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继珍 甘肃省甘谷县渭阳初级中学 741200
【摘要】中学语文诗词是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词美的赏析,感受诗词的美,从而培养他们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陶冶心灵,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起到美育的作用。
【关键词】中学语文;诗词教学;审美情趣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52-01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了许多优美的古典诗词,这些千古佳作读来让人口齿噙香,回味久长。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每一首古诗词都有很好的音律美和意境美,细心品味,能让人深切感受到古人对生活的那份热爱与感悟。
一、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音律美
诗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有它自身独特的特征,就其语言而言,最突出的是音律性,诗歌借助于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从这一审美特征出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吟诵,使他们在感受音律美的同时,加深对诗词感情美的体会,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朗读是引导学生感受诗词音律美的最佳方式,教师在讲课前要熟读诗词,并尽可能背熟,掌握较为准确的节奏感,注意停顿,突出重音,注意文意的起承转合,抑扬顿挫,把单一的视觉文字转化为生动的听觉声音,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比如《琵琶行》,朗读时可以突出诗歌的节奏和音律以及富于艺术性,音乐性的演奏技巧,传达出作者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及对自我身世的感慨,句句是情,感人肺腑,使学生受到音乐美,感情美的感染,较快的进入诗的意境。有时还可以借助播放录音磁带和影视资料,特别是一些著名播音艺术家的朗读,让学生尽情的为诗歌的音律美所陶醉。此外指导学生自己去读,教会学生朗读的技巧和有关诗词音律美的一般知识,如旋律,声韵,声调等,让他们自己反复吟诵,尽可能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
二、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了许多山水田园诗词,读来如品香茗,如醉醇醪 ,陶醉于那美的意境,让人有物我合一,神游万里之感。大致来说诗词的意境美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纯真和谐之美诗人们从田园山林的榆柳,桃李,村落 ,炊烟,鸡鸣,落日,星月,山泉这些司空见惯的自然景物中找到审美对象,并且把自己的审美感受表现在讴歌自然美的诗篇里。如“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写的只是平淡的田园风光,但创设了深邃高远的意境。以老朋友之间真挚的感情,清幽淡静的气氛,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表达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这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是恬淡隽永之美诗人们善于撷取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中平淡无奇的素材,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自己深厚纯真的感情。如“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张志和《渔歌子》)全词描绘了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鸟飞鱼肥,悠然垂钓的图景。景物色彩鲜明,青,白,红,绿再现桃花汛期南国特有的色彩。青箬笠,绿蓑衣,以借代手法将景与人的色彩协调,显现隐者恬淡安适的情趣。通篇只是平平的叙述,淡淡的描绘,却使人感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在平淡的语言中蕴含诗人奇崛激荡的情思,将人与自然统一起来,意境恬淡隽永。
三是清幽绝俗之美。诗人们常会借用景物的高洁静雅,清幽肃穆的属性来来表达自己澄静清幽的心境,寄托自己高雅绝俗的感情,如“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诗句描绘出一种清幽绝俗的意境,透露出诗人对尘世的厌恶和澄静清幽的隐逸生活的向往。
三、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感情美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诗词都饱含着诗人们浓烈的感情,这些感情或慷慨悲壮、或豪放浪漫、或情真意切,引导学生感受诗词的感情美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是慷慨沉郁的悲壮美。慷慨沉郁的悲壮美是生活美、精神美的重要内容,是针对社会现实的缺陷而表现出来的具有崇高责任感的一种忧患意识的外在表现,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因而它蕴涵着丰富的美育内容,在文学作品里喷射着沉郁悲慨的爱国爱民之情,呈现着凝重浑厚美、深沉郁愤美、悲苦慷慨美。如杜甫在《石壕吏》中描写了石壕村一户人家在安史之乱中的惨剧:三男被征,两男战死,衰年老妇又被抓去服役,留下老翁、寡媳、幼孙三人在兵荒马乱中将何以度日?等待老妇人的又将是怎样的命运呢?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是息息相通的。他启示人们要认清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同时也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深沉感情。
二是豪放旷达美。豪放旷达美特性上说既有社会生活美、精神品质美的意义,又有艺术美中雄浑厚实美、青春勃发美的意义,是一种超凡脱俗、热情奔放、气度恢宏、爽朗飘逸的精神风貌的展现。追求的热情、乐观的品格、豪迈的情怀能给人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和震撼身心的艺术力量。文学作品中诗人常借助大自然雄伟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用江河和山岳做崇仰对象来抒发豪情壮志。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诗句描绘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给人以历历如在眼前的感觉。画面色彩缤纷、鲜明夺目、美丽非凡,表达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三是情浓意切美。从文学审美特性上说情浓意切美是指用有限的语言文字形式蕴藏无限丰富、无限深厚、无限悠远的情丝意缕,让人在情境中长久回味,在回味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中学语文诗词中不乏这样的诗作,如“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就勾画出一个离情别绪的环境,创造出一个特定的氛围:首句写雨,烘托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二句写柳,雨后的柳色虽然很美,但柳象征离别。赏心悦目的柳树陡然增加人的离情别意;三句写劝酒,一个“更”字显示主人劝酒的殷切之情,又暗示酒已喝了不少,随着殷勤的劝酒,时光正悄悄地流逝,分别的时间也越来越近;末句托出诗人的心意:“西出阳关无故人”,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表面的平静更映衬出内心的激荡,让读者体味出情浓意切的美感。
中学语文诗词教学是一个真善美有机结合的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体会诗歌音律美,意境美,感情美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逐渐养成自己的审美风格,培养他们鉴别美和欣赏美的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稳定而高尚的审美情趣。
论文作者:李继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诗词论文; 音律论文; 诗人论文; 感情论文; 意境论文; 情趣论文; 清幽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论文;