新闻媒介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机构,在很多情况下发表这些部门提供的各种材料、信息,往往还是一种义不容辞的义务。对于凡按政策和法律规定应当保密的,权威机构可以拒绝记者采访,但是,权威机构不能故意编造虚假信息以误导媒介作出失实报道。否则不仅直接对权威机构造成信誉损害,而且间接造成新闻媒体的信任度下降。

从以上两个事例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记者的职业准则遭遇社会责任的时候,应该在不违反职业道德的情况下将社会责任摆在前面。但在实践中这两者尺度的把握和平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当法律规定遭遇公众利益

目前世界各国中有制订《新闻法》的,但也有很多国家没有专门的《新闻法》,对媒体和记者的约束来自宪法和其他法律的有关规定,如保密法、国家安全法、有关人权的各项规定等(英国就是这样的国家)。但有的时候媒体在公众知情权的要求下,常常对一些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件进行深入调查,而遭遇麻烦甚至官司,造成媒体的信任乃至生存危机。

最近BBC就又一次陷入其中。据英国警方8月16日透露,一名涉嫌在英特警队卧底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已被逮捕。目前,这名记者已经被保释,并且离开了警局。不过,在今年11月,他将接受英国警方的起诉。一名曼彻斯特的警长表示,该记者是因为涉嫌诈骗罚金被捕的,同时他还将受到“浪费公共基金”、“妨碍警方工作”等指控。不过,BBC的官员表示,他们派出记者“卧底”是为了让大众得知警察内部的真实情况,而非欺诈。

这名记者今年只有20多岁,曾在,BBC文献部工作过一段时间,后为执行这次卧底任务,接受了专门的训练,为BBC搜集有关英国执法部门内部种族歧视的问题。

还有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警方高官表示,BBC的这种做法,是一种十分不道德的职业行为,并且可能已经侵犯了人权。不过,BBC方面并不这么认为。一名BBC发言人表示,BBC为了公众的利益,花费了数月时间调查曼彻斯特警方内部可能存在的种族主义问题,其行为并不违法。BBC表示:“种族歧视问题是一件普通大众十分关心的事情。为了真实反映英国执法部门内部的情况,BBC唯一能做的就是进入警察内部,观察一名新人加入警队后到底会发生什么。”(注:中国日报网站2003年8月18日。)

类似此次的卧底方法,BBC在多年的新闻报道中已经采用过多次,20世纪80年代,BBC记者曾经卧底乞丐帮,发现了英国最富有的乞丐原来已经资产上亿;20世纪90年代,两名BBC记者更是冒着生命危险,装扮成偷渡客,感受了偷渡的全过程。

这似乎又是一种两难的选择,如果说公众知情权的维护,有的时候需要记者冒着生命危险,还可以以记者的职业特点来诠释的话(比如很多战地记者的牺牲等),那么遭遇法律的诉讼就很难让媒体和大众接受。在我国也有类似的事例,很多名人与媒体对簿公堂的官司也在很大程度上困扰新闻界。那么我们如何来辨证地看待此类事件,一方面法律规定是不可违背的,另一方面维护和尊重公众知情权是媒体的责任,在一些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领域,何种行为或行为的何种程度是媒体可以实施的,同时也是法律可以接受的,在不断的摩擦中,媒体界和法律界都在不断地成熟和定位,也许最终解决此类事件也只有等待法律的不断完善了。

3.当报道“立场”遭遇媒体“市场”

客观公正的立场是每个媒体和记者的准则,但从哲学的意义上讲,它永远是一个不断追求而无法到达的目标。因为个人、阶层、民族、国家都有不同的立场,而文化、宗教、经济等背景的不同又会深刻地影响人们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有时他们是完全对立的。当一个有着自己文化、宗教、道德等综合基因的媒体在完全按照自己的立场进行报道的时候,另一个有着不同文化、宗教、道德等综合基因的受众很可能完全不买前者的帐,而使前者的“立场”在后者那里完全没有“市场”。因此在历次重大事件的报道中,媒体有时为了各自的利益而有不同的立场。一位英国资深报人专门比较了全球迄今对伊战的电视报道,总结说:“美国聚焦爱国主义,阿拉伯人看见(战争)恐怖,英国眼睛盯着西方,伊拉克支持萨达姆。”(注:人民网2003年4月4日。)不同的“立场”满足了不同的“市场”,但让人深思的是有时同一个“立场”在不同的市场里的遭遇也完全不同。这里还有一个BBC的故事:

