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张丽丽1,王娟2,齐延伟1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张丽丽1,王娟2,齐延伟1

1.河南灵捷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河南 南阳 473000

2.淅川县水利水保局 河南 南阳 474450

摘要: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项目,对社会生产生活均有着重要影响,其施工建设过程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基于水利工程建设环境的特殊性,很多情况下施工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导致原生态系统被破坏,为贯彻落实生态理念,需要在原有基础上调整施工方案和方法,以不影响环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满足工程实用要求为根本,完成各部分内容的设计,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果。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理念;工程设计

近年来为实现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在不断调整和更新,争取在满足基础水利功能的前提下,避免因施工作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就整体现状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还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和优化,争取早日实现工程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

l水利设计中结合生态理念的问题

1.1我国水文资料比较匮乏

我国是属于人口大国,对于水的需求量十分大,但是我国的自然水资源分布不均匀,就导致我国水资源普遍匮乏,从而加大在我国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困难。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需要有效的融入生态理念,在设计过程中就要对当地的实际环境进行充分的考察。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有效的减少对于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相关水文资料十分的匮乏,从而导致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不能够综合有效的考虑到当地的水文情况,从而造成我国的水利设计中,不能够很好的深入生态理念这方面的内容。

1.2水利设计工作人员的生态理念意识不强

水利工程设计是否可以有效的融合了生态理念,关键就在于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人员自身是否具备较强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理念,是否在水利设计中有效的融入生态理念。因此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自身如果具备较强的生态理念,就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有效的落实生态理念。但是在目前的我国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中,仍然有部分人员是把提升经济效益作为第一位,造成很多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中的观念都较为商业化,从而导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忽视生态环境这方面的问题。因为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融入生态理念是一项比较系统、高深的学问,我国现如今很多的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这方面缺乏相关的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导致在现如今的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不能够有效的适应、满足现如今社会和人们对于水利设计的要求和期待值。

2在水利设计中融入生态理念的措施

2.1注重结合相关的水文资料,保证水利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

水利设计需要考虑工程的多种作用,不仅仅要满足供水要求、供电、灌溉等要求,还需要有效地满足绿化的需求,因此在目前的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必须要调查清楚当地的水资源的配置情况以及水文的规律,只有有效地满足、符合这些规律,才能够设计符合当代社会需求和要求的水利工程。需要有效的结合相关的水文资料进行有效的实力考察。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理念。比如之前浙江省在对某一湿地进行生态改造工程时,就有效的了解了当地的水文状况和实际情况,进行多方面考虑之后,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有效的融入了生态理念。这也是属于很典型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案例,因此,在今后的实际水利设计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借鉴相关的成功经验。注重不断的深入落实生态理念。有效地保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注重提升设计人员的水平,保证对水文环境进行有效的分析

要想在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有效的融入生态理念,就需要注重不断的提升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与周边的水文环境联系越密切,对实际环境的影响越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这就需要注重不断的提升水利工作人员的相关意识和能力,对水利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察,并且需要注重相关人员进行及时的培训工作,给水利工作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比如可以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出国学习,有效学习国外这方面的优秀方案和理念,促进国内设计人员的有效不断发展,从而提升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水平。

3水利工程设计现存的缺陷

3.1设计标准不完善

水利工程具有一定特殊性,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在设计时,需要基于多方面因素,以满足工程实用功能为基础,做好各细节控制,使其可以与其他各方面保持高度的协调性。但现在对于水利工程来讲,生态理念相关设计标准以及措施较少,对实际设计工作起到的指导性低,实际可操作性较差,无法达到预设的效果。

3.2合作机制不全面

很多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综合分析各项信息数据时,往往会忽视水域部分特点,再加上不了解蓄水规律,无法保证工程设计效果,尤其是生态理念无法融入其中。并且还存在部分设计人员,在未分析现场勘察结果时,完全凭借个人感觉进行设计,与其他各部门之间沟通不当,掌握的信息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同样会影响设计效果。另外,水利工程可实现性研究和管理影响评价机制建立不全面,存在较大的缺陷,无法针对工程建设产生的生态影响进行评价,进而无法掌握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工程设计缺少关键数据支持,从根本上就决定了其无法满足生态效益需求。

3.3传统意识限制大

对比当前所追求的生态水利,传统水利工程有着较大区别,如果无法调整以往设计理念和目标,将会从根本上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产生限制。应以传统水利工程为基础,基于生态环境要求,以实现工程与环境协调持续发展为目的,不断对各方面进行调整和优化,争取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干扰。现在因为生态意识比较落后,导致传统水利和生态水利相互分离,加大了生态理念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4基于生态理念的水利工程设计要点

4.1水文环境勘测

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生态设计时,前提是要全面勘测水文环境,确定施工区域水文地质特点,然后基于此来编制生态设计方案,促使水利工程生态能够持续发展。将生态理念贯彻到水利工程中,原则上要实现水资源的可靠保护,提高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由此可以判断水文信息对于工程设计起到的重要影响。提前安排专业人员来采集和整理各项水文信息,专业研究自然环境水含量,确定可以为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水文资源。为提高此环节工作效率,应与水文勘测部门保持高效沟通,实现信息的共享,掌握全面及时的水文信息,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工程设计。

4.2堤岸结构设计

堤岸为水利工程设计研究要点,基于生态理念进行分析,除了要保证其基础功能的完善性外,还应兼顾生态环境发展需求,综合传统设计知识,确定与实际需求相符合的设计方向与目标。同时还要完善相关评价体系,作为堤岸环境评价的重要指标,确认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发展,避免堤岸建设对周边环境造成损坏。提前分析现场环境状态,综合工程与环境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确定两者之间的关联系,以及相互产生的影响,调整堤岸设计方案,严禁出现通过破坏环境来达到建设目的的情况,将自然环境因素纳入到堤岸建设中,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果。

4.3岸坡防护设计

在设计岸坡结构时,需要分析其所具有的交错复杂的特点,基于环境生态体系平衡性和稳定性要求,避免因结构施工,对原有的动物栖息、觅食、避难场所造成破坏。要重点强调工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性,采取相互协调的方式来尽量避免对生态环境的调整,同时应用多孔混凝土以及自然材质,减少混凝土、浆砌石等不透水材料的应用,保证可以满足各类生物栖息生长的需求。

5.结语

将生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从工程特点以及实际应用需求出发,对分析现存的不足,从中确定生态设计需要控制的要点内容,然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保证工程设计各细节的科学性与生态性,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对环境带来的损坏,实现两者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付二伟,刘婧.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0):121.

[2]林威.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小水电,2015(6):33 -34,44.2017.09

论文作者:张丽丽1,王娟2,齐延伟1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论文_张丽丽1,王娟2,齐延伟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