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今年4月2日发表一篇长文,题目颇耸人听闻:《BBC成为历史》——从4月1日起,BBC在以色列被封杀了。表面的原因是转播费谈不拢,实际则是BBC犯了忌,为自己在巴以和伊拉克问题上的相对客观立场付出了代价。因为BBC相对客观的立场使以色列民众不满意。此前,一些当地人士和记者一致认为在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上,几家有名的新闻电视台就数BBC客观一点。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总是“大义凛然”,从美国立场出发说话,在乘坐美国坦克突进时也不忘兴奋地喊着“向前冲”;美国福克斯(FOX)新闻台更是围着美国军队转,用BBC记者华森的话说,在FOX,“如果有人试图提出批评意见,那他几乎就会被当成卖国者。”(注:人民网2003年4月4日。)

相对来说,BBC平衡了许多。它在报道美英军队突进的同时,也转播大量平民伤亡的画面,同时也不忘提出自己独立的观点,尽管这种观点常常与美英所宣布的进展或大获全胜颇有出入。然而独立的观点与客观的立场在这里显然没有市场。在以色列,因为民意对美国一边倒的支持,BBC的报道风格成了许多人攻击的对象。一些观众更是打电话给当地有线电视转播商,强烈要求终止BBC的“垃圾节目”。

在以色列的“市场”上BBC的立场遭到封杀,那么在英国本土“市场”BBC的立场同样遭受指责,英国大臣、执政党工党主席约翰·里德就批评说,BBC的行为使之看起来像是“巴格达的朋友”。一些激进的英国人指责说,BBC与其说是英国广播公司,还不如说是“巴格达广播公司”。面对各种指责,BBC政治新闻主编马尔很不以为然。他幽默地说:“使大臣们感到愤怒的是,他们可以控制记者们到什么地方去,但是不能控制他们都看到些什么……大臣们似乎认为,只要谁持比较公正的观点,谁就可能是巴格达的朋友。”(注:人民网2003年4月4日。)

BBC报道立场首次不满足英国政府“市场”需求是发生在1932年。当时,BBC因报道一名前德国一战潜艇艇长事件与英国政府发生了争执。从此以后,BBC就经常遭到政府的指责。历史上,曾有英国内阁官员大骂BBC是“激进左派的温床”和“狭隘的保守派恐龙”等。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发生马岛战争的时候,BBC也因为在报道中偏袒战争对手阿根廷而遭到时任首相撒切尔的强烈谴责。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BBC由于偏袒伊拉克,被人称为“巴格达广播公司”,而在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中,BBC又因为偏袒前南斯拉夫被戏称为“贝尔格莱德广播公司”。(注:人民网2003年4月4日。)

似乎BBC的报道立场在各个“市场”上都遭到了质疑,难道必须以牺牲媒体的报道“立场”来换取媒体的“市场”吗?难道“立场”与“市场”又是一个两难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作为?让我们还是分析:BBC的做法也许更有说服力。由于坚持自己的立场,在伊拉克战争中,BBC也接连报道了英国士兵虐待战俘、驻伊英军性丑闻等对英国军队十分不利的消息。另外,BBC—2电视台也是首个质疑美军营救女兵林奇的媒体之一。正因为BBC在诸多报道中,不惜得罪政府也要说出事实真相,从而基本上得到了英国公众的支持。8月4日英国《金融时报》的一次民意测验显示,英国绝大多数观众认为BBC比英政府更可信。所以BBC的立场还是赢得了大多数“市场”。

国外有谚语说,一时胜负在于力,千年胜负在于理。同样的道理也存在于媒体的发展中。也许不同的民族、国家、团体或阶层会有不同的立场,但客观的事实与公道的评论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慢慢显示出来,也会被人们所接受,而这正是新闻的生命力。“今天的新闻就是明天的历史”。媒体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正表现为:在传递消息时,应真实全面地叙述所发生的事实而不是片面或戴有色眼镜的;在交流意见时,应表现并阐述社会目标和价值而不是迎合大众或部分人群的趋向。这样媒体的信誉才能长久,生命力才能永远旺盛。

标签:;  ;  ;  ;  ;  

媒介信任危机的历史与辩证思考_信任危